一、渴望統一的古詩名句
陸游——示兒
死去原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勿忘告乃翁
岳飛《滿江紅》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眼望,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辛棄疾《鷓鴣天》
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
燕兵夜娖銀胡,漢箭朝飛金仆姑。
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須。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杜甫《問軍官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陸游《訴衷情》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
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
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桑!
辛棄疾《鷓鴣天》
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
燕兵夜娖銀胡(革錄),漢箭朝飛金仆姑。
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須。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你也可以查一些陸游寫的詩。選我的,絕對沒錯!
二、盼望祖國統一的詩句
《梅嶺三章》 作者:現代-陳毅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困。
余傷病伏叢莽間二十余日,慮不得脫,得詩三首留衣底。旋圍解。
〔一〕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 此去泉臺招舊部 ,旌旗十萬斬閻羅。
〔二〕 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 后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
〔三〕 投身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 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
譯文: 〔一〕 今即將兵敗身死我該寫些什么?身經百戰才創立了這番革命事業,多么的不易啊!這次我要到陰間去召集已經犧牲過的同志。帶領十萬英靈擊敗國民黨反動派! 〔二〕 南方已經打了十年的仗了,我死后,我的頭顱要掛在城門上,那些還活著的同志要多多努力,一定要用勝利的消息來祭奠我。
〔三〕 革命者四海為家,含有血腥味的風雨應當有止境,今天為正義的事業犧牲生命,反動派必將失敗,自由幸福的美好理想必將實現。 2、《示兒》 作者:宋代-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譯文: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后,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
因此,當朝廷軍隊收復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你們的父親! 3、《書憤》 作者:南宋-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譯文: 年輕時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艱難。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熱血沸騰啊怨氣如山啊。記得在瓜州渡痛擊金兵, 雪夜里飛奔著樓船戰艦。
秋風中跨戰馬縱橫馳騁, 收復了大散關捷報頻傳。 想當初我自比萬里長城, 立壯志為祖國掃除邊患。
到如今垂垂老鬢發如霜, 盼北伐盼恢復都成空談。不由人緬懷那諸葛孔明, 出師表真可謂名不虛傳,有誰像諸葛亮鞠躬盡瘁, 率三軍復漢室北定中原! 4、《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作者:宋代-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可憐白發生! 譯文: 醉里挑亮油燈觀看寶劍,夢醒時聽到軍營的號角聲響成一片。把牛肉分給部下享用,讓樂器奏起雄壯的軍樂鼓舞士氣。
這是秋天在戰場上閱兵。戰馬像的盧一樣,跑得飛快,弓箭像驚雷一樣,震耳離弦。
一心想完成替君收復國家失地的大業,取得世代相傳的的美名。可惜已成了白發人! 5、《送紫巖張先生北伐》 作者:南宋-岳飛 號令風霆迅,天聲動北陬。
長驅渡河洛,直搗向燕幽。 馬蹀閼氏血,旗裊可汗頭。
歸來報明主, 恢復舊神州。 譯文: 軍中的號令像疾風暴雷一樣迅速傳遍全軍,官軍的聲威震動了大地的每個角落。
軍隊長驅直入,必將迅速收復河洛一帶失地,一直攻打到幽燕一帶。戰馬到處,踏著入侵之敵的血跡,旗桿上懸掛著敵國君主的頭顱。
官軍勝利歸來,把好消息報告皇帝,收復了失地,祖國又得到了統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梅嶺三章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示兒 (宋代陸游詩作)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書憤 (陸游七言律詩)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送紫巖張先生北伐。
三、盼望祖國統一 詩歌
鄉愁 余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后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春愁》丘逢甲 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
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 于右任《登高懷故鄉》登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登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唯有痛哭。
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臺灣童謠一二三,到臺灣。
臺灣有座阿里山,阿里山上有神木,做船載我回大陸。閩南兒歌半屏山啊半屏山,一半在臺灣,一半在大陸。
山山水水齊相連,同胞骨肉盼團圓。
四、表達渴望祖國早日統一的詩句
于右任臨終詩《國殤》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陸;
大陸不見兮,
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鄉;
故鄉不見兮,
永不能忘。
天蒼蒼,
海茫茫,
山之上,
有國殤。
鄉 愁
(余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后來呵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呵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