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關西湖龍井茶的詩句有哪些
《嘗茶次寄越僧靈皎》北宋·林和靖 白云峰下兩槍新,膩綠長鮮谷雨春。
靜試卻如湖上雪,對嘗兼憶剡中人。瓶懸金粉師應有,筋點瓊花我自珍。
清話幾時搔首后,愿與松色勸三巡。《謝龍井僧獻秉中寄茶》明朝·劉邦彥 春茗初收谷雨前,老僧分惠意勤虔,也知顧渚無雙品,須試吳山第一泉。
竹里細烹清睡思,風前小啜悟詩禪,相酬擬作長歌贈,淺薄何能繼玉川?《謝璘上人惠桂花茶》明朝·劉士亨 金粟金芽出焙篝,鶴邊小試兔絲甌,葉含雷信三春雨,花帶天香八月秋。味美絕勝陽羨產,神清如在廣寒游,玉川句好無才續,我欲逃禪問趙州。
《試茶》明朝·陳眉公 龍井源頭問子瞻,我亦生來半近禪。泉從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園。
此意偏於廉士得,之情那許俗只專。蔡襄夙辯蘭芽貴,不到茲山識不全。
《龍井試茶》明朝·童漢臣 水汲龍腦液,茶烹雀舌春。因之消酩酊,兼以玩嶙峋。
《飲龍井》明朝·孫一元 眼底閑云亂不收,偶隨麋鹿入云來。平生于物原無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游龍井寺》明朝·屠隆 藕花菱葉傍輕鷗,路入南山景更幽。赤日未消團扇暑,青蘿先到寺門秋。
風前萬樹蟬鳴急,雨后千崖水亂流。好士只今劉尹在,身慚玄度得同游。
《龍井茶歌》明朝·屠隆 山通海眼蟠龍脈,神物蜿蜒此真宅;飛泉歕沫走白虹,萬古靈源長不息;琮琤時諧琴筑聲,澄泓泠浸玻璃色;令人對此清心魂,一漱如飲甘露液;吾聞龍女滲靈山,豈是如來八功德;此山秀結復產茶,谷雨霡霂抽仙芽;香勝旃檀華嚴界,味同沆瀣上清家,雀舌龍團亦浪說,顧渚陽羨詎須夸;摘來片片通靈竅,啜處冷冷馨齒牙;玉川何妨盡七盌,趙州借此演三車。采取龍井茶,還念龍井水;文武每將火候傳,調停暗合金丹理;茶經水品雨足佳,可惜陸羽未知此;山人酒后酣氋氃,陶然萬事歸虛空;一杯入口宿醒解,耳畔颯颯來松風;即此便是清涼國,誰同飲者隴西公。
《以龍井葉饋云生有詩報謝次來韻》清朝·樊增祥 養生常毀茶,飲多苦脾冷。客來自浙西,貽我以龍井。
清詩由此出,雅耆豈能屏。點入白定甌,綠光照衣領。
想見發漢皋,火車載而騁。珍重襲素鑞,謹嚴束紅綆。
瀹以通濟泉,如持湖亭皿。色淡意轉濃,味腴香且永。
獨飲復誰共,數之得八餅。惠地酒一瓦,意同粟五秉。
華清有佳人,佇此團月影。病足不下床,閉門謝朝請。
徘徊苦后甘,積漸入佳境。暖閣鳴松風,銀波瀉壺嶺。
昨夜雪在竹,紅爐熱力猛。雀舌發香清,龍頭得句警。
陶家冷生活,可以傲貴幸。新詩二百言,淡遠出明靚。
和君白雪詞,取辦在俄頃。何當同夜話,煮燈紫微省。
《謝金謹齋寄龍井茶》清朝·勞乃宣 驛使春風遠寄將,開奩芬馥溢旗槍。羲皇睡足新泉熟,好伴空山薇蕨香。
我生南北本隨緣,久學坡公飲食便。不道故人猶舊眼,又教鄉味領花前。
乍憶龍泓共探幽,云腴霞碧嫩香浮。何時重泛西冷艇,對坐松風雪一甌。
《龍井采茶歌》清朝·翟瀚 西湖西去古龍井,煙云秀孕風篁嶺。竹塢茶先百草生,斗奇不數龍團餅。
蟄雷一夜展旗槍,東風吹送蘭芽香。火前社后辨遲早,沿緣林樾爭攜筐。
摘來片片含生翠,薰篝揀焙養清氣。箬奩開處足芬芳,鼻觀微參渴先避。
竹符調水走金沙,井汲云根靜試共。蚯蚓竅鳴火初活,落落旋聽蟹爪爬。
蒙頂嫌寒顧渚瘠,六安陽羨殊標格。三篇好補季疵經,七碗試聽玉川說。
懿茲芳茗記高岑,辨才玉局曾幽尋。湖山佳景此第一,宸章璀璨映華林。
茶坡近辟卷阿里,更誰妄肆中郎毀。謹將土物志錢塘,顧比瑤琛納包匭。
《虎跑泉次東坡韻》清朝·鄒方鍔 石林深處暗聞香,草榻茶煙客思涼。松瀝滿山云滿塢,野梅初綻日初長。
偶攜○塵逢禪侶,坐聽寒鐘出上方。廿載風塵憐世味,一瓢應許薦新嘗。
出谷泉聲帶松香,陰森石○拂衣涼。云藏古寺鯨燈靜,晝掩空山鶴夢長。
閑憑繩床參密諦,行提藥籠試新方。露芽細摘風篁嶺,截玉傾甌取次嘗。
(客到,寺僧輒供龍井茶) 《圣幾餉龍井新茗一器》清朝·厲鶚 松風出竹爐,夢成水火戰;新芽適開封,昏睡不待遣;為子手瀹嘗,三嗅復三咽;中有參寥禪,風味得正見 《謝龍井僧寄茶》清朝·劉瑛 春茗初收谷雨前,老僧分惠意殷虔。也知顧渚無雙品,煩試吳山第一泉。
竹里細烹清睡思,風前小啜悟談禪。相酬擬作長歌贈,淺薄何能繼玉川。
《龍井試茶》清朝·王寅 昔嘗顧渚茗,鑿得金沙泉。舊游懷莫置,幽事復依然。
綠染龍波上,香搴谷雨前。況于山寺里,藉此可談禪。
《龍井茶歌》清朝·于若瀛 西湖之西開龍井,煙霞近接南山嶺。飛流密汩寫幽壑,石磴紆曲片云冷。
柱杖尋源到上方,松枝半落澄潭靜。銅瓶試取熟新茶,濤起龍團沸谷芽。
中頂無須憂獸跡,湖山豈懼涸金沙。漫道白芽雙井嫩,未必紅泥方印嘉。
世人品茶未嘗見,但說天池與陽羨。豈知新茗煮新泉,團黃分列浮甌面。
二槍浪自附三篇,一串應輸錢五萬。《嘗茶次寄越僧靈皎》北宋·林和靖 白云峰下兩槍新,膩綠長鮮谷雨春。
靜試卻如湖上雪,對嘗兼憶剡中人。瓶懸金粉師應有,筋點瓊花我自珍。
清話幾時搔首后,愿與松色勸三巡。《謝龍井僧獻秉中寄茶》明朝·劉邦彥 春茗初收谷雨前,老僧分惠意勤虔,也知顧渚無雙品,須試吳山第一泉。
竹里細烹清睡思,風前小啜悟詩。
二、贊美西湖龍井的詩句都是贊美什么
“贊美西湖龍井”的詩句都有: 《龍井試茶》明朝·童漢臣 水汲龍腦液,茶烹雀舌春。
因之消酩酊,兼以玩嶙峋。2.《飲龍井》明朝·孫一元 眼底閑云亂不收,偶隨麋鹿入云來。
平生于物原無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3.《試茶》 明朝·陳眉公 龍井源頭問子瞻,我亦生來半近禪。
泉從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園。 4、《嘗茶次寄越僧靈皎》 北宋·林和靖 瓶懸金粉師應有,筋點瓊花我自珍。
清話幾時搔首后,愿與松色勸三巡。 5、《謝龍井僧獻秉中寄茶》 明朝·劉邦彥 春茗初收谷雨前,老僧分惠意勤虔, 也知顧渚無雙品,須試吳山第一泉。
6、《謝璘上人惠桂花茶》 明朝·劉士亨 金粟金芽出焙篝,鶴邊小試兔絲甌, 葉含雷信三春雨,花帶天香八月秋。 7、《游龍井寺》 明朝·屠隆 藕花菱葉傍輕鷗,路入南山景更幽。
赤日未消團扇暑,青蘿先到寺門秋。 8、《龍井茶歌》 明朝·屠隆 摘來片片通靈竅,啜處冷冷馨齒牙;玉川何妨盡七盌,趙州借此演三車。
采取龍井茶,還念龍井水;文武每將火候傳,調停暗合金丹理; 9、《以龍井葉饋云生有詩報謝次來韻》 清朝·樊增祥 養生常毀茶,飲多苦脾冷。客來自浙西,貽我以龍井。
清詩由此出,雅耆豈能屏。點入白定甌,綠光照衣領。
10、《圣幾餉龍井新茗一器》 清朝·厲鶚 松風出竹爐,夢成水火戰;新芽適開封,昏睡不待遣; 為子手瀹嘗,三嗅復三咽;中有參寥禪,風味得正見 大文豪蘇東坡的《白云茶》贊道“白云峰下兩旗新,膩綠長鮮谷雨春”; 還有蘇東坡贊美龍井茶的佳句“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佳人”。優美的詩句直接把西湖龍井茶的秀韻與風采描述了出來。
產地:杭州西湖品質特征:杭州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西湖龍井茶區位于三面環山的自然屏障的獨特小氣候中,自古是文人墨客留戀之處。宋代詩人蘇東坡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佳人"的贊美詩句。
龍井茶加工方法獨特運用"抓、抖、搭、拓、捺、推、扣、甩、磨、壓"等十大手法。特級龍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澤嫩綠光潤,香氣鮮嫩清高,滋味鮮爽甘醇,葉底細嫩呈朵。
西湖龍井茶不僅匯茶之色、香、味、形"四絕"于一身,而且集名山、名寺、名湖、名泉和名茶于一體,構成了世所罕見的獨特而驕人的龍井茶文化。
三、西湖龍井名言
大文豪蘇東坡的《白云茶》贊道“白云峰下兩旗新,膩綠長鮮谷雨春”;還有蘇東坡贊美龍井茶的佳句“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佳人”。優美的詩句直接把西湖龍井茶的秀韻與風采描述了出來。
元代茶人虞伯生在《游龍井》中寫道“徘徊龍井上,云氣起晴畫。澄公愛客至,取水挹幽竇。坐我檐莆中,余香不聞嗅,但見飄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煮黃金芽,不取谷雨后。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明代詩人高應冕著有《龍井試茶》:“天風吹醉客,乘興過山家,云泛龍沙水,春分石上花。茶新香更細,鼎小煮尤佳,若不烹松火,疑餐一片霞。”
清代詩人龔翔麟有《虎跑泉》道:旋買龍井茶,來試虎跑泉。松下竹風爐,活火手自煎。老謙三味法,可惜無人傳。《坐龍井上烹茶偶成》-乾隆:龍井新茶龍井泉,一家風味稱烹煎。寸芽出自爛石上,時節焙成谷雨前。何必鳳團夸御茗,聊因雀舌潤心蓮。呼之欲出辯才在,笑我依然文字禪。
四、有關于茶的詩句嗎
詠茶十二韻》(唐 齊已 律) 百草讓為靈,功先百草成。
甘傳天下口,貴占火前名。 出處春無雁,收時谷有鶯。
封題從澤國,貢獻入秦京。 嗅覺精新極,嘗知骨自輕。
研通天柱響,摘繞蜀山明。 賦客秋吟起,禪師晝臥驚。
角開香滿室,爐動綠凝鐺。 晚憶涼泉對,閑思異果平。
松黃干旋泛,云母滑隨傾。 頗貴高人寄,尤宜別柜盛。
曾尋修事法,妙盡陸先生。 寶塔詩《一字至七字詩 茶》(唐 元稹)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后豈堪夸。
《對茶》(唐·孫淑) 小閣烹香茗, 疏簾下玉溝;燈光翻出鼎, 釵影倒沉甌; 婢捧消春困, 親嘗散暮愁;吟詩因坐久, 月轉晚妝樓。 《夏日閑居》(唐·張籍) 多病逢迎少, 閑居又一年。
藥看辰日合, 茶過卯時煎。 草長睛來地, 蟲飛晚后天。
此時幽夢遠, 不覺到山邊。 和韋開州盛山茶嶺 (唐·張籍) 紫芽連白蕊,初向嶺頭生。
自看家人摘,尋常觸露行。 《尚書惠蠟面茶》 (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圓,采摘新芽獻地仙;飛鵲印成香蠟片,啼猿溪走木蘭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輕涵翠縷煙;分贈恩深知最異,晚鐺宜煮北山泉。 《峽中嘗茶》 (唐·鄭谷)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園里火煎嘗。
吳僧漫說鴉山好,蜀叟休夸鳥嘴香。 合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片淺含黃。
鹿門病家不歸去,酒渴更知春味長。 《嘗茶》 (唐·劉禹錫) 生怕芳叢鷹嘴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滿碗花。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唐·皎然) 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
素瓷雪色飄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 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
崔侯啜之意不己,狂歌一曲驚人耳。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喜園中茶生 (唐·韋應物) 潔性不可污,為飲滌塵煩; 此物信靈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余,率爾植荒園; 喜隨眾草長,得與幽人言。
茗坡 (唐·陸希聲)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華鮮。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湖州貢焙新茶 (唐·張文規) 鳳輦尋春半醉回,仙娥進水御簾開。牡丹花笑金鈿動,傳奏湖州紫筍來。
《與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唐·劉言史) 粉細越筍芽,野煎寒溪濱。恐乖靈草性,觸事皆手親。
敲石取鮮火,撇泉避腥鱗。熒熒爨風鐺,拾得墜巢薪。
潔色既爽別,浮氳亦殷勤。以茲委曲靜,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時,自歠指下春。湘瓷泛輕花,滌盡昏渴神。
此游愜醒趣,可以話高人。 《新茶詠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二舅》(唐·盧綸) 三獻蓬萊始一嘗,日調金鼎閱芳香。
貯之玉合才半餅,寄與阿連題數行。 《與趙莒茶宴》(唐·錢起)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溜霞。
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 與亢居士青山潭飲茶 (唐·靈一) 野泉煙火白云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琴茶》(唐·白居易) 亢亢寄形群動內,陶陶任性一生間。
自拋官后春多醉,不讀書茶來老更閑。 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 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 (唐·白居易) 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
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各作一家春 《夏晝偶作》(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幾熟眠開北牖。日午獨覺無余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題禪院》(唐·杜牧)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歲青春不負公。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揚落花風。
《西陵道士茶歌》(唐·溫庭筠) 乳竇濺濺通石脈,綠塵愁草春江色。 澗花入井水味香,山月當人松影直。
仙翁白扇霜鳥翎。拂壇夜讀《黃庭經》。
疏香皓齒有余味,更覺鶴心通杳冥。 茶詩 (五代后晉·鄭邀) 嫩芽香且靈,吾謂草中英。
夜臼和煙搗,寒爐對雪烹。 惟憂碧粉散,常見綠花生。
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五、有關西湖龍井 茶的詩句 有哪些
《龍井試茶》
明朝·童漢臣
水汲龍腦液,茶烹雀舌春。
因之消酩酊,兼以玩嶙峋。
《飲龍井》
明朝·孫一元
眼底閑云亂不收,偶隨麋鹿入云來。
平生于物原無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試茶》
明朝·陳眉公
龍井源頭問子瞻,我亦生來半近禪。
泉從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園。
此意偏於廉士得,之情那許俗只專。
蔡襄夙辯蘭芽貴,不到茲山識不全。
六、西湖龍井名言
大文豪蘇東坡的《白云茶》贊道“白云峰下兩旗新,膩綠長鮮谷雨春”;還有蘇東坡贊美龍井茶的佳句“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佳人”。
優美的詩句直接把西湖龍井茶的秀韻與風采描述了出來。元代茶人虞伯生在《游龍井》中寫道“徘徊龍井上,云氣起晴畫。
澄公愛客至,取水挹幽竇。坐我檐莆中,余香不聞嗅,但見飄中清,翠影落碧岫。
烹煮黃金芽,不取谷雨后。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明代詩人高應冕著有《龍井試茶》:“天風吹醉客,乘興過山家,云泛龍沙水,春分石上花。茶新香更細,鼎小煮尤佳,若不烹松火,疑餐一片霞。”
清代詩人龔翔麟有《虎跑泉》道:旋買龍井茶,來試虎跑泉。松下竹風爐,活火手自煎。
老謙三味法,可惜無人傳。《坐龍井上烹茶偶成》-乾隆:龍井新茶龍井泉,一家風味稱烹煎。
寸芽出自爛石上,時節焙成谷雨前。何必鳳團夸御茗,聊因雀舌潤心蓮。
呼之欲出辯才在,笑我依然文字禪。
七、有沒有關于龍井的詩
虞集的詩文和生平活動中與茶有關聯的雖不多,但他一首《游龍井》詩,卻是贊頌龍井茶的奠基之作,在我國名茶史上值得記上一筆。《游龍井》全詩如下:
杖藜入南山,卻立賞奇秀。
所懷玉局翁,來往絇履舊。
空余松在澗,仍作琴筑奏。
徘徊龍井上,云氣起晴晝。
入門避沾灑,脫屐亂苔甃陽崗扣云石,陰房絕遺構。
澄公愛客至,取水挹幽竇。
坐我薝卜中,余香不聞嗅。
但見瓢中清,翠影落群岫。
烹煎黃金芽,不取谷雨后。
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嗽。
講堂集群彥,千蹬坐吟究。
浪浪雜飛雨,沉沉度清漏。
令我懷幼學,胡為裹章綬。
龍井,是杭州西湖的一處山名;山上有一眼泉池和一座寺院,也都以“龍井”名之;這里還產茶,亦稱“龍井”。可是在虞集《游龍井》詩之前,有關龍井的文章詩詞中還沒有提到茶過;在有關杭州產茶的諸多史料中亦未見有龍井產茶的記述。虞集這首詩,不但記述了龍井產茶,而且把龍井茶的采摘時間、品質特點,以及品飲時的情狀都作了生動的描繪。
杭州產茶,唐代陸羽《茶經》只記:“錢塘生天竺、靈隱二寺”;宋代吳自牧《夢粱錄》只載:寶云茶,香林茶,白云茶。虞集是第一個夸贊龍井茶的。虞集《游龍井》詩一出,明清兩代俱以龍井茶為絕品,西湖其它諸山所產均不能及。明代田藝蘅在《煮泉小品》中說:“今武林諸泉,惟龍泓入品,而茶亦惟龍泓山為最其地產茶,為南北山絕品寶云、香林、白云諸茶,皆未若龍泓之清馥雋永也,龍泓今稱龍井,因其深也。”由此也可見虞對茶的鑒品之精到在行。龍井茶有今日隆隆聲譽,虞集這率先一唱功不可沒。
八、求以“新茶”為題的散文,散文詩,或詩歌,謝謝
謝姑蘇陸生(峻石)寄碧螺新茶 太湖波撼數峰青,古寺荒丘幾點星。
陸子深宵多雅興,詩經讀罷讀茶經。 文章絕妙拍案起,低吟淺唱一杯水。
習習江風送鐘聲,盈盈杯中泛綠綺。 世事千年如走馬,新芽又吐春山下。
江南極品寄朔方,不教故人聞見寡。 我愛君詩意氣豪,品味新茶頓忘勞。
長驅直謁闔閭墓,更學范蠡逐漁篙。 七律·睡前飲龍井新茶興致大作 雜事乖違徒夢多,名茶美酒四搜羅。
心疲難可隨詩急,人仰猶還帶醉歌。 春恰江南層浪細,煙深海國萬山駝。
新愁每約新詩解,我坐其中只看過。 七絕二首-早春有新茶 (賀宜賓早茶節盛大召開) 二00八年三月二十二日“宜賓早茶節”在金秋湖敘府 龍芽科技園召開,并于成都百花潭公園設分會場。
二十三日,余游園得遇,湊興口占七絕二首,或以賀之。 其一, 新茶總待“明前”嘗,難見初春采茗娘。
“敘府”“西黃”山水圣,“龍芽”二月“露凝香”。 其二, 新茶要好三春采,早過“明前”世少雙。
敘府“西黃”山水勝,“龍芽”二月下長江。 知周道濟二00八年三月二十三日于成都百花潭公園 桃雨飛紅試新茶 暖風駘蕩 春姿醺然 蘇堤垂柳拂“龍井” 黃山虬松染“翠蘭” 把卷試新茶 桃紅著雨來 “紫砂壺”溫三江水 “碧螺春”綠四面山 佳茗達官品 炒青庶民買 春光不辨貴與賤 一樣清馨香宇寰。
九、關于采茶的詩句
茶與詩詞——元、明、清茶葉詩詞 作者:錢時霖 來源:《中國茶經》 元、明、清各個時期,除了有茶詩、茶詞之外,還增加一個新品種,即以茶為題材的曲,尤其是元曲,最為盛行。
(1)元代 這個朝代時期不是太長,而且崇尚武功,“只識彎弓射大雕”。所以比之唐宋,詠茶的詩詞人要少得多。
元代的詠茶詩人有耶律楚材、虞集、洪希文、謝宗可、劉秉忠、張翥、袁桷、黃庚、薩都剌、倪瓚、李謙亨、馬臻、李德載、仇遠、李俊民、郭麟孫等。 ①元代的茶葉詩詞體裁 有古詩、律詩、絕句。
并出現一個新品種:元曲。 古詩 如袁桷的《煮茶圖并序》、洪希文的《煮土茶歌》。
律詩 如耶律楚材的《西域從王君玉乞茶,因其韻七首》,這首律詩的七首詩,都用了茶、車、芽、賒、霞的幾個韻寫成,別有風味:第一首:“積年不啜建溪茶,心竅黃塵塞五車。碧玉甌中思雪浪,黃金碾畔憶雷芽。
盧仝七碗詩難得,諗老三甌夢亦賒。敢乞君侯分數餅,暫教清興繞煙霞。”
第七首:“啜罷江南一碗茶,枯腸歷歷走雷車。黃金小碾飛瓊雪,碧玉深甌點雪芽。
筆陣陳兵詩思勇,睡魔卷甲夢魂賒。精神爽逸無余事,臥看殘陽補斷霞。”
絕句 有馬臻的《竹窗》、虞集的《題蘇東坡墨跡》等。 元曲 元代盛行元曲,因此茶也就進入了這個領域,如李德載的《喜春來,贈茶肆》小令十首,節錄如下: 一、茶煙一縷輕輕揚,攪動蘭膏四座香,烹煎妙手勝維揚。
非是謊,下馬試來嘗。 七、兔毫盞內新嘗罷,留得余香滿齒牙,一瓶雪水最清佳。
風韻煞,到底屬陶家。 十、金芽嫩采枝頭露,雪乳香浮塞上酥,我家奇品世間無。
君聽取,聲價徹皇都。 ②元代茶葉詩詞題材 亦有名茶、煎茶、飲茶、名泉、茶具、采茶、茶功等。
名茶詩 有虞集的《游龍井》詩。這首詩把龍井與茶連在一起,被認為是龍井茶的最早記錄。
“徘徊龍井上,云氣起晴畫。澄公愛客至,取水挹幽竇。
坐我薝葡中,余香不聞嗅。但見瓢中清,翠影落群岫。
烹煎黃金芽,不取谷雨后。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嗽。”
詩中提到該茶為雨前茶(不取谷雨后),香味強烈(如薝葡,即梔子花那樣的香氣)。龍井泉水也很清美,你瞧!青翠的群山映照在瓢水中(但見瓢中清,翠影落群岫)。
此外,有劉秉忠的《嘗云芝茶》詩,李俊民的《新樣團茶》詩等。 煎茶詩 有仇遠的《宿集慶寺》詩:“旋烹紫筍猶含籜”。
謝宗可的《雪煎茶》詩:“夜掃寒英煮綠塵”。 飲茶詩 有吳激的《偶成》詩:“蟹湯負盞斗旗槍”。
名泉詩 有郭麟孫的《游虎丘》詩:“試茗汲憨井”。 茶具詩 有謝宗可的《茶筅》詩。
采茶詩 仇遠詩:“自摘青茶未展旗” 茶功詩 耶律楚材詩:“頓覺衰叟詩魂爽,便覺紅塵客夢賒”。 (2)明代 明代初期,社會經濟曾有過一個比較繁榮的局面,但在茶葉詩詞的發展上,明代未能達到唐、宋的高度。
寫過茶詩的詩人,主要的有謝應芳、陳繼儒、徐渭、文徵明、于若瀛、黃宗羲、陸容、高啟、袁宏道、徐禎卿、徐賁、唐寅等。 ①茶葉詩詞體裁 不外乎古詩、律詩、絕句、竹枝詞、宮詞和茶詞等。
古詩 陳繼儒有《試茶》四言古詩一首: 綺陰攢蓋,靈草試奇。竹爐幽討,松火怒飛。
水交以淡,茗戰而肥。綠香滿路,永日忘歸。
律詩 如居節的《雨后過云公問茶事》詩(五律)。 絕句 如徐禎卿的《煎茶圖》、《秋夜試茶》等。
竹枝詞 王稚登有《西湖竹枝詞》: 山田香土赤如泥,上種梅花下種茶。茶綠采芽不采葉,梅多論子不論花。
宮詞 金嗣孫有《崇禎宮詞》一首: 雉尾乘云啟鳳樓,特宣命婦拜長秋。賜來谷雨新茶白,景泰盤承宣德甌。
茶詞 有王世貞的《解語花——題美人捧茶》,王世懋的《蘇幕遮——夏景題茶》等。 ②茶葉詩詞題材 有名茶、茶圣陸羽、煎茶、飲茶、名泉、采茶、造茶、茶功等。
名茶詩 以詠龍井茶最多,如于若瀛的《龍井茶》、屠隆的《龍井茶》、吳寬的《謝朱懋恭同年寄龍井茶》等。其他如余姚瀑布茶(黃宗羲的《余姚瀑布茶》詩)、虎丘茶(徐渭的《某伯子惠虎丘茗謝之》)、石埭茶(徐渭的《謝鐘君惠石埭茶》)、陽羨茶(謝應芳的《陽羨茶》)、雁山茶(章元應的《謝潔庵上人惠新茶》)、君山茶(彭昌運的《君山茶》)等。
茶圣陸羽詩 韓奕《山院》詩有:“入社陶公寧止酒,品茶陸子解煎茶”。詹同《寄方壺道人》詩:“臥云歌酒德,對雨看茶經”。
煎茶詩 有文徵明的《煎茶》,謝應芳的《寄題無錫錢仲毅煮茗軒》等。 飲茶詩 如王世貞的《試虎丘茶》,王德操的《謝人試茶》等。
名泉詩 主要是吟惠山泉,如文徵明詩:“谷雨江南佳節近,惠山泉下小船歸。”謝應芳詩:“三百小團陽羨月,尋常新汲惠山泉。”
吳寬有《飲玉泉》詩:“龍唇噴薄凈無腥,純浸西南萬疊青。地底洞名凝小有,江南名泉類中泠。
御廚絡繹馳銀甕,僧寺分明枕玉屏……。”此系指“北京玉泉”。
清代乾隆皇帝認為水質輕重是評定泉水好壞的標準。他曾下旨特制一只小型銀斗,用它秤量過國內許多名泉水,結果是北京玉泉名列首位。
乾隆并特地撰寫了《御制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記》。 茶具詩 煮茶用茶爐、石爐、竹爐,運輸茶用山籠。
唐寅《題畫》詩:“春風修禊憶江南,酒榼茶爐共一擔。”魏時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