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雀立枝頭的詩句
1、枝頭驚鳥鵲
宋
白玉蟾
《戴月游西林》
2、春動枝頭鳥語催
近代
陳三立
《谷日立春喜晴次和譚芝云翰林》
3、無情最是枝頭鳥
宋
孟淑卿
《春歸》
4、枝頭寂寂少啼鳥
宋
喻良能
《重陽》
5、枝頭啼鳥一聲
宋
張玉娘
《春殘》
6、南拱枝頭蜀鳥哀
元
陳基
《分省諸公邀西湖宴集》
7、枝頭好鳥立成癡
明
李禎
《梔子畫眉圖(二首)》
8、無情最是枝頭鳥
宋
孟淑卿
《春歸》
9、傷心怕聽枝頭鳥
明
沈氏
《早春憶外》
10、稀護枝頭鳥
明
雪溪映
《落葉》
二、獨上忘京樓有關的詩詞
望京樓上寄令狐華州 李逢吉祇役滯南服,頹思屬暮年。閑上望京臺,萬山蔽其前。
落日歸飛翼,連翩東北天。涪江適在下,為我久潺湲。
中葉成文教,德威清遠邊。頒條信徒爾,華發生蒼然。
寄懷三峰守,岐路隔云煙。
春日偶題 武元衡
山川百戰古刀州,龍節來分圣主憂。
靜守化條無一事,春風獨上望京樓。
望京樓 曾致堯
望京樓上望,望久思踟躇。
境土連江徼,人家匝海隅。
隔山川隱映,近郭水縈紆。
雨過風腥檻,潮來岸浸蘆。
三、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晏殊 蝶戀花①
檻菊愁煙蘭泣露,② 羅幕輕寒,③ 燕子雙飛去。 明月不諳離恨苦, 斜光到曉穿朱戶。④
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 望盡天涯路。 欲寄彩箋兼尺素,⑤ 山長水闊知何處。
【作者】991-1055,字同叔, 臨川(今屬江西)人。七歲能文,十四歲以神童召試,賜同進士出身。宋仁宗時官至同平章事兼樞密使,范仲淹、韓琦、歐陽修等名臣皆出其門下。卒謚元獻。他一生富貴優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臺、花前月下,而筆調閑婉,理致深蘊,音律諧適,詞語雅麗,為當時詞壇耆宿。有《珠玉詞》。
【注釋】①此詞原為唐教坊曲,調名取義簡文帝“翻階蛺蝶戀花情”句。又名《鵲踏枝》、《鳳棲梧》等。雙調,六十字,仄韻。 ②檻:欄桿。 ③羅幕:絲羅的帷幕,富貴人家所用。 ④朱戶:猶言朱門,指大戶人家。 ⑤尺素:書信的代稱。古人寫信用素絹,通常長約一尺,故稱尺素,語出《古詩》“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四、求有關"登高望月"和"憑欄"的詩句
胡楊林的
遙觀銅豸掛飛檐。
蟲吟才過觀濤寺,
足唱已得攬月關。
溯水銀翻驚赤蟹,
楊林翠擺動冰蟾。
忽聞三兩晚來雀,
鬧向枝頭爭桂圓。
獨踞蒼穹映九天,
銀河無渡星無顏。
桃花園里珊瑚樹,
鐘鼓樓前玳瑁壇。
旦賞人間無盡樂,
便覺玉帝不勝寒。
羅裙環碧笑顰處,
疑是月中又一仙。
南唐 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 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