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要拋棄學問》閱讀及答案
畢 業 贈 言 胡 適諸位畢業同學: ①你們現在要離開母校了,我沒有什么禮物送給你們,只好送你們一句話罷。
這一句話是:“不要拋棄學問。” ②以前的功課也許一大部分是為了這張畢業文憑,不得已而做的。
從今以后,你們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現在年富力強的時候,努力做一種專門學問。
少年是一去不復返的,等到精力衰減時,要做學問也來不及了。即為吃飯計,學問也決不會辜負人的。
吃飯而不求學問,三年五年之后,你們都要被后來少年淘汰的。到那時再想做點學問來補救,恐怕已太晚了。
③有人說:“出去做事之后,生活問題急需解決,哪有工夫去讀書?即使要做學問,既沒有圖書館,又沒有實驗室,哪能做學問?” ④我要對你們說:凡是要等到有了圖書館才能讀書的,有了圖書館也不肯讀書。凡是等到有了實驗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實驗室也不肯做研究。
你有了決心要研究一個問題,自然會撙衣節食去買書,自然會想出法子來設置儀器。 ⑤至于時間,更不成問題。
達爾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點鐘的工作。你們看他的成績!每天花一點鐘看10頁有用的書,每年可看3600多頁,30年可讀11萬頁書。
⑥諸位,11萬頁書可以使你成為一個學者了。可是,每天看3種小報也得費你一點鐘的工夫;4圈麻將也得費你一點半鐘的光陰。
看小報呢,還是打麻將呢,還是努力做一個學者呢?全靠你們自己的選擇! ⑦易卜生說:“你的最大責任是把你這塊材料鑄造成器。” ⑧學問便是鑄器的工具,拋棄了學問便是毀了你們自己。
⑨再會了!你們的母校眼睜睜地要看你們10年之后成什么器。1.這篇演講的中心話題是: 2.全文思路精美,行文流暢,層次分明,請在下面橫線上進行填寫,以顯現全文思路: 提出贈言→ → →表達希望與祝愿。
3.第②段文字中有一個句子能突現全段的主要意思,這個句子是: 4.閱讀文中③④⑤⑥段并答題。 ①這一部分中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②作者在這一部分中就“做學問”表達了怎樣的看法? ③假設這幾段文字是一篇完整的短論,那么它的結構形式是: 5.從文中找一個句子,寫在下句后面,組成一個濃縮了全文內容的語流順暢的警句。
不要拋棄學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要拋棄學問胡 適諸位畢業同學:你們現在要離開母校了,我沒有什么禮物送給你們,只好送你們一句話罷.這一句話是:"不要拋棄學問."以前的功課也許有一大部分是為了這張畢業文憑,不得已而做的,從今以后,你們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現在年富力強的時候,努力做一種專門學問.少年是一去不復返的,等到精力衰時,要做學問也來不及了.即為吃飯計,學問決不會辜負人的.吃飯而不求學問,三年五年之后,你們都要被后來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時再想做點學問來補救,恐怕已太晚了.有人說:"出去做事之后,生活問題急需解決,哪有工夫去讀書 即使要做學問,既沒有圖書館,又沒有實驗室,哪能做學問 "我要對你們說:凡是要等到有了圖書館方才讀書的,有了圖書館也不肯讀書.凡是要等到有了實驗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實驗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決心要研究一個問題,自然會撙衣節食去買書,自然會想出法子來設置儀器.至于時間,更不成問題.達爾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點鐘的工作.你們看他的成績!每天花一點鐘看10頁有用的書,每年可看3600多頁書;30年可看11萬頁書.諸位,11萬頁書可以使你成為一個學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種小報也得費你一點鐘的工夫;四圈麻將也得費你一點半鐘的光陰.看小報呢 還是打麻將呢 還是努力做一個學者呢 全靠你們自己的選擇!易卜生說:"你的最大責任是把你這塊材料鑄造成器."學問便是鑄器的工具.拋棄了學問便是毀了你們自己.再會了!你們的母校眼睜睜地要看你們十年之后成什么器.1.這篇演講詞的思路是:提出贈言→( )→( )→表達希望與祝愿.答案:論說做學問的重要 指出怎樣做學問 (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2.議論文對中心論點的論述需要多角度,本文從有些學生認為自己精力缺乏,生活條件缺乏, 缺乏, 缺乏等方面進行批評,從而論證自己的觀點.答案:工作條件 時間(把握文章觀點和材料的聯系)3.本文是一篇議論文,讀了全文以后,你認為本文的結論是: A.母校十年之后要看你們成什么器.B.三五年之后,再想做點學問來補救,恐怕已太晚了.C.拋棄了學問,便是毀了你自己.D.努力做一個學者,全靠自己的選擇.答案:C(歸納內容要點,把握文章主旨)4.根據文章的語境,解釋"鑄器"一詞在文中的含義: 答案:把自己培養成有學問(或才能),對國家有用的人才.(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文中的意義和作用)。
二、《不要拋棄學問》閱讀及答案
畢 業 贈 言 胡 適 諸位畢業同學: ①你們現在要離開母校了,我沒有什么禮物送給你們,只好送你們一句話罷。
這一句話是:“不要拋棄學問。” ②以前的功課也許一大部分是為了這張畢業文憑,不得已而做的。
從今以后, 你們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現在年富力強的時候,努力做一種專門學問。
少年 是一去不復返的,等到精力衰減時,要做學問也來不及了。即為吃飯計,學問也決不會辜負 人的。
吃飯而不求學問,三年五年之后,你們都要被后來少年淘汰的。到那時再想做點學問 來補救,恐怕已太晚了。
③有人說:“出去做事之后,生活問題急需解決,哪有工夫去讀書?即使要做學問,既 沒有圖書館,又沒有實驗室,哪能做學問?” ④我要對你們說:凡是要等到有了圖書館才能讀書的,有了圖書館也不肯讀書。凡是等 到有了實驗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實驗室也不肯做研究。
你有了決心要研究一個問題,自然 會撙衣節食去買書,自然會想出法子來設置儀器。 ⑤至于時間,更不成問題。
達爾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點鐘的工作。 你們看他的成績!每天花一點鐘看10頁有用的書,每年可看3600多頁,30年可讀11萬頁書。
⑥諸位,11萬頁書可以使你成為一個學者了。可是,每天看3種小報也得費你一點鐘的 工夫;4圈麻將也得費你一點半鐘的光陰。
看小報呢,還是打麻將呢,還是努力做一個學者 呢?全靠你們自己的選擇! ⑦易卜生說:“你的最大責任是把你這塊材料鑄造成器。” ⑧學問便是鑄器的工具,拋棄了學問便是毀了你們自己。
⑨再會了!你們的母校眼睜睜地要看你們10年之后成什么器。 1.這篇演講的中心話題是: 2.全文思路精美,行文流暢,層次分明,請在下面橫線上進行填寫,以顯現全文思路: 提出贈言→ → →表達希望與祝愿。
3.第②段文字中有一個句子能突現全段的主要意思,這個句子是: 4.閱讀文中③④⑤⑥段并答題。 ①這一部分中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②作者在這一部分中就“做學問”表達了怎樣的看法? ③假設這幾段文字是一篇完整的短論,那么它的結構形式是: 5.從文中找一個句子,寫在下句后面,組成一個濃縮了全文內容的語流順暢的警句。
不要拋棄學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要拋棄學問 胡 適 諸位畢業同學:你們現在要離開母校了,我沒有什么禮物送給你們,只好送你們一句話罷. 這一句話是:"不要拋棄學問." 以前的功課也許有一大部分是為了這張畢業文憑,不得已而做的,從今以后,你們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現在年富力強的時候,努力做一種專門學問.少年是一去不復返的,等到精力衰時,要做學問也來不及了.即為吃飯計,學問決不會辜負人的.吃飯而不求學問,三年五年之后,你們都要被后來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時再想做點學問來補救,恐怕已太晚了. 有人說:"出去做事之后,生活問題急需解決,哪有工夫去讀書 即使要做學問,既沒有圖書館,又沒有實驗室,哪能做學問 " 我要對你們說:凡是要等到有了圖書館方才讀書的,有了圖書館也不肯讀書.凡是要等到有了實驗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實驗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決心要研究一個問題,自然會撙衣節食去買書,自然會想出法子來設置儀器. 至于時間,更不成問題.達爾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點鐘的工作.你們看他的成績!每天花一點鐘看10頁有用的書,每年可看3600多頁書;30年可看11萬頁書. 諸位,11萬頁書可以使你成為一個學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種小報也得費你一點鐘的工夫;四圈麻將也得費你一點半鐘的光陰.看小報呢 還是打麻將呢 還是努力做一個學者呢 全靠你們自己的選擇! 易卜生說:"你的最大責任是把你這塊材料鑄造成器." 學問便是鑄器的工具.拋棄了學問便是毀了你們自己. 再會了!你們的母校眼睜睜地要看你們十年之后成什么器. 1.這篇演講詞的思路是:提出贈言→( )→( )→表達希望與祝愿. 答案:論說做學問的重要 指出怎樣做學問 (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2.議論文對中心論點的論述需要多角度,本文從有些學生認為自己精力缺乏,生活條件缺乏, 缺乏, 缺乏等方面進行批評,從而論證自己的觀點. 答案:工作條件 時間 (把握文章觀點和材料的聯系) 3.本文是一篇議論文,讀了全文以后,你認為本文的結論是: A.母校十年之后要看你們成什么器. B.三五年之后,再想做點學問來補救,恐怕已太晚了. C.拋棄了學問,便是毀了你自己. D.努力做一個學者,全靠自己的選擇. 答案:C (歸納內容要點,把握文章主旨) 4.根據文章的語境,解釋"鑄器"一詞在文中的含義: 答案:把自己培養成有學問(或才能),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文中的意義和作用)。
三、不要拋棄學問 閱讀答案
A:知識是一點一點積累的
B: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英國博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1809年2月12日,出生于英國醫生家庭。1825年至1828年在愛丁大學學醫,后進入劍橋大學學習神學。1831年從劍橋大學畢業后,以博物學家的身份乘海軍勘探船“貝格爾號(Beagle)”作歷時5年(1831-1836)的環球旅行,觀察和搜集了動物、植物和地質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經過歸納整理和綜合分析,形成了生物進行的概念。1859年出版《物種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一書,全面提出以自然選擇(Theoty of Natural Selection)為基礎的進化學說。該書出版震動當時的學術界,成為生物學史上的一個轉折點。自然選擇的進化學說對各種唯心的神造論、目的論和物種不變論提出根本性的挑戰。使當時生物學各領域已經形成的概念和觀念發生根本性的改變。隨后達爾文又發表了《動物和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The Variation of Animals and Plants Under Domestication ,1868)》、《人類由來及性的選擇(The Descent of Man ,1871)》和《人類和動物的表情(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Animals and Man,1872) 》等書,對人工選擇作了系統的敘述,并提出性選擇及人類起源的理論,進一步充實了進化學說的內容。
四、不要拋棄學問
1.
“拋棄了學問便是毀了你自己。”
2.
我的理解是:有了學問,才可以鑄造出不同的“器具”,可以使自己的人生變得豐富多彩,可以鑄造更加輝煌的人生。倘若拋棄了學問,不去認真學習,人生就會變得毫無價值,生活會變的困苦,奮斗也會變得更加艱難。
(我的語文閱讀很好,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我的閱讀訣竅是:在一開頭,一定要用完整的句子回答問題。回答問題時,盡量要靠著文章本意來說,要說多一些。對于文章的理解,說白了,就要說一些好話,再加上一些時事的評論。最后,要注意的事就是字要寫得工整,大一些,但也不要超過一個度。盡量不要寫錯字,否則,評卷老師就會看也不看就會給一個不公正的分數。我多年的經驗啊。。嗚嗚嗚。。要是能加點懸賞分就好了。當然,我當然希望能獲得最佳答案的獎賞。(*^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