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求真務實”的名言警句
1、行動是知識最適切的果實。——傅勒
2、真實是人所持有的最高級的東西。——喬叟
3、不靠猜想,而要根據事實。——拉瓦錫
4、學問之舉國不在讀書之多,而在運用之熟。——史邁爾
5、事莫明于有效,論莫定于有證。——王充《薄葬篇》
意思是:事情能不能明確在有沒有證明,討論能不能確定在于有沒有證據。
王充(公元27年—約公元97年),字仲任,漢族,會稽上虞(今浙江紹興上虞)人。東漢思想家。是漢代道家思想的重要傳承者與發展者。
他的思想雖屬于道家卻與先秦的老莊思想有嚴格的區別,雖是漢代道家思想的主張者但卻與漢初王朝所標榜的“黃老之學”以及西漢末葉民間流行的道教均不同。《論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國歷史上一部不朽的思想著作。
6、一個人從另一個人的諫言中所得來的光明,比從他自己的理解力、判斷力中所得出的光明更為干凈純粹。——培根
7、對于事實問題的健全的判斷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矗 ——夸美紐斯
8、行動是通往知識的唯一道路。——蕭伯納
9、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不是由文字。—— 夸美紐斯
10、要明確地懂得理論,最好的道路就是從本身的錯誤中、“從親身經歷的痛苦經驗中”學習。——恩格斯
二、關于求真務實的名言警句
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 —— 孟德斯鳩
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 但丁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 —— 劉備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 —— 張衡
土扶可城墻,積德為厚地。 —— 李白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蝕,是最難能可貴的革命品質。
—— **
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于良心的死滅。 —— 郭沫若1. 把"德性"教給你們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錢。這是我的經驗之談。在患難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殺的,除了藝術以外也是道德。 貝多芬
2.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豪華盡出成功后,逸樂安知與禍雙? 王安石
3. 半截粉條猶愛惜公家物件總宜珍。諸生不解余衷曲,反謂余為算細人。 徐特立
4.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 張衡
5. 不論你是一個男子還是一個女人,待人溫和寬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稱。一個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斷,決不等于用拳頭制止別人發言。 薩迪
6.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魏徵
7. 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 謝覺哉
8. 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 韓非
9. 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念慕富貴,枉道速禍。 司馬光
10. 當前的任務是,即使在最困難的條件下,也要挖掘礦石,提煉生鐵,鑄造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以及與這一世界觀相適應的上層建筑的純鋼。 列寧
11. 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不是由文字。 夸美紐斯
12. 對于事實問題的健全的判斷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礎。 夸美紐斯
13.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
三、有關求真,向上的詩歌200字
陽光照耀現實
夢醒終有時
一枕黃粱消散
學會面對而不是逃避
真的勇士是直面困難和挑戰
不勞而獲是寄生蟲的生存法則
抗爭 進取 拼搏 努力不是掛在嘴邊的口號
春天里種下希望
經歷夏季的風吹雨打
秋天就能收獲沉甸甸的幸福
這是勞動者豐衣足食的喜悅
是付出后的回報 是自給自足的樂果
是生活的充實
漫漫人生路
有陽關大道 更有坎坷和崎嶇小路
鮮花嬌艷的色彩背后是心血的澆灌
大海茫茫無邊
唯有執著是堅不可摧的一葉扁舟
夢若在 心就在
有志者事竟成
四、形容實干的詩句
1、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出自宋代陸游的《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釋義:
古人在學習上不遺余力,年輕時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不夠完善,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必須親自實踐。
2、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出自魏晉陶淵明的《雜詩》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釋義:
人生在世就如無根之木、無蒂之花,又好似大路上隨風飄轉的塵土。生命隨風飄轉,人生歷盡了艱難,人們都已不再是最初的樣子了。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都應該成為兄弟,又何必在乎骨肉之親呢?
遇到高興的事就應當作樂,有酒就要邀請近鄰一起暢飲。美好的青春歲月一旦過去便不會再重來,一天之中永遠看不到第二次日出。應當趁年富力強之時勉勵自己努力奮斗,光陰流逝,并不等待人。
3、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出自唐代楊炯的《從軍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釋義:
邊塞的報警烽火傳到了長安,壯士的心懷哪能夠平靜。辭別皇宮,將軍手執兵符而去;圍敵攻城,精銳騎兵勇猛異常。大雪紛飛,軍旗黯然失色;狂風怒吼,夾雜咚咚戰鼓。我寧愿做個低級軍官為國沖鋒陷陣,也勝過當個白面書生只會雕句尋章。
4、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
出自宋代謝逸的《送董元達》
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塞垣苦寒風氣惡,歸來面皺須眉斑。
先皇召見延和殿,議論慷慨天開顏。謗書盈篋不復辯,脫身來看江南山。
長江滾滾蛟龍怒,扁舟此去何當還?大梁城里定相見,玉川破屋應數間。
釋義:
讀盡了詩書,你毫無腐儒的酸氣;投筆從戎,躍馬在西北邊關。邊塞的氣候惡劣,寒風凜冽,你回來時,滿面皺紋,須眉已斑。先皇帝在延和殿召見,你慷慨激昂,縱橫議論,得到了皇上的激賞。
可惜誹謗你的人太多,難以置辯,有功難封,你流落到江南,來賞玩這里的青山。長江滾滾東去,下有蛟龍發怒,掀起波浪;你這次乘著扁舟離去,何時才能回還?日后我們在大梁城中定能再見,那時你必然還是牢守節操,家中只有破屋數間。
5、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出自宋代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釋義:
醉夢里挑亮油燈觀看寶劍,恍惚間又回到了當年,各個軍營里接連不斷地響起號角聲。把烤好的牛肉分給部下,讓樂器奏起雄壯的軍樂鼓舞士氣。這是秋天在戰場上閱兵。
戰馬像的盧馬一樣跑得飛快,弓箭像驚雷一樣震耳離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復國家失地的大業,取得世代相傳的美名。一夢醒來,可惜已是白發人!
五、務實的詩句
言之非難,行之為難。故賢者處實而效功,亦非徒陳空文而已。
出自西漢·桓寬《鹽鐵論·非鞅》
解釋:嘴上說說并不困難,而真正做起來就感到困難。所以賢明的人總是務實而后求其功效,而不是只陳上空文就罷了。 所以,“效用”或者說實績、政績都不是“徒陳空文”的事,而只有求真(真知)務實真干才見其“效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出處】《論語·為政》。
【大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明智的態度。
【提示】古人要求做人誠實,表現在學習方面,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而且,這種誠實更是智慧,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本身就是一種進步。如果以不知為知,不僅不誠實,而且會影響自己的進步。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出處】《論語·憲問》。
【大意】君子以說得多、做得少為恥辱。
【提示】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使自己的言行一致,如果只是夸夸其談,而在行動上一事無成,那就會被別人視為“言論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出處】《荀子·修身》。
【大意】路程雖近,不走就達不到目的地;事情雖小,不做就成功不了。
【提示】任何一項事業都要靠實踐去完成。成功的路就在自己的腳下,如果不能腳踏實地去走,永遠沉浸在美妙的幻想中,那只會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