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浪淘沙一詩中狀物的詩句子是
《浪淘沙》這是一首描寫黃河雄偉氣勢的著名詩篇。
此詩寫九曲黃河的雄偉氣勢,并展開奇特的想像,表現作者非凡的向往與追求。《浪淘沙》 古詩 - 原詩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浪淘沙》 古詩 - 作者簡介 《浪淘沙》 古詩圖冊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
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生于嘉興(今屬浙江)。
貞元九年(793)中進士,登博學宏詞科。翌年舉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書。
永貞元年(805),因輔助王叔文進行政治革新,先貶連州刺史,加貶朗州司馬。后回京,又貶連州刺史。
歷夔州、和州刺史。大和元年(827),回洛陽任職。
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后出蘇州、汝州、同州刺史。開成元年(836),改任太子賓客,分司東都。
會昌元年(841),加檢校禮部尚書銜。世稱劉賓客、劉尚書。
臨終前撰《子劉子自傳》。詩現存800余首。
其學習民歌,反映民眾生活和風土人情的詩,題材廣闊,風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思宛轉、樸素優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潑,充滿生活情趣。其諷刺詩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擊鎮壓永貞革新的權貴,涉及較廣的社會現象。
晚年所作,風格漸趨含蓄,諷刺而不露痕跡。歌頌平叛戰爭的詩,以《平蔡州》三首、《平濟行》二首最著名。
尤其前者,在劉詩中有重要地位。劉詩中寄托身世和詠懷古跡一類,歷來為人稱道。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富于哲理意味。《西塞山懷古》、《烏衣巷》則精警超邁,韻味深長。
他與白居易、令狐楚的唱和應酬分別編為《劉白唱和集》、《彭陽唱和集》。本集中還有送僧詩一卷。
劉詩取境優美,精練含蓄,韻律自然富于音樂美。其律詩、絕句、古詩俱佳。
七言樂府小詩吸取民歌曲調優點,音調瀏亮,節奏鮮明,適于入樂。就連《平蔡州》一類古體,也具民歌的音樂美。
一些六言詩和新體詩句式、節奏、用韻都與律詩不同,逐漸向長短句演變,適于配樂歌唱。此外,劉禹錫還按《憶江南》曲調填詞二首。
劉禹錫是古文運動的積極參加者。劉文以論說文成就最大。
一是專題性的,包括哲學、政治、醫學、書法、書儀等方面。二是雜文。
劉禹錫的散文與其詩歌一樣,辭藻瑰麗,題旨隱微。有《劉夢得文集》、《劉賓客文集》、《劉禹錫集》。
事跡見新、舊《唐書》本傳和唐韋絢《劉賓客嘉話錄》。今人卞孝萱有《劉禹錫年譜》。
《浪淘沙》 古詩 - 注釋 《浪淘沙》 古詩圖冊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創自劉禹錫、白居易,其形式為七言絕句。
后又用為詞牌名。 九曲:自古相傳黃河有九道彎。
形容彎彎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 牽牛織女:銀河系的兩個星座名。
自古相傳,織女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間,和牛郎結為夫婦。后西王母召回織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罰他們隔河相望,只準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會一次。
《浪淘沙》 古詩 - 譯文 萬里黃河彎彎曲曲挾帶著泥沙,波濤滾滾如巨風掀簸來自天涯。現在可以沿著黃河直上銀河去,我們一起去尋訪牛郎織女的家。
《浪淘沙》 古詩 - 賞析一 。作為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民族光輝燦爛文化的發源地,黃河,古往今來,無數詩人為她放聲歌昌。
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流不復回”,王之渙的“黃河遠上白云間”,這些詩,極寫黃河的源遠、勢猛,至今眾口傳誦。“黃河之水天上來”,著意渲染的是黃河一瀉千里的氣派,表現的是奔騰不息的動態美。
“黃河遠上白云間”,視角與河之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遠流長的閑遠儀態,表現出一種靜態的美。劉禹錫這首黃河詩開篇與眾多的黃河詩篇一樣,著力描寫九曲黃河大浪淘沙之勢。
緊接著張騫窮河源遇牛郎織女的典故,再把“黃河之水天上來”更君形象化。在王之渙、李太白之外,另辟一番境界,增添了一層奇妙的神話色彩。
據張華《博物志》記載,漢武帝指令張騫窮溯河源,張騫乘槎而去,經月至一處,見城郭如官府,室內有一女織布,又見一丈夫牽牛飲河。后還至蜀中,方知已至牛郎、織女二星座。
這里詩人巧妙地運用了上下聯的開合關系。第一聯由上而下,順黃河奔流之勢著墨;第二聯以“直上”為轉折,把人們的視線從“奔流到海不復回”的順視中拉回,從地下引到天上,從現實世界進入神話世界━━黃河連銀漢,乘槎溯河源。
全詩節奏有徐有疾,奔放而有宕逸之氣。《浪淘沙》 古詩 - 賞析二 這首詩寫于夔州,是民歌體的政治抒懷詩,是《浪淘沙九首》的第一首。
詩歌的前兩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繪了來自天邊,奔騰千里的壯麗圖景。“九曲”用了夸張的手法寫黃河曲曲折折。
“自天涯”將黃河的源遠流長突寫得了神入化,與李白的《將進酒》中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句有異曲同工之妙。后兩句采用了張騫為武帝尋找河源和牛郎織女相隔銀河的典故,馳騁想象,表示要迎著狂風巨浪,頂著萬里黃沙,逆流而上,直到牽牛織女家,表現了詩人的豪邁氣概《浪淘沙》 古詩 - 賞析三 《浪淘沙》 古詩 - 賞析四 夜間,當你仰望星空和銀河出神的時候,你也許會想,銀河兩岸的牛郎織女現在怎么樣了?要是能到他們那里去作客該多好啊。
這首詩寫的。
二、浪淘沙的詩句包括作者
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鎖已沉埋,壯氣蒿萊。晚涼天凈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辛棄疾《浪淘沙·山寺夜半聞鐘》
身世酒杯中,萬事皆空。古來三五個英雄。雨打風吹何處是,漢殿秦宮。
夢入少年叢,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誤鳴鐘。驚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風。
歐陽修《浪淘沙·把酒祝東風》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游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 花更好,知與誰同?
三、浪淘沙中表現淘金者對美好生活向往的詩句是
表現淘金者對美好生活向往的詩句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白話譯文:到今天我們可以沿著黃河徑直到銀河,我們一起去尋訪牛郎織女的家。 出處:唐代劉禹錫《浪淘沙》 擴展資料: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采用了張騫為武帝尋找河源和牛郎織女相隔銀河的典故,馳騁想象,表示要迎著狂風巨浪,頂著萬里黃沙,逆流而上,直到牽牛織女家,表現了詩人的豪邁氣概。 創作背景:永貞元年,劉禹錫被貶連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貶朗州司馬。
一度奉詔后還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觀》觸怒當朝權貴而被貶連州刺史,后歷任和州刺史。他沒有沉淪,而是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世事的變遷。
這首詩正是表達了他的這種情感,具體創作時間不詳。
四、《浪淘沙》的作者是劉禹錫,詩人運用想象的寫作手法,描繪了( ).
【唐】·劉禹錫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注釋]
①浪淘沙:原是民間的曲名。
②九曲:形容彎曲的地方很多。萬里沙:指黃河漫長,夾帶著大量泥沙。
③浪淘風簸(bǒ):形容黃河風浪很大,洶涌澎湃。 自天涯:從天邊來,指黃河源長流急,如李白詩句“黃 河之水天上來”。
④直上銀河:傳說漢武帝派張騫(qiān)尋找黃河的源頭,經過一個多月,張騫乘筏一直到了天河,見到織 女。
⑤牽牛、織牛:即牽牛星、織女星。古代神話把這兩顆星宿說成牛郎、織女,他們結成夫妻,住在銀河兩岸。翻譯:彎彎曲曲的黃河河流漫長,夾帶著大量的黃沙,黃河波濤洶涌,奔騰澎湃,來自天邊。現在我要迎著風浪直上銀河,走到牛郎、織女的家門口。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浪淘沙1中表現作者想象的詩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