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熟悉的10句夸人好看的古詩詞,你記得哪些
這三十六句古詩詞,最喜歡前15首如下: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
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曹雪芹《紅豆詞》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歐陽修《踏莎行》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晏幾道《鷓鴣天》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歐陽修《蝶戀花》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張先《千秋歲》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晏幾道《臨江仙》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辛棄疾《摸魚兒》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柳永《雨霖鈴》此去今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雨霖鈴》今夕何夕?見此良人。——《詩經·唐風·綢繆》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情綿綿無絕期。
——白居易《長恨歌》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情不關風與月。——歐陽修《玉春樓》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李商隱《無題》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春情》其它受字數限制省略,供參考。
二、描寫春天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春天的詩歌:
草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夜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三、有關于竹子的詩句,要大家都熟悉的
衡陽道中二絕
宋·范成大
空山竹瓦屋,猶有燕飛來。
發合江數里,寄楊商卿諸公
宋·范成大
船尾竹林遮縣市,故人猶自立沙頭。
將別巫峽,贈南卿兄襄西果園四十畝
唐·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無定居。
堂成
唐·杜甫
榿林礙日呤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竹
唐·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食筍詩
唐·白居易
此處乃竹鄉,春筍滿山谷;
竹里
清·蒲松齡
尤愛此君好,搔搔緣拂天,
子猷時一至,尤喜主人賢。
詠竹
清·吳昌碩
客中常有八珍嘗,那及山家野筍香。
寄罷筼筜當獨惆悵,何時歸去看新篁。
竹石
清·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長竹
唐·陳陶
青嵐帚亞君祖,綠潤高枝憶蔡邕。
長聽南園風雨夜,恐生鱗甲盡為龍。
竹石
清·鄭板橋
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不須日報平安,高節清風曾見。
予告歸里,畫竹別濰縣紳士民
清·鄭板橋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詠竹著
明·陳良規
殷勤問竹箸,甘苦爾先嘗;
詠竹
宋·黃庭堅
竹筍才生黃犢角,蕨芽初長小兒拳。
物詩選》
霜筠亭 【宋】蘇軾 解籜新篁不自持,嬋娟已有歲寒姿。 要看凜凜霜前意,須待秋風粉落時。 于潛僧綠筠軒 【宋】蘇軾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北窗竹石 【唐】白居易 一片瑟瑟石,數竿青青竹。 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 況臨北窗下,復近西塘曲。 筠風散余清,苔雨含微綠。 有妻亦衰老,無子方煢獨。 莫掩夜窗扉,共渠相伴宿。
別橋上竹 【唐】白居易 穿橋迸竹不依行,恐礙行人被損傷。 我去自慚遺愛少,不教君得似甘棠。
池上竹下作 【唐】白居易 穿籬繞舍碧逶迤,十畝閑居半是池。 食飽窗間新睡后,腳輕林下獨行時。 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師。 何必悠悠人世上,勞心費目覓親知?
玩松竹二首 【唐】白居易 龍蛇隱大澤,糜鹿游豐草。 棲鳳安于梧,潛魚樂于藻。 吾亦愛吾廬,廬中樂吾道。 前松后修竹,偃臥可終老。 各附其所安,不知他物好。 坐愛前檐前,臥愛北窗北。 窗竹多好風,檐松有嘉色。 幽懷一以合,俗念隨緣息。 在爾雖無情,于予即有得。 乃知性相近,不必動與植。
東樓竹 【唐】白居易 瀟灑城東樓,繞樓多修竹。 森然一萬竿,白粉封青玉。 卷簾睡初覺,欹枕看未足。 影轉色入樓,床席生浮綠。 空城絕賓客,向夕彌幽獨。 樓上夜不歸,此君留我宿。 和汴州令狐相公,新于郡內栽竹……
題李次云窗竹 【唐】白居易 不用裁為鳴鳳管,不須截作釣魚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紛紛雪里看。
題小橋前新竹招客 【唐】白居易 雁齒小紅橋,垂檐低白屋。橋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 皮開坼褐錦,節露抽青玉。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觸。 閑吟聲未已,幽玩心難足。管領好風煙,輕欺凡草木。 誰能有月夜,伴我林中宿。為君傾一杯,狂歌竹枝曲。
四、會陸游詩詞的請幫忙大家應該都對一句詩很熟悉吧:眾里尋她千百度,
青 玉 案 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注釋: 青玉案:調名出自東漢《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 又名《橫塘路》、《西湖路》、《青蓮池上客》等。
雙調,六十七字,仄韻。 元夕:陰歷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是夜稱元夕或元夜。
花千樹:花燈之多如千樹開花。 星如雨:指焰火紛紛,亂落如雨。
玉壺:指月亮。 魚龍舞:指舞魚、龍燈。
蛾兒、雪柳、黃金縷:皆古代婦女的首飾。這里指盛妝的婦女。
盈盈:儀態美好的樣子。 驀然:突然,猛然。
闌珊:零落稀疏的樣子。 評解: 《詩經·鄭風》有《出其東門》一篇,首章曰:“出其東門,有女如云。
雖則如云,匪我思存。 縞衣綦巾,聊樂我云。”
在東門游春的眾多少女中,獨獨贊賞后者一身素淡,格調高雅。這首《青玉案》與之類似,但精神境界更高。
此詞極力渲染元宵節觀燈的盛況。先寫燈火輝煌、歌舞騰歡的熱鬧場面。
花千樹,星如雨,玉壺轉,魚龍舞。滿城張燈結彩,猶如星海,盛況空前。
接著即寫游人車馬徹夜游賞的歡樂景象。觀燈的人有的乘坐香車寶馬而來,也有頭插蛾兒、雪柳的女子結伴而來,衣香鬢影,喧闐不絕。
在傾城狂歡之中,詞人卻置意于觀燈之夜,與意中人密約會晤,久望不至,猛見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結尾四句,借“那人”的孤高自賞,表明作者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潔品格。
在人們趨奉競進之際,耐得冷落,耐得清淡,耐得寂寞。這是辛棄疾屢遭排斥后,借燈夕所見以自述懷抱,托意甚高。
進則轟轟烈烈,驚天動地,退則斯人獨處,自甘淡泊,安于寂寞,這兩者同是志士的操守的襟抱。前者是英雄本色,后者也是英雄本色。
清彭孫遹《金粟詞話》謂此詞結尾為“秦、周之佳境也”。 見仁見智,并行不悖,可兩存之。
全詞構思新穎,語言工巧,曲折含蓄,余味不盡。 集評: 彭孫遹《金粟詞話》:稼軒“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秦、周之佳境也。 譚獻《譚評詞辨》:稼軒心胸發其才氣,改之而下則擴。
起二句賦色瑰異,收處和婉。 王國維《人間詞話》: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玉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
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唐宋詞選析》人們稱贊辛棄疾的豪放沉郁的詞作,也贊美他婉約含蓄的詞作,這首《青玉案》詞就是這后一方面的代表作之一,歷來多有美評。它的好,在于創造出了一種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