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一個人度量小,心胸狹隘的詩
1、醉太平·譏貪小利者 元代:佚名 奪泥燕口,削鐵針頭,刮金佛面細搜求:無中覓有。
鵪鶉嗉里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內刳脂油。虧老先生下手! 譯文 從燕子口中奪泥,從針頭上削鐵屑,從貼著金子的菩薩臉上細細刮金:在沒有中找有。
從鵪鶉的喉囊里找豌豆,從鷺鷥的腿上劈些精肉,從蚊子的肚子里刳脂油。真虧得你老先生能下得去手。
2、感遇二首 唐代:柳宗元 西陸動涼氣,驚烏號北林。棲息豈殊性,集枯安可任。
鴻鵠去不返,勾吳阻且深。徒嗟日沈湎,丸鼓騖奇音。
東海久搖蕩,南風已骎骎。坐使青天暮,小星愁太陰。
眾情嗜奸利,居貨捐千金。危根一以振,齊斧來相尋。
譯文 秋天刮起了涼風,受驚的烏鴉在北面的樹林里叫個不停。難道是烏鴉棲息的習性與眾不同,它們停集在枯枝上又怎能靠它安身? 天鵝一去再也不能回返,去勾吳的道路山險水又深。
人們只能嗟嘆漢元帝一天天沉溺享樂,他竟然用銅丸擊鼓來追求奇特的聲音。 東海早就波濤洶涌,南風也已勁猛急緊。
致使青天白日變成了黑夜昏暮,三五顆小星使得月亮憂愁而隱。 世俗內心最喜好的是奸詐謀利,他們困積奇貨,一擲千金。
高大的樹木一旦挺立起來,鋒利的刀斧就把它們追尋。 3、擇友 唐代:孟郊 好人常直道,不順世間逆。
惡人巧諂多,非義茍且得。 釋義: 到處世態炎涼好人往往比較正直,不因為世間的惡而逆來順受,卻往往遭遇不順悖逆于世間。
壞人喜歡花言巧語,獻媚巧言,沒有仁義,行得不正卻茍且得利。 4、杜陵叟 唐代:白居易 杜長吏明知不申破,急斂暴征求考課。
典桑賣地納官租,明年衣食將何如? 剝我身上帛,奪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鉤爪鋸牙食人肉? 釋義: 官吏明明知道但不報告真相,急迫收租、兇暴征稅以求通過考核得獎賞。
典當桑園、出賣田地來繳納官府規定的租稅,明年的衣食將怎么辦? 剝去我們身上的衣服,奪掉我們口中的糧食。虐害人傷害物的就是豺狼,何必爪牙象鉤、牙齒象鋸一樣地吃人肉! 5、《紅樓夢》第三回 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
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 釋義: 雖然生就一副好面容,肚子里卻沒有半點學問。
糊里糊涂的連人情世故也不懂,愚笨頑劣不愿讀書。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感遇二首。
二、形容男人胸懷古詩詞
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戰國.楚.屈原<<涉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戰國.屈原.<<離騷>>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戰國.屈原<<漁夫>>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魏.曹操<<龜雖壽>>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北朝民歌.<<折楊柳歌辭>>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晉.陶淵明<<讀山海經十三首>>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唐.李世民<<賜蕭禹>>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贈韋侍御黃活裳二首>>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正氣歌>>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絕句>>(<<烏江>>)長安何處在,只在馬蹄下------唐.岑參<<憶長安曲二章寄龐催>>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唐.劉禹錫<<酬樂天詠志見示>>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唐.李白<<行路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唐.李白<<行路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唐.李白<<將進酒>>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唐.杜甫<<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唐.劉禹錫<<浪淘沙>>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不妨有臥龍------唐.竇庠<<醉中贈符載>>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宋.鄭思肖<<畫菊>>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張孝祥<<論治體札子.甲申二月九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過零丁洋>>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明.于謙<<石灰吟>>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元.王冕<<墨梅>>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清.鄭燮<<竹石>>。
三、形容度量的詩句
1、《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 宋代:陸游 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天空黑暗,大風卷著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嘩嘩大雨像巨浪翻滾之聲。
溪柴燒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氈都很暖和,我和貓兒都不愿出門。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涼的鄉村里,沒有為自己的處境而感到悲哀,心中還想著替國家防衛邊疆。
夜將盡了,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的聲音,迷迷糊糊地夢見,自己騎著披著鐵甲的戰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場。 2、《從軍行七首·其四》 唐代: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青海湖上烏云密布,連綿雪山一片黯淡。
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里,遙遙相望。守邊將士,身經百戰,鎧甲磨穿,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
3、《病起書懷》 宋代:陸游 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 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
病體虛弱消瘦,以致頭上的紗帽也顯得寬大了,孤單一人客居在萬里之外的成都江邊。雖然職位低微卻從未敢忘記憂慮國事,但若想實現統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蓋棺定論。
希望天地神靈保佑國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著君主御駕親征收復失落的河山。諸葛孔明的傳世之作《出師表》忠義之氣萬古流芳,深夜難眠,還是挑燈細細品讀吧。
4、《對酒》 清代:秋瑾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不吝惜很多錢去買一把好刀,用貂皮大衣換酒也算得上豪邁,革命者要充分愛惜自己的生命,拋灑鮮血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業。 5、《江漢》 唐代:杜甫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疏。
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我漂泊在江漢一帶,思念故土卻不能歸,在茫茫天地之間,我只是一個迂腐的老儒。
看著遠浮天邊的片云和孤懸暗夜的明月,我仿佛與云共遠、與月同孤。我雖已年老體衰,時日無多,但一展抱負的雄心壯志依然存在;面對颯颯秋風,我覺得病情漸有好轉。
自古以來養老馬是因為其智可用,而不是為了取其體力,因此,我雖年老多病,但還是能有所作為的。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形容男的度量小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