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寫山或水的優美詩文
1、富春至嚴陵山水甚佳
清代:紀昀
濃似春云淡似煙,參差綠到大江邊。
斜陽流水推篷坐,翠色隨人欲上船。
譯文:
好似春天的云彩那樣濃厚,又好似薄煙輕淡,綠樹的長短影子映在江面上。
夕陽斜下,不禁推開船篷坐下,富春江山水一片翠色似乎涌上了船頭。
2、題稚川山水
唐代:戴叔倫
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
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
譯文:
五月,松下的茅草亭里卻涼爽宜人,白沙覆蓋的汀洲和遠處的繁茂樹林融入了暮色,呈現出一片蒼蒼茫茫。
路上的行人興起了無限的思鄉之情,此處的青山綠水也仿佛是自己的故鄉了。
3、送友人尋越中山水
唐代:李白
聞道稽山去,偏宜謝客才。
千巖泉灑落,萬壑樹縈回。
東海橫秦望,西陵繞越臺。
湖清霜鏡曉,濤白雪山來。
八月枚乘筆,三吳張翰杯。
此中多逸興,早晚向天臺。
譯文:
聽說你將去游覽會稽山,那里最適合你這樣才比謝靈運的人。
會稽山有千巖競秀與飛瀑懸泉之奇景,峰巒、山谷在綠蔭之中曲折環繞。
高峻的秦望山遙對著茫茫東海,古老的西陵城環繞著巍巍越王臺。
八百里鏡湖的水面明澈如鏡,洶涌澎湃的潮水打來好似雪山傾倒。
您可以拿起枚乘之筆及張翰之杯,以抒發越中山水間的興致感慨。
或早或晚再往天臺山一游,那里的仙境詩趣更適合您的豪情逸懷。
4、望洞庭
唐代: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山水翠 一作:山水色)
譯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風平浪靜,猶如未磨的銅鏡。
遠遠眺望洞庭湖山水蒼翠如墨,恰似白銀盤里托著青青的田螺。
5、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 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
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艷麗,看起來很美;雨天時,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也顯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妝濃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適宜。
6、次北固山下
唐代: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青山外 一作:青山下)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譯文:
郁郁蔥蔥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碧波蕩漾的江上正好行船。
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
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氣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時才能到達,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洛陽去。
二、描寫山和水的優美段落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
群峰倒影山浮水,無水無山不入神。 不愿做神仙 愿做桂林人---陳毅 我到過世界上80多個國家的100多個城市,沒有一個像桂林這么美麗的-- 尼克松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千峰環野立 一水抱城流 城在景中 景在城中 城景交融 漓江春水綠悠悠 細雨昊天結伴游 兩岸奇峰看不盡 碧蓮峰下泊行舟 ------**1959年游陽朔作 水如羅帶山如屏 奇秀蓮峰古有名 東嶺朝霞新面貌 錦繡河山壽陽城 -----美術家帥礎堅1960年 古代碧蓮峰又稱壽陽山,因此陽朔又稱壽陽 陶潛彭澤五株柳 潘岳河陽一縣花 兩處怎如陽朔好 碧蓮峰里住人家 ----唐代校書郎 尚書郎沈彬 桂林山水甲天下 陽朔堪稱甲桂林 群峰倒影山浮水 無水無山不入神 -----愛國志士吳邁1935年 帶字石刻為清朝陽朔知縣王元仁于道光甲午年(公元1834年) 王元仁相傳為王羲之后裔 帶字高5。73米 寬近3米 “一帶河山 舉世無雙 少年努力 萬古流芳” 九馬畫山 自古山如畫 而今畫如山 馬圖呈九首 奇物在人間 -----清人徐云 蓮峰釣石開詩境 漁火朝霞入畫圖 古寺重光千載梵音流逸韻 碧蓮疊翠一江清景展新圖 畫窗八景: 鑒寺遺蹤 朔城佳境 雙峰鎖江 古榕藏貓 東嶺朝霞 白沙漁火 南厄古道 碧蓮疊翠 西郎何事面西方 欲會東郎隔大江 自古良朋時一遇 東郎未會恨斜陽 鳥語君行早 花香客去遲 爭道桂林好 豈知陽朔奇 無山不如畫 到處總相宜 陽朔風景甲天下 天下風景數興坪 人家都在畫圖中 風景盡在西街中 天下風光數桂林 豈知陽朔更怡情 荔鄉山水幾清幽 山外青山樓外樓 虎吞金釵落碧水 大光亭下月移舟 中國的山水田園詩源遠流長,詩人們以山水田園為審美對象,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遼闊的田野,創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對寧靜悠閑生活的向往.早 在《詩經》中就有描寫山水田園的詩句,后來至陶淵明全力寫田園詩,是田園詩的第一座豐碑,南朝的謝靈運,謝眺等詩人大量寫山水詩.此后,山水田園便成了詩人們經常表現的題材.到了盛唐 時代,山水田園詩進入了繁榮時期,出現了以寫山水田園詩為主的詩人群,人們稱之為"山水田園詩派",主要代表是孟浩然和王維,此外還有儲光羲,常建,祖詠,裴迪等人.盛唐詩人繼承了前代 山水田園詩人的成就而又有新的發展,其筆下景物不僅具化工肖物之妙,又能以清新的語言傳田園之趣味,山水之精神.在山川風物中融入詩人的感情,即景會心,渾然天成. 山水田園詩的盛行有它的社會基礎和思想基礎.唐代開元,天寶年間,經濟空前繁榮,社會安定,南北統一,給人們提供了怡情山水的物質條件,使人們能四處游覽,對自然美的鑒賞能力也不斷提高,漫游之風在文人中間吹開.另外,隱逸之風在唐代也很盛行,唐代士人把隱居待仕當作與應舉求官并行的政治道路,而隱士的生活正是與山水田園分不開的.加上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斗爭,使得一些文人身在官場而心存江湖,向往到山水田園中蕩滌污濁,平息紛爭,求得安寧.這些構成 了山水田園詩流行的基礎. 鑒賞山水田園詩可重點從以下兩方面把握: 一,體味詩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意境是詩的核心,意境的把握是詩的形象的深層理解和感悟.中國古典詩詞最常用的藝術手法就是通過形象或描寫的景物來抒發感情,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自然景物一經詩人攝人筆端,就必然會帶上詩人的感情色彩,為表達詩人的特定感情服務,從而使詩歌產生意境.體味詩歌的意境,要能把握詩中描寫了什么樣的景物,什么樣的生活畫面,畫面組合所表現的情境氛圍,或恬淡寧謐,或清新淡雅,或明麗絢爛,或雄渾壯麗,從而把握詩歌的感情,或是熱愛自然鐘情于山水,或是淡泊寧靜,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潔的情懷,或是對污濁官場的厭惡,對隱逸生活的向往,或是復返自然后的一種寧靜閑適的生活情趣等. 鑒賞示例一: 村夜 自居易 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 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 "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兩句寫景,信手拈來,氣氛淡雅凄清,給人寂寞蕭條之感,從側面反映出詩人的孤獨寂寞的感情,寓情于景,而非直接抒情.寂寞的詩人"獨出門前望野田",似乎想憑此排解煩悶,"月明養麥花如雪",寫景轉為輕快明麗,詩人的心情肯定也立即欣慰. . 全詩前后的寫景,色調氣氛不同,形成鮮明的對比.詩人巧妙地借助景物色調的變化,反映出詩人情緒的微妙變化.轉換靈活自如,不著痕跡,樸實無華,渾然天成. 鑒賞示例二: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瑗.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這是一首詩,畫,音樂完美結合的五律.首聯和頸聯寫景,描繪輞川附近山水田園的深秋暮色,以寒山,秋水,落日,孤煙等富有季節和時間特征的景物,構成一幅和諧靜謐的山水田園風景畫. 但這風景并非單純的孤立的客觀存在,而是在畫人的眼里,人在畫圖中,一景一物都經過詩人主觀的過濾而帶上了感情色彩.頷聯和尾聯寫人,刻畫詩人和裴迪兩個隱士的形象,柴門之外,倚杖臨風,聽晚樹鳴蟬,寒山泉水,看渡頭落日,墟里孤煙,神態安逸,閑情瀟灑,既賞佳景,更遇良朋,輞川閑居之樂,至于此極啊!風。
三、關于山水的優美句子
描寫山水的優美語句: 1、露出云層的群山似島嶼般一簇簇一抹抹的懸浮著。
2、晨曦初照,而山像含羞的少女,若隱若現,日落西山,余光橫照。 3、大山黑蒼蒼沒邊沒沿,刀削斧砍般的崖頭頂天立地。
4、第二天早上起來,拉開窗簾,卻發現經過一夜風雨的玉蒼山,竟是如此的美麗:藍藍的天空下,陽光明媚,參差不齊的山頭上遍布著神態各異的石頭。昨夜的那一場雷雨,昨天的那一場煙雨仿佛就是早已化為灰塵的夢境。
5、峰巒疊嶂,碧水如鏡,青山浮水,倒影翩翩,兩岸景色猶如百里畫廊。 6、浩渺的江面,煙波蕩漾著山形塔影。
7、尖刀似的小山,挑著幾縷乳白色的霧,霧靄里,隱約可見一根細長的線。 8、江水穿山破壁,氣勢洶洶奔騰而下;奔騰叫囂的江水,如瀑懸空,砰然萬里。
9、兩岸青山對峙,綠樹滴翠。抬頭奇峰遮天,腳下清流潺潺,怪石臥波。
雨中的山色,其美妙完全在若有若無之中。如果說它有,它隨著浮動著的輕紗一般的云影,明明已經化作蒸騰的霧氣;如果說它無,它在云霧開合之間露出容顏,倍覺親切。
10、龍山頭,像一座大墓似的聳立在夜色中。 11、朦朧的遠山,籠罩著一層輕紗,影影綽綽,在飄渺的云煙中忽遠忽近,若即若離。
就像是幾筆淡墨,抹在藍色的天邊。 12、起伏的黃土山頭,真像一片大洪水的波濤。
13、山,綿延綿亙;山,險峻挺拔;山,巍峨挺立;山,氣勢磅礴,讓人想起五岳;山,新奇秀麗,令人憶起峨眉;山,猶如令萬人敬仰的圣賢,沉穩是他的天性,不露聲色地詮釋著生命的博大,生命的肅穆,生命的莊嚴。 14、山溝被雪填平了,和山背一樣高,成了一片片平平的雪鋪的大廣場。
15、山和水的融合,是靜和動的搭配,單調與精彩的結合,也就組成了最美的風景。在青山間探索,在綠水間泛舟,多么美妙! 16、山浪峰濤,層層疊疊。
17、山雖無言,然非無聲。那飛流直下的瀑布,是它地裂般的怒吼;那潺潺而流的小溪,是它優美的琴聲傾訴;那汩汩而涌的泉水,是它靚麗的歌喉展示;那怒吼的松濤,是山對肆虐狂風之抗議;那清脆的滴嗒,是山對流逝歲月之記錄。
18、水,那么靈動清麗,令人神往遐思;水,那么雄渾澎湃,充滿了無限激情。有時人稱柔情似水,有時又說咆哮奔騰,這就是水的個性。
瀑布的壯麗,波濤的洶涌,泉水的叮咚,小河的潺潺,全都日夜永恒。 19、峽江兩岸的山直起直落,高得讓人頭暈。
20、沿河兩岸連山皆深碧一色,山頭常戴了點白雪,河水則清明如玉。在這樣一條河水里旅行,望著水光山色,體會水手們在工作上與飲食上的勇敢處,使我在寂寞里不由得不常作微笑! 21、一江秋水,依舊是澄藍澈底。
兩岸的秋山,依舊在裊娜迎人。蒼江幾曲,就有幾簇葦叢,幾彎村落,在那里點綴。
你坐在輪船艙里,只須抬一抬頭,劈面就有江岸烏桕樹的紅葉和去天不遠的青山向你招呼。 22、優美逶迤的山嶺,蜿蜒盤旋,猶如一條正在酣睡的巨龍。
俯瞰足下,白云彌漫,環觀群峰,云霧繚繞,一個個山頂探出云霧處,似朵朵芙蓉出水。 23、幽幽的深谷顯的駭人的清靜和陰冷。
24、雨改變了公園的情調,西北方向的云霧之中,是水墨畫似的遠山,這在園林建筑中頗被稱道的”借“來。 25、再沒有比春雨洗浴后的青山更迷人了,整個山坡,都是蒼翠欲滴的濃綠,沒來得散盡的霧氣像淡雅絲綢,一縷縷地纏在它的腰間,陽光把每片葉子上的雨滴,都變成了五彩的珍珠。
26、站在這里一看,真怪,山簡直變了樣,它們的形狀與在平原或半山望上來大不相同,它們變得十分層疊、雜亂,雄偉而奇特。往上仰望,山就是天,天也是山,前后左右盡是山,好像你的鼻子都可隨時觸到山。
27、這堵石壁似摩天大廈仰面壓來,高得像就要坍塌下來咄咄逼人。山巔上,密匝匝的樹林好像扣在絕壁上的一頂巨大的黑毯帽,黑綠從中,巖壁里蹦躥出一簇簇不知名的野花。
28、只見遠處有一座迷蒙的巨峰突起,周圍還有幾十座小石峰。仔細一看,那巨峰像手握金箍棒的孫悟空,那些小峰就像抓耳腮的小猴。
瞧瞧,孫悟空正領著它的孩子們向南天門殺去呢。微白的天空下,群山蒼黑似鐵,莊嚴、肅穆。
紅日初升,一座座山峰呈墨藍色。緊接著,霧靄泛起,乳白的紗把重山間隔起來,只剩下青色的峰尖,真像一幅筆墨清爽、疏密有致的山水畫。
過了一陣兒,霧又散了,那裸露的巖壁,峭石,被霞光染得赤紅,漸漸地又變成古銅色,與綠的樹、綠的田互為映襯,顯得分外壯美。 29、重重疊疊的高山,看不見一個村莊,看不見一塊稻田,這些山就像一些喝醉了酒的老翁,一個靠著一個,沉睡著不知幾千萬年了,從來有驚醒它們的夢,從來沒有人敢深入它們的心臟,就是那最愛冒險的獵人,也只到它們的腳下,追逐那些從山上跑下來的山羊、野豬和飛鳥,從不攀登它的峰頂。
30、周圍的大山像一幅五顏六色的花布。
四、【找幾句形容山和水的詩句.越多越好.】
1、唐王維《送梓州李使君》: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漢女輸幢布,巴人訟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2、唐李白《宣城見杜鵑花》: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3、唐李白《蜀道難》: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4、唐白居易《琵琶行》: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5、唐李賀《老夫采玉歌》:采玉采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老夫饑寒龍為愁,藍溪水氣無清白.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斜山柏風雨如嘯,泉腳掛繩青裊裊.村寒白屋念嬌嬰,古臺石磴懸腸草.6、唐李商隱《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7、唐沈佺期《夜宿七盤嶺》:獨游千里外,高臥七盤西.山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8、唐溫庭筠《碧磵驛曉思》:香燈伴殘夢,楚國在天涯.月落子規歇,滿庭山杏花.9、唐崔涂《春夕》:水流花謝兩無情,送盡東風過楚城.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故園書動經年絕,華發春唯滿鏡生.自是不歸歸便得,五湖煙景有誰爭?10、唐柳中庸《聽箏》:抽弦促柱聽秦箏,無限秦人悲怨聲.似逐春風知柳態,如隨啼鳥識花情.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更入幾重離別恨,江南歧路洛陽城.細雨詩詞 橫 塘 范成大 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范成大 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 .《聲聲慢》宋.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2.《南鄉子》唐.馮延巳 細雨泣秋風,金鳳花殘滿地紅.閑蹙黛眉慵不語,情緒,寂寞相思知幾許.玉枕擁孤衾,挹恨還同歲月深.簾卷曲房誰共醉,憔悴,惆悵秦樓彈粉淚.3.《采桑子》唐.李煜 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徘徊.細雨霏微,不放雙眉時暫開.綠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4.《清平樂》唐.韋莊 春愁南陌,故國音書隔.細雨霏霏梨花白,燕拂畫簾金額.盡日相望王孫,塵滿衣上淚痕.誰向橋邊吹笛,駐馬西望銷魂.5.《定西番》唐.溫庭筠 細雨曉鶯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羅幕翠簾初卷,鏡中花一枝.腸斷塞門消息,雁來稀.6.《念奴嬌》宋.李清照 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欄干慵倚.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煙斂,更看今日晴未?7.《虞美人》宋.秦觀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亂山深處水縈洄,可惜一枝如畫、為誰開.輕寒細雨情何限,不道春難管.為君沈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時候、斷人腸.8.《好女兒》宋.晏幾道 綠遍西池,梅子青時.盡無端、盡日東風惡.更霏微細雨,惱人離恨,滿路春泥.應是行云歸路,有閑淚、灑相思.想旗亭、望斷黃昏月,又依前誤子,紅箋香信,翠袖歡期.9.《漁家傲》宋.張元干 釣笠披云青嶂繞,綠蓑細雨春江渺.白鳥飛來風滿棹.收綸了,漁童拍手樵青笑.明月太虛同一照,浮家泛宅忘昏曉.醉眼冷看城市鬧.煙波老,誰能惹得閑煩惱.10.《梅雨》唐.杜甫 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黃梅.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茅茨疏易濕,云霧密難開.竟日蛟龍喜,盤渦與岸回.山源詩詞 泉水 作者:【詩經】 年代:【先秦】 體裁:【未知】 類別:【未知】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懷于衛,靡日不思.孌彼諸姬,聊與之謀.出宿于□[1],飲餞于禰,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問我諸姑,遂及伯姊.出宿于干,飲餞于言.載脂載轄,還車言邁.遄臻于衛,不瑕有害?我思肥泉,茲之永嘆.思須與漕,我心悠悠.駕言出游,以寫我憂.春夢隨云散,飛花逐水流.寄言眾兒女,何必覓閑愁.。
五、描寫山和水的優美句子
王維的山水田園詩
《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聲。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自落。
《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渭川田家》一詩: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閑逸,悵然歌式微。
田家行
六、關于山或水的優美詩文
望廬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注釋]
1.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
2.香爐:即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因形似香爐且山上經常籠罩著云煙而得名。
3.掛前川:掛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傳說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
[簡析]
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是指廬山的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由于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一個“生”字把煙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置了雄奇的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
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遙看瀑布”四字照應了題目《望廬山瀑布》。“掛前川” 是說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掛”字化動為靜,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
詩的前兩句從大處著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成一幅絢麗壯美的圖景。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從近處細致地描寫瀑布。“飛流”表現瀑布凌空而出,噴涌飛瀉。“直下”既寫出巖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極力夸張,寫山的高峻。
這樣寫詩人覺得還沒把瀑布的雄奇氣勢表現得淋漓盡致,于是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說這“飛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一個“疑”,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夸張和想象,構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蘇東坡十分贊賞這首詩,說“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謫仙”就是李白。《望廬山瀑布》的確是狀物寫景和抒情的范例。
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貴的詩歌。他的詩對后人有深遠的影響。
七、山或水的優美詩詞
王維 五言詩《涓溪》: 言入黃花川, 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 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 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槳, 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 清川淡如此。
諸留盤石上, 垂釣將已矣。 孟浩然的代表作《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王維的代表作《謂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窮蒼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荊扉。 雉雒麥苗季,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立,相見語依依。 張繼的六言絕句《山家》: 板橋人渡泉聲, 茅檐日午雞鳴。
莫嗔焙茶煙暗, 卻喜曬谷天晴。 王建的七絕《雨過山村》 雨里雞鳴一兩家, 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 閑看中庭梔子花。 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首中》: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蟑。
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溪頭忽見。
建安時期曹操所寫的《觀滄海》: 東臨礙石,以觀滄海。 水何潺潺,山島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光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詠志。 孟浩然的七言詩《夜舊鹿門山歌》: 山寺鳴鐘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秀才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唯有幽人自來去。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王維《鹿柴》)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獨坐敬亭山》)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田園田居》)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蒹葭》)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詠鵝》)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劉禹锝《竹枝詞》)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回答者: 冰凌0702 - 試用期 一級 1-7 09:38我來評論>>提問者對于答案的評價:太棒了相關內容? 描寫我國山水好的現代詩 ? 辛棄疾有那些描寫山水田園風光的詞作呢? ? 送領導詩詞 ? 有“汲”字的詩詞,懸賞20分 ? 近代與西湖有關的詩詞、散文、歌詞等有哪些 查看同主題問題:山水 詩詞 資料 其他回答 共 1 條萬林如海涌波濤。 林深無人鳥相呼。
峰多巧障日。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王維《鹿柴》)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獨坐敬亭山》)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田園田居》)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蒹葭》)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詠鵝》)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劉禹锝《竹枝詞》)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描寫山和水的優美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