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面對困難泰然處之的名言
任何問題都有解決的辦法,無法可想的事是沒有的。
愛迪生 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 羅曼·羅蘭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貝多芬 想象困難做出的反應,不是逃避或繞開它們,而是面對它們,同它們打交道,以一種進取的和明智的方式同它們奮斗。
——馬克斯威爾·馬爾茲【美】 霧氣彌漫的清晨,并不意味著是一個陰霾的白天。 累累的創傷,就是生命給你的最好的東西,因為在每個創傷上在都標示著前進的一步。
——羅曼·羅蘭【法】 困難與折磨對于人來說,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錘,打掉的應是脆弱的鐵屑,鍛成的將是鋒利的鋼刀。 ——契訶夫【俄】 每人心中都應有兩盞燈光,一盞是希望的燈光;一盞是勇氣的燈光。
有了這兩盞燈光,我們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風濤的險惡了。 ——羅蘭【中】 幸運并非沒有恐懼和煩惱;厄運并非沒有安慰與希望。
——培根 人生是一次航行。航行中必然遇到從各個方面襲來的勁風,然而每一陣風都會加快你的航速。
只要你穩住航舵,即使是暴風雨,也不會使你偏離航向。 ——西·切威廉斯【美】 人在身處逆境時,適應環境的能力實在驚人。
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戰勝不幸,因為人有著驚人的潛力,只要立志發揮它,就一定能渡過難關。 ——卡耐基【美】 上天完全是為了堅強你的意志,才在道路上設下重重的障礙。
——泰戈爾【印】 上天給人一份困難時,同時也給人一份智慧。 ——雨果【法】 順境的美德是節制,逆境的美德是堅韌,這后一種是較為偉大的德性。
——培根【英】 痛苦留給的一切,請細加回味!苦難一經過去,苦難就變為甘美。 ——歌德 有困難是壞事也是好事,困難會逼著人想辦法,困難環境能鍛煉出人才來。
——徐特立【中】 在人生的道路上,誰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戰勝它。戰勝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強者。
——張海迪【中】。
二、關于面對困難泰然處之的名言
讀書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腦到--魯迅名言 要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
--魯迅名言 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魯迅名言 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為世界的。
即為被別國所注意。--魯迅名言 寫小說,說到底,就是寫人物。
小說藝術的精髓就是創造人物的藝術。--魯迅名言 勇者舉刀向強者--魯迅名言 寫不出的時候不硬寫--魯迅名言 希望本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這就像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魯迅名言 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國自己是不肯動彈的。--魯迅名言 以無賴的手段對付無賴,以流氓的手段對付流氓。
--魯迅名言 希望是附麗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魯迅名言 青年們先可以將中國變成一個有聲的中國。
大膽地說話,勇敢地進行,忘掉一切利害,推開了古人,將自己的真心的話發表出來--魯迅 魯迅名言警句精粹 社會上崇敬名人,于是以為名人的話就是名言,卻忘記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種學問或事業--魯迅名言魯迅名言警句精粹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名言 一滴水,用顯微鏡看,也是一個大世界。
--魯迅名言 改造自己,總比禁止別人來得難。 —— 魯 迅 在行進時,也時時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頹唐,有人叛變,然而只要無礙于進行,則越到后來,這隊伍也就越成為純粹、精銳的隊伍了。
—— 魯迅 單是說不行,要緊的是做。 —— 魯迅 巨大的建筑,總是由一木一石疊起來的,我們何妨做做這一木一石呢?我時常做些零碎事,就是為此。
—— 魯迅 空談之類,是談不久,也談不出什麼來的,它始終被事實的鏡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 —— 魯迅 殺了“現在”,也便殺了“將來”。
----將來是子孫的時代。 —— 魯迅 孩子是要別人教的,毛病是要別人醫的,即使自己是教員或醫生。
但做人處事的法子,卻恐怕要自己斟酌,許多人開來的良方,往往不過是廢紙。 —— 魯迅 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
—— 魯迅 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面地解剖自己。 改革,第一著自然是掃蕩廢物,以造成一個使新生命得到誕生的機運。
事實是毫無情面的東西,它能將空言打得粉碎。 偉大的心胸,應該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一切的不幸。
自己思索,自己作主。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
讀書無嗜好,就不能盡其多,不先泛覽群書,則會無所適從或失之偏好。廣然后深,博然后專。
評贊《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什么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 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有敢來阻礙這三事者,無論是誰,我們都反抗他,撲滅他! 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盯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躁了。
偉大的成績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自此創造出來。 生命是以時間為單位的,浪費別人的時間等于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等于慢性自殺。
做人處世的法子,恐怕要自己斟酌,許多別人開來的良方,往往不過是廢紙。 即使是天才,生下來的第一聲啼哭也絕不會是一首好詩。
"不恥最后"。即使慢,駛而不息。
縱令落后,縱令失敗,但一定可以達到他所向目標。 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
窮人決無開交易所折本的懊惱,煤油大王哪會知道北京撿煤渣老婆子身受的艱辛。 輕敵,最容易失敗。
咀嚼一己小小的悲歡,并視之為大世界。 感情正烈的時候,容易封殺美。
月缺花殘,潸然淚下。 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地解剖我自己。
先覺的人,歷來總被陰險的小人昏庸的群眾迫壓排擠傾陷放逐殺戮。中國人格外兇。
《集外集拾遺補編.寸鐵》 孤獨的精神的戰士,雖然為民眾戰斗,卻往往反為這“所為”而滅亡。到這樣,他們這才安心了。
《華蓋集.這個與那個》 ……雖有善于暴露社會黑暗面的文學家,恐怕也難有做到這么簡明深切的了。“叫人叫不著,自己頂石墳”則竟包括了許多革命者的傳記和一部中國革命的歷史。
《三閑集.太平歌訣》 我想,戀愛成功的時候,一個愛人死掉了,只能給生存的那一個以悲哀。然而革命成功的時候,革命家死掉了,卻能每年給生存的大家以熱鬧,甚而至于歡欣鼓舞。
惟獨革命家,無論他生或死,都能給大家以幸福。 《而已集.黃花節的雜感》 我先前的攻擊社會,其實也是無聊的。
社會沒有知道我在攻擊,倘一知道,我早已死無葬身之所了。……我之得以偷生者,因為他們大多數不識字,不知道,并且我的話也無效力,如一箭之入大海。
否則,幾條雜感,就可以送命的。民眾的懲罰之心,并不下于學者和軍閥。
近來我悟到凡帶一點改革性的主張,倘于社會無涉,才可以作為“廢話”而存留,萬一見效,提倡者即大概不免吃苦或殺身之禍。古今中外,其揆〔揆(kui)〕準則,道理。
一也。 《而已集.答有恒先生》 這是。
三、找兩句詩詞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
【語譯】 即使泰山在面前崩塌也臉不變色,即使麋鹿在旁邊起舞也不去看它一眼。
【注釋】 色:指面色。 麋鹿:俗名四不像。 興:起,引申為起舞。 左:近旁。 瞬:看一眼,短時間看。
【出處】 (宋)蘇洵《心術》:“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
【讜明】 蘇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字明允,號老泉,眉洲眉山(今屬四川)人。長于古文,筆力雄健,議論暢明。與子蘇軾、蘇轍并稱“三蘇”,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有《嘉佑集》。
《心術》,是作者題為《權書》的十篇論文中的一篇。本文根據我國歷代軍事理論和經驗,提出了自己對 用兵的主張。其中有些觀點很有參考價值,如對戰爭要“知理、知勢、知節”,曾給后人很大的啟發。全文提出八條意見,自成段落,但又都圍繞一個中心。文章層次分明,言簡意賅。
所節之句,是講當將領應遵循的法則,應該是首先做好精神、意志的培養。泰山崩,比喻意外的變故;麋鹿興,喻指美好事物的引誘。這是說面對驚嚇和引誘都毫不動心,這樣才可以為將,才能克敵制勝。全句寫得氣勢磅礴,設喻得當,反襯有力,可謂神來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