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不愿離開的詩句
1.子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詩經·鄭風
2.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白居易《長恨歌》
3.君當作磐石, 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 磐石無轉移。——《孔雀東南飛》
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 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5.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 晏殊《玉樓春·春恨》
6.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7.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戀花》
二、形容"不想離別"的詩句有哪些
1、宋代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釋義:秋蟬的叫聲凄涼而急促,傍晚時分,面對著長亭,驟雨剛停。在京都郊外設帳餞行,卻沒有暢飲的心緒,正在依依不舍的時候,船上的人已催著出發。握著對方的手含著淚對視,哽咽的說不出話來。想到這一去路途遙遠,千里煙波渺茫,傍晚的云霧籠罩著南天,深厚廣闊,不知盡頭。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總是為離別而傷感,更何況是在這冷清、凄涼的秋天!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只有楊柳岸邊,面對凄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這一去長年相別,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即使有滿腹的情意,又再同誰去訴說呢?
2、元代張鳴善《普天樂·詠世》:
洛陽花,梁園月,好花須買,皓月須賒。
花倚欄干看爛熳開,月曾把酒問團圓夜。
月有盈虧花有開謝,想人生最苦離別。
花謝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來也?
釋義:在洛陽賞花,到梁園賞月,好花應不惜錢去買,明月也應不惜錢去買。依著欄干觀賞花開放得一片爛熳,舉酒問明月為何如此團圓。月有圓有缺花有開有謝,想到人生最苦的事情莫過于離別。花謝了到了三春再開,月缺了到了中秋又圓,人去了什么時候能再來呢?
3、唐代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釋義:相見很難,離別更難,何況在這東風無力、百花凋謝的暮春時節。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燒成灰燼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早晨梳妝照鏡,只擔憂如云的鬢發改變顏色,容顏不再。長夜獨自吟詩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蓬萊山離這兒不算太遠,卻無路可通,煩請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
4、唐代張泌《寄人》:
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釋義:別夢中隱約來到了謝家,徘徊在小回廊欄桿底下。只有天上春月最是多情,還為離人照著庭院落花。
5、唐代陸龜蒙《別離》:
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
杖劍對尊酒,恥為游子顏。
蝮蛇一螫手,壯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離別何足嘆。
釋義:大丈夫何嘗沒有滔滔眼淚,只是不愿在離別時涕泗橫流。面對離酒慷慨高歌揮舞長劍,恥如一般游子模樣滿臉離愁。一旦被蝮蛇螫傷手腕之后,當斷手臂就斷壯士決不躊躇。既然決心闖蕩天下建功立業,離別家常便飯何須嘆息怨尤。
三、形容"不想離別"的詩句有哪些
1、宋代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釋義:秋蟬的叫聲凄涼而急促,傍晚時分,面對著長亭,驟雨剛停。
在京都郊外設帳餞行,卻沒有暢飲的心緒,正在依依不舍的時候,船上的人已催著出發。握著對方的手含著淚對視,哽咽的說不出話來。
想到這一去路途遙遠,千里煙波渺茫,傍晚的云霧籠罩著南天,深厚廣闊,不知盡頭。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總是為離別而傷感,更何況是在這冷清、凄涼的秋天!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只有楊柳岸邊,面對凄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
這一去長年相別,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即使有滿腹的情意,又再同誰去訴說呢? 2、元代張鳴善《普天樂·詠世》: 洛陽花,梁園月,好花須買,皓月須賒。
花倚欄干看爛熳開,月曾把酒問團圓夜。 月有盈虧花有開謝,想人生最苦離別。
花謝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來也? 釋義:在洛陽賞花,到梁園賞月,好花應不惜錢去買,明月也應不惜錢去買。依著欄干觀賞花開放得一片爛熳,舉酒問明月為何如此團圓。
月有圓有缺花有開有謝,想到人生最苦的事情莫過于離別。花謝了到了三春再開,月缺了到了中秋又圓,人去了什么時候能再來呢? 3、唐代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釋義:相見很難,離別更難,何況在這東風無力、百花凋謝的暮春時節。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燒成灰燼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早晨梳妝照鏡,只擔憂如云的鬢發改變顏色,容顏不再。
長夜獨自吟詩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蓬萊山離這兒不算太遠,卻無路可通,煩請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
4、唐代張泌《寄人》: 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釋義:別夢中隱約來到了謝家,徘徊在小回廊欄桿底下。只有天上春月最是多情,還為離人照著庭院落花。
5、唐代陸龜蒙《別離》: 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 杖劍對尊酒,恥為游子顏。
蝮蛇一螫手,壯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離別何足嘆。
釋義:大丈夫何嘗沒有滔滔眼淚,只是不愿在離別時涕泗橫流。面對離酒慷慨高歌揮舞長劍,恥如一般游子模樣滿臉離愁。
一旦被蝮蛇螫傷手腕之后,當斷手臂就斷壯士決不躊躇。既然決心闖蕩天下建功立業,離別家常便飯何須嘆息怨尤。
四、形容離別時不舍的詩句
1、《送友人》
唐代:薛濤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譯文:
水國之夜是籠罩在凄寒的月色之中的,寒冷的月色與夜幕籠罩中的深青山色渾為一體,蒼蒼茫茫。
誰說友人千里之別從今晚就開始了?可離別后連相逢的夢也杳無蹤跡,它竟像迢迢關塞那樣遙遠。
2、《別離》
唐代:陸龜蒙
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杖劍對尊酒,恥為游子顏。蝮蛇一螫手,壯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離別何足嘆。
譯文:
大丈夫何嘗沒有滔滔眼淚,只是不愿在離別時涕泗橫流。面對離酒慷慨高歌揮舞長劍,恥如一般游子模樣滿臉離愁。一旦被蝮蛇螫傷手腕之后,當斷手臂就斷壯士決不躊躇。既然決心闖蕩天下建功立業,離別家常便飯何須嘆息怨尤。
3、《贈別》
唐代:杜牧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譯文:
聚首如膠似漆作別卻象無情;只覺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聲。案頭蠟燭有心它還依依惜別;你看它替我們流淚流到天明。
4、《送人赴安西》
唐代:岑參
上馬帶吳鉤,翩翩度隴頭。小來思報國,不是愛封侯。
萬里鄉為夢,三邊月作愁。早須清黠虜,無事莫經秋。
譯文:
跨上英俊的戰馬寶刀佩在身邊,策馬翩翩地飛馳翻越隴山之顛。自小衷心地希望獻身國家危難,哪把高官與厚祿耿耿掛于心間。置身于萬里之外鄉情化為夢境,眼望那邊地明月激起陣陣懷戀。祝愿親愛的戰友早早掃清頑敵,邊庭無事早歸來切莫再經秋天!
5、《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譯文:
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五、形容“不愿離開”的詩句有哪些
拆鸞凰,分鶯燕,生離開比目。
悶懨懨瘦損肌膚,粉慵施朱唇懶注。《【中呂】粉蝶兒_怨別畫閣蕭》作者陳克明 圣默寄言宣,分別乃無知。
趣中即空假,名相與誰期?組詩《巽公院五詠》中的第二首詩,作者柳宗元 浩氣清英,仙材卓犖,下土難分別。《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作者宋代詩人丘處機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 李白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雨霖鈴》宋 柳永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唐】李白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送別》 李叔同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送友人》 李白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送別》唐代王之渙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南陵別兒童入京》李白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雨霖鈴》 柳永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回鄉偶書二首》唐代賀知章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