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幫我弄篇《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熱情》這首詩,是阿根廷的博爾赫斯寫的
這是他的一本詩集,大概又那么幾篇1. 里科萊塔這么多昂貴的證據,塵土使我們相信難免一死,我們放慢腳步,壓低嗓音走過一列列緩慢的墓碑它們陰影與大理石的修辭學允諾或預示了那備受向往的成為死者的光榮。
蒼蒼的墳墓是美的,貧乏的拉丁語和末日的鎖環,大理石與花朵的會合點,涼爽如庭院的空地和歷史的數不清的昨天如今是凝滯的、唯一的。我們將這寧靜混同于死亡并且相信我們渴望結束自己盡管只是渴望睡夢與冷漠。
在刀與激情中振顫,在常春藤中沉睡,惟有生命存在,空間與時間是它的輪廓,是心靈的魔法的工具,而當生命熄滅,空間,時間,死亡隨之而去,就像光明終止鏡中的幻影也就消逝它早已在黃昏黯然失色。樹木溫柔的蔭影,載送飛鳥,搖蕩枝條的微風,迷失于別的靈魂的靈魂,有時候它們停止存在就是一個奇跡,不可思議的奇跡,盡管它臆想中的再生以恐怖沾污了我們的日子。
我在里科萊塔把這一切沉思,在我的灰燼安放的地方。2. 陌生的街鴿子的幽冥希伯來人如此稱呼傍晚的開始此刻陰影尚未把腳步阻擋而黑夜的來臨被察覺如期待中的一曲音樂,不是作為我們本質上無足輕重的一個象征。
在那個光線微暗如沙的時辰我的腳步遇到一條不認識的街道,開向那高貴而寬闊的平臺,在屋檐與墻亙間展現出溫柔的色彩,仿佛那天空本身正在把背景震撼。一切——簡樸房舍的真誠的平凡,矮柱和門環的戲謔,陽臺上也許是一位少女的希望——深入我空虛的心有著一滴水的清澈。
也許正是那唯一的時辰以魔力抬高了那條街道,賦予她溫柔的特權,令它真實如一個傳說或一行詩;無疑我感到了它遠遠地臨近仿佛回憶,它精疲力盡只因是來自靈魂的深處。親切而又刻骨銘心的是明朗街道的奇跡而只是在往后我才明白那地方與我無關,每一間房舍都是一臺燭臺蕓蕓眾生在燭臺上燃燒著孤單的火焰,而我們不假思索的每一步都在邁過別人的各各他①。
①各各他(Golgota) 傳說為古代猶太人的刑場,位于耶路撒冷西北部的一座小山上。《新約》“福音書”稱耶穌被釘十字架死于該地。
3. 墓志銘給伊西多羅·蘇亞雷斯上校,我的曾外祖父他的勇武越過了安第斯山脈。他曾與群山和軍隊交戰。
豪氣長存,他的劍已習以為常。在胡寧他給那次戰役帶來一個幸運的結局用西班牙人的鮮血染紅了秘魯的長矛。
他書寫下戰功的冊頁這散文像吹響戰歌的小號一樣堅定。他被殘酷無情的流放包圍著死去了。
如今他是一攤塵土與光榮。4. 庭院夜幕降臨庭院的兩三種色彩漸感疲憊。
滿月那偉大的真誠已不再激動它習以為常的蒼穹。庭院,天空之河。
庭院是斜坡是天空流人屋舍的通道。無聲無息,永恒在星辰的岔路口等待。
住在這黑暗的友誼中多好在門道,葡萄藤與蓄水池之間。5. 空空的客廳一如繼往,桃花心木的家具在錦緞的躊躇中繼續著它們永遠的交談。
銀板攝影術騙人地顯示它們隱居在鏡中的老年那虛假的接近而在我們的審視之下它們躲避如含混紀年的徒勞的日期。以模糊不清的姿態它們近乎真實的焦急嗓音追趕著我們的靈魂落后達半個多世紀此刻它幾乎已趕不上我們童年里那些最初的黎明。
經久不變的現實令人信服,血色紅潤在街上的車來人往中慶賀它在當今的神化那堅不可摧的完全與此同時光明卻透過玻璃窗的缺口挫敗了垂老的扶手椅又困迫與扼殺那些先祖們枯萎凋零的嗓音。6. 羅薩斯在寧靜的廳堂里那簡樸的時鐘散布著一種已經沒有偶然也沒有驚奇的時間它所凌駕的可憐的蒼白如尸衣裹住了桃花心木的紅色激情,某個溫存,怨恨的聲音宣布了那熟悉的,駭人的名字。
那暴君的形象充斥了這一瞬間,并不像森林中的大理石像那么清晰,而是巨大而陰暗仿佛一座遠山的暮色而猜想和記憶又接替那隱約的談論如深不可測的一聲回響。以聲名狼籍著稱他的名字曾使街市成為荒漠,曾是加烏喬的偶像崇拜和刺傷歷史的恐怖。
如今遺忘抹去了他的死者的名單,因為他的罪并不完全倘使我們將它們與時間的惡行相比——這孜孜不倦的不朽以緘默的過失消滅種族而它永不彌合的傷口容納了一切流血最后的神要在那里止住末日的血液也許羅薩斯只是一把貪婪的匕首,像先輩斷言的那樣;我相信他與你我同樣是眾多事件中插入一個意外生活在每日的惶恐里為了幸運和懲罰,憂心忡忡于人事的無常。如今大海是一道水的屏障橫在他的遺骸與父土之間,如今每一位生者無論多么悲傷都會踩碎他的虛無與黑夜。
上帝也許已將他遺忘而一份侮辱,不如說是~種慈悲是以仇恨的施舍來推遲他無限的消逝。7. 愧對一切死亡免于記憶與希望,無限的,抽象的,幾乎屬于未來。
死者不是一位死者:那是死亡。像神秘主義者的上帝,他們否認他有任何屬性,死者一無所在僅僅是世界的墮落與缺席。
我們奪走它的一切,不給它留下一種顏色,一個音節,這里是它雙眼不再注視的庭院,那里是它的希望窺伺的人行道。甚至我們所想的或許也正是它所想的;我們像竊賊一樣已經瓜分了夜與晝的驚人的財富。
8. 一切墓碑上的銘文不要讓魯莽的大理石喋喋不休,冒險地違背遺忘的全能。沒完沒了地回憶名字,聲譽,事件,出生地。
這么多玻璃珠寶最好由黑暗評判人既沉默,大理石也無需開口。逝去的生命。
二、關于阿根廷詩人博爾赫斯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西班牙文:Jorges Luis Borges,1899年8月24日-1986年6月14日),阿根廷作家。 作品涵蓋多個文學范疇,包括:短文、隨筆小品、詩、文學評論、翻譯文學。其中以拉丁文雋永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見長。 父親豪爾赫·吉列爾莫·博爾赫斯(1874-1938)是位律師,兼任現代語言師范學校心理學教師,精通英語,擁有各種文本的大量藏書;母親萊昂諾爾·阿塞維多(1876-1975)出身望族,婚后操持家務,但也博覽群書,通曉英語;祖母弗朗西斯(范妮)·哈斯拉姆(1845-1935)是英國人,英語是她的母語。
中文名: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
外文名: Jorges Luis Borges
民族: 猶太
出生地: 阿根廷
出生日期: 1899年8月24日
逝世日期: 1986年6月14日
職業: 作家,翻譯家
代表作品: 《博爾赫斯全集》
三、誰能找幾首比較經典的博爾赫斯的詩
博爾赫斯的代表性詩歌有:《紅色的旋律》、《面前的月亮》 、《圣馬丁札記》、《另一個,同一個》 、《鐵幣》、《布宜諾斯艾利斯激情》、《夜晚的故事》 、《老虎的金黃》。
其中《老虎的金黃》全詩文:
我一次又一次地觀看,那只英武的孟加拉虎。
直到金黃色的傍晚,瞧它在鐵柵欄里面。
循著注定的途徑巡逡往返,從沒想到那就是它的籠樊。
以后還有別的金黃顏色,那是宙斯美妙的金屬。
變成九個指環,每個又變九個。
永遠沒了沒完,著年歲的流逝。
別的絢麗色彩逐漸把我拋棄,如今只給我留下。
朦朧的光亮、難測的陰影和原始的金黃。
啊,西下的夕陽。
啊,老虎——神話和史詩里的閃光。
啊,還有那更可愛的金黃。
你的頭發,我的手渴望把它撫摸。
擴展資料:
1、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 ,1899年8月24日-1986年6月14日),阿根廷詩人、小說家、散文家兼翻譯家,被譽為作家中的考古學家。
2、博爾赫斯生于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個有英國血統的律師家庭。在日內瓦上中學,在劍橋讀大學。掌握英、法、德等多國文字。
3、博爾赫斯的作品涵蓋多個文學范疇,包括短文、隨筆小品、詩、文學評論、翻譯文學。其中以拉丁文雋永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見長。
4、重要作品有詩集《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激情》、《老虎的金黃》,短篇小說集《小徑分岔的花園》、《阿萊夫》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 (阿根廷作家)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老虎的金黃
四、博爾赫斯詩歌
博爾赫斯阿根廷詩人、小說家兼翻譯家。生于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個有英國血統的律師家庭。在日內瓦上中學,在劍橋讀大學。掌握英、法、德等多國文字。中學時代開始寫詩。1919年赴西班牙,與極端主義派及先鋒派作家過從甚密,同編文學期刊。1923年出版第一部詩集,1935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從此奠定了在阿根廷文壇上的地位。1946年因在反對庇隆的宣言上簽名,被革除圖書館中的職務,派任市場家禽稽查員,但作家拒絕任職并發表公開信表示抗議。1950年至1953年間任阿根廷作家協會主席。1955年任國立圖書館館長、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哲學文學系教授。1950年獲阿根廷國家文學獎,1961年獲西班牙的福門托獎,1979年獲西班牙的塞萬提斯獎。
重要作品有詩集《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激情》(1923)、《面前的月亮》(1925)、《圣馬丁牌練習簿》(1929)、《陰影頌》(1969)、《老虎的金黃》(1972)、《深沉的玫瑰》(1975),短篇小說集《惡棍列傳》(1937)、《小徑分岔的花園》(1941)、《阿萊夫》(1949)、《死亡與羅盤》(1951)、《布羅迫埃的報告》(1970)等。還譯有卡夫卡、福克納等人的作品。其作品文體干凈利落,文字精煉,構思奇特,結構精巧,小說情節常在東方異國情調的背景中展開,荒誕離奇且充滿幻想,帶有濃重的神秘色彩。
五、博爾赫斯的名言
越是無所顧及,越能讓人相信這不是騙局;越是明目張膽,越不會露出馬腳。
我們管千百個變化不定的原因的無限運作叫做命運。 假如你像個男子漢那樣戰斗,你就不會像條狗似的被人絞死。
天使對我說,綿羊的毛皮不是老虎的顏色,撒旦對我說,強大的上帝要它變成那種顏色,利用了我的技巧和染料。現在我知道,天使和撒旦都在顛倒黑白,一切顏色都是可惡的。
在那做夢的人的夢中,被夢見的人醒了。 某些道德家認為擁有錢幣不一定表示幸福,另一些幸運的形式也許更為直接。
知道某些幸福只是偶然的機遇會減少幸福的魅力。 任何決定都不是最終的,從決定中還可以衍化出別的決定。
無知的人以為無限的抽簽需要無限的時間,其實不然,只要時間無限地細分就行。 假如我無緣得到那份榮譽、智慧和幸福,那么讓別人得到吧。
即使我要下地獄,但愿天國存在。 我從怯懦中汲取了在關鍵時刻沒有拋棄我的力量。
我預料人們越來越屈從于窮兇極惡的事情;要不了多久世界上全是清一色的武夫和強盜了;我要奉勸他們的是:做窮兇極惡的事情的人應當假想那件事情已經完成,應當把將來當成過去那樣無法挽回。我就是那樣做的,我把自己當成已經死去的人,冷眼觀看那一天,也許是最后一天的逝去和夜晚的降臨。
英雄們就這樣戰斗,可敬的心胸無畏無懼,手中的鋼劍凌厲無比,只求殺死對手或者沙場捐軀。 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和所有的人都有共同之處,因此,把花園里的一次違抗說成是敗壞了全人類不是不公平的,說一個猶太人被釘上了十字架就足以拯救全人類也不是不公平的。
上帝在克萊門蒂諾圖書館的四十萬藏書中某一卷某一頁的某一個字母里。我的父母、我父母的父母找過那個字母;我自己也找過,把眼睛都找瞎了。
他不是為后代,也不是為上帝寫作,因為他對上帝的文學喜好一無所知。他殫精竭慮、一動不動、秘密地在時間的范疇里營造無形的迷宮。
我們往往為小說人物的不幸一掬同情之淚,結果我們自己的不幸更讓人傷心。 傍晚有一個時刻,平原仿佛有話要說;它從沒有說過,或許地老天荒一直在訴說而我們聽不懂,或許我們聽懂了,不過像音樂一樣無法解釋。
他要了一杯咖啡,緩緩加糖攪拌,嘗了一口,一面撫摩貓的黑皮毛,覺得這種接觸有點虛幻,仿佛他和貓之間隔著一塊玻璃,因為人生活在時間和時間的延續中,而那個神秘的動物卻生活在當前,在瞬間的永恒之中。 悠久的歲月使他抽縮,磨光了棱角,正如流水磨光的石頭或者幾代人錘煉的諺語。
他黎黑、瘦小、干癟,仿佛超越時間之外,處于永恒。 永生是無足輕重的;除了人類之外,一切生物都能永生,因為它們不知道死亡是什么;永生的意識是神明、可怕、莫測高深。
我是神,是英雄,是哲學家,是魔鬼,是世界,換一種簡單明了的說法,我什么都不是。 死亡(或它的隱喻)使人們變得聰明而憂傷。
他們為自己朝露般的狀況感到震驚;他們的每一舉動都可能是最后一次;每一張臉龐都會像夢中所見那樣模糊消失。在凡夫俗子中間,一切都有無法挽回、覆水難收的意味。
與此相反,在永生者之間,每一個舉動(以及每一個思想)都是在遙遠的過去已經發生過的舉動和思想的回聲,或者是將在未來屢屢重復的舉動和思想的準確的預兆。經過無數面鏡子的反照,事物的映像不會消失。
任何事情不可能只發生一次,不可能令人惋惜地轉瞬即逝。對于永生者來說,沒有挽歌式的、莊嚴隆重的東西。
地獄的屬性之一在于它的不真實,這一屬性使它的可怖似乎有所減輕,但也可能加強。 當我明白什么都救不了我時,我感到絕望;當我知道我的不幸不能由自己負責時,又感到寬慰。
神預見到天地終極時將會發生許多災難和毀滅,于是他在混沌初開的第一天寫下一句能夠防止不幸的有魔力的句子。他之所以寫下來是為了讓它流傳到最遙遠的后代,不至泯滅。
誰都不知道他寫在什么地方,用什么字母,但是我們知道那句話一直秘密地存在,將由一個被神選中的人看到。我認為我們一直處于天地終極的時期,我作為神的最后一名祭師,將會獲得知覺那些文字的特權。
你的醒并不是回到不眠的狀態,而是回到先前一個夢。一夢套一夢,直至無窮,正像是沙粒的數目。
你將走的回頭路沒完沒了,等你真正清醒時你已經死了。 領悟的幸福遠遠超過想象或感覺。
過去是構成時間的物質,因此時間很快就變成過去。
六、《過河拆橋》選自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的哪篇散文集里
你確定名字沒有記錯嗎?
我以前看過博爾赫斯小說集和散文集,也特意查閱了一下《博爾赫斯全集》的散文卷詩歌卷小說卷的目錄……應該沒有這個題目。
我也不記得自己有讀過這個題目。
以下是大分類目錄,非詳細目錄。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說卷
惡棍列傳(1935)
虛構集(1944)
杜撰集(1944)
阿萊夫(1949)
布羅迪報告(1970)
沙之書(1975)
莎士比亞的記憶(1983)
散文卷(上)
埃瓦里斯托·卡列戈(1930)
討論集(1932)
永恒史(1936)
探討別集(1952)
序言集成(1975)
散文卷(下)
博爾赫斯口述(1979)
七夕(1980)
有關但丁的隨筆九篇(1982)
文稿拾零(1986)
私人藏書:序言集(1988)
結語
博爾赫斯年譜
詩歌卷(上)
布宜諾斯艾利斯激情(1023)
面前的月亮(1925)
圣馬丁札記(1929)
詩人(1960)
另一個,同一個(1964)
為六弦琴而作(1965)
影子的頌歌(1969)
詩歌卷(下)
老虎的金黃(1972)
深沉的玫瑰(1975)
鐵幣(1976)
夜晚的故事(1977)
天數(1981)
圖片集(1984)
密謀(1985)
七、博爾赫斯的詩:《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中英文對照: What can I hold you with? 我用什么才能留駐你? Jorges Luis Borges 博爾赫斯 I offer you lean streets, desperate sunsets, the moon of the jagged suburbs. 我給你貧窮的街道、絕望的日落、破敗郊區的月亮。
I offer you the bitterness of a man who has looked long and long at the lonely moon. 我給你一個久久地望著孤月的人的悲哀。 I offer you my ancestors, my dead men, the ghosts that living men have honoured in marble: my father's father killed in the frontier of Buenos Aires, two bullets through his lungs, bearded and dead, wrapped by his soldiers in the hide of a cow; my mother's grandfather -just twentyfour- heading a charge of three hundred men in Perú, now ghosts on vanished horses.I offer you whatever insight my books may hold. whatever manliness or humour my life. 我給你我已死去的先輩,人們用大理石紀念他們的幽靈:在布宜偌斯艾利斯邊境陣亡的我父親的父親,兩顆子彈穿了他的胸膛。
蓄著胡子的他死去了,士兵們用牛皮裹起他的尸體;我母親的祖父——時年二十四歲——在秘魯率領三百名士兵沖鋒,如今都成了消失的馬背上的幽靈。 我給你我寫的書中所能包含的一切悟力、我生活中所能有的男子氣概或幽默。
I offer you the loyalty of a man who has never been loyal. 我給你一個從未有過信仰人的忠誠。 I offer you that kernel of myself that I have saved somehow -the central heart that deals not in words, traffics not with dreams and is untouched by time, by joy, by adversities. 我給你我設法保全的我自己的核心——不營字造句,不和夢想交易,不被時間、歡樂和逆境觸動的核心。
I offer you the memory of a yellow rose seen at sunset, years before you were born. 我給你,早在你出生前多年的一個傍晚看到的一朵黃玫瑰的記憶。 I offer you explanationsof yourself, theories about yourself, authentic and surprising news of yourself. 我給你對自己的解釋,關于你自己的理論,你自己的真實而驚人的消息。
I can give you my loneliness, my darkness, the hunger of my heart; I am trying to bribe you with uncertainty, with danger, with defeat 我給你我的寂寞、我的黑暗、我心的饑渴;我試圖用困惑、危險、失敗來打動你。 擴展資料: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 ,1899年8月24日-1986年6月14日),阿根廷詩人、小說家、散文家兼翻譯家,被譽為作家中的考古學家。
生于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一個有英國血統的律師家庭。 在日內瓦上中學,在劍橋讀大學。
掌握英、法、德等多國文字。 作品涵蓋多個文學范疇,包括:短文、隨筆小品、詩、文學評論、翻譯文學。
其中以拉丁文雋永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見長。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博爾赫斯。
八、博爾赫斯這首詩的理解
博爾赫斯的詩作內容深奧。
時間、夢幻、死亡、迷宮等虛實結合、神秘莫測的事物常常是他吟詠的主題。而這首詩我認為是在談他的創作體會,他在他的作品中,表現他的一切,痛苦與希望,以及他的內心的真實。
下面的詩句就是當創作靈感到來時的獨白:我用什么才能留駐你?我給你貧窮的街道、絕望的日落、破敗郊區的月亮。我給你一個久久地望著孤月的人的悲哀。
我給你我已死去的先輩,人們用大理石紀念他們的幽靈:在布宜偌斯艾利斯邊境陣亡的我父親的父親,兩顆子彈穿了他的胸膛。蓄著胡子的他死去了,士兵們用牛皮裹起他的尸體;我母親的祖父——時年二十四歲——在秘魯率領三百名士兵沖鋒,如今都成了消失的馬背上的幽靈。
我給你我寫的書中所能包含的一切悟力、我生活中所能有的男子氣概或幽默。我給你一個從未有過信仰人的忠誠。
我給你我設法保全的我自己的核心——不營字造句,不和夢想交易,不被時間、歡樂和逆境觸動的核心。我給你,早在你出生前多年的一個傍晚看到的一朵黃玫瑰的記憶。
我給你對自己的解釋,關于你自己的理論,你自己的真實而驚人的消息。我給你我的寂寞、我的黑暗、我心的饑渴;我試圖用困惑、危險、失敗來打動你。
九、博爾赫斯的詩《虎的金》具體寫作年份
1972年 應該是擔任國立圖書館館長的時期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1899年生于布宜諾斯艾利斯,受家庭熏陶,自幼熱愛讀書寫作,10歲時就在《民族報》上發表了英國作家王爾德的童話《快樂王子》的譯文。
1914年隨全家赴歐洲,定居日內瓦。1919年隨全家移居西班牙,同一些極端主義派的青年作家交往。
1921年返回布宜諾斯艾利斯,并創辦了《棱鏡》、《船頭》雜志,介紹歐洲的先鋒派文學,宣傳歐洲最流行的超現實主義文學運動。 1923年,博爾赫斯自費出版詩集《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激情》。
此后又相繼出版了幾本詩集和散文集。1935年出版短篇小說集《惡棍列傳》,以其獨特的寫作風格引起評論界的極大關注。
1937年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市立圖書館謀得一等助理職位。 1941年,其代表作短篇小說集《小徑分岔的花園》出版,卻在次年的阿根廷全國文學獎評選中落選,引起阿根廷文學界一片抗議之聲。
此時的博爾赫斯的文學地位已不可動搖。 1945年阿根廷作家協會為了“伸張正義”,授予他的短篇小說集《虛構集》特設的榮譽大獎。
1946年,博爾赫斯因在反庇隆法西斯主義的聲明上簽字,被革除在市立圖書館的職務,任命為市場禽兔稽查員。他憤而辭職,并得到知識界的聲援。
1950年他被選為阿根廷作家協會主席。 1955年庇隆政府倒臺,新政府特別任命他為國立圖書館館長。
他還被選為阿根廷人文科學院院士。從此博爾赫斯開始收獲大量榮譽,其中包括:1956年阿根廷國家文學獎,1961年福門托獎(與愛爾蘭作家貝克特分享),1962年法國文學藝術騎士勛章,1963年阿根廷國家藝術基金大獎,1965年英國爵位、意大利佛羅倫薩第九屆詩歌獎、秘魯太陽勛章,1968年意大利共和國勛章,1970年巴西美洲文學獎,1971年耶路撒冷獎,1973年墨西哥阿方索·雷耶斯獎,1979年法蘭西學院金質獎章、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榮譽勛章,1980年西班牙塞萬提斯獎(與赫拉爾多·迭戈分享),1981年墨西哥奧林·約利茲利獎,1982年西班牙智利阿方索十世大十字勛章、法國榮譽騎士勛章,1984年意大利大十字騎士勛章。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阿根廷博爾赫斯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