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詠柳詩意的作文200字
春天,在美麗的湖邊,那株株柳樹亭亭玉立,纖細的嫩葉泛著點點綠光,遠遠望去,就像一樹綠色的寶石,還像一個個小眼睛,注視著周圍的一切。
柳枝也不遜色,低眉順眼.纏纏綿綿,似風姿綽約美人,擺動長長的秀發。空中幾只燕子在空中劃出美麗的弧線,呢喃著,好象在美麗的春光中翩翩起舞。
湖邊,人們都在自由自在地春游踏青,或三兩搭伴,或幾人同行,不易樂乎,一個書生模樣的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賀知章。他身材偏瘦,皮膚白皙,戴著斗笠,背著行囊,步履輕快。
他看見了絲絲柳條,他想是誰剪出來的?哦~!原來是二月春風裁剪出來的,二月的春風像一把神奇的剪刀,把柳葉剪的那么美麗啊~祖國的春天多么的歡暢!。
二、根據古詩詠柳中詩句的意思,展開合理的想象,寫幾段話
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譯文: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里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初春的翠柳,景致優美。遇有閑暇時,或堤岸旁,或河道邊,遠望去,正如一位亭亭少女,略露生澀,卻清新可人。漫漫垂落的枝椏和嫩葉,仿若少女的粉臂與玉指,清風徐來時,搖擺不定著。美玉般的翠綠,為這初春時節增加了淡雅的風情。而這些精致的葉片,竟好似瓊宮仙子霓裳上的珠飾。究竟是哪個別具匠心的藝者,才能精心設計出如此般美妙?卻道是二月的春風如剪刀,細細的裁出!
三、幫忙把賀知章的<<詠柳>>全詩擴寫.200字
這是一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
寫楊柳,該從哪兒著筆呢?毫無疑問,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長披拂的枝條。一年一度,它長出了嫩綠的新葉,絲絲下垂,在春風吹拂中,有著一種迷人的意態。
這是誰都能欣賞的。古典詩詞中,借用這種形象美來形容、比擬美人苗條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們所經常看到的。
這詩別出新意,翻轉過來。“碧玉妝成一樹高”,一開始,楊柳就化身為美人而出現;“萬條垂下綠絲絳”,這千條萬縷的垂絲,也隨之而變成了她的裙帶。
上句的“高”字,襯托出美人婷婷裊裊的風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纖腰在風中款擺。詩中沒有“楊柳”和“腰支”字樣,然而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樹化身的美人,卻給寫活了。
《南史》說劉悛之為益州刺史,獻蜀柳數株,“條甚長,狀若絲縷。”齊武帝把這些楊柳種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賞不置,說它“風流可愛”。
這里把柳條說成“綠絲絳”,可能是暗用這個關于楊柳的著名典故。但這是化用,看不出一點痕跡的。
“碧玉妝成”引出了“綠絲絳”,“綠絲絳”引出了“誰裁出”,最后,那視之無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風”,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繪了出來。這“剪刀”裁制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給大地換上了新妝,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給予人們美的啟示。
從“碧玉妝成”到“剪刀”,我們可以看出詩人藝術構思一系列的過程。詩歌里所出現的一連串的形象,是一環緊扣一環的。
也許有人會懷疑:我國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為什么單單要用碧玉來比呢?我想,這有兩層意思:一是碧玉這名字和柳的顏色有關,“碧”和下句的“綠”是互相生發、互為補充的。二是碧玉這個人在人們頭腦中永遠留下年輕的印象。
提起碧玉,人們就會聯想到“碧玉破瓜時”這首廣泛流傳的《碧玉歌》,還有“碧玉小家女”(肖繹《采蓮賦》)之類的詩句。碧玉在古代文學作品里,幾乎成了年輕貌美的女子的泛稱。
用碧玉來比柳,人們就會想象到這美人還未到豐容盛鬋的年華;這柳也還是早春稚柳,沒有到密葉藏鴉的時候;和下文的“細葉”“二月春風”又是有聯系的。
四、請根據古詩詠柳中詩句的意思,展開合理的想象,寫幾段話
詠柳 詩人:賀知章 朝代:唐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天里那棵高高的柳樹像是用碧玉妝扮起來的,是那么的晶瑩翠綠,儼然是位亭亭玉立妙齡少女。 那萬條垂下綠絲絳像是少女盛裝垂掛的千萬條精美的絲帶,隨風飄蕩著。
還有那細細的柳葉兒,也不知是誰的巧手誰裁出來的。 噢,原來是二月春風,二月的春風似剪,春風是大自然力量的象征,是大自然創造了這么美麗的春柳。
它既能裁剪出細致勻稱碧綠的柳葉,也就能裁出嫩綠鮮紅的滿園春色,裁出繁花似錦的整個春天啊。
五、發揮想象,把古詩詠柳改寫成幾段話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注釋 ⑴ 柳:柳樹,落葉喬木或灌木,葉子狹長,種類很多。
本詩描寫的是垂柳。 ⑵ 碧玉:碧綠色的玉。
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綠的柳葉。 ⑶ 妝成:裝飾,打扮。
⑷ 一樹:滿樹。一,滿,全。
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 絳:用絲編成的繩帶。絲絳:形容一絲絲像絲帶般的柳條。
⑹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體分成若干部分。 ⑺ 二月:農歷二月,正是初春時節。
⑻ 似:好像,如同,似乎 導讀 此詩借柳樹歌詠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她是美的創造者,贊美她裁出了春天。詩中洋溢著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
比擬和比喻新奇貼切是此詩的成功之處。《唐詩箋注》云:"賦物入妙,語意溫柔。
" 這是一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 寫楊柳,該從哪兒著筆呢?毫無疑問,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長披拂的枝條。
一年一度,它長出了嫩綠的新葉,絲絲下垂,在春風吹拂中,有著一種迷人的意態。這是誰都能欣賞的。
古典詩詞中,借用這種形象美來形容、比擬美人苗條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們所經常看到的。這詩別出新意,翻轉過來。
“碧玉妝成一樹高”,一開始,楊柳就化身為美人而出現:“萬條垂下綠絲絳”,這千條萬縷的垂絲,也隨之而變成了她的裙帶。上句的“高”字,襯托出美人婷婷裊裊的風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纖腰在風中款擺。
詩中沒有“楊柳”和“腰支”字樣,然而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樹化身的美人,卻給寫活了。《南史》說劉悛之為益州刺史,獻蜀柳數株,“條甚長,狀若絲縷。”
齊武帝把這些楊柳種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賞不置,說它“風流可愛”。這里把柳條說成“綠絲絳”,可能是暗用這個關于楊柳的著名典故。
但這是化用,看不出一點痕跡的。 “碧玉妝成”引出了“綠絲絳”,“綠絲絳”引出了“誰裁出”,最后,那視之無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風”,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繪了出來。
這“剪刀”裁制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給大地換上了新妝,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給予人們美的啟示。從“碧玉妝成”到“剪刀”,我們可以看出詩人藝術構思一系列的過程。
詩歌里所出現的一連串的形象,是一環緊扣一環的。 也許有人會懷疑:我國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為什么單單要用碧玉來比呢?我想,這有兩層意思:一是碧玉這名字和柳的顏色有關,“碧”和下句的“綠”是互相生發、互為補充的。
二是碧玉這個人在人們頭腦中永遠留下年輕的印象。提起碧玉,人們就會聯想到“碧玉破瓜時”這首廣泛流傳的《碧玉歌》,還有“碧玉小家女”(肖繹《采蓮賦》)之類的詩句。
碧玉在古代文學作品里,幾乎成了年輕貌美的女子的泛稱。用碧玉來比柳,人們就會想象到這美人還未到豐容盛鬋的年華;這柳也還是早春稚柳,沒有到密葉藏鴉的時候;和下文的“細葉”“二月春風”又是有聯系的。
作者簡介 賀知章,唐朝詩人。字季真,一字維摩,號石窗,晚年更號四明狂客,又稱秘書外監。
其排行第八,人稱“賀八”。會稽永興(今浙江蕭山)人。
證圣元年(695)進士,授國子四門博士,轉太常少卿、集賢院學士。開元十三年(725)擢禮部侍郎,宮至秘書監。
故人稱“賀秘監”,又簡稱“賀監。天寶三年(744)辭官還鄉為道上,建千秋觀以隱居其內,未幾卒,享年86歲。
賀知章少時以詩文聞名,神龍年間(705—707)已名揚京城。開元初年與吳越人包融、張旭、張若虛以詩文齊名,世稱“吳中四士”,亦稱“吳中四友”、“吳中四杰”。
賀知章邕容省闥,高逸豁達,為一代清鑒風流之士。尤喜好在飲酒中乘興書寫詩文,直到紙盡方止。
曾與張旭、崔宗硅《海錄碎事》亦將其與陳子昂、宋之問、孟浩然等人并稱為“仙宗十友”。賀知章還與張旭情投意合,交往甚密,又為姻親,故時人也常以“賀張”稱之。
兩人也經常同游,“凡人家廳館好墻壁及屏障,忽忘機興發,落筆數行,如蟲篆飛走,雖古之張(芝)、索(靖)不如也。好事者供其箋翰,共傳寶之”。
(施宿《嘉泰會稽志》)賀知章以草書名世。《述書賦》中贊其草書“落筆精絕”,“與造化相爭,非人工即到”呂總《續書評》則以為“縱筆如飛,奔而不竭。”
李白在《送賀賓客歸越》詩中將其喻為王羲之,有言“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山**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
盧象《送賀監歸會稽應制》詩“青門抗行謝客兒,健筆違羈王獻之。長安素娟書欲偏,工人愛惜常保持。”
則喻其為王獻之。當時人們還將其草書與秘書省的落星石、薛稷畫的鶴、郎馀令繪的鳳,合稱為秘書省“四絕”。
然而賀知章的書法存世極少,現可見的草書作品只有《孝經》,其用筆酣暢淋漓,點畫激越,粗細相間,虛實相伴;結體左俯右仰,隨勢而就;章法猶如潺潺流水一貫直下,充分地體現了他那風流倜儻,狂放不羈的浪漫情懷。賀知章的草書,拉開了盛中唐草書浪漫風氣的序幕。
此外賀知章也擅楷書,有《龍瑞宮記》傳世。 古詩今譯 像碧玉一樣打扮成的高高柳樹,千條萬縷的。
六、用詠柳寫一篇作文 只需200字
《詠柳》
春天了,在不知不覺中,在人們匆匆忙忙的腳步聲中,春天已經悄無聲息地向我們走來。 大地睜開他惺松的雙眼,它伸了伸懶腰,小河融化了,不時地發出銀鈴般叮叮咚咚的響聲,清脆悅耳。小草從睡夢中驚醒了,偷偷地鉆出了地面。柳樹展出了新的柳枝,長出了新的嫩芽。 我們才學了一首唐詩,最能體現春天的風采:“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想起我四歲那年,姥姥和媽媽帶我到武漢的東湖公園去玩。在湖邊的一片柳樹,在輕風中漫舞著,一樹嫵媚的綠色輕紗,我和媽媽在柳樹下照了很多照片,好美啊!姥姥告訴我說:“所有樹里就數柳樹最好活,不用你操什么心,也用不著專門給它暖房,修枝剪葉,挑選土壤,它自然能長得郁郁蔥蔥,千柔百順。” 我愛這美麗又樸素的柳樹!
《詠柳》
陽春三月,當第一縷陽光普照大地時,這便意味著春天的到來,也就意味著萬物生靈的萌發。
當花兒還沒開時,當河水還被冰凍時,當綠草還沒破土而出時,是誰最先發現春天已經到來?是身著綠衣的姑娘——柳樹!
柳樹是春天的使者,她在第一時間就迎風招展,舒展開自己的苗條的身子,讓春風盡情地梳著自己的綠頭發,她的婆裟倩影,在河岸上縱情地翩翩起舞,好不自在。在杭州,宅前屋后,河岸田旁,大街小巷,無時無刻不出現柳樹的身影,是她把杭州裝點得無與倫比,也是她讓杭州西湖時時刻刻都充滿綠意!
有人侮辱柳樹說她是風騷的女子,其實不然!柳樹是再好不過的“西施”了,她的綠,她的細,她的大無謂精神,無不體現出這一點!在人們辛勤勞苦之后,是她在給人們“撐腰”,讓人們能夠在田邊稍作休息,是她冒著炎炎烈日在為人們遮擋陽光,她是多么無私而偉大啊,怎能說她是風騷的女子呢?
晨曦,天剛破曉時,在街上行走的人們會看到北方的“雪”,其實,那是柳絮!那似雪非雪、如霧如云、輕飄飄、毛茸茸的銀白色的“雪”是柳絮!她像是柳樹的屬下,專門替柳樹巡視著整個江南的觀光地區,似乎在尋找什么。她飄向街道,飄向田野,飄向河流,飄向天際,讓整個江南沉浸在夢中,多美的夢啊,有流水淙淙,有花香撲鼻,有鳥聲鳴鳴,還有柳樹依依,多么美麗啊,多么像一個夢呀,沒有人能夠打破這個夢,這個夢將永遠繼續……
朋友們,珍愛身邊的柳吧,多者未必輕,少者未必珍,打開夢境之窗,用心靈的窗戶——眼睛來觀賞這滿排的綠柳,用時間這根鑰匙去開啟知識寶庫吧!
七、詠柳的詩句
青門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長安新柳
【唐】陳光
九陌云初霽,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邊春。
色淺微含露,絲輕未惹塵。一枝方欲折,歸去及茲晨。
臨川見新柳
【唐】崔櫓
不見江頭三四日,橋邊楊柳老金絲。
岸南岸北往來渡,帶雨帶煙深淺枝。
何處故鄉牽夢想,兩回他國見榮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殺遠人人不知。
柳
【唐】崔櫓
風慢日遲遲,拖煙拂水時。惹將千萬恨,系在短長枝。
骨軟張郎瘦,腰輕楚女饑。故園歸未得,多少斷腸思。
題柳
【唐】狄煥
天南與天北,此處影婆娑。翠色折不盡,離情生更多。
雨余籠灞岸,煙暝夾隋河。自有佳名在,秦松繼得么。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詠柳詩句想象寫200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