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贊美茶的詩句、語言都行
一、齊己的贊美茶詩 百草讓為靈,功先百草成.甘傳天下口,貴占火前名.出處春無雁,收時谷有鶯.封題從澤國,貢獻入秦京.嗅覺精新極,嘗知骨自輕.研通天柱響,摘繞蜀山明.賦客秋吟起,禪師晝臥驚.角開香滿室,爐動綠凝鐺.晚憶涼泉對,閑思異果平.松黃干旋泛,云母滑隨傾.頗貴高人寄,尤宜別柜盛.曾尋修事法,妙盡陸先生.二、盧仝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二、描寫茶的古詩
宋代蘇軾 《汲江煎茶》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晚禁三碗,生聽荒城長短更。 盧仝,自號玉川子,愛茶成癖,被后人尊為茶中亞圣,他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即《飲茶歌》是他在品嘗友人諫議大夫孟簡所贈新茶之后的即興之作,是一首著名的詠茶的七言古詩: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
口云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里,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 碧云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
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月團喻指茶餅) 該詩又稱《七碗茶詩》。它以神逸的筆墨,描寫了飲茶的好處,為世人稱奇。
詩中描述詩人關閉柴門,獨自煎茶品嘗,茶湯明亮清澈,精華浮于碗面。碧云般的熱氣裊裊而上,吹也吹不散。
詩人剛飲一碗,便覺喉舌生潤,干渴頓解; 兩碗下肚,胸中孤寂消失; 三碗之后,精神倍增,滿腹文字油然而生; 四碗飲后,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樂的事情,隨著毛孔散發出去了; 喝了第五碗,渾身都感到輕松、舒服; 第六碗喝下去,仿佛進入了仙境; 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這時只覺兩膠 生出習習清風,飄飄然,悠悠地飛上了青天,“蓬萊山,在何處?”詩人要乘此清風而去! 優美的詩句,高雅的立意,深受歷代文人的喜愛。 詩人把茶餅比喻為月,于是后代詩作反復摹擬其意。
如蘇武的“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林春。”
特別是“唯有兩 習習清風生”一句,文人尤愛引用,梅堯臣“亦欲清風生兩 ,以教吹去月輪旁。”盧仝的號玉川子,也因而為人們津津樂道。
陳繼儒“山中日月試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七碗茶詩》在描繪飲茶好處之時,同時對帝王們憑借顯赫權勢為所欲為的驕橫也作了巧妙的諷刺:“天子欲嘗陽羨茶,百草不放先開花”,既把貢茶采制的季節(在百花開放之前采摘)烘托顯示出來,又把帝王凌駕一切的囂張之勢暗示出來。
齊已的《詠茶十二韻》是一首優美五言排律。 百草讓為靈,功先百草成。
甘傳天下口,貴占火前名。 出處春無雁,收時谷有鶯。
封題從澤國,貢獻入秦京。 嗅覺精新極,嘗知骨自輕。
研通天柱響,摘繞蜀山明。 賦客秋吟起,禪師晝臥驚。
角開香滿室,爐動綠凝鐺。 晚憶涼泉對,閑思異果平。
松黃干旋泛,云母滑隨傾。 頗貴高人寄,尤宜別柜盛。
曾尋修事法,妙盡陸先生. 齊己名德生,姓胡氏,潭之益陽人,出家大溈山同慶寺,復棲衡岳東林,自號衡岳沙門。 這首五言排律的茶詩共有十二聯。
前二聯首先介紹了百草之靈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后十聯分別描繪了茶的生長、采摘、入貢、功效、烹煮、寄贈等一系列茶事,語言上的對仗堪稱一絕,除首尾二聯外,每聯上下兩句都對仗工整,極顯語言的優美整飭。 故人寄茶 【唐】曹鄴 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
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 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
碧沉霞腳碎,香泛乳花輕。 六腑睡神去,數朝詩思清。
月余不敢費,留伴肘書行。 煎茶 【唐】成彥雄 岳寺春深睡起時,虎跑泉畔思遲遲。
蜀茶倩個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塢 【唐】顧況 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
旋旋續新煙,呼兒劈寒木。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東風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甌茶。
如云正護幽人塹,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餅拍成和雨露,玉塵煎出照煙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羨生臺白頸鴉。 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 【唐】靈一 野泉煙火白云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從弟舍人惠茶 【唐】劉兼 曾求芳茗貢蕪詞,果沐頒沾味甚奇。
龜背起紋輕炙處,云頭翻液乍烹時。 老丞倦悶偏宜矣,舊客過從別有之。
珍重宗親相寄惠,水亭山閣自攜持。 嘗茶 【唐】劉禹錫 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滿碗花。 大云寺茶詩 【唐】呂巖 玉蕊一槍稱絕品,僧家造法極功夫。
兔毛甌淺香云白,蝦眼湯翻細浪俱。 斷送睡魔離幾席,增添清氣入肌膚。
幽叢自落溪巖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雜詠·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連珠沸。
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 聲疑松帶雨,餑恐生煙翠。
尚把瀝中山,必無千日醉。 與趙莒茶宴 【唐】錢起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 茶詩 【唐】鄭愚 嫩芽香且靈,吾謂草中英。
夜臼和煙搗,寒爐對雪烹。 惟憂碧粉散,嘗見綠花生。
峽中嘗茶 【唐】鄭谷 蔟蔟新英摘。
三、關于茶的詩句大全
關于茶的詩句
1、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旋旋續新煙,呼兒劈寒木。——顧況《焙茶塢》
2、香泉一合乳,煎作連珠沸。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聲疑松帶雨,餑恐生煙翠。尚把瀝中山,必無千日醉。——皮日休《茶中雜詠·煮茶》
3、野泉煙火白云間,坐飲香茶愛此山。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靈一《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
4、不羨黃金壘,不羨白玉杯,不羨朝人省,不羨暮人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陸羽《六羨歌》
5、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皎然《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6、亂飄僧舍茶煙濕,密灑歌樓酒力微。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鄭谷《雪中偶題》
7、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舉頭看日影,已復西南斜;樂人惜日促,憂人厭年賒;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白居易《兩碗茶》
8、多病逢迎少,閑居又一年。藥看辰日合,茶過卯時煎。草長晴來地,蟲飛晚后天。此時幽夢遠,不覺到山邊。——張籍《夏日閑居》
9、出門無至友,動即到君家。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短僮應捧杖,稚女學擎茶。吟罷留題處,苔階日影斜。——李咸用《訪友人不遇》
10、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須道士竹間棋。何人書破蒲葵扇,記著南塘移樹時。——李商隱《即目》
四、有關茶的詩句(20
嘗茶》 〖唐〗劉禹錫 生怕芳叢鷹嘴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滿碗花。 《尚書惠蠟面茶》 〖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圓,采摘新芽獻地仙。
飛鵲印成香蠟片,啼猿溪走木蘭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輕涵翠縷煙。
分贈恩深知最異,晚鐺宜煮北山泉。 《雪煎茶》 〖元〗謝宗可 夜掃寒英煮綠塵,松風入鼎更清新。
月圓影落銀河水,云腳香融玉樹春。 陸井有泉應近俗,陶家無酒未為貧。
詩脾奪盡豐年瑞,分付蓬萊頂上人。 《詠茶》 〖宋〗蘇軾 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寵加。
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貢茶。 吾君所乏豈此物,致養口體何陋耶? 洛陽相君忠孝家,可憐亦進姚黃花。
《藍素軒遺茶謝之》 〖明〗邱云霄 御茶園里春常早,辟谷年來喜獨嘗。 筆陣戰酣青疊甲,騷壇雄助錄沉槍。
波驚魚眼聽濤細,煙暖鴟罌坐月長。 欲訪踏歌云外客,注烹仙掌露華香。
《嬌女詩》 〖西晉〗 左思 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晰。 小字為紈素,口齒自清歷。
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畫。 輕妝喜樓邊,臨鏡忘紡績。
心為荼荈劇,吹噓對鼎〖钅歷〗。 脂膩漫白袖,煙熏染阿錫。
衣被皆重池,難與沉水碧。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并序》 〖唐〗 李白 嘗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白如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灑芳津,采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
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舉世未見,其名誰定傳。
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 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
朝坐有余興,長吟播諸天。 《六羨歌》 〖唐〗 陸羽 不羨黃金纎,不羨白玉杯; 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臺; 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夏日閑居》 〖唐〗 張籍 多病逢迎少, 閑居又一年。 藥看辰日合, 茶過卯時煎。
草長睛來地, 蟲飛晚后天。 此時幽夢遠, 不覺到山邊。
《一言到七言詩》 〖唐〗 元稹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如醉前豈堪夸。 這是一首很有名的《一言到七言詩》(又稱一七體)。
《對茶》 〖唐〗 孫淑 小閣烹香茗, 疏簾下玉溝; 燈光翻出鼎, 釵影倒沉甌; 婢捧消春困, 親嘗散暮愁; 吟詩因坐久, 月轉晚妝樓。 《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 〖宋〗蘇軾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攤破浣溪沙·莫分茶》 〖宋〗李清照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
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鎖窗》 〖宋〗李清照 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恨夜來霜。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 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臨安春雨初霽》 〖宋〗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茶灶》 〖宋〗楊萬里 茶灶本笠澤,飛來摘茶國。 墮在武夷山,溪心化為石。
《寒食》 〖宋〗杜小山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茶臼》 〖宋〗秦觀 幽人耽茗飲,刳木事搗撞。
巧制合臼形,雅音侔??盡? 靈室困亭午,松然明鼎窗。 呼奴碎圓月,搔首聞錚鏦。
茶仙賴君得,睡魔資爾降。 所宜玉兔搗,不必力士扛。
愿偕黃金碾,自比百玉缸。 彼美制作妙,俗物難與雙。
《茶》 〖宋〗秦觀 茶實嘉木英,其香乃天育。 芳不愧杜蘅,清堪掩椒菊。
上客集堂葵,圓月探奩盝。 玉鼎注漫流,金碾響丈竹。
侵尋發美鬯,猗狔生乳粟。 經時不銷歇,衣袂帶紛郁。
幸蒙巾笥藏,苦厭龍蘭續。 愿君斥異類,使我全芬馥。
《使牛子·晚天雨霽橫雌霓》 〖宋〗曹冠 晚天雨霽橫雌霓。 簾卷一軒月色。
紋簟坐苔茵,乘興高歌飲瓊液。 翠瓜冷浸冰壺碧。
茶罷風生兩腋。 四座沸歡聲,喜我投壺全中的。
《茶花二首》 〖宋〗蘇轍 (之一) 黃蘗春芽大麥粗,傾山倒谷采無余。 久疑殘◇陽和盡,尚有幽花霰雪初。
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嶺梅如。 經冬結子猶堪種,一畝荒園試為鉏。
(之二) 細嚼花須味亦長,新芽一粟葉間藏。 稍經臘雪侵肌瘦,旋得春雷發地狂。
開落空山誰比數,?A烹來歲最先嘗。 枝枯葉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
《茶》 〖宋〗林逋 石碾輕飛瑟瑟塵, 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間絕品人難識, 閑對茶經憶古人。 《茶磨二首》 〖宋〗梅堯臣 (之一) 楚匠?凵焦牽厶次?輟? 乾坤人力內,日月蟻行迷。
吐雪夸春茗,堆云憶舊溪。 北歸唯此急,藥臼不須擠。
(之二) 盆是荷花磨是蓮,誰礱麻石洞中天。 欲將雀舌成云末,三尺蠻童一臂旋。
《茶》 〖宋〗梅堯臣 山寺碧溪頭,幽人綠巖畔。 夜火竹聲乾,春甌茗花亂。
茲無雅趣兼,薪桂煩燃爨。 《詠貢茶》 〖元〗林錫翁 百草逢春未敢花,御花葆蕾拾瓊芽。
武夷真是神仙境,已產靈芝又產茶。 《嘗云芝茶》 〖元〗劉秉忠 鐵色皴皮帶老霜, 含英咀美入詩腸; 舌根未得天真味, 算觀先通圣妙香; 海上精華難品第, 江南草木屬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