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寒夜的詩句
惜分飛·寒夜
朝代:清代
作者:吳綺
原文:
昨晚西窗風料峭,又把黃梅瘦了。人被花香惱,起看天共青山老。
鶴叫空庭霜月小,夜來凍云如曉。誰信多情道,相思漸覺詩狂少。
注釋
①料峭:風寒貌。
②“誰信”句:猶口語“誰講(我)多情”,實為反語。
賞析
此詞詠寒夜之苦,故首句點出“昨晚”。次敘夜起看天,鶴唳空庭,霜月凍云,只覺滿目凄涼。心中愁結,遂致詩興全無。“天共青山老”一句,反用“天若有情天亦老”句意,有“此恨綿綿”之痛。全詞幽怨含蓄,表現了作者“驚才絕艷”。
寒夜
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
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字詞解釋:
竹爐:指用竹篾做成的套子套著的火爐。
湯沸:熱水沸騰。
作品翻譯:
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水在壺里沸騰著,屋子里暖烘烘的。月光照射在窗前,與平時并沒有什么兩樣,只是窗前有幾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開著,芳香襲人。這使得今日的月色顯得與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作品賞析:
1,善用襯托(或映襯、陪襯):因有梅花的陪襯,窗前月才別有一番韻味,不僅是嗅覺,視覺上也使人大覺不相同。
2、巧用暗示(或喻示、雙關):“才有梅花”與朋友夜訪相呼應,梅花又象征了友誼的高雅芬芳。
3、鋪有細節(或鋪墊、渲染):寒夜客訪、主家火紅,賓客情重兩相顧及,知人情之暖,勝過冬夜之寒。這些使得今夜的月色較先前格外地不同了。
二、形容深寒夜孤單的詩
1、原文: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出自:唐代·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釋義:回樂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不知何處吹起凄涼的蘆管,一夜間征人個個眺望故鄉。
2、原文: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出自:唐代·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釋義:我居住在邯鄲客棧的時候正好是冬至佳節。晚上,我抱著雙膝坐在燈前,只有影子與我相伴。我相信,家中的親人今天會相聚到深夜,還應該談論著我這個遠行人。
3、原文: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野哭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出自:唐代·杜甫《閣夜》
釋義:冬天到了,白天的時間就越來越短;漫天的雪在這個寒冷的夜晚停住了。天未明時,當地的駐軍已開始活動起來,號角聲起伏悲壯;倒映在三峽水中的星影搖曳不定。戰亂的消息傳來,千家萬戶哭聲響徹四野;漁人、樵夫們在好幾個地方唱起了民歌。
(像)諸葛亮和公孫述這樣的歷史人物,(無論是賢還是愚)都終歸黃土;我眼前的這點寂寥(指郊游和親人間的慰藉)又算得了什么呢。
4、原文:萬籟寂無聲。衾鐵棱棱近五更。香斷燈昏吟未穩,凄清。只有霜華伴月明。應是夜寒凝。惱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關情。起看清冰滿玉瓶。
出自:宋代·黃升《南鄉子·冬夜》
釋義:冬天的夜晚萬籟靜寂無聲。已近五更時分被子卻還是冰冰冷冷。爐中沉香已燃盡,燈光昏暗,孤冷凄清,這樣的夜何時才是盡頭。窗外也只有那結成的霜花伴著明月。孤寂寒冷夜,想著那迎風綻放的梅花也是煩惱的無法入眠的。
我在想著梅花而梅花也在念著我,互相牽掛著。起床時看到那玉瓶中的水已全都凝結成冰。
5、原文:殷憂不能寐,苦此夜難頹。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運往無淹物,年逝覺已催。
出自:南北朝·謝靈運《歲暮》
釋義:我懷著深重的憂慮輾轉反側夜不能寐,內心備受煎熬,長夜漫漫無盡頭,天明遲遲盼不來,不堪忍受啊。明月照在積雪上,北風猛烈而且凄厲。沒有永久的事物,都會隨時間的消逝而亡。一年將要過去了,自己的生命也正受到無情的催逼。
三、形容聽著雨聲難入眠的詩句有哪些
1、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宋·聶勝瓊《鷓鴣天·別情》
譯文:我只有在枕上默默流淚,而天也在階前暗暗飄雨, 隔著窗兒,里外一起滴到天明。
2、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五代·李煜《烏夜啼·昨夜風兼雨》
譯文:昨天的夜晚,風雨交加, 遮窗的帳子被秋風吹出颯颯的聲響,窗戶外傳來了令人心煩的風聲雨聲,整整響了一夜。蠟燭燃燒的所剩無幾,壺中水已漏盡,我不停的多次起來斜靠在枕頭上。 躺下坐起來思緒都不能夠平穩。
3、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
譯文:夜將盡了,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的聲音,迷迷糊糊地夢見,自己騎著披著鐵甲的戰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場。
4、無端一夜空階雨,滴破思鄉萬里心。——宋·張詠《雨夜》
譯文:沒來由的下了一夜冷雨,空蕩蕩的臺階上不時傳來一聲聲滴水的響音。漫漫長夜,那點點不斷的滴水聲,令我輾轉不寐,似乎要滴碎我胸中那跳動不停的萬里思鄉之心。
5、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唐·溫庭筠《更漏子·玉爐香》
譯文:窗外的梧桐樹,正淋著三更的冷雨,也不管屋內的她正為別離傷心。一滴一滴的雨點,正凄厲地敲打著一葉一葉的梧桐,滴落在無人的石階上,一直到天明。
6、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宋·蘇軾《有美堂暴雨》
譯文:遠遠的天邊,疾風挾帶著烏云,把海水吹得如山般直立;一陣暴雨,從浙東渡過錢塘江,向杭州城襲來。
7、愁見灘頭夜泊處,風翻暗浪打船聲。——唐·白居易《浪淘沙》
譯文:灘頭夜泊的地方,風翻起暗浪,打在船上的聲音,讓我充滿了憂愁。
8、雨中山果落, 燈下草蟲鳴。——唐·王維《秋夜獨坐》
譯文:山中下著雨,樹上的果子一顆顆地落在地上。屋里點著燈,草里的秋蟲不停地在唧唧鳴叫。
9、羅衾不奈秋風力,殘漏聲催秋雨急。——清·曹雪芹《代別離·秋窗風雨夕》
譯文:薄薄的絲棉被已經抵擋不住秋風的寒涼,計時用的沙漏預示著天就要亮了,秋雨卻越下越緊。
10、秋天思婦心,雨夜愁人耳。——唐·白居易《秋蟲》
譯文:陰雨連綿的秋夜讓人輾轉難眠,那躲在暗處的秋蟲唯恐人們入睡鄉,唧唧之聲越叫越近,一直叫到詩人床頭。
四、寫征途憂愁難以入眠的詩句
愁: 1、《長樂坡送人賦得愁字》【唐】白居易 行人南北分征路,流水東西接御溝。
終日坡前恨離別,謾名長樂是長愁。 2、《其一愁》【唐】曹鄴 遠夢如水急,白發如草新。
歸期待春至,春至還送人。 3、《其二愁》【唐】曹鄴 澗草短短青,山月朗朗明。
此夜目不掩,屋頭烏啼聲。 4、《其三愁》【唐】曹鄴 別家鬢未生,到城鬢似發。
朝朝臨川望,灞水不入越。 5、《江上愁思二首》【唐】陳羽 江上翁開門,開門向衰草。
只知愁子孫,不覺生涯老。 江上草莖枯,莖枯葉復焦。
那堪芳意盡,夜夜沒寒潮。 6、《邊愁》【唐】崔湜 九月蓬根斷,三邊草葉腓。
風塵馬變色,霜雪劍生衣。 客思愁陰晚,邊書驛騎歸。
殷勤鳳樓上,還袂及春暉。 7、《愁》【唐】杜甫 江草日日喚愁生,巫峽泠泠非世情。
盤渦鷺浴底心性,獨樹花發自分明。 十年戎馬暗萬國,異域賓客老孤城。
渭水秦山得見否,人經罷病虎縱橫。 8、《愁坐》【唐】杜甫 高齋常見野,愁坐更臨門。
十月山寒重,孤城月水昏。 葭萌氐種迥,左擔犬戎存。
終日憂奔走,歸期未敢論。 9、《愁》【唐】杜牧 聚散竟無形,回腸自結成。
古今留不得,離別又潛生。 降虜將軍思,窮秋遠客情。
何人更憔悴,落第泣秦京? 10、《遣愁》【唐】杜甫 養拙蓬為戶,茫茫何所開。 江通神女館,地隔望鄉臺。
漸惜容顏老,無由弟妹來。 兵戈與人事,回首一悲哀。
11、《春愁》【唐】韓琮 金烏長飛玉兔走,青鬢長青古無有。 秦娥十六語如弦,未解貪花惜楊柳。
吳魚嶺雁無消息,水誓蘭情別來久。 勸君年少莫游春,暖風遲日濃于酒。
12、《長沙紫極宮雨夜愁坐》【唐】李群玉 獨坐高齋寒擁衾,洞宮臺殿窅沉沉。 春燈含思靜相伴,夜雨滴愁更向深。
窮達未知他日事,是非皆到此時心。 羈棲摧剪平生志,抱膝時為梁甫吟。
13、《獨愁》【唐】李崇嗣 聞道成都酒,無錢亦可求。 不知將幾斗,銷得此來愁。
14、《客愁二首》【唐】李群玉 客愁看柳色,日日逐春深。 蕩漾春風起,誰知歷亂心。
客愁看柳色,日日逐春長。 憑送湘流水,綿綿入帝鄉。
15、《愁詩》【唐】李廷璧 到來難遣去難留,著骨黏心萬事休。 潘岳愁絲生鬢里,婕妤悲色上眉頭。
長途詩盡空騎馬,遠雁聲初獨倚樓。 更有相思不相見,酒醒燈背月如鉤。
16、《對雨愁悶,寄錢大郎中》【唐】劉灣 積雨細紛紛,饑寒命不分。 攬衣愁見肘,窺鏡覓從文。
九陌成泥海,千山盡濕云。 龍鐘驅款段,到處倍思君。
17、《春愁》【唐】孟郊 春物與愁客,遇時各有違。 故花辭新枝,新淚落故衣。
日暮兩寂寞,飄然亦同歸。 18、《獨愁》【唐】孟郊 前日遠別離,昨日生白發。
欲知萬里情,曉臥半床月。 常恐百蟲鳴,使我芳草歇。
19、《夜愁曲》【唐】施肩吾 歌者歌未絕,愁人愁轉增。 空把瑯\枝,強挑無心燈。
20、《愁》【唐】韋莊 避愁愁又至,愁至事難忘。 夜坐心中火,朝為鬢上霜。
不經公子夢,偏入旅人腸。 借問高軒客,何鄉是醉鄉? 21、《春愁》【唐】韋莊 寓思本多傷,逢春恨更長。
露沾湘竹淚,花墮越梅妝。 睡怯交加夢,閑傾瀲滟觴。
后庭人不到,斜月上松篁。 22、《春愁》【唐】韋莊 自有春愁正斷魂,不堪芳草思王孫。
落花寂寂黃昏雨,深院無人獨倚門。 23、《黃州暮愁》【唐】項斯 凌澌沖淚眼,重疊自西來。
即夜寒應合,非春暖不開。 豈無登陸計,宜棄濟川材。
愿寄浮天外,高風萬里回。 24、《愁》【唐】徐夤 夜長偏覺漏聲遲,往往隨歌慘翠眉。
黃葉落催砧杵日,子規啼破夢魂時。 明妃去泣千行淚,蔡琰歸梳兩鬢絲。
四皓入山招不得,無家歸客最堪欺。 25、《遣愁》【唐】雍陶 拋擲泥中一聽沈,不能三嘆引愁深。
莫言客子無愁易,須識愁多暗損心。 26、《愁思》【唐】魚玄機 落葉紛紛暮雨和,朱絲獨撫自清歌。
放情休恨無心友,養性空拋苦海波。 長者車音門外有,道家書卷枕前多。
布衣終作云霄客,綠水青山時一過。 27、《江陵愁望寄子安》【唐】魚玄機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五、句式楓橋夜泊能說明詩人因愁思而難以入眠的詩句是多少
是“江楓漁火對愁眠”。
《楓橋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亂后,詩人張繼途經寒山寺時,寫下的一首羈旅詩。在這首詩中,詩人精確而細膩地講述了一個客船夜泊者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勾畫了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聲有色。此外,這首詩也將作者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尚無歸宿的顧慮充分地表現出來,是寫愁的代表作。
這首詩句句形象鮮明,可感可畫,句與句之間邏輯關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內容曉暢易解。
所以“江楓漁火對愁眠”意思就是看著江邊的楓樹和江上的漁火,勾起了我對故鄉的懷念,使滿懷愁思的我難以入睡。
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