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哪些關于足球(蹴鞠)的詩詞
李白《古風》五十九首
其四十六
一百四十年。國容何赫然。
隱隱五鳳樓。峨峨橫三川。
王侯象星月。賓客如云煙。
(以上六句一作)
帝京信佳麗。國容何赫然。
劍戟擁九關。歌鐘沸三川。
蓬萊象天構。珠翠夸云仙。
斗雞金宮里。蹴鞠瑤臺邊。
舉動搖白日。指揮回青天。
當涂何翕忽。失路長棄捐。
獨有揚執戟。閉關草太玄。
陸游《殘春》
江鮆堆盤粔籹香,山家節物亦窮忙。
桑間葚紫蠶齊老,水面秧青麥半黃。
語燕似催春事去,游絲不似客愁長。
鄉村年少那知此,處處喧呼蹴鞠場。
陸游《春晚感事》
寒食梁州十萬家,秋千蹴鞠尚豪華。
犢車轣轆歸城晚,爭碾平蕪入亂花。
陸游《晚春感事》
少年騎馬入咸陽,鶻似身輕蝶似狂。
蹴鞠場邊萬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
風光流轉渾如昨,志氣低摧只自傷。
日永東齋淡無事,閉門掃地獨焚香。
陸游《感舊四首末章蓋思有以自廣》
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
未論日遠長安近,且喜南山天際橫。
王維《寒食城東即事》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綠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幾家,落花半落東流水。
蹴踘屢過飛鳥上,秋千競出垂楊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魏了翁《十八日上壽退賜坐十九日貢院錫宴二十一日紫》
蹴鞠尋潼列廣庭,吹絲按竹布前榮。
卿郎雜殿常無見,只聽時時萬歲聲。
二、關于古代足球的詩詞歌賦
以下是關于古代足球的詩詞歌賦:1、唐代·王維《寒食城東即事》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綠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幾家,落花半落東流水。蹴踘屢過飛鳥上,秋千競出垂楊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譯文:一條清澈溪流穿過桃李花林,水波蕩漾著綠蒲滋潤著白芷。
溪流旁邊總共只有幾戶人家,落花多半都漂流在東流水里。踢出的皮球屢屢高出飛鳥上,蕩起的秋千爭相飛出綠楊林。
年輕人分開日子每天來游玩,全不需要等候到清明和上巳。2、唐代·杜甫《清明二首》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
繡羽銜花他自得,紅顏騎竹我無緣。胡童結束還難有,楚女腰肢亦可憐。
不見定王城舊處,長懷賈傅井依然。虛沾焦舉為寒食,實藉嚴君賣卜錢。
鐘鼎山林各天性,濁醪粗飯任吾年。此身飄泊苦西東,右臂偏枯半耳聾。
寂寂系舟雙下淚,悠悠伏枕左書空。十年蹴踘將雛遠,萬里秋千習俗同。
旅雁上云歸紫塞,家人鉆火用青楓。秦城樓閣煙花里,漢主山河錦繡中。
春去春來洞庭闊,白蘋愁殺白頭翁。譯文:早起匆匆趕路,天氣晴朗春色正好,可以清晰的看到那小舟蕩漾在湖水之上。
飛鳥在天上自在飛翔,少年無憂無慮的嬉戲打鬧,只是這般天真無慮的時光卻是與我無緣了。少數名族兒童的獨特的服飾已經很少看到了,楚地的女孩腰肢纖細,惹人憐惜。
昔日輝煌的定王府已無蹤跡,想象著賈誼府中的古井仍是當年模樣。雖是只需禁火三日,無奈沒有食物烹煮實在辜負了周舉的好意了,一直四處奔波,生計卻仍無著落。
富足奢侈的生活還是山林平淡生活都是天意,有濁酒、粗茶淡飯頤養天年也已足夠了。一生都在外顛簸漂泊,右臂已漸漸枯瘦無力一邊的耳朵也已聽不清。
想到這病弱的身體,無依無靠,不禁悲從中來,淚濕衣襟。流浪漂泊,離都城已越來越遠,時光匆匆已過十年,現唯有清明的風俗還與之相同。
雁陣穿云北去,趕赴北國家園;其他人家也紛紛鉆青楓取火,一片清明風光。長安的城樓掩映在一片輕煙花語中,那萬里山河也是一片錦繡吧。
春水滔滔不絕的匯向洞庭湖中,阻斷了我回去的道路,目之所及茫茫一片白萍,心中更是凄苦愁悶。3、唐代·李白《古風 其四十六》一百四十年,國容何赫然。
隱隱五鳳樓,峨峨橫三川。王侯象星月,賓客如云煙。
斗雞金宮里,蹴鞠瑤臺邊。舉動搖白日,指揮回青天。
當涂何翕忽,失路長棄捐。獨有揚執戟,閉關草太玄。
譯文:唐朝自開國一百四十多年來,國容赫赫,是何等強盛。東都的五鳳樓,遠望隱隱,高入云天,巍峨地聳立在洛陽的三川大地。
王侯權貴星月一樣拱繞著太陽,洛陽城來往的賓客多如云煙。金光閃耀的宮殿內也盛行著斗雞之戲,蹴鞠運動在京城里廣泛舉行。
他們的舉動震動著白日,其氣焰可使天氣由晴變陰。當權者氣勢顯赫,得意洋洋;失勢者永久被棄置一邊,不再被重用。
唯有像漢朝的揚雄那樣的守道之士一心關門著書,草《太玄》以為娛,淡泊自守。擴展資料:足球的起源 蹴鞠就是足球的起源,臨淄是世界足球的起源地。
足球作為一種文化、一種藝術,從中國的淄博起源,并從那里發展成為世界具有魅力的運動。在蹴鞠的演變歷史當中,它出現了很多名字,像最早的踏鞠,最流行的蹴鞠,還有蹴球,踢圓等等。
但是最統一、最普遍的叫法就是蹴鞠。關于蹴鞠的記載有很多,其中《戰國策·齊策》和《史記·蘇秦列傳》是記載蹴鞠最早的史料。
公元前3世紀早期,著名的縱橫家蘇秦當上了趙國的宰相,為了共同抵抗秦軍,來到齊國的國都臨淄,對齊宣王口吐蓮花的游說中留下了這樣一段著名的話:“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琴、斗雞、走犬、六博、蹋鞠者。” 在《史記·蘇秦列傳》中,描寫了很多國家的自然風貌和風土人情。
但是,只有在提到臨淄時,重點描寫了蹴鞠。說明臨淄是蹴鞠這項活動的形成地、興盛地,也是后來的傳播地。
三、關于“踢球”的詩句有哪些
1.《晚春感懷》南宋·陸游 少年騎馬入咸陽,鶻似身輕蝶似狂。
蹴鞠場邊萬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 2.《蹴鞠》明·錢福 蹴鞠當場二月天,仙風吹下兩嬋娟。
汗沾粉面花含露,塵撲蛾眉柳帶煙。 翠袖低垂籠玉筍,紅裙斜曳露金蓮。
幾回蹴罷嬌無力,恨殺長安美少年。 3.春來芳草正斜陽,綠蔭驕兒蹴鞠忙。
斗陣先鋒逞孤勇,回追后衛布聯防。 臨門巧射真修煉,寸土騰挪是本行。
堪笑愚夫不知味,唏噓我輩太癡狂。 4.《嘲皮日休》晚唐·歸氏子弟 八片尖皮砌作球,火中彈了水中揉。
一包閑氣如常在,惹踢招拳卒未休。 5.斗雞金宮里,蹴鞠瑤臺邊。
舉動搖白日,指揮回青天。——李白《古風百四十年》 6.蹴鞠屢過飛鳥上,秋千競出垂楊里。
——王維《寒食城東即事》 7.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感舊末章蓋思有以自廣》 。
四、關于運動的詩句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宋代詩人陸游《晚春感事》(之四)一詩中,寫了他少年時在咸陽觀看足球(蹴鞠)比賽的情景。詩曰:少年騎馬入咸陽, 鶻似身輕蝶似狂。
蹴鞠場邊萬人看, 秋千旗下一春忙。風光流轉渾如昨, 志氣低摧只自傷。
日永東齋淡無事, 閉門掃雪只焚香。” 宋代詩人楊萬里一次在觀看了朝廷為提高士兵的武藝而舉行的“角抵”(即現在的摔跤運動)比賽后,曾寫了一首題為《角抵詩》的七言詩。
詩曰:廣場妙戲斗程材,才得天顏一笑開。角抵罷時還擺宴,卷班出殿戴花回。
唐代詩人王建曾寫了一首七言詩,形象地描述了當時宮女進行“足球比賽”的情況。詩曰:宿妝殘粉末明天, 總在朝陽花樹邊。
寒食內人長白打, 庫中先散與金錢。當時把不設球門的單人或幾個人踢的“蹴鞠運動”稱為“白打”。
水球運動在宋代稱“拋水”,宋徽宗趙佶曾親手為這種水中運動寫過一首七言詩。詩曰:苑西廊畔碧溝長,修竹森森綠影涼。
擲球戲水爭遠近,流星一點耀波光。 明代翰林院修撰(史官)錢福曾寫了一首題為《蹴鞠》的詩,寫的是女子足球比賽的場面。
詩曰:蹴鞠當場二月天,仙風吹下兩嬋娟。汗沾粉面花含露,塵撲蛾眉柳帶煙。
翠袖低垂籠玉筍,紅裙斜曳露金蓮。幾回蹴罷嬌無力,恨殺長安美少年。”
宋代的理學家程顥曾寫過一首以象棋為內容的詩。詩曰:大都博弈皆戲劇,象戲翻能學用兵。
車馬尚存周戰法,偏裨兼備漢官名。中軍八面將軍重,河外尖斜步卒輕。
卻憑紋揪聊自笑,雄如劉項亦閑爭。”拔河觀拔河俗戲李隆基壯徒恒賈勇,拔拒抵長河。
欲練英雄志,須明勝負多。噪齊山岌嶪,氣作水騰波。
預期年歲稔,先此樂時和。奉和圣制觀拔河俗戲應制張說今歲好拖鉤,橫街敞御樓。
長繩系日住,貫索挽河流。斗力頻催鼓,爭都更上籌。
武術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杜甫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爧如羿射九日落,嬌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澒洞昏王室。梨國子弟散如煙,女樂馀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蕭瑟。玳弦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詠先天羅漢拳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若要經上尋佛法,筆尖蘸干洞庭湖。
五、描寫“足球”的詩句有哪些
1、斗雞金宮里,蹴鞠瑤臺邊。舉動搖白日,指揮回青天。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古風百四十年》
白話文釋義:金光閃耀的宮殿內也盛行著斗雞之戲,蹴鞠運動在京城里廣泛舉行。他們的舉動震動著白日,其氣焰可使天氣由晴變陰。
2、蹴鞠場邊萬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出自宋代詩人陸游的《晚春感事》
白話文釋義:足球場邊有很多人在觀看比賽,秋千旁很多人在忙活著春天的農活。
3、蹴鞠當場二月天,香風吹下兩嬋娟。出自清代詩人錢福的《蹴鞠》
白話文釋義:踢足球的時間是二月份,天氣正好,春天的風徐徐的吹著小鳥。
4、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出自宋代詩人陸游的《感舊末章蓋思有以自廣》
白話文釋義:走路進入梁州境內,馬路十分平整,如果要蕩秋千踢足球的話清明時節是最佳時候。
5、蹴鞠屢過飛鳥上,秋千競出垂楊里。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寒食城東即事》
白話文釋義:踢足球屢屢踢到飛鳥飛翔的高度,蕩秋千競相出沒在垂楊柳里,蕩的高度十分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