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僧人的詩句
1,《題鶴林寺僧舍》唐代 李涉 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閑。
譯文:在游覽寺院的時候,無意中與一位高僧閑聊了很久,難得在這紛擾的世事中暫且得到片刻的清閑。 2,《聽蜀僧濬彈琴》唐代 李白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譯文:蜀僧懷抱著綠綺琴,來自遙遠的峨眉山。 3,《別山僧》唐代 李白 何處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涇溪。
譯文:你是何處的名僧來到水西山,乘著扁舟而賞月,宿于涇溪。 4,《送僧南歸》宋代 簡長 振錫林煙斷,添瓶澗月分。
重棲上方定,孤狖雪中聞。 譯文:振動錫杖走入荒地,不免以澗水果腹,饑餓難忍。
你又回寺院練習禪定,聽那孤獨的猿猴雪中長鳴。 5,《飯覆釜山僧》唐代 王維 晚知清凈理,日與人群疏。
將候遠山僧,先期掃弊廬。 譯文:晚上知道了清凈的佛理,白天便遠離人群。
等著遠方覆釜山的僧人,預先打掃自己的房子。
二、有關僧人的 詩句
山下留別佛光和尚(白居易)
勞師送我下山行,此別何人識此情。
我已七旬師九十,當知后會在他生。
鳥窠和尚贊(白居易)
形羸骨瘦久修行,一納麻衣稱道情。
曾結草庵倚碧樹,天涯知有鳥窠名。
贈鳥窠和尚詩(白居易)
空門有路不知處,頭白齒黃猶念經。
何年飲著聲聞酒,迄至如今醉未醒。
晚過盤石寺禮鄭和尚(岑參)
暫詣高僧話,來尋野寺孤。岸花藏水碓,溪水映風爐。
頂上巢新鵲,衣中帶舊珠。談禪未得去,輟棹且踟躕。
贈袒肩和尚(杜荀鶴)
山衣草屐染莓苔,雙眼猶慵向俗開。若比吾師居世上,
何如野客臥巖隈?才聞錫杖離三楚,又說隨緣向五臺。
乘醉吟詩問禪理,為誰須去為誰來?
長蘆夫和尚真贊(黃庭堅)
松枯竹瘦,是其歲寒也。
山高水深,不可犯干也。
取多國士,莊嚴此土,如陶家手也。
拂除方丈,置榻而坐,一不受也。
首出萬物,淵默雷吼,寂寥者之參也。
若夫以法界印,印毛印海,則驚僧繇而走巫咸也。
哭柏巖和尚(賈島)
苔覆石床新,師曾占幾春。寫留行道影,焚卻坐禪身。
塔院關松雪,經房鎖隙塵。自嫌雙淚下,不是解空人。
三、形容“和尚”的詩句有哪些
1、山下留別佛光和尚 (白居易) 勞師送我下山行,此別何人識此情。
我已七旬師九十,當知后會在他生。 2、鳥窠和尚贊 (白居易) 形羸骨瘦久修行,一納麻衣稱道情。
曾結草庵倚碧樹,天涯知有鳥窠名。 3、贈鳥窠和尚詩 (白居易) 空門有路不知處,頭白齒黃猶念經。
何年飲著聲聞酒,迄至如今醉未醒。 4、晚過盤石寺禮鄭和尚 (岑參) 暫詣高僧話,來尋野寺孤。
岸花藏水碓,溪水映風爐。 頂上巢新鵲,衣中帶舊珠。
談禪未得去,輟棹且踟躕。 5、贈袒肩和尚 (杜荀鶴) 山衣草屐染莓苔,雙眼猶慵向俗開。
若比吾師居世上, 何如野客臥巖隈?才聞錫杖離三楚,又說隨緣向五臺。 乘醉吟詩問禪理,為誰須去為誰來? 1、法海和尚是個道貌岸然的人物。
2、電影里的那位老和尚,武藝精湛,蓋世無雙。 3、和尚們過著清心寡欲的生活。
3、造句 網(在線造句詞典)-造句大全,幾千詞語的造句供您參考哦! 4、小和尚恍然大悟,不再生氣了。 5、你這幾句話,讓人大惑不解,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6、和尚由于罪孽深重,在陰問遭受了刀砍鋸斷的懲罰。 7、人活著要有理想,有作為,切不可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鐘。
8、這時一個小和尚來到棋局前只見他一身納衣一塵不染,面對令眾人眼花繚亂的棋局露出了迥然不同的神色。 9、和尚的腦袋,真是寸草不生! 10、老和尚一席話猶如當頭棒喝,他幡然悔悟。
11、這個人向來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難堪重任。 12、你說這沒頭沒腦的話,是啥意思,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13、花和尚魯智深性情暴躁,遇到不平之事,不由分說,舉拳便打。 14、古代和尚學經,多半靠師傅口傳心授。
15、在唐代的中國,和尚是普通民眾崇拜的偶像,僧侶之間追求佛法的的修為,追求品德學識的修養,他們不以貌取人,注重以德服人,基于這種氛圍許多得道高僧應運而生,比如,玄奘便是眾所周知的唐僧。
四、關于和尚的詩詞
1、《哭柏巖和尚》唐代:賈島 苔覆石床新,師曾占幾春。
寫留行道影,焚卻坐禪身。 塔院關松雪,經房鎖隙塵。
自嫌雙淚下,不是解空人。 2、《晚過盤石寺禮鄭和尚》唐代:岑參 暫詣高僧話,來尋野寺孤。
岸花藏水碓,溪竹映風爐。頂上巢新鵲,衣中得舊珠。
談禪未得去,輟棹且踟躕。 3、《送勤照和尚往睢陽赴太守請》唐代:劉長卿 燃燈傳七祖,杖錫為諸侯。
來去云無意,東西水自流。 青山春滿目,白日夜隨舟。
知到梁園下,蒼生賴此游。 4、《齊一和尚影堂》唐代:劉長卿 一公住世忘世紛,暫來復去誰能分。
身寄虛空如過客, 心將生滅是浮云。蕭散浮云往不還,凄涼遺教歿仍傳。
舊地愁看雙樹在,空堂只是一燈懸。一燈長照恒河沙, 雙樹猶落諸天花。
天花寂寂香深殿,苔蘚蒼蒼閟虛院。 昔余精念訪禪扉,常接微言清道機。
今來寂寞無所得, 唯共門人淚滿衣。 5、《題令宣和尚院》唐代:貫休 軒窗領嵐翠,師得世情忘。
惟愛談諸祖,曾經宿大荒。 泉聲淹臥榻,云片犯爐香。
寄語題門者,看經在上方。 6、《贈景和尚院》唐代:貫休 貌古眉如雪,看經二十霜。
尋常對詩客,只勸療心瘡。 炭火邕湖瀅,山晴紫竹涼。
怡然無一事,流水自湯湯。 7、《離亂后寄九峰和尚二首》唐代:貫休 亂后知深隱,庵應近石樓。
異香因雪歇,仙果落池浮。 詩老全拋格,心空未到頭。
還應嫌笑我,世路獨悠悠。 蕭灑復蕭灑,松根獨據梧。
瀑冰吟次折,遠燒坐來無。 老ch寒披衲,孤云靜入廚。
不知知我否,已到不區區。 8、《千秋歲(和尚學林壽筵節席)》宋代:劉辰翁 新篘熟也,借問誰家早。
梅影里,蜂兒繞。三更殘月上,一夜霜天曉。
溪橋小,春風有意年年到。 當年青鳥去,落葉無人掃。
銅柱仄,瑤池老。殘鐘長樂樹,墜馬咸陽道。
空回首,御街人賣南京棗。 9、《子夜歌(和尚友)》宋代:彭元遜 視春衫、篋中半在,浥浥酒痕花露。
恨桃李、如風過盡,夢里故人成霧。臨潁美人,秦川公子,晚共何人語。
對人家、花草池臺,回首故園咫尺,未成歸去。 昨宵聽、危弦急管,酒醒不知何處。
飄泊情多,衰遲感易,無限堪憐許。似尊前眼底,紅顏消幾寒暑。
年少風流,未諳春事,追與東風賦。待他年、君老巴山,共君聽雨。
10、《聞大愿和尚順世三首》唐代:貫休 王室今如毀,仍聞喪我師。古容圖得否,內院去無疑。
岳鬼月中哭,松龕雪次隳。直須文五色,始可立高碑。
鄴衛松杉外,芝蘭季孟間。盡希重詔出,只待六龍還。
不疾成千古,令焚動四山。感恩終有淚,遙寄水潺潺。
師稟盡名卿,孤峰老稱情。若游三點外,爭把七賢平。
苦霧埋空室,啼猿有咽聲。今朝益惆悵,曾沐下床迎。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http://**。
五、形容“和尚”的詩句有哪些
1、山下留別佛光和尚 (白居易)
勞師送我下山行,此別何人識此情。
我已七旬師九十,當知后會在他生。
2、鳥窠和尚贊 (白居易)
形羸骨瘦久修行,一納麻衣稱道情。
曾結草庵倚碧樹,天涯知有鳥窠名。
3、贈鳥窠和尚詩 (白居易)
空門有路不知處,頭白齒黃猶念經。
何年飲著聲聞酒,迄至如今醉未醒。
4、晚過盤石寺禮鄭和尚 (岑參)
暫詣高僧話,來尋野寺孤。岸花藏水碓,溪水映風爐。
頂上巢新鵲,衣中帶舊珠。談禪未得去,輟棹且踟躕。
5、贈袒肩和尚 (杜荀鶴)
山衣草屐染莓苔,雙眼猶慵向俗開。若比吾師居世上,
何如野客臥巖隈?才聞錫杖離三楚,又說隨緣向五臺。
乘醉吟詩問禪理,為誰須去為誰來?
1、法海和尚是個道貌岸然的人物。
2、電影里的那位老和尚,武藝精湛,蓋世無雙。
3、和尚們過著清心寡欲的生活。
3、造句 網(在線造句詞典)-造句大全,幾千詞語的造句供您參考哦!
4、小和尚恍然大悟,不再生氣了。
5、你這幾句話,讓人大惑不解,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6、和尚由于罪孽深重,在陰問遭受了刀砍鋸斷的懲罰。
7、人活著要有理想,有作為,切不可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鐘。
8、這時一個小和尚來到棋局前只見他一身納衣一塵不染,面對令眾人眼花繚亂的棋局露出了迥然不同的神色。
9、和尚的腦袋,真是寸草不生!
10、老和尚一席話猶如當頭棒喝,他幡然悔悟。
11、這個人向來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難堪重任。
12、你說這沒頭沒腦的話,是啥意思,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13、花和尚魯智深性情暴躁,遇到不平之事,不由分說,舉拳便打。
14、古代和尚學經,多半靠師傅口傳心授。
15、在唐代的中國,和尚是普通民眾崇拜的偶像,僧侶之間追求佛法的的修為,追求品德學識的修養,他們不以貌取人,注重以德服人,基于這種氛圍許多得道高僧應運而生,比如,玄奘便是眾所周知的唐僧。
六、和尚的經典名句有哪些
經典一:一切皆為虛幻。
經典二:不可說。
經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經典四: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經典五: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經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經典七: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經典八: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經典九: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原本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經典十: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七、描寫高僧的詩句
山下留別佛光和尚(白居易)勞師送我下山行,此別何人識此情。
我已七旬師九十,當知后會在他生。鳥窠和尚贊(白居易)形羸骨瘦久修行,一納麻衣稱道情。
曾結草庵倚碧樹,天涯知有鳥窠名。贈鳥窠和尚詩(白居易)空門有路不知處,頭白齒黃猶念經。
何年飲著聲聞酒,迄至如今醉未醒。晚過盤石寺禮鄭和尚(岑參)暫詣高僧話,來尋野寺孤。
岸花藏水碓,溪水映風爐。頂上巢新鵲,衣中帶舊珠。
談禪未得去,輟棹且踟躕。贈袒肩和尚(杜荀鶴)山衣草屐染莓苔,雙眼猶慵向俗開。
若比吾師居世上,何如野客臥巖隈?才聞錫杖離三楚,又說隨緣向五臺。乘醉吟詩問禪理,為誰須去為誰來?長蘆夫和尚真贊(黃庭堅)松枯竹瘦,是其歲寒也。
山高水深,不可犯干也。取多國士,莊嚴此土,如陶家手也。
拂除方丈,置榻而坐,一不受也。首出萬物,淵默雷吼,寂寥者之參也。
若夫以法界印,印毛印海,則驚僧繇而走巫咸也。哭柏巖和尚(賈島)苔覆石床新,師曾占幾春。
寫留行道影,焚卻坐禪身。塔院關松雪,經房鎖隙塵。
自嫌雙淚下,不是解空人。
八、描寫和尚的詩詞
山下留別佛光和尚(白居易)勞師送我下山行,此別何人識此情。
我已七旬師九十,當知后會在他生。鳥窠和尚贊(白居易)形羸骨瘦久修行,一納麻衣稱道情。
曾結草庵倚碧樹,天涯知有鳥窠名。贈鳥窠和尚詩(白居易)空門有路不知處,頭白齒黃猶念經。
何年飲著聲聞酒,迄至如今醉未醒。晚過盤石寺禮鄭和尚(岑參)暫詣高僧話,來尋野寺孤。
岸花藏水碓,溪水映風爐。頂上巢新鵲,衣中帶舊珠。
談禪未得去,輟棹且踟躕。贈袒肩和尚(杜荀鶴)山衣草屐染莓苔,雙眼猶慵向俗開。
若比吾師居世上,何如野客臥巖隈?才聞錫杖離三楚,又說隨緣向五臺。乘醉吟詩問禪理,為誰須去為誰來?長蘆夫和尚真贊(黃庭堅)松枯竹瘦,是其歲寒也。
山高水深,不可犯干也。取多國士,莊嚴此土,如陶家手也。
拂除方丈,置榻而坐,一不受也。首出萬物,淵默雷吼,寂寥者之參也。
若夫以法界印,印毛印海,則驚僧繇而走巫咸也。哭柏巖和尚(賈島)苔覆石床新,師曾占幾春。
寫留行道影,焚卻坐禪身。塔院關松雪,經房鎖隙塵。
自嫌雙淚下,不是解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