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詩押韻能否同音不同字
可以。只要韻部相同就可以。
押韻,又作壓韻,是指在韻文的創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個字,都使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或者平仄統一,使朗誦或詠唱時,產生鏗鏘和諧感。這些使用了同一韻母字的地方,稱為韻腳。
古體詩押韻較為寬松,可以換韻,可以押鄰韻。近體詩押韻有較嚴格的規定,總結如下:【首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聲韻】,但仍有例外情況,如柳宗元的《江雪》。
近體詩為了聲韻和諧,一般押平聲韻,大多數近體詩(即唐及以后的詩,唐以前的叫古體詩)也遵守這個要求。但仍有押仄聲韻的典范之作,比如柳宗元的五言絕句《江雪》,全文押入聲(短促音):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詩無論以古入聲韻尾還是以今普通話ie、ue韻朗讀,均沒有拗口之嫌。
古體詩的押韻,可以把鄰近韻部的韻,比如一東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稱為通韻。但是近體詩的押韻,原則上必須嚴格地只用同一韻部的字,即使這個韻部的字數很少(稱為窄韻),也不應參雜其他韻部的字,否則叫做出韻。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韻,可以借用鄰韻。因為首句本來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
律詩是二四六八句押韻,絕句是二四句押韻,無論律詩還是絕句,首句均可以押韻或不押韻。
二、“標”開頭的詩詞,可以同音
1、標奇聳峻壯長安
——林寬 【終南山】
2、標名資上善
——張文琮 【詠水】
3、標置能幽絕
——皮日休 【奉和魯望漁具十五詠·釣筒】
4、標的貴游中
——司空圖 【寄鄭仁規】
5、標名姓必臧
——王周 【和程刑部三首·公會亭】
6、標心之梵宇
——義凈 【玄逵律師言離廣府還望桂林去留愴然自述贈懷】
7、標枝爭息鳥
——段成式 【游長安諸寺聯句·長樂坊安國寺·穗柏聯句】
8、標隨綠云動
——儲光羲 【觀競渡】
9、標爭西驛樓
——張說 【岳州觀競渡】
10、標奇志豈同
——周存 【西戎獻馬】
11、標高華表齊
——白居易 【和李相公留守題漕上新橋六韻(同用黎字)】
12、標奇初韞寶
——無名氏 【驪龍】
13、標出海云長
——李白 【秋日登揚州西靈塔】
14、標格誰當犯
——高適 【送蔡少府赴登州推事】
15、標割魔軍退
——高適 【同馬太守聽九思法師講金剛經】
16、標石認田封
——陸龜蒙 【自和次前韻】
17、標格古時人
——徐鉉 【哭刑部侍郎喬公詩】
18、標衣多呂裔
——李洞 【題咸陽樓】
19、標格殊百卉
——劉禹錫 【令狐相公見示贈竹二十韻仍命繼和】
三、在律詩中第一字與韻腳同音可以嗎
律詩押韻十三忌
1、忌出韻;出韻俗稱落韻
2、忌擠韻;也叫犯韻又稱冒韻
3、忌撞韻;在格律詩中,不管平仄,只要白腳與韻腳的韻母相同,都屬于撞韻
4、忌湊韻;所押之韻,與全句意義不相連屬,勉強湊合者
5、忌重韻;即同一個韻字在一首詩的韻腳里重復出現,此乃大忌
6、忌復韻;凡意義相同之字,如六麻韻中之"花、葩、華",七陽韻中之"芳、香",十一尤韻中之"憂、愁"等字,義皆相同,一詩之中雙押即為復韻,應避之。
7、忌連用同音字作韻;指的是押韻句連續使用同音字,并無間隔
8、忌倒韻;指的是由兩字組成的一個詞,為遷就韻腳顛倒而用
9、忌僻韻;僻韻又稱"險韻"或"難韻",即生僻之字,如東韻之"蝀翀"等字
10、忌啞韻;啞韻者,指的是聲調不響亮,或意義不明顯的韻字
11、忌別韻;指的是同一字因音韻不同,而意義也不同,誤押之即為別韻
12、忌混韻;一般是指平水韻與新韻混用,也有指用詞韻代替詩韻,任意將詩韻擴大
13、忌亂借韻;所謂借韻,就是首句可借,因為依格律首句可入韻亦可不入韻,要求寬泛,可以借韻,而且只限于首句,但借韻借到了偶數句就造成亂借韻
四、含“亦“字 “菲”字 “詩”字 的成語或句子詩句可以同音不同字 6字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亦步亦趨--“亦步亦趨”形容事事追隨和模仿別人。
不亦樂乎--表示事態發展已達到極度,兼有淋漓盡致之意。 盜亦有盜--盜者亦有其為盜之道義。
人云亦云--隨聲附和,心無定見。 卑宮菲食 (bēi gōng fěi shí) 解釋:指宮室簡陋,飲食菲薄。
舊時用以稱美朝廷自奉節儉的功德。 貝錦萋菲 (bèi jǐn qī fēi) 解釋:貝錦:指錦文,比喻誣陷人的讒言;萋菲:通“萋斐”,文采相錯雜。
比喻讒言。 不遺葑菲 (bù yí fēng fēi) 解釋:原意是采集蔓青和蘿卜時,不要困根部不好而連莖葉都拋棄。
對有可取之處的人要盡量收羅利用。 采葑采菲 (cǎi fēng cǎi fēi) 解釋:比喻不因其所短而舍其所長。
葑即蔓青,葉和根、莖地可食,但根莖味苦。 采及葑菲 (cǎi jí fēng fēi) 解釋:別人征求自己意見時表示謙虛的說法。
惡衣菲食 (è yī fēi shí) 解釋: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儉樸。
菲才寡學 (fěi cái guǎ xué) 解釋:菲:微薄;寡:少。才能小,學識淺。
菲食卑宮 (fěi shí bēi gōng) 解釋:菲:微薄;卑:低。飲食菲薄,宮室簡陋。
指不講究享受,勵精圖治。 菲食薄衣 (fěi shí bó yī) 解釋:菲:微薄。
微薄的衣服,粗劣的食物。形容生活十分儉樸。
菲言厚行 (fěi yán hòu xíng) 解釋:菲:微薄,引申為少;厚:指多。少說多做。
詩情畫意 【杜默為詩】杜:杜撰,臆造;杜默:指孤陋寡聞。孤陋寡聞,隨意杜撰之詩。
【敦詩說禮】敦:敦厚。詩:《詩經》。
誠懇地學《詩》,大力講《禮》。舊時統治階級表示要按照《詩經》溫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禮的規定辦事。
【呵筆尋詩】呵筆:冬天筆涼或凍結,用口吹暖氣使之解凍;尋詩:尋覓詩句。用口吹暖氣,使筆解凍,然后揮筆作詩。
形容冬日苦吟。 【橫槊賦詩】槊:長矛;賦:吟。
橫著長矛而賦詩。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邁氣概。
【畫意詩情】像詩畫里所描摩的能給人以美感的意境。 【紅葉題詩】唐代宮女良緣巧合的故事。
比喻姻緣的巧合。 【畫中有詩】指畫里富有詩意。
【擊缽催詩】指限時成詩。比喻詩才敏捷。
【酒虎詩龍】比喻嗜酒善飲、才高能詩的人。 【酒龍詩虎】比喻嗜酒善飲、才高能詩的人。
【酒朋詩侶】指在一起喝酒作詩的朋友。 【寄情詩酒】寄:寄托。
把感情寄托在吟詩飲酒上。 【酒社詩壇】酒社:酒友所成立的團體;詩壇:詩人會聚的場所。
指文人墨客相約在一起飲酒作詩的組織。 【即席賦詩】即席:當場。
當場作詩。比喻才思敏捷。
【刻燭成詩】刻:用硬物劃;燭:蠟燭;詩:詩句。用刀在蠟燭上刻痕,同時提筆作詩。
形容才思敏捷。 【滿腹詩書】比喻博學多才,知識豐富。
【孟詩韓筆】孟郊的詩,韓愈的文筆。指詩文佳作。
【明月之詩】描寫明月的詩。 【能詩會賦】賦:古文體。
指善于寫詩作賦。 【七步成詩】稱人才思敏捷。
詩成得袍】奪錦:相傳武則天游龍門,命群臣賦詩,先成者賞錦袍。指科舉及第或競賽優勝者。
也用以稱贊文才出眾或被寵賜。 【詩腸鼓吹】鼓吹:樂器合奏。
特指聽到黃鸝鳴聲,可以引起詩興。 【詩詞歌賦】文章的四種形式。
指作文。 【詩酒風流】作詩飲酒。
古人以此為風流韻事,故稱。 【詩酒朋儕】儕:等輩,同類的人。
作詩飲酒的朋友。同“詩朋酒友”。
【詩家三昧】指作詩的訣竅。 【詩酒征逐】征逐:朋友之間相互邀請宴飲。
指互相邀約,飲酒作詩。 【詩禮傳家】指世代皆讀書習禮。
【詩禮發冢】一邊念著《詩經》、《周禮》,一邊去挖墳盜墓。原是諷刺儒家倡導仁義的虛偽性。
后用以諷刺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偽君子作風。 【詩禮人家】世代讀書以傳統封建禮教為行為準則的人家。
【詩禮之家】詩:指《詩經》;禮:指《周祀》、《儀禮》、《禮記》。舊指世代讀書講究禮教的人家。
【詩禮之訓】子女遵承父親的教誨。 【詩禮簪纓】詩禮:《詩經》和《周禮》,指禮教;簪纓:比喻高官。
講究禮教的高官顯宦。 【詩朋酒儕】儕:輩。
在一起寫詩喝酒的朋友。 【詩朋酒侶】侶:伴侶,同伴。
作詩飲酒的朋友。同“詩朋酒友”。
【詩朋酒友】作詩飲酒的朋友。 【詩情畫意】像詩畫里所描摩的能給人以美感的意境。
【詩書發冢】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偽君子作風。 【詩書禮樂】六代儒家六經的名稱,即《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樂經》。
【沈詩任筆】①南朝梁沈約以詩著稱,任昉以表、奏、書、啟諸體散文擅名,時人稱為“沈詩任筆”。筆,指無韻之文。
②用以泛指詩文。 【詩庭之訓】指父訓。
【詩有別才】別才:特殊的才能。指詩寫得好,表現出作者的特殊才能。
【詩以道志】用詩歌表達自己的思想和志趣。 【詩以言志】用詩來表達自己的單向和決心。
【詩言志】用詩來表達自己的意向和決心。 【詩云子曰】《詩經》所說和孔子所言。
二者均為歷代儒者遵奉的信條。因用以泛指儒家言論或經典著作。
【詩中有畫】形容長于描寫景物的詩,使讀者如置身圖畫當中。也形容詩的意境非常優美。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形容長于描寫景物的詩,使讀者如置身圖畫當中。也形容詩的意境非常優美。
【五步成詩】唐史青能五步成詩。后用以比喻才思敏捷。
【文友詩敵】敵:對手。文中好友,詩中對手。
。
五、急求帶“羽”字的一些詩句起名,同音也可以,最好是大家熟知的
名字我就不起了。我提供給你一些帶有“羽”字的詩句。你可以從中挑選合適的詩句起名。
莫恨雕籠翠羽殘, 江南地暖隴西寒。
飛來翠羽正啁啾,冉冉斜陽坐衰草。
文魚翻亂葉,翠羽上危欄。
翠羽裝劍鞘,黃金鏤馬纓。
芊芊烱翠羽,剡剡生銀漢。
秋容凋翠羽,別淚損紅顏。
三縣已判歌鐘列,六佾將開羽戚分。
天山傳羽檄,漢地急征兵。
香銷翠羽帳,弦斷鳳凰琴。
鳴群倒景外,刷羽閬風前。
羽賢崆嶺四,翼圣襄城七。
玉幣牲牷分薦享,羽旄干鏚遞成容。
雷鼗鷺羽今休用,玉戚相參正發揚。
朱弦疏越,羽舞回旋。
褚亮玉帛犧牲申敬享,金絲戚羽盛音容。
褚亮玉幣牲牷分薦享,羽旄干戚遞成容。
羽蓋徒欣仰,云車未可攀。
涸鱗驚照轍,墜羽怯虛彎。
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
早晚得同歸去,歸無雙翠羽。
衣服似羽翮,開張欲飛騫。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賀蘭山下陣如云,羽檄交馳日夕聞。
虬須憔悴羽林郎,曾入甘泉侍武皇。
明朝醮罷羽客散,塵土滿城空世人。
參辰出沒不相待,我欲橫天無羽翰。
參差歌管飏,容裔羽旗懸。
落羽辭金殿。 孤鳴吒繡衣。
霓旌翠羽蓋。 射兕云夢林。
王母嫣然感君意,云車羽旆欲相迎。
魂交仙室蝶,曙聽羽人雞。
暗空思羽蓋,馀氣自氛氳。
弋者欲何慕,鴻羽正冥冥。
大哉干羽意,長見風云在。
安得凌風羽,崦嵫駐靈魄。
玉帛犧牲申敬享,金絲戚羽盛音容。
秋容凋翠羽,別淚損紅顏。
頹峰暌酌羽,流水曠鳴弦。
空巢在松杪,折羽落江泥。
錢塘階鳳羽,正室掰鸞釵。
系書隨短羽,寫恨破長箋。
飛沉一何樂,鱗羽各有徒。
十指無定音,顛倒宮徵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