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述一個人武功好的古詩
李白-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
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注釋】:
1. 這是一首描寫和歌頌俠客的古體五言詩,是李白古風五十九首中的一首。行,這里不是行走的行,而是歌行體的行,等于說“俠客的歌”。《俠客行》是漢樂府雜曲歌辭之一,六朝多有擬之者。李白之擬古辭,每以其豪縱雄慨之氣,繼承而又發展了樂府詩,《俠客行》、《結客少年場行》諸篇,自有李白獨具風格。
2. 趙客:燕趙之地的俠客。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莊子·說劍》:“昔趙文王好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余人。”縵:沒有花紋。胡纓:古時將北方少數民族通稱為胡;纓:系冠帽的帶子。縵胡纓:即少數民族做工粗糙的沒有花紋的帶子。這句寫俠客的冠帶。
3. 吳鉤:寶刀名,刃彎。霜雪明:謂寶刀的鋒刃像霜雪一樣明亮。
4. 颯沓:群飛的樣子,形容馬跑得快。
5. 這兩句原自《莊子·說劍》:“臣之劍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這里是說俠客劍術高強,而且勇敢。
6. 信陵:指魏公子無忌,后封為信陵君。戰國四公子之一,為人禮賢下士,門下食客三千余人。
7. 朱亥、侯嬴:《史記魏公子到傳》中的兩個隱士異人,公子無忌禮遇之。后幫助公子擊退秦軍,解救了趙國之急。朱本是一屠夫,侯原是魏國都城大梁東門的門官,兩人都受到信陵君的禮遇,都為信陵君所用。炙,烤肉。啖,吃。啖朱亥,讓朱亥來吃。
8. 這兩句說,幾杯酒下肚(古詩文中,三、九常是虛指)就作出了承諾,并且把承諾看得比五岳還重。
9. 素霓,白虹。古人認為,凡要出現不尋常的大事,就會有不尋常的天象出現,如“白虹貫日”。這句意思是,俠客重然諾、輕死生的精神感動了上天。也可以理解為,俠客這一承諾,天下就要發生大事了。這樣與下文扣得更緊。
10. 這兩句是說的朱亥錘擊晉鄙的故事。信陵君是魏國大臣,魏、趙結成聯盟共同對付秦國,這就是連橫以抗秦。信陵君是積極主張連橫的。邯鄲,趙國國都。秦軍圍邯鄲,趙向魏求救。魏王派晉鄙率軍救趙,后因秦王恐嚇,又令晉鄙按兵不動。這樣,魏趙聯盟勢必瓦解。信陵君準備親率家丁與秦軍一拼,去向侯嬴辭行(實際是試探侯嬴),侯不語。信陵君行至半路又回來見侯嬴。侯笑著說:“我知道你會回來的。”于是為信陵君設計,串通魏王寵姬,盜得虎符,去到晉鄙軍中,假托魏王令代晉鄙領軍。晉鄙生疑,朱亥掏出40斤重的鐵錐,擊斃晉鄙。信陵君遂率魏軍進擊秦軍,解了邯鄲的圍。
11. 西漢揚雄曾在皇帝藏書的天祿閣任校刊工作。書閣下,意即寫入正史。《太玄經》:楊雄寫的一部哲學著作,共十卷,以“玄”為中心思想,相當于《老子》的“道”和《周易》的“易”。結合全文,這兩句的意思應該是希望寫史的人把俠客的功績記下來流傳后世。
【賞析】:
李白這一首《俠客行》古風,抒發了他對俠客的傾慕,對拯危濟難、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
前四句從俠客的裝束、兵刃、坐騎描寫俠客的外貌。
第二個四句寫俠客高超的武術和淡泊名利的行藏。
第三個四句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來進一步歌頌俠客,同時也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抱負。俠客得以結識明主,明主借助俠客的勇武謀略去成就一番事業,俠客也就功成名就了。
最后四句表示,即使俠客的行動沒有達到目的,但俠客的骨氣依然流芳后世,并不遜色于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寫史的人應該為他們也寫上一筆.
二、寫武功高強用什么句子
他伸手朝后,一把握住那支軟軟的懸在身后的巨箭。
這支箭已經失去剛才飛射而來時候的冷酷與殺氣,此刻就如同螞蝗一樣軟軟掛在了武神剛硬的肩胛上,箭頭毫不吝惜的釘進了皮肉,在飽飽的吸吮著武神的鮮血和生命。
拔箭。
武神悶哼聲中,血飛散在夜雨中,如同帶著一條烏黑鮮紅的飄帶。那支烏黑的箭頭握在了武神的手中,上面沾染的紅色和黑色交織的血跡彷佛是毒蛇飽食之后的眼睛,一副吃飽了血肉生命的得意暢快后的懶洋洋的模樣,好像無所謂又好像在嘲弄似地看著武神。
“啪!”沾滿自己血肉的毒箭被扔在院門前的臺階上。
“嘶!”九明神功的威力下,武神身上的長衫如同紙一般被他撕得粉碎,露出一身如虬龍纏繞般的肌肉。
有些嘲弄般冷笑著,武神輕輕轉過身去,把**的背部對著臺階下那群紅著眼睛的刺客,毫不在意。
人人都忘了動作,連齊元豪都沒想到站起來,他爬了兩步,手撐在高高門坎上,頭伸在門外,目不轉睛的盯著武神寬闊的背部,虔誠得就像小時候在看得意洋洋的私塾先生給他們看的書法范文。
每個人都看到那寬闊健碩的背部肩上有一個鮮紅的小口,好像情人的櫻桃小口親在那里,在翻開的紅唇里面,里面正汨汨的流出一股黑色的血液,如同一條小小黑龍從那里順著堅硬的肌肉游到腰間,被冷雨砸在龍上面,見到周圍肌膚上,就像開了一朵朵的墨梅。
好厲害的毒!所以人人都在期待那一刻到來。
但等到的卻是另外一刻。
“九明神功!”武神輕輕的說道,臉馬上痛苦的抽搐起來,接著每個人都看到難以置信的情景,在那條用黑色鮮血畫出的墨龍周圍的肌肉如同沸水一樣涌動起來,墨龍跟著痛苦的扭曲起來,“撲!”武神肩頭那只小嘴看不見的主人好像被人在肚子上打了一擊重拳,猛地吐出一口血,黑血!
一直濺到離他最近的賣鵝老頭的臉上。
接著“她”吐出的不在是黑色冰涼的毒血,而是鮮紅的熱血。一條生機勃勃的紅龍勢不可擋的從那里沖了出來,輾壓過垂死掙扎的墨色毒龍軀體。
“哼!”武神一聲低吼,肩上的傷口立刻合攏,那“櫻桃小口”閉上了嘴,“紅龍”立刻變小變細了,直到最后變成了一滴血滴塞在了“櫻桃小嘴”上,就像龍口的紅珠。
三、形容英雄武功高強的成語
1百步穿楊:形容箭法或者槍法十分的高明。
出處:《史記·周本紀》“楚有養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而百中之”。
2勇冠三軍:指勇敢或勇猛“是全軍的第一,無人能及。”
出處:漢李陵《答蘇武書》:陵先將軍功略蓋天地,義勇蓋三軍。
3百戰百勝:每戰必勝,形容所向無人能及,是常勝將軍。
出處:《孫子謀攻》“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
歇后語:常勝將軍——趙子龍上陣
4手疾眼快:形容人機靈和敏捷。
歇后語:二姑娘拍豆角——變戲法的功夫
5所向披靡:比喻力量所達到的地方,一切障礙全被掃除。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于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