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虛幻的詩句有哪些
1、為當夢是浮生事?為復浮生是夢中?——唐 白居易《詩喝》
【譯文】 人生如夢,卻不知浮生是夢中。假如你懂得人生如夢的話,夢中何必爭人我。就不會太計較人我是非了。
2、誰知神變亦虛幻,徒逞狡獪驚盲聾。——明 蒲庵禪師《過海羅漢應供圖》
【譯文】有誰知道神器變換和虛無縹緲,都是把他當做兒戲驚動眼瞎耳聾之人罷了。
3、未擊有意周天普。虛幻形聲本自無,如如不動亙今古。——宋 釋印肅《頌十玄談》
4、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唐 白居易《琵琶行》
【譯文】在夜色正濃時忽然夢到了少年時的事,在夢中哭泣,臉上的妝和淚在混在了一起。
5、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唐 李商隱《錦瑟》
【譯文】我心像莊子,為蝴蝶曉夢而迷惘;又像望帝化杜鵑,寄托春心的哀怨。
6、堪嗟虛幻事,妻男走骨,自己行尸。——元 馬鈺《滿庭芳 嘆名利》
7、虛幻浮華,不覺暗易顏童。——元 譚處端《神光燦》
8、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宋 蘇軾《卜算子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譯文】又有誰像自己這樣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一只孤單飛過天穹的凄清的大雁呢?
9、縹緲危樓紫翠間。良辰樂事古難全。——宋 蘇軾《浣溪沙》
【譯文】高高的樓臺矗立在云霧繚繞的層巒疊嶂間,從古到今,美好的時辰與賞心的樂事總是難以兩全。
10、樓高百尺,縹緲天闕敞云扃。——宋 李彌遜《水調歌頭·清夜月當午》
二、有沒有描寫夢境虛幻現實的詩句,越多越
詩仙李白一生與夢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直抒心懷:“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詩人憑借豐富的想像力,著眼于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感受,描繪出神奇瑰麗、虛無飄渺的夢游奇景。對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緣于詩人對權貴的抗爭。李賀在《夢天》中寫道:“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想像奇特,氣勢恢宏,寄寓了詩人對人事滄桑的深切感慨。杜甫在《夢李白二首》中寫道:“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把對朋友的懷念融入夢中,李白的幻影在夢中倏忽而現的情景,表現出詩人的喜悅和欣慰。詩人對自己夢幻心理的刻畫也十分細膩逼真。
夢可以給詩人以跨越空間的自由。金昌緒的《春怨》只有20個字:“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夢使思婦與戍邊的丈夫暫時相聚。言近意遠,層次分明,借物起興,耐人尋味。全詩不僅在篇內見曲折,在篇外也見深度。張仲素在《春閨思》中寫道:“提籠忘采葉,昨夜夢漁陽。”描繪出思婦魂不守舍、拿東忘西的情態。思憶成夢,夢境引來更多的回憶,這是一種引人入勝的表現手法,讀來婉轉含蓄,意境深遠。
宋代出現了一些感時傷懷的詞作。一場與親人相會的夢境,便會給詩人帶來無窮的傷感。蘇軾的一首《江城子》讓多少人潸然落淚:“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也許是相思夢來的太多了,詩人們有些害怕夢境重來,因為“夢魂縱有也成虛,哪堪和夢無?”(晏幾道《阮郎歸》)。甚至當自己的戀人真的來到身邊時,詩人也懷疑是在虛幻的夢境中,以至要把家中所有的燈點燃,不讓夢境降臨:“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照,猶恐相逢是夢中”。(晏幾道《鷓鴣天》)
李清照的詞風格細膩,具有女性的柔媚,然而她的一首記夢詞《漁家傲》,卻無一點釵粉氣:“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這首詞充分表達了她對自由的渴望和對光明的追求,現實中不敢出口的理想追求,只有在夢中傾述了。詩人陸游在夢中也不忘保衛祖國的職責:“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有一百多首記夢之作,他有時“夜夢駐軍河外,遣使招降諸城”,有時“夢從大駕親征,盡復漢唐故地”。這些夢當然是虛幻的,卻折射出陸游的愛國精神。這些作品展現了陸游至老壯心不已的精神境界,以夢寫志,讀后令人不禁對他萌生敬意。
三、有沒有描寫夢境虛幻現實的詩句,越多越
詩仙李白一生與夢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直抒心懷:“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詩人憑借豐富的想像力,著眼于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感受,描繪出神奇瑰麗、虛無飄渺的夢游奇景。對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緣于詩人對權貴的抗爭。
李賀在《夢天》中寫道:“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想像奇特,氣勢恢宏,寄寓了詩人對人事滄桑的深切感慨。
杜甫在《夢李白二首》中寫道:“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把對朋友的懷念融入夢中,李白的幻影在夢中倏忽而現的情景,表現出詩人的喜悅和欣慰。
詩人對自己夢幻心理的刻畫也十分細膩逼真。夢可以給詩人以跨越空間的自由。
金昌緒的《春怨》只有20個字:“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夢使思婦與戍邊的丈夫暫時相聚。言近意遠,層次分明,借物起興,耐人尋味。
全詩不僅在篇內見曲折,在篇外也見深度。張仲素在《春閨思》中寫道:“提籠忘采葉,昨夜夢漁陽。”
描繪出思婦魂不守舍、拿東忘西的情態。思憶成夢,夢境引來更多的回憶,這是一種引人入勝的表現手法,讀來婉轉含蓄,意境深遠。
宋代出現了一些感時傷懷的詞作。一場與親人相會的夢境,便會給詩人帶來無窮的傷感。
蘇軾的一首《江城子》讓多少人潸然落淚:“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也許是相思夢來的太多了,詩人們有些害怕夢境重來,因為“夢魂縱有也成虛,哪堪和夢無?”(晏幾道《阮郎歸》)。甚至當自己的戀人真的來到身邊時,詩人也懷疑是在虛幻的夢境中,以至要把家中所有的燈點燃,不讓夢境降臨:“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晏幾道《鷓鴣天》)李清照的詞風格細膩,具有女性的柔媚,然而她的一首記夢詞《漁家傲》,卻無一點釵粉氣:“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這首詞充分表達了她對自由的渴望和對光明的追求,現實中不敢出口的理想追求,只有在夢中傾述了。
詩人陸游在夢中也不忘保衛祖國的職責:“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有一百多首記夢之作,他有時“夜夢駐軍河外,遣使招降諸城”,有時“夢從大駕親征,盡復漢唐故地”。
這些夢當然是虛幻的,卻折射出陸游的愛國精神。這些作品展現了陸游至老壯心不已的精神境界,以夢寫志,讀后令人不禁對他萌生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