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根基牢固的成語有哪些
[鐵桶江山] 比喻牢固的政權或地位。
[鐵板一塊] 比喻結合緊密,不可分裂。也比喻牢固不變。
[盤石桑苞] 盤石:大石;桑苞:即苞桑,根深柢固的桑樹。比喻安穩牢固。
[根深葉茂] 茂:繁茂。根扎得深,葉子就茂盛。
比喻基礎牢固,就會興旺發展。[根結盤據] 形容基礎牢固,勢力強大。
盤,通“磐”。[根深枝茂] 比喻基礎牢固,就會興旺發展。
同“根深葉茂”。[根結盤固] 比喻關系錯綜牢固。
[根株結盤] 樹木的根與干盤曲相結。比喻關系錯綜牢固。
[不可動搖] 形容極其堅定、牢固。[樹大根深] 比喻勢力強大,根基牢固。
[根牢蒂固] 指根基牢固。[根深蒂結] 猶根深蒂固。
指根基深厚牢固。[根深本固] 指根基深厚牢固。
[斂后疏前] 指列陣周密則牢固,前鋒隊形疏朗則利于戰斗。后世將我國古代這一陸戰列陣原則概括成“斂后疏前”四字。
二、形容根基牢固的成語有哪些
[鐵桶江山] 比喻牢固的政權或地位。
[鐵板一塊] 比喻結合緊密,不可分裂。也比喻牢固不變。
[盤石桑苞] 盤石:大石;桑苞:即苞桑,根深柢固的桑樹。比喻安穩牢固。
[根深葉茂] 茂:繁茂。根扎得深,葉子就茂盛。比喻基礎牢固,就會興旺發展。
[根結盤據] 形容基礎牢固,勢力強大。盤,通“磐”。
[根深枝茂] 比喻基礎牢固,就會興旺發展。同“根深葉茂”。
[根結盤固] 比喻關系錯綜牢固。
[根株結盤] 樹木的根與干盤曲相結。比喻關系錯綜牢固。
[不可動搖] 形容極其堅定、牢固。
[樹大根深] 比喻勢力強大,根基牢固。
[根牢蒂固] 指根基牢固。
[根深蒂結] 猶根深蒂固。指根基深厚牢固。
[根深本固] 指根基深厚牢固。
[斂后疏前] 指列陣周密則牢固,前鋒隊形疏朗則利于戰斗。后世將我國古代這一陸戰列陣原則概括成“斂后疏前”四字。
三、形容夯實基礎非常重要的詩句和諺語有哪些
1、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荀子·勸學》
釋義:不積累每一小步,無法達到千里的距離;不積累細小的水流,無法匯聚成江海。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老子《老子》
釋義:合抱的大樹,生長于細小的萌芽。
3、誰能九層臺,不用累土起。——宋·項安世《送妻兄任以道赴房州竹山尉四首》
釋義:誰可以筑九層高的臺子的時候,不用從一塊一塊的泥土開始的呢?
4、九層之臺,起于壘土。——老子《老子》
釋義:九層的高臺,筑起于每一堆泥土。
5、直從萌芽拔,高自毫末始。——唐·白居易《云居寺孤桐》
釋義:長得挺拔是從萌芽開始的,長得高是從細小的萌芽開始的。
6、還應毫末長,始見拂丹霄。——唐·張喬《興善寺貝多樹》
釋義:還應該從萌芽開始長起,才能觸碰到紅色的云霞。
7、天地一浮云,此身乃毫末。——唐·李白《贈別從甥高五》
釋義:天地的浮云,它最開始也是一點點。
8、崇臺九層,起于累土。——宋·郊廟朝會歌辭
釋義:九層的高臺,起于每一塊泥土。
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老子》
釋義: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
10、疊葉與高節,俱從毫末生。——唐·方干《方著作畫竹》
釋義:層層疊疊的葉子和高大的枝節,都是從細小的萌芽開始生長的。
11、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鸛鵲樓》
釋義: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12、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唐·李白《行路難》
釋義: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高高掛起云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13、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
釋義:年老的千里馬雖然伏在馬槽旁,雄心壯志仍是馳騁千里;壯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心也永不止息。
14、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先秦·《論語》十二章
釋義:“博覽群書并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思考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5、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西漢·戴圣《小戴禮記、小宋禮記》
釋義:意思是要博學多才,就要對學問詳細地詢問,徹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別,要切實地力行。
四、形容“根基牢固”的成語有哪些
安如磐石、固若金湯、鐵桶江山、根深蒂固、盤石桑苞。
1、鐵桶江山[tiě tǒng jiāng shān] 釋義:比喻牢固的政權或地位。 出處: 趙樹理《小二黑結婚》:“村里的干部雖然調換了幾個,而他兩個卻好像鐵桶江山。”
2、根深蒂固[gēn shēn dì gù] 釋義: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動搖。也寫作“根深柢固”。
出處:先秦·李耳《老子》:“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3、盤石桑苞[pán shí sāng bāo] 釋義:比喻安穩牢固。
出處:《易·否》:“系于苞桑。”孔穎達疏:“苞,本也。
凡物系于桑之苞本則牢固也。桑之為物,其根眾也,眾則牢固之義。”
4、固若金湯 [gù ruò jīn tāng] 釋義:形容工事無比堅固。 出處:《漢書·蒯通傳》:“邊城之地;必將嬰城固守;皆為金城湯池;不可攻也。”
5、安如磐石 [ ān rú pán shí ] 釋義:形容非常穩固。 出處:《荀子·富國》:“為名者否;為利者否;為忿者否;則國安于磐石;壽于旗翼。”
五、形容"打基礎"的詩句有哪些
形容"打基礎"的詩句有以下九個:
1、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譯文:形容博覽群書,把書讀透,這樣落實到筆下,運用起來就會得心應手。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譯文:合抱的大樹,生長于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臺,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
3、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二首》
譯文:這半畝方塘為什么這么清澈呢?因為有這源頭活水不斷地補充進來。
4、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王充《論衡 狀留篇》
譯文:表面意義是冰凍了三尺,并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達到的效果。水滴滴穿巖石,也不是一天的功夫。
5、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警世賢文·勤奮篇》
譯文:寶劍的銳利刀鋒是從不斷的磨礪中得到的,梅花飄香來自它度過了寒冷的冬季。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6、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諫逐客書》
譯文:泰山不排除細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大海不挑揀細小的溪流,所以才能那么深。
7、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荀子《勸學》
譯文:以千里馬的一躍,卻還不到十步,而老馬走一步沒多遠,卻堅持不懈。
8、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譯文:不積累一步半步,就沒有辦法到達千里的地方;不積累小河流,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海。
9、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后止也。——荀子《勸學》
譯文:果真能持久努力不懈就能深入進去,一直到身死才可以停止學習。
六、用來形容學會堅強的詩句
竹石·鄭燮 (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注釋] 1. 《竹石》是一首題畫詩。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結實,像咬著不松口一樣。 3. 磨:折磨。
堅勁:堅定強勁。 4. 爾:那。
這句意思說:隨那東南西北風猛刮,也吹不倒它。 [解說] 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題畫詩。
首二句說竹子扎根破巖中,基礎牢固。次二句說任憑各方來的風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擊打,它們仍然堅定強勁。
作者在贊美竹石的這種堅定頑強精神中,隱寓了自己風骨的強勁。“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常被用來形容革命者在斗爭中的堅定立場和受到敵人打擊決不動搖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