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秋天菊花的詩句 古詩大全
賞菊 (沈鈞儒)
一叢寒菊比瓊華,掩映晴窗動綠紗。
乍覺微香生暖室,真擬奇艷出誰家。
秋菊詩 (陳毅)
秋菊能傲霜,風霜惡重重。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賞菊 (**)
奇花獨立樹枝頭,玉骨冰肌眼底收。
且聆和平共處日,愿將菊酒解前仇。
菊畔香 (臧克家)
北國風光,無風無雨過重陽。
不去西山相紅葉,來對叢黃。
人倚疏籬,華傍宮墻,邑英紅幛,門樓仰天望。
借芬芳,只獨賞,念天涯分飛雁行。
不須持鰲把酒,默誦佳句分外香。
人影瘦,精神暢,昂首向東天一方。
賞菊 (**)
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誰與?勤勞智自專。
賞心邀客共;歌詠樂延年。 希望能幫到你 期待您的采納
二、古往今來描述菊花的詩句有哪些呢
1、《儀鸞殿早秋》 李世民 寒驚薊門葉,秋發小山枝。
松陰背日轉,竹影避風移。 提壺菊花岸,高興芙蓉池。
欲知涼氣早,巢空燕不窺。 2、《感遇四首之二》 唐李白 可嘆東籬菊,莖疏葉且微。
雖言異蘭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輝。
當榮君不采,飄落欲何依。 3、《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4、《菊花》 唐元稹 秋從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5、《長相思》 李煜(一題鄧肅作)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6、《晚香軒》 明高啟 不畏風霜向晚欺,獨開眾卉已凋時。
地荒老輔苔三徑,節過重陽雨一籬。 秋色蒼茫人醉少,寒香落寞蝶先知。
山翁獨念同衰晚,坐對幽軒每賦詩。 7、《菊清》 秋瑾 鐵骨霜姿有傲衷,不逢彭澤志徒雄。
夭桃枉自多含妒,爭奈黃花耐晚風。 8、《和郭主簿》 晉陶淵明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9、《賦得殘菊》 唐太宗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后年芳。 10、《云安九日》 唐杜甫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11、《詠菊》 唐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12、《飲酒》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3、《菊》 袁崧 靈菊植幽崖,擢穎凌寒飆。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條。
14、《重陽席上賦白菊》 白居易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人少年場。
15、《詠菊》 瀟湘妃子(林黛玉)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風說到今。
16、《菊花》 唐李商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17、《趙昌寒菊》 宋蘇軾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18、《菊花》 唐吳履壘 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 19、《重陽后菊花》 宋范成大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20、《九月十二日折菊》 宋?陸游 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
開遲愈見凌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 21、《菊花》 宋朱淑貞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
三、描寫菊花姿態萬千的詩句
1、一朵朵菊花千奇百怪、千姿百態,有的彎著腰,像一位疲倦的老人;有的筆直筆直的,像一位站崗的士兵;還有的搖搖擺擺,像一位甩著辮子的小泵娘。
2、看它那婀娜多姿的身材,看它那細小的身腰,就像是亭亭玉立的公主一般。菊花的花辨是細長的,宛如仙女的細腰一樣。它的葉子,像姑娘的裙擺似的,隨風飄蕩。在夜深人靜時,它們不時地說一會兒悄悄話;還有時,它們會搖搖擺擺地做游戲,像一群活潑可愛的小娃娃似的,天真無瑕。
3、那層層疊疊的金繡球,莖粗壯挺直,葉子肥大稠密。花瓣一層包著一層,一瓣貼著一瓣,有秩序地排列著,猶如一個金黃色的線團。里面嬌小可愛的花蕊緊緊地擁在一起,多么像是一個害羞的少女,細細端詳,仿佛是在打量著這個似曾相識的世界啊!
4、菊花嫩黃的花蕊象玉盤中的珍珠,隨著花瓣向外延伸。菊花的葉子是翠綠色的,就象用翡翠雕刻成的,恰似鐵扇公主的芭蕉扇。從遠處看,菊花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在花朵中翩翩起舞。
四、菊花的氣節和品格
氣節是高風亮節吧,有頑強的生命力,歷經風霜依舊堅挺。
但是菊花往往也代表傷感,有種傲然于世的感覺,人生淡如菊,也可以表示清高,淡泊名利。 菊花代表著高雅的君子品格,而紫紅色的菊花代表著熱烈的生命,白色的菊花代表著對逝去者的尊敬.菊與梅、蘭、竹,自古就是中國文人心目中的“四君子”。
菊花不僅是中國文人人格和氣節的寫照,而且被賦予了廣泛而深遠的象征意義。 菊花是中國傳統名花。
它雋美多姿,然不以嬌艷姿色取媚,卻以素雅堅貞取勝,盛開在百花凋零之后。人們愛它的清秀神韻,更愛它凌霜盛開,西風不落的一身傲骨。
中國賦予它高尚堅強的情操,以民族精神的象征視為國萃受人愛重,菊作為傲霜之花,一直為詩人所偏愛,古人尤愛以菊名志,以此比擬自己的高潔情操,堅貞不屈。 。
五、描寫菊花品質的詩句
黃巢《題菊花》
颯颯西風滿院栽, 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 報與桃花一處開.
元稹《菊花》
秋絲饒舌似陶家,偏饒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菊韻 >>; 李師廣
秋霜造就菊城花,
不盡風流寫晚霞;
信手拈來無意句,
天生韻味入千家。
〔菊城吟〕王如亭
獅龍氣象竟飛天,
再度輝煌任自威!
淡巷濃街香滿地,
案頭九月菊花肥。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
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
卓為霜下杰。
唐·太宗《賦得殘菊》: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唐·白居易《詠菊》: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吳履壘《菊花》
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
唐·李商隱《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金·元好問《賦十月菊》
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今傳好事家。
不是西風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
宋·楊萬里《詠菊》
物性從來各一家,誰貪寒瘦厭年華?
菊花白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
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
**《賞菊》
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誰與?勤勞智自專。 賞心邀客共;歌詠樂延年。
陳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菊花》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六、關于菊花的詩句有哪些
三國時期。
司馬昭重要謀士鐘會贊菊有五種美德:“園花高懸,誰天極也。純黃 不雜,后土色也。
早植晚發,君子德也。冒霜吐穎,像貞質也。
杯中體輕,神仙食 也。”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著《離騷》中有“朝有木蘭之墜露,夕餐秋菊之落 英”的詩句,象征堅貞不屈的意志和堅定頑強的斗爭精神。
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的著名詠菊詩《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鏡,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詩的大意是,在居住人多的地方卻無車馬的聲音,心靜就意識不到周圍喧鬧氣 氛的干擾,采菊東籬,悠然自得,偶爾抬頭望去,南山遙遙在目,斜陽給峰巒灑上 一層淡黃的顏色,飛鳥結群成隊歸巢,這種自然意趣,真是難以用語言表達,詩人 借此忘情于世事。
唐代著名詩人元稹《菊花》詩: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此詩大意是說,宅院周圍遍植菊花,濃香隨風飄滿家舍,似愛菊的陶淵明家。 籬笆邊的菊花在夕陽照耀下,金輝耀眼,不是偏愛菊花,因為菊花不畏嚴寒,迎風 傲雪。
菊花在一年當中開花最晚,菊花開過大自然中已無鮮花開放。 **主席在1929年10月寫有《采桑子?重陽》詞: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詩中“黃花”即菊花。
此詩贊頌了秋天重陽,之菊化勝過春天的風光。** 喜愛菊花,他在中南海豐澤園將東廂房辟為書屋, 取名“菊香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