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表達清高的詩句和詩人
山園小梅 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落花 宋祁 墜素翻紅各自傷,青樓煙雨忍相忘。
將飛更作回風舞,已落猶成半面妝。 滄海客歸珠有淚,章臺人去骨遺香。
可能無意傳雙蝶,盡付芳心與蜜房。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香杳難隨驛使來。 三衢道中 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梅花絕句 陸游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李郎 2004-3-10 12:33 李郎的詩 梅 一度相思一度逢 最情癡處最多情 三千樹居孤山下 此枝偏生山之陵 李郎 2004-3-10 12:39 秋瑾的《梅》 《梅》 一度相逢一度思 最多情處最情癡 孤山林下三千樹 耐得寒霜是此枝 贈范曄 陸凱 南朝 宋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山園小梅 林和靖 唐 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共金樽。 梅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 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 香杳難隨驛使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絕句(之—)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早梅 南朝·謝燮 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后,無人別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后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臺。 唐·王維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雜詠 唐·王維 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 心心視春草,畏向玉階生。
憶梅 唐·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適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詠寄人 唐·劉禹錫 早花常犯寒,繁實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闌?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問調金鼎,方知正味難。
梅花 唐·崔道融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技依病看。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梅花 唐·庾信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里看。
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覓不見,真悔著衣單。
雪里覓梅花 唐·蕭綱 絕訝梅花晚,爭來雪里窺。 下枝低可見,高處遠難知。
俱羞惜腕露,相讓道腰羸。 定須還剪采,學作兩三技。
梅花 唐·蔣維翰 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 幾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如何入得來? 梅花 宋·陳亮 疏技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發,百花皆后春。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冬日雜興 宋·張耒 空山身欲老,徂歲臘還來。
愁怯年年柳,傷心處處梅。 綠蔬挑甲短,紅蠟點花開。
冰雪如何有,東風日夜回。 再和楊公濟梅花 宋·蘇軾 莫向霜晨怨未開,白頭朝夕自相摧。
斬新一朵含風露,恰似西廂待月來。 贈嶺上梅 宋·蘇軾 梅花開盡白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
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 墨梅 宋·朱熹 夢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凜冰霜。
如今白黑渾休問,且作人間時世妝。 題楊補之畫 宋·樓鑰 梅花屢見筆如神,松竹寧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歲寒只見此三人。 雪梅 宋·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香。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從張仲謀乞臘梅 宋·黃庭堅 聞君寺后野梅發,香蜜染成宮樣黃。
不擬折來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釣雪舟倦睡 宋·楊萬里 小閣明窗半掩門,看書作睡正昏昏。
無端卻被梅花惱,特地吹香破夢魂。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古梅 宋·蕭德藻 湘妃危立凍蛟背,海月冷掛珊瑚枝。
丑怪驚人能嫵媚,斷魂只有曉寒知。 瓶梅 宋·張道洽 寒水一瓶春數枝,清香不減小溪時。
橫斜竹底無人見,莫與微云淡月知。 紅梅 蘇東坡 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 直和根撥送春來。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邊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
二、求表達清高的詩句和詩人
山園小梅 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落花 宋祁 墜素翻紅各自傷,青樓煙雨忍相忘。
將飛更作回風舞,已落猶成半面妝。 滄海客歸珠有淚,章臺人去骨遺香。
可能無意傳雙蝶,盡付芳心與蜜房。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香杳難隨驛使來。 三衢道中 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梅花絕句 陸游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李郎 2004-3-10 12:33 李郎的詩 梅 一度相思一度逢 最情癡處最多情 三千樹居孤山下 此枝偏生山之陵 李郎 2004-3-10 12:39 秋瑾的《梅》 《梅》 一度相逢一度思 最多情處最情癡 孤山林下三千樹 耐得寒霜是此枝 贈范曄 陸凱 南朝 宋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山園小梅 林和靖 唐 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共金樽。 梅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 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 香杳難隨驛使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絕句(之—)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早梅 南朝·謝燮 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后,無人別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后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臺。 唐·王維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雜詠 唐·王維 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 心心視春草,畏向玉階生。
憶梅 唐·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適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詠寄人 唐·劉禹錫 早花常犯寒,繁實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闌?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問調金鼎,方知正味難。
梅花 唐·崔道融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技依病看。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梅花 唐·庾信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里看。
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覓不見,真悔著衣單。
雪里覓梅花 唐·蕭綱 絕訝梅花晚,爭來雪里窺。 下枝低可見,高處遠難知。
俱羞惜腕露,相讓道腰羸。 定須還剪采,學作兩三技。
梅花 唐·蔣維翰 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 幾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如何入得來? 梅花 宋·陳亮 疏技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發,百花皆后春。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冬日雜興 宋·張耒 空山身欲老,徂歲臘還來。
愁怯年年柳,傷心處處梅。 綠蔬挑甲短,紅蠟點花開。
冰雪如何有,東風日夜回。 再和楊公濟梅花 宋·蘇軾 莫向霜晨怨未開,白頭朝夕自相摧。
斬新一朵含風露,恰似西廂待月來。 贈嶺上梅 宋·蘇軾 梅花開盡白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
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 墨梅 宋·朱熹 夢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凜冰霜。
如今白黑渾休問,且作人間時世妝。 題楊補之畫 宋·樓鑰 梅花屢見筆如神,松竹寧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歲寒只見此三人。 雪梅 宋·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香。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從張仲謀乞臘梅 宋·黃庭堅 聞君寺后野梅發,香蜜染成宮樣黃。
不擬折來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釣雪舟倦睡 宋·楊萬里 小閣明窗半掩門,看書作睡正昏昏。
無端卻被梅花惱,特地吹香破夢魂。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古梅 宋·蕭德藻 湘妃危立凍蛟背,海月冷掛珊瑚枝。
丑怪驚人能嫵媚,斷魂只有曉寒知。 瓶梅 宋·張道洽 寒水一瓶春數枝,清香不減小溪時。
橫斜竹底無人見,莫與微云淡月知。 紅梅 蘇東坡 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 直和根撥送春來。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邊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 今年好。
三、描述“清高”的詩句有哪些
1、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出自宋代鄭思肖的《寒菊 / 畫菊》 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釋義: 菊花盛開在秋天,從不與百花為伍,獨立在稀疏的籬笆旁,情操意趣并未衰窮。寧可在枝頭凋謝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凜冽北風之中! 2、吾生如寄,尚想三徑菊花叢。
出自宋代楊炎正的《水調歌頭·把酒對斜日》 把酒對斜日,無語問西風。胭脂何事,都做顏色染芙蓉。
放眼暮江千頃,中有離愁萬斛,無處落征鴻。天在闌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萬里,江南北,浙西東。吾生如寄,尚想三徑菊花叢。
誰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釣魚翁。故國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釋義: 我拿著酒杯面對斜陽,默默無語似乎在問西風。為什么胭脂把荷花染得這么紅。
放眼望去這千頃大江,里面有萬斛的離別哀愁,沒有地方讓遠飛的鴻鳥歇足。唯有闌干的一角可見一線天光,人依靠在一旁半醉半醒中。
萍蹤浪跡于大江南北,走遍了浙西浙東。人生太短促,我還想閑步在三徑籬邊的菊叢。
試問誰是中原豪杰,借我舟楫浮泛五湖,當一個釣魚翁。回望這淪陷的故國,這田園歸意莫要太匆匆。
3、雖慚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香。 出自宋代韓琦的《九日水閣》 池館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會重陽。
雖慚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香。 酒味已醇新過熟,蟹螯先實不須霜。
年來飲興衰難強,漫有高吟力尚狂。 釋義: 池畔的堂館已經坍塌,古老的臺閣一片荒涼,我在此地殷勤接待嘉客,共同度過這美好重陽。
雖然慚愧古舊的園圃秋色疏淡,就像我老去的面容一樣,但請看一看晚年的氣節,正如盛開的**散放清香。 新釀的美酒已經很熟,味道醇厚而又芬芳。
螃蟹早就長得肥嫩,不必再等秋日的寒霜。近年來豪飲的興致衰敗難以勉強,只有高吟詩歌的才力還十分健旺。
4、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重陽席上賦白菊》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釋義: 一院子的菊花金黃金黃,中間有一叢白似霜的花兒是這么孤獨。
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進了少年去的地方。 5、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出自宋代蘇軾的《贈劉景文》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釋義: 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你一定要記住一年中最好的光景,就是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秋末冬初的時節啊。
四、能表現蘇軾處世態度的詩句有哪些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書畫家。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
出身于有文化教養的寒門地主家庭。祖父蘇序是詩人,父蘇洵長于策論,母程氏親授以書。
嘉佑二年(1057)參加禮部考試,中第二名。仁宗殿試時,與其弟蘇轍同科進士及第。
因母喪回蜀。嘉佑六年(1061)經歐陽修推薦,應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為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
任期滿后值父喪歸里。熙寧二年(1069)還朝任職,正是王安石推行新法的時期。
他強調改革吏治,反對驟變。認為「慎重則必成,輕發則多敗。
」因意見未被采納,請求外調,從熙寧四年(1071)起,先后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每到一處,多有政績。
元豐二年(1079),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摘取蘇軾詩句深文周納,羅織罪名,以謗訕新政的罪名逮捕入獄。5個月后被貶黃州為團練副使。
元豐八年(1094)哲宗立,任用司馬光,廢除新法。蘇軾調回京都任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等職,由于與當政者政見不合,再次請調外任。
先后任杭州、潁州、揚州知州。后遷禮部兼端明殿、翰林待讀兩學士。
紹圣元年(1094)哲宗親政后,蘇軾又被一貶再貶,由英州、惠州,一直遠放到儋州(今海南儋縣)。直到元符三年(1100)徽宗即位,才遇赦北歸。
死于常州。宋孝宗時追謚文忠。
蘇軾政治上幾經挫折,始終對人生和美好事物有著執著的追求。他的思想主體是儒家思想,又吸收釋老思想中與儒家相通的部分,保持達觀的處世態度。
文學主張與歐陽修相近。要求有意而言,文以致用。
重視文學的藝術價值。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文學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
創作以詩歌為多,計)2700余首,題材豐富多樣。詩中表現了對國家命運和人民疾苦的關切,特別是對農民的同情。
如《荔枝嘆》、《陳季常所蓄朱陳村嫁娶圖》、《五禽言》、《吳中田婦嘆》等。描寫自然景物的詩寫得精警有新意,耐人尋味。
如《有美堂暴雨》、《題西林壁》等。詩歌還反映了各地的風土人情和生活畫面,無事不可入詩。
寫物傳神,奔放靈動,觸處生春,極富情韻,成一代之大觀。 散文成就很高,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談史議政的文章氣勢磅礴,善于騰挪變化。
敘事記游的散文既充滿詩情畫意,又深含理趣。《喜雨亭記》、《石鐘山記》、前后《赤壁賦》是其代表作品。
詞作多達三百四五十首,突破了相思離別、男歡女愛的藩籬,反映社會現實生活,抒寫報國愛民的情懷。「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包括對農民生活的表現。
詞風大多雄健激昂,頓挫排宕。語言和音律上亦有創新。
「指出向上一路,而新天下耳目」。在詞的發展史上開創了豪放詞派。
代表作品有《江城子·密州出獵》、《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赤壁懷古》等。愛情詞、詠物詞均有佳作,表現出多樣化的藝術風格。
傳世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 照無眠。 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1.蘇軾的《水調歌頭》,是中秋詞中最著名的一首,向來膾炙人口。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歷代選蘇軾詞的也總選到這一首。
這詞作于丙辰(宋神宗熙寧九年即公元1076年)中秋,蘇軾四十一歲,時為密州(現在的山東諸城)太守。題說“兼懷子由”,當時蘇軾與其弟子由已經六七年不見了。
這首詞所表現的思想感情,本來甚為明顯,蘇軾因政治處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蘇轍的別離,中秋對月,不無抑郁惆悵之感。但是他沒有陷在消極悲觀的情緒中,旋即以超然達觀的思想排除憂患,終于表現出對人間生活的熱愛的矛盾過程。
而前人卻多妄解,說神宗讀到“瓊樓玉宇”兩句,嘆云:“蘇軾終是愛君”,即量移汝州。此說與事實不符。
蘇軾移汝州在黃州之后,不能說因這詞而“量移汝州”。 詞的上片主要抒發自己對政治的感慨。
開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兩句,是從李白《把酒問月》詩:“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兩句脫化而來。同時點明飲酒賞月。
接下說“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表面上好像是贊美月夜;也有當今朝廷上情況不知怎樣的含意。《詩經》中“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并非問今天是什么日子,而是贊美的語氣:“今天是多么好的日子啊!”的意思。
下面“我欲乘風歸去”三句,表面是說“我本來是神仙境界中來的,現在想隨風回到天上神仙住的‘瓊樓玉宇’中去,但是又怕經受不住天上的寒冷”。這幾句也是指政治遭遇而言,想回到朝廷中去,但是又怕黨爭激烈,難以容身。
末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兩句是說,既然天上回不去,還不如在人間好,這里所謂“人間”,即指作地方官而言,只要奮發有為,做地方官同樣可以為國家出力。這樣想通了,他仰望。
五、求一些表現人清高優雅的詩句
1、《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宋代:晏殊 原文: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譯文:昨天夜里西風慘烈,凋零了綠樹。我獨自登上高樓,望盡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
想給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連綿,碧水無盡,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處。
2、《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宋代:歐陽修 原文: 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譯文:樽前擬把歸期說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說時佳人無語滴淚,如春風嫵媚的嬌容,先自凄哀低咽。啊,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處癡絕,這凄凄別恨不關涉樓頭的清風,中天的明月。
3、《飲酒·其五》魏晉:陶淵明 原文: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
問我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
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著伴兒歸來。這里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4、《愛蓮說》宋代:周敦頤 原文: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譯文:我則唯獨愛蓮花,蓮花從污泥中生長出來,卻不被沾染污穢,它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
5、《夏日絕句》宋代:李清照 原文: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譯文:生時應當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們還在懷念項羽,因為他不肯茍且偷生,退回江東。
六、古代具有清高的文人,,及其突顯清高的詩句
1、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魏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譯文:少小時就沒有隨俗氣韻,自己的天性是熱愛自然。
2、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譯文:仰面朝天縱聲大笑著走出門去,我怎么會是長期身處草野之人?
3、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唐)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譯文: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來自欺欺人。
4、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魏晉)陶淵明《飲酒(其五)》
譯文: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
5、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魏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譯文:我在南山下種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