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靜謐的詩句
王籍的《入若耶溪》中“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王維的《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王維《山居秋暝》“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的《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鳥鳴澗》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二、描寫山空曠幽靜的詩句
絞盡腦汁- -只想了這么多= =
《鹿柴》 作者:[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尋隱者不遇》 作者:[唐]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南朝梁·王籍《入若邪溪》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尤其是這兩句)
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游。
《山居秋暝》 作者:[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題破山寺后禪院》 作者:[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暫時就是這么多- -想不起來了- -想起來再說吧。其實一般詩人都有寓意的,單純寫山空曠的不多,一般是受到排擠了才想到看看山去也~~~~~~~~~~~~~~~~
三、形容幽靜愜意的古詩詞有哪些
1、《山中雜詩》-南北朝 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譯文:山邊飄來的煙靄,從竹林的縫隙里看到落日。
鳥兒向屋檐上飛著,遠遠看去天邊的云氣好象是從窗里流出來的一樣。 2、《竹里館》-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譯文:月夜,獨坐幽靜的竹林子里,間或彈彈琴,間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靜幽深,無人知曉,卻有明月陪伴,殷勤來相照。 3、《約客》-宋·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春早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譯文:黃梅時節,家家戶戶都被裹在蒙蒙雨霧中,長滿青草的池塘一帶,到處是一片蛙聲。
夜已過半,(詩人)約好的客人還不見到來,只得對著棋盤獨自推敲,不知不覺間燈花都落了。 4、《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譯文: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空氣涼爽,仿佛已經到了秋天。
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蕩下輕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5、《雨過山村》-唐代:王建 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梔子花。 譯文:雨中傳來雞鳴,山村里依稀一兩戶人家。
村路竹溪之上,一條板橋斜橫。婆媳相喚,一起去選蠶種。
只有那梔子花開,獨自搖曳庭院中。
四、形容安靜的古詩詞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李白《獨坐敬亭山》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韋應物《滁州西澗》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江雪》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王維《鳥鳴澗》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賈島《題李凝幽居》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