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什么詩句形容雅魯藏布大峽谷
形容雅魯藏布大峽谷的五首古詩。
第一首、《巴東峽口》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水宿頻欹側,徒行又險艱。
舟危神女峽,馬瘦鬼門關。
照夜燒畬隴,緣云種笮山。
催成頭雪白,休說鬢絲斑。
第二首、《次及甫入峽雜詠·峽口》
年代: 宋 作者: 洪咨夔。
山隘留天少,江迂占地多。
風梢猿自掛,露草虎曾過。
坐客猶吳語,行人盡楚歌。
川妃瀾浪甚,著語試誰何。
第三首、
幽深峽谷草芳青,碧綠平湖水透明。
薄霧如紗盤峻嶺,朝陽似線照叢林,
風和日麗多明媚,鳥語花香也激情。
寂靜空鳴聞氣息,船公擺渡把漁驚。
第四首、
千里神龍咆哮地,雪翁萬仞破青天。
水簾四幕攀絕壁,險灘九疊浪卷煙。
春夏秋冬一日盡,云林山水百重泉。
谷邊處處桃花笑,尋遍人間無二園。
第五首、
九龍飛渡煙云起,一山奇絕一山低。
凹晶館里泉聲澈,凸翠石上人語稀。
小黛照影心柔處,晴妝帶霧風舒時。
愛到濃時賦一曲,此情不老成追憶。
擴展資料:
雅魯藏布大峽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峽谷。據國家測繪局公布的數據:這個大峽谷北起米林縣派鎮大渡卡村(海拔3000米),經排龍鄉的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南到墨脫縣巴昔卡村(海拔115米,在藏南地區靠近印度阿薩姆邦的地方),主體在墨脫縣。
二、描寫峽谷的詩詞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酈道元的《水經注》:“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澗道之峽,車不方軌,號曰天險.”
《巫山高二首》孟郊
巴山上峽重復重,陽臺碧峭十二峰.荊王獵時逢暮雨,
夜臥高丘夢神女.輕紅流煙濕艷姿,行云飛去明星稀.
目極魂斷望不見,猿啼三聲淚沾衣.
見盡數萬里,不聞三聲猿.但飛蕭蕭雨,中有亭亭魂.
千載楚襄恨,遺文宋玉言.至今青冥里,云結深閨門.
《相和歌辭·蜀國弦》李賀
楓香晚華靜,錦水南山影.驚石墜猿哀,竹云愁半嶺.
涼月生秋浦,玉沙鱗鱗光.誰家紅淚客,不忍過瞿塘.
杜甫的“巴東之峽生凌凘,彼蒼回軒人得知.”
白居易的竹枝詞“瞿塘峽口冷煙低,白帝城頭月向西.”
《琴曲歌辭·三峽流泉歌》李季蘭 (這是個名妓啊……才女……)
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水常自聞.玉琴彈出轉寥夐,
直似當時夢中聽.三峽流泉幾千里,一時流入深閨里.
巨石奔崖指下生,飛波走浪弦中起.初疑噴涌含雷風,
又似嗚咽流不通.回湍曲瀨勢將盡,時復滴瀝平沙中.
憶昔阮公為此曲,能使仲容聽不足.一彈既罷復一彈,
愿似流泉鎮相續.
三、描寫 峽谷 詩句
1、《巴東峽口》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水宿頻欹側,徒行又險艱。
舟危神女峽,馬瘦鬼門關。
照夜燒畬隴,緣云種笮山。
催成頭雪白,休說鬢絲斑。
2、《次及甫入峽雜詠·峽口》
年代: 宋 作者: 洪咨夔
山隘留天少,江迂占地多。
風梢猿自掛,露草虎曾過。
坐客猶吳語,行人盡楚歌。
川妃瀾浪甚,著語試誰何。
3、《出微王峽讀子厚詩恍然偶作二絕句》
年代: 宋 作者: 張嵲
西來一水古今綠,峽里諸山天下奇。
非是愚溪溪上客,未應輕作此山詩。
4、《鐵堂峽》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山風吹游子,縹緲乘險絕。峽形藏堂隍,壁色立積鐵。
徑摩穹蒼蟠,石與厚地裂。修纖無垠竹,嵌空太始雪。
威遲哀壑底,徒旅慘不悅。水寒長冰橫,我馬骨正折。
生涯抵弧矢,盜賊殊未滅。飄蓬逾三年,回首肝肺熱。
5、《過馬肝峽石形與色皆如馬肝迸出峭壁之上予觀》
年代: 宋 作者: 袁說友
巉巖復巉巖,昨日通靈灘。
通靈二十里,有峽名馬肝。
一山削壁立萬仞,中有突兀如芝蟠。
輪囷累片葉,盤結分枝欒。
宛然老枝菌,如出枯樹端。
大窠數尺迸崖縫,小者四五高低攢。
往來競稱馬肝石,不悟石芝為異觀。
朝廷日清明,郡國無曠官。
鐘此溫厚氣,瑞劃凝漓岏。
不見為羊又為馬,石芝靈異元非難。
此芝瑞峽中,一一行人看。
何人果妙丹青手,便可圖上歸長安。
四、描寫太行山的詩詞
苦寒行曹操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頸長嘆息,遠行多所懷.我心何怫郁?思欲一東歸.水深橋梁絕,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無宿棲.行行日已遠,人馬同時饑.擔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東山》詩,悠悠令我哀.行路難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七月一日曉入太行山李賀 一夕繞山秋,香露溘蒙綠.新橋倚云阪,候蟲嘶露樸.洛南今已遠,越衾誰為熟?石氣何凄凄,老莎如短鏃.太行山大峽谷無名氏五朵危崖五指開,亭亭玉立絕塵埃,驚濤忽漲清泉水,是否翻云覆雨來.太 行 山 無名氏心曠天欲高,豪氣干云霄.未得強賊首,不敢笑黃巢.。
五、形容山谷的詩句
唐 王維《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青山。
綠水。碧草。
翠竹。藍天。
琴音微涼,像起浮在寒潭上的月光般飄渺,爾后漸行漸遠……竹笛聲清冷。簫聲悠遠蒼涼。
整個山谷沉寂在一片半寂寞半憂傷的聲響以及綠樹環繞的清冷中。王維《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 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 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 憑軒涕泗流。 《江畔獨步尋花》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絕句》 兩只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綦毋潛 《春泛若耶溪》 幽意無斷絕, 此去隨所偶。
晚風吹行舟, 花路入溪口。 際夜轉西壑, 隔山望南斗。
潭煙飛溶溶, 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彌漫, 愿為持竿叟。
王維 《青溪》 言入黃花川, 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 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 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 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 清川澹如此。 請留盤石上, 垂釣將已矣。
《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 連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 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 隔水問樵夫。
孟浩然 《秋登萬山寄張五》 北山白云里, 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 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 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 平沙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 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 共醉重陽節。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 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 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 徒有羨魚情。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山瞑聽猿愁, 滄江急夜流。 風鳴兩岸葉,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維揚憶舊游。 還將兩行淚, 遙寄海西頭。
常建 《題破山寺后禪院》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 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 但馀鐘磬音。
王之渙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勃 《滕王閣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 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 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 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 檻外長江空自流。
李白 《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游, 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破日, 長安不見使人愁。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穎是銀河落九天。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崔顥 《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白居易 《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 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 綠楊陰里白沙堤。
《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張繼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劉禹錫 《竹枝詞》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情還有晴。
杜牧 《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張祜 《題金陵渡》 金陵津渡水山樓,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兩三星火是瓜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