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鵝卵石”的詩句有哪些
答人
太上隱者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
山中無歷日,寒盡不知年。
偶然來到這深山的松樹下游玩,累了就用石頭當枕頭無憂無慮地睡上一覺。山中沒有記載年月時令的歷書,冬去春來,也不知道是那年那月。
如果說陶淵明身居魏晉,慨想羲皇,主要是出于對現實的不滿;那么,唐人向往那據說是恬淡無為的太古時代,則多帶浪漫的意味。唐時道教流行,此詩作者大約是其皈依者。據《古今詩話》載,這位隱者的來歷為人所不知,曾有好事者當面打聽他的姓名,他也不答,卻寫下這首詩。詩人這里以自己的隱居生活和山中的節氣變化,向人們展示了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高人形象。
首聯“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這與其說是“答人”,毋寧說是有點像傳神的自題小像。“偶來”,其行蹤顯得非常自由無羈,不可追躡。“高枕”,則見其恬淡無憂。“松樹”、“石頭”,設物布景簡樸,卻富于深山情趣。
在這“別有天地非人間”的山中,如同生活在想象中的遠古社會,“雖無紀歷志,四時自成歲。”(陶淵明《桃花源詩》)“寒盡”二字,就含四時成歲之意。而且它還進了一步,雖知“寒盡”歲暮,卻又“不知年”。這里當含有兩層意思:一層是從“無歷日”演繹而來,意即“不解數甲子”(唐人詩句:“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二層是不知今是何世之意,猶《桃花源記》的“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可見詩中人不但在空間上獨來獨往,在時間上也是無拘無礙的。到這里,“太上隱者”的形象完成了,且有呼之欲出之感。
“五絕無閑字易,有余味難。”(劉熙載《藝概》)此詩字字無虛設,語語古淡,無用力痕跡;其妙處尤在含意豐茸,令人神遠。李白《山中答俗人問》寫問而不答,不答而答,表情已覺高逸。此詩則連問答字面俱無,旁若無人,卻又是一篇絕妙的“答俗人問”。只不過其回答方式更為活潑無礙,更為得意忘言,令人有“羚羊掛角,無跡可求”之感。
二、形容“鵝卵石”的詞語有哪些
五彩斑斕 奇形怪狀 大小各異 晶瑩剔透 圓潤如玉
結構細亮 光亮透明 青石如鏡 光可鑒人 宛如天工
鵝卵石【é luǎn shí】
鵝卵石:卵石的一種,直徑40—150毫米左右,是一種天然的建筑材料。
鵝卵石的由來,源自于千萬年前的地殼運動后由古老河床隆起產生的砂石山中,經歷著山洪沖擊、流水搬運過程中不斷的擠壓、摩擦。在數萬年滄桑演變過程中,它們飽經浪打水沖的運動,被礫石碰撞磨擦失去了不規則的棱角,又和泥沙一道被深埋在地下沉默了千百萬年,從此形成鵝卵石這種純天然的石材。
參考資料
百度知道:http://www,*
三、寫鵝卵石的句子
鵝卵石,一種美麗并且堅硬的石頭,也正是這樣一塊小小的石頭,讓我明白了面對生活要堅強,不要讓困難打敗,要戰勝困難。
這是鵝卵石?!這塊鵝卵石好漂亮啊!摸一摸,真是光滑呀!甚至沒有一點兒瑕疵.真是一塊透明的“小玻璃”!這可真是一塊寶玉啊,我忍不住親了又親,真是愛不釋手.我已經下定決心了:我一定要好好愛護這塊千載難逢的寶玉!嘿!這小家伙的吸引力還真強,我情不自禁了親了一口!我愛死你了!水里全是鵝卵石,各種各樣的形狀,有的像愛心,有的像天上的星星忽閃忽閃眨著眼睛,它們的顏色也不一,有紫褐色、深灰色、淺黃色、條紋相間,漂亮極了.想罷,那便是我小時候最愛的玩具。我呀,可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鵝卵石迷,一走進我的房間,里面什么奇形怪狀的石頭都有,有三角形的、正方形的、圓形的,還有許多形狀不規則的。
四、5個贊美石頭的詩句
題自畫石 曹雪芹 愛此一拳石,玲瓏出自然。
溯源應太古,墮世又何年?有志歸完璞,無才去補天。不求邀眾賞,瀟灑做頑仙。
雙石 白居易 蒼然兩片石,厥狀怪且丑。俗用無所堪,時人嫌不取。
結從胚渾始,得自洞庭口。萬古遺水濱,一朝入吾手。
擔舁來郡內,洗刷去泥垢。孔黑煙痕深,罅青苔色厚。
老蛟蟠作足,古劍插為首。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間有。
一可支吾琴,一可貯吾酒。峭絕高數尺,坳泓容一斗。
五弦倚其左,一杯置其右。洼樽酌未空,玉山頹已久。
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漸恐少年場,不容垂白叟。
回頭問雙石,能伴老夫否。石雖不能言,許我為三友。
望夫石 王建 望夫處,江悠悠。化為石,不回頭。
上頭日日風復雨,行人歸來石應語。太湖石 白居易 遠望老嵯峨,近觀怪嵚崟。
才高八九尺,勢若千萬尋。嵌空華陽洞,重疊匡山岑。
邈矣仙掌迥,呀然劍門深。形質冠今古,氣色通晴陰。
未秋已瑟瑟,欲雨先沉沉。天姿信為異,時用非所在。
磨刀不如礪,搗帛不如砧。何乃主人意,重之如萬金。
豈伊造物者,獨能知我心。過石頭城 張祜累累墟墓葬西原,六代同歸蔓草根。
唯是歲華流盡處,石頭城下水千痕。
五、描寫“鵝卵石”的詩句有哪些
答人 太上隱者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
山中無歷日,寒盡不知年。 偶然來到這深山的松樹下游玩,累了就用石頭當枕頭無憂無慮地睡上一覺。
山中沒有記載年月時令的歷書,冬去春來,也不知道是那年那月。 如果說陶淵明身居魏晉,慨想羲皇,主要是出于對現實的不滿;那么,唐人向往那據說是恬淡無為的太古時代,則多帶浪漫的意味。
唐時道教流行,此詩作者大約是其皈依者。據《古今詩話》載,這位隱者的來歷為人所不知,曾有好事者當面打聽他的姓名,他也不答,卻寫下這首詩。
詩人這里以自己的隱居生活和山中的節氣變化,向人們展示了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高人形象。 首聯“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這與其說是“答人”,毋寧說是有點像傳神的自題小像。
“偶來”,其行蹤顯得非常自由無羈,不可追躡。“高枕”,則見其恬淡無憂。
“松樹”、“石頭”,設物布景簡樸,卻富于深山情趣。 在這“別有天地非人間”的山中,如同生活在想象中的遠古社會,“雖無紀歷志,四時自成歲。”
(陶淵明《桃花源詩》)“寒盡”二字,就含四時成歲之意。而且它還進了一步,雖知“寒盡”歲暮,卻又“不知年”。
這里當含有兩層意思:一層是從“無歷日”演繹而來,意即“不解數甲子”(唐人詩句:“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二層是不知今是何世之意,猶《桃花源記》的“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可見詩中人不但在空間上獨來獨往,在時間上也是無拘無礙的。
到這里,“太上隱者”的形象完成了,且有呼之欲出之感。 “五絕無閑字易,有余味難。”
(劉熙載《藝概》)此詩字字無虛設,語語古淡,無用力痕跡;其妙處尤在含意豐茸,令人神遠。李白《山中答俗人問》寫問而不答,不答而答,表情已覺高逸。
此詩則連問答字面俱無,旁若無人,卻又是一篇絕妙的“答俗人問”。只不過其回答方式更為活潑無礙,更為得意忘言,令人有“羚羊掛角,無跡可求”之感。
六、5個贊美石頭的詩句
題自畫石 曹雪芹
愛此一拳石,玲瓏出自然。
溯源應太古,墮世又何年?
有志歸完璞,無才去補天。
不求邀眾賞,瀟灑做頑仙。
雙石 白居易
蒼然兩片石,厥狀怪且丑。
俗用無所堪,時人嫌不取。
結從胚渾始,得自洞庭口。
萬古遺水濱,一朝入吾手。
擔舁來郡內,洗刷去泥垢。
孔黑煙痕深,罅青苔色厚。
老蛟蟠作足,古劍插為首。
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間有。
一可支吾琴,一可貯吾酒。
峭絕高數尺,坳泓容一斗。
五弦倚其左,一杯置其右。
洼樽酌未空,玉山頹已久。
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
漸恐少年場,不容垂白叟。
回頭問雙石,能伴老夫否。
石雖不能言,許我為三友。
望夫石 王建
望夫處,江悠悠。化為石,不回頭。
上頭日日風復雨,行人歸來石應語。
太湖石 白居易
遠望老嵯峨,近觀怪嵚崟。
才高八九尺,勢若千萬尋。
嵌空華陽洞,重疊匡山岑。
邈矣仙掌迥,呀然劍門深。
形質冠今古,氣色通晴陰。
未秋已瑟瑟,欲雨先沉沉。
天姿信為異,時用非所在。
磨刀不如礪,搗帛不如砧。
何乃主人意,重之如萬金。
豈伊造物者,獨能知我心。
過石頭城 張祜
累累墟墓葬西原,六代同歸蔓草根。
唯是歲華流盡處,石頭城下水千痕。
七、求贊美石頭的詩,不需要太長,
【玄都壇歌,寄元逸人】杜甫
故人昔隱東蒙峰,已佩含景蒼精龍。
故人今居子午谷,獨在陰崖結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壇,青石漠漠常風寒。<--------
子規夜啼山竹裂,王母晝下云旗翻。
知君此計成長往,芝草瑯\日應長。
鐵鎖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蕭爽。
【中丞嚴公雨中垂寄見憶一絕,奉答二絕】杜甫
雨映行宮辱贈詩,元戎肯赴野人期。
江邊老病雖無力,強擬晴天理釣絲。
何日雨晴云出溪,白沙青石先無泥。<----------
只須伐竹開荒徑,倚杖穿花聽馬嘶。
【東峰亭各賦一物得幽徑石】王緯
片石東溪上,陰崖剩阻修。
雨馀青石靄,歲晚綠苔幽。<-----------
從來不可轉,今日為人留。
【黃家洞】李賀
雀步蹙沙聲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鏃。<---------
黑幡三點銅鼓鳴,高作猿啼搖箭箙。
彩巾纏踍幅半斜,溪頭簇隊映葛花。
山潭晚霧吟白鼉,竹蛇飛蠹射金沙。
閑驅竹馬緩歸家,官軍自殺容州槎。
【青石-激忠烈也】白居易
青石出自藍田山,兼車運載來長安。<---------
工人磨琢欲何用,石不能言我代言。
不愿作人家墓前神道碣,墳土未干名已滅。
不愿作官家道旁德政碑,不鐫實錄鐫虛辭。
愿為顏氏段氏碑,雕鏤太尉與太師。
刻此兩片堅貞質,狀彼二人忠烈姿。
義心如石屹不轉,死節如石確不移。
如觀奮擊朱泚日,似見叱訶希烈時。
各于其上題名謚,一置高山一沉水。
陵谷雖遷碑獨存,骨化為塵名不死。
長使不忠不烈臣,觀碑改節慕為人。
慕為人,勸事君。
【蓮石】白居易
青石一兩片,白蓮三四枝。<------
寄將東洛去,心與物相隨。
石倚風前樹,蓮栽月下池。
遙知安置處,預想發榮時。
領郡來何遠,還鄉去已遲。
莫言千里別,歲晚有心期。
【別石泉】李紳
素沙見底空無色,青石潛流暗有聲。<-----------
微渡竹風涵淅瀝,細浮松月透輕明。
桂凝秋露添靈液,茗折香芽泛玉英。
應是梵宮連洞府,浴池今化醒泉清。
【寄山友長孫棲嶠】賈島
此時氣蕭颯,琴院可應關。
鶴似君無事,風吹雨遍山。
松生青石上,泉落白云間。<------
有徑連高頂,心期相與還。
【深山逢老僧二首】貫休
衲衣線粗心似月,自把短鋤鋤榾柮。
青石溪邊踏葉行,數片云隨兩眉雪。<------
八、贊美石頭品質的句子
1. 石以砥焉,化鈍為利。
2. 要堅持有一天能變成堅硬的石頭!我們永遠渴望有一天我們的權利得以實現。但留給我們的只有恐懼,在人生旅途上永遠把我們追逐。
3. 機遇像一塊粗糙的石頭,只有在雕刻家手中才能獲得新生,除此比喻,機遇又能是什么呢?上天給了我們機遇,而我們則必須按自己的設計塑造它。 4. 我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工作,我可以說,我活了七十五歲,沒有哪一個月過的是舒服的生活,就好象推一塊石頭上山,石頭不停地滾下來又推上去。
5. 在青春的世界里,沙粒要變成真珠,石頭要化做黃金;。
青春的魅力,應當叫枯枝長出鮮果,沙漠布滿森林;。
這才是青春的美,青春的快樂,青春的本份! 6. 石頭,自古以來都是以珍為貴,那些比較珍貴的石頭有:玉石、寶石、鉆石。
它們在古時候可以當做錢來用,在現代社會更是價值不菲,更是有人不惜花林價錢來珍藏。 7. 鵝卵石,你每天都被我們踩到腳下,你從未說過怨言。
8. 一座隆起的巖石,上面長著矮樹,變得毛茸茸的;巖石腳下被阿伏納河河水沖壞,這樣一個位置使它有幾分像一只巨大的烏龜橫臥水面,又像一座拱橋,從底下可以望見一段明麗如鏡的河水。
9. 別成一格的還有那些石頭。
有的石頭像蓮花瓣,有的像大象頭,有的像老人,有的像臥虎,有的錯落成橋,有的兀立如柱,有的側身探海,有的怒目相向,有的什么也不像,黑忽忽的,一動不動,堵住你的去路。 10. 我就像一快石頭,挪也挪不走,那么堅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