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非花(詩句)
花非花,霧非霧。
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
白居易詩不僅以語言淺近著稱,其意境亦多顯露。這首“花非花”卻頗有些“朦朧”味兒,在白詩中確乎是一個特例。
詩取前三字為題,近乎“無題”。首二句應讀作“花——非花,霧——非霧”,先就給人一種捉摸不定的感覺。
“非花”、“非霧”均系否定,卻包含一個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霧。因此可以說,這是兩個靈巧的比喻。
蘇東坡似從這里獲得一絲靈感,寫出了“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水龍吟》)的名句。蘇詞所詠為楊花柳絮,而白詩所詠何物未嘗顯言。
但是,從“夜半來,天明去”的敘寫,可知這里取喻于花與霧,在于比方所詠之物的短暫易逝,難持長久。 單看“夜半來,天明去”,頗使讀者疑心是在說夢。
但從下句“來如春夢”四字,可見又不然了。“夢”原來也是一比。
這里“來”、“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啟下作用,由此生發出兩個新鮮比喻。“夜半來”者春夢也,春夢雖美卻短暫,于是引出一問:“來如春夢幾多時?”“天明”見者朝霞也,云霞雖美卻易幻滅,于是引出一嘆:“去似朝云無覓處”。
詩由一連串比喻構成,這叫博喻。它們環環緊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
反復以鮮明的形象突出一個未曾說明的喻意。詩詞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如《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之“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軛”,賀鑄《青玉案》的“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但這些博喻都不過是詩詞中一個組成部分,象此詩通篇用博喻構成則甚罕見。再者,前一例用南箕、北斗、牽牛等星象作比,喻在“噓名復何益”;后一例用煙草、風絮、梅雨等景象作比,喻在“借問閑悉都幾許”,其喻本(被喻之物)都是明確的。
而此詩只見喻體(用作比喻之物)而不知喻本,就象一個耐人尋思的謎。從而詩的意境也就蒙上一層“朦朧”的色彩了。
雖說如此,但此詩詩意卻并不完全隱晦到不可捉摸。它被作者編在集中“感傷”之部,同部還有情調接近的作品。
一是《真娘墓》,詩中寫道:“霜摧桃李風折蓮,真娘死時猶少年。脂膚荑手不堅固,世間尤物難留連。
難留連,易銷歇,塞北花,江南雪。”另一是《簡簡吟》,詩中寫到:“二月繁霜殺桃花,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詩均為悼亡之作,它們末句的比喻,尤其是那“易銷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云”,與此詩末二句的比喻幾乎一模一樣,連音情都逼肖的,它們都同樣表現出一種對于生活中存在過、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與物的追念、惋惜之情。
而《花非花》一詩在集中緊編在《簡簡吟》之后,更告訴讀者關于此詩歸趣的一個消息。此詩大約與《簡簡吟》同時為同一目的所作吧。
此詩運用三字句與七字句輪換的形式(這是當時民間歌謠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節律整飭與錯綜之美,極似后來的小令。所以后人竟采此詩句法為詞調,而以“花非花”為調名。
詞對五七言詩在內容上的一大轉關,就在于更傾向于人的內在心境的表現。在這點上,此詩也與詞相近。
這種“詩似小詞”的現象,出現在唐代較早從事詞體創作的詩人白居易筆下,原是很自然的。
二、花非花(詩句)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
白居易詩不僅以語言淺近著稱,其意境亦多顯露。這首“花非花”卻頗有些“朦朧”味兒,在白詩中確乎是一個特例。
詩取前三字為題,近乎“無題”。首二句應讀作“花——非花,霧——非霧”,先就給人一種捉摸不定的感覺。“非花”、“非霧”均系否定,卻包含一個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霧。因此可以說,這是兩個靈巧的比喻。蘇東坡似從這里獲得一絲靈感,寫出了“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水龍吟》)的名句。蘇詞所詠為楊花柳絮,而白詩所詠何物未嘗顯言。但是,從“夜半來,天明去”的敘寫,可知這里取喻于花與霧,在于比方所詠之物的短暫易逝,難持長久。
單看“夜半來,天明去”,頗使讀者疑心是在說夢。但從下句“來如春夢”四字,可見又不然了。“夢”原來也是一比。這里“來”、“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啟下作用,由此生發出兩個新鮮比喻。“夜半來”者春夢也,春夢雖美卻短暫,于是引出一問:“來如春夢幾多時?”“天明”見者朝霞也,云霞雖美卻易幻滅,于是引出一嘆:“去似朝云無覓處”。
詩由一連串比喻構成,這叫博喻。它們環環緊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反復以鮮明的形象突出一個未曾說明的喻意。詩詞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如《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之“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軛”,賀鑄《青玉案》的“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但這些博喻都不過是詩詞中一個組成部分,象此詩通篇用博喻構成則甚罕見。再者,前一例用南箕、北斗、牽牛等星象作比,喻在“噓名復何益”;后一例用煙草、風絮、梅雨等景象作比,喻在“借問閑悉都幾許”,其喻本(被喻之物)都是明確的。而此詩只見喻體(用作比喻之物)而不知喻本,就象一個耐人尋思的謎。從而詩的意境也就蒙上一層“朦朧”的色彩了。
雖說如此,但此詩詩意卻并不完全隱晦到不可捉摸。它被作者編在集中“感傷”之部,同部還有情調接近的作品。一是《真娘墓》,詩中寫道:“霜摧桃李風折蓮,真娘死時猶少年。脂膚荑手不堅固,世間尤物難留連。難留連,易銷歇,塞北花,江南雪。”另一是《簡簡吟》,詩中寫到:“二月繁霜殺桃花,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詩均為悼亡之作,它們末句的比喻,尤其是那“易銷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云”,與此詩末二句的比喻幾乎一模一樣,連音情都逼肖的,它們都同樣表現出一種對于生活中存在過、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與物的追念、惋惜之情。而《花非花》一詩在集中緊編在《簡簡吟》之后,更告訴讀者關于此詩歸趣的一個消息。此詩大約與《簡簡吟》同時為同一目的所作吧。
此詩運用三字句與七字句輪換的形式(這是當時民間歌謠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節律整飭與錯綜之美,極似后來的小令。所以后人竟采此詩句法為詞調,而以“花非花”為調名。詞對五七言詩在內容上的一大轉關,就在于更傾向于人的內在心境的表現。在這點上,此詩也與詞相近。這種“詩似小詞”的現象,出現在唐代較早從事詞體創作的詩人白居易筆下,原是很自然的
三、白居易《花非花》全詩內容是什么
唐代詩人白居易所作的《花非花》全詩原文如下: 花非花,霧非霧。
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
白話文意思是說它是花不是花,說它是霧嗎不是霧。半夜時到來,天明時離去。
來時仿佛短暫而美好的春夢?離去時又像清晨的云彩無處尋覓。 擴展資料 白居易號香山居士,所謂居士,是在家修菩提果,行菩薩道之人,這首詩的表達和白居易的身份也息息相關,花非花霧非霧其實都說的是自然界的真實狀況,是對作者修行證悟的最好說明。
也就是說花的長成,并不是因為人們給他們命名為花而長成。 來如春夢幾多時,這句正好點名了作者的心思。
對人生如夢幻泡影,如霧亦如電的感慨。更是作者在體悟到人生,明白了花非花,霧非霧這個道理之后,對自己的“之前”,以及對仍未明白的人的一種感慨。
去似朝云無覓處也是如此,作者體悟到世事無常,就像花和霧一般虛無縹緲,此詩表達對人生如夢幻泡影,如霧亦如電的感慨,表現出一種對于生活中存在過、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與物的追念、惋惜之情。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花非花。
四、急求 白居易《花非花》的詩詞鑒賞
白居易的《花非花》: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 白居易詩不僅以語言淺近著稱,其意境亦多顯露。
這首"花非花"卻頗有些"朦朧"味兒,在白詩中確乎是一個特例。 詩取前三字為題,近乎"無題"。
首二句應讀作"花——非花,霧——非霧",先就給人一種捉摸不定的感覺。"非花"、"非霧"均系否定,卻包含一個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霧。
因此可以說,這是兩個靈巧的比喻。蘇東坡似從這里獲得一絲靈感,寫出了"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水龍吟》)的名句。
蘇詞所詠為楊花柳絮,而白詩所詠何物未嘗顯言。但是,從"夜半來,天明去"的敘寫,可知這里取喻于花與霧,在于比方所詠之物的短暫易逝,難持長久。
單看"夜半來,天明去",頗使讀者疑心是在說夢。但從下句"來如春夢"四字,可見又不然了。
"夢"原來也是一比。這里"來"、"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啟下作用,由此生發出兩個新鮮比喻。
"夜半來"者春夢也,春夢雖美卻短暫,于是引出一問:"來如春夢幾多時?""天明"見者朝霞也,云霞雖美卻易幻滅,于是引出一嘆:"去似朝云無覓處"。 詩由一連串比喻構成,這叫博喻。
它們環環緊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反復以鮮明的形象突出一個未曾說明的喻意。
詩詞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如《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之"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軛",賀鑄《青玉案》的"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但這些博喻都不過是詩詞中一個組成部分,象此詩通篇用博喻構成則甚罕見。
再者,前一例用南箕、北斗、牽牛等星象作比,喻在"噓名復何益";后一例用煙草、風絮、梅雨等景象作比,喻在"借問閑悉都幾許",其喻本(被喻之物)都是明確的。而此詩只見喻體(用作比喻之物)而不知喻本,就象一個耐人尋思的謎。
從而詩的意境也就蒙上一層"朦朧"的色彩了。 雖說如此,但此詩詩意卻并不完全隱晦到不可捉摸。
它被作者編在集中"感傷"之部,同部還有情調接近的作品。一是《真娘墓》,詩中寫道:"霜摧桃李風折蓮,真娘死時猶少年。
脂膚荑手不堅固,世間尤物難留連。難留連,易銷歇,塞北花,江南雪。
"另一是《簡簡吟》,詩中寫到:"二月繁霜殺桃花,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詩均為悼亡之作,它們末句的比喻,尤其是那"易銷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云",與此詩末二句的比喻幾乎一模一樣,連音情都逼肖的,它們都同樣表現出一種對于生活中存在過、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與物的追念、惋惜之情。而《花非花》一詩在集中緊編在《簡簡吟》之后,更告訴讀者關于此詩歸趣的一個消息。
此詩大約與《簡簡吟》同時為同一目的所作吧。 此詩運用三字句與七字句輪換的形式(這是當時民間歌謠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節律整飭與錯綜之美,極似后來的小令。
所以后人竟采此詩句法為詞調,而以"花非花"為調名。詞對五七言詩在內容上的一大轉關,就在于更傾向于人的內在心境的表現。
在這點上,此詩也與詞相近。這種"詩似小詞"的現象,出現在唐代較早從事詞體創作的詩人白居易筆下,原是很自然的。
廖雋嘉(Elise)的第二支單曲《花非花》還是由自己作詞作曲,她正努力向創作歌手之列邁向,這是一首和第一支單曲迥然不同風格的歌曲,更像一首民謠,更能打動我們心靈深處那根親情弦的一首歌曲。這首根據白居易詩詞改編的歌曲,是嘉嘉送給母親的禮物。
因為入行后很少有時間和家人在一起,只能通過打電話和發短信來保持聯絡,現在長大了,更體會到媽媽對自己的良苦用心,想到這些,嘉嘉常常偷偷落淚,深深感到自己身上有一種強烈而巨大的責任感要回報父母。嘉嘉想起小時候媽媽曾經教過的一首兒歌,這是媽媽和外婆都會有共鳴的一首歌,她想用音樂送給媽媽表達自己的那份思念與愛。
靜靜地聆聽這首歌,嘉嘉用一種最為質樸、輕盈、細致的手法去演繹歌中的故事,聲音里帶出一份簡簡單單而又滿室溫馨的感覺,就好象一出感動人心的親情小品,溫情而富電影感的一種情懷。 媽媽說丑小鴨 有天會變成天鵝 美不美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快樂 如今丑小鴨長大天天忙碌 忙碌后獨自徘徊在天鵝湖 想要的留不住 不想要的擋不住 白天害怕糊涂 夜里害怕太清楚 小時候媽媽唱歌 哄我入夢 那首歌此刻在我腦海 不停重復 花非花 霧非霧 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不多時 去似朝云無覓處 媽媽說灰姑娘有天會變成公主 住平方或皇宮重要的是要知足 如今灰姑娘勤勞不辭辛苦 辛苦后找不到王子的保護 下面是這首歌的地址http://**Cache/HtmlEditorAccessory/2005-11-14/*。
五、誰知道白居易的《花非花》究竟是什么意思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 白居易詩不僅以語言淺近著稱,其意境亦多顯露.這首“花非花”卻頗有些“朦朧”味兒,在白詩中確乎是一個特例. 詩取前三字為題,近乎“無題”.首二句應讀作“花——非花,霧——非霧”,先就給人一種捉摸不定的感覺.“非花”、“非霧”均系否定,卻包含一個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霧.因此可以說,這是兩個靈巧的比喻.蘇東坡似從這里獲得一絲靈感,寫出了“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水龍吟》)的名句.蘇詞所詠為楊花柳絮,而白詩所詠何物未嘗顯言.但是,從“夜半來,天明去”的敘寫,可知這里取喻于花與霧,在于比方所詠之物的短暫易逝,難持長久. 單看“夜半來,天明去”,頗使讀者疑心是在說夢.但從下句“來如春夢”四字,可見又不然了.“夢”原來也是一比.這里“來”、“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啟下作用,由此生發出兩個新鮮比喻.“夜半來”者春夢也,春夢雖美卻短暫,于是引出一問:“來如春夢幾多時?”“天明”見者朝霞也,云霞雖美卻易幻滅,于是引出一嘆:“去似朝云無覓處”. 詩由一連串比喻構成,這叫博喻.它們環環緊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反復以鮮明的形象突出一個未曾說明的喻意.詩詞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如《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之“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軛”,賀鑄《青玉案》的“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但這些博喻都不過是詩詞中一個組成部分,象此詩通篇用博喻構成則甚罕見.再者,前一例用南箕、北斗、牽牛等星象作比,喻在“噓名復何益”;后一例用煙草、風絮、梅雨等景象作比,喻在“借問閑悉都幾許”,其喻本(被喻之物)都是明確的.而此詩只見喻體(用作比喻之物)而不知喻本,就象一個耐人尋思的謎.從而詩的意境也就蒙上一層“朦朧”的色彩了. 雖說如此,但此詩詩意卻并不完全隱晦到不可捉摸.它被作者編在集中“感傷”之部,同部還有情調接近的作品.一是《真娘墓》,詩中寫道:“霜摧桃李風折蓮,真娘死時猶少年.脂膚荑手不堅固,世間尤物難留連.難留連,易銷歇,塞北花,江南雪.”另一是《簡簡吟》,詩中寫到:“二月繁霜殺桃花,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詩均為悼亡之作,它們末句的比喻,尤其是那“易銷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云”,與此詩末二句的比喻幾乎一模一樣,連音情都逼肖的,它們都同樣表現出一種對于生活中存在過、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與物的追念、惋惜之情.而《花非花》一詩在集中緊編在《簡簡吟》之后,更告訴讀者關于此詩歸趣的一個消息.此詩大約與《簡簡吟》同時為同一目的所作吧. 此詩運用三字句與七字句輪換的形式(這是當時民間歌謠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節律整飭與錯綜之美,極似后來的小令.所以后人竟采此詩句法為詞調,而以“花非花”為調名.詞對五七言詩在內容上的一大轉關,就在于更傾向于人的內在心境的表現.在這點上,此詩也與詞相近.這種“詩似小詞”的現象,出現在唐代較早從事詞體創作的詩人白居易筆下,原是很自然的.。
六、《花非花》詩詞全文是什么
《花非花》詩詞全文如下:
花非花,霧非霧。
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
去似朝云無覓處。
《花非花》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寫的雜言古詩。全詩由一連串的比喻構成,描述隱晦而又真實,表達作者對人生如夢幻一般的感慨。對生活中存在過而又消逝的美好追念、惋惜之情。
譯文:
像花不是花,像霧不是霧。
夜半時到來,天亮后離去。
到來時像春夢一樣能有多少時間?
離去時又好像朝云散盡無法尋覓。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http://**
七、急求 白居易《花非花》的詩詞鑒賞
白居易的《花非花》: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 白居易詩不僅以語言淺近著稱,其意境亦多顯露。
這首"花非花"卻頗有些"朦朧"味兒,在白詩中確乎是一個特例。 詩取前三字為題,近乎"無題"。
首二句應讀作"花——非花,霧——非霧",先就給人一種捉摸不定的感覺。"非花"、"非霧"均系否定,卻包含一個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霧。
因此可以說,這是兩個靈巧的比喻。蘇東坡似從這里獲得一絲靈感,寫出了"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水龍吟》)的名句。
蘇詞所詠為楊花柳絮,而白詩所詠何物未嘗顯言。但是,從"夜半來,天明去"的敘寫,可知這里取喻于花與霧,在于比方所詠之物的短暫易逝,難持長久。
單看"夜半來,天明去",頗使讀者疑心是在說夢。但從下句"來如春夢"四字,可見又不然了。
"夢"原來也是一比。這里"來"、"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啟下作用,由此生發出兩個新鮮比喻。
"夜半來"者春夢也,春夢雖美卻短暫,于是引出一問:"來如春夢幾多時?""天明"見者朝霞也,云霞雖美卻易幻滅,于是引出一嘆:"去似朝云無覓處"。 詩由一連串比喻構成,這叫博喻。
它們環環緊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反復以鮮明的形象突出一個未曾說明的喻意。
詩詞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如《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之"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軛",賀鑄《青玉案》的"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但這些博喻都不過是詩詞中一個組成部分,象此詩通篇用博喻構成則甚罕見。
再者,前一例用南箕、北斗、牽牛等星象作比,喻在"噓名復何益";后一例用煙草、風絮、梅雨等景象作比,喻在"借問閑悉都幾許",其喻本(被喻之物)都是明確的。而此詩只見喻體(用作比喻之物)而不知喻本,就象一個耐人尋思的謎。
從而詩的意境也就蒙上一層"朦朧"的色彩了。 雖說如此,但此詩詩意卻并不完全隱晦到不可捉摸。
它被作者編在集中"感傷"之部,同部還有情調接近的作品。一是《真娘墓》,詩中寫道:"霜摧桃李風折蓮,真娘死時猶少年。
脂膚荑手不堅固,世間尤物難留連。難留連,易銷歇,塞北花,江南雪。
"另一是《簡簡吟》,詩中寫到:"二月繁霜殺桃花,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詩均為悼亡之作,它們末句的比喻,尤其是那"易銷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云",與此詩末二句的比喻幾乎一模一樣,連音情都逼肖的,它們都同樣表現出一種對于生活中存在過、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與物的追念、惋惜之情。而《花非花》一詩在集中緊編在《簡簡吟》之后,更告訴讀者關于此詩歸趣的一個消息。
此詩大約與《簡簡吟》同時為同一目的所作吧。 此詩運用三字句與七字句輪換的形式(這是當時民間歌謠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節律整飭與錯綜之美,極似后來的小令。
所以后人竟采此詩句法為詞調,而以"花非花"為調名。詞對五七言詩在內容上的一大轉關,就在于更傾向于人的內在心境的表現。
在這點上,此詩也與詞相近。這種"詩似小詞"的現象,出現在唐代較早從事詞體創作的詩人白居易筆下,原是很自然的。
廖雋嘉(Elise)的第二支單曲《花非花》還是由自己作詞作曲,她正努力向創作歌手之列邁向,這是一首和第一支單曲迥然不同風格的歌曲,更像一首民謠,更能打動我們心靈深處那根親情弦的一首歌曲。這首根據白居易詩詞改編的歌曲,是嘉嘉送給母親的禮物。
因為入行后很少有時間和家人在一起,只能通過打電話和發短信來保持聯絡,現在長大了,更體會到媽媽對自己的良苦用心,想到這些,嘉嘉常常偷偷落淚,深深感到自己身上有一種強烈而巨大的責任感要回報父母。嘉嘉想起小時候媽媽曾經教過的一首兒歌,這是媽媽和外婆都會有共鳴的一首歌,她想用音樂送給媽媽表達自己的那份思念與愛。
靜靜地聆聽這首歌,嘉嘉用一種最為質樸、輕盈、細致的手法去演繹歌中的故事,聲音里帶出一份簡簡單單而又滿室溫馨的感覺,就好象一出感動人心的親情小品,溫情而富電影感的一種情懷。 媽媽說丑小鴨 有天會變成天鵝 美不美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快樂 如今丑小鴨長大天天忙碌 忙碌后獨自徘徊在天鵝湖 想要的留不住 不想要的擋不住 白天害怕糊涂 夜里害怕太清楚 小時候媽媽唱歌 哄我入夢 那首歌此刻在我腦海 不停重復 花非花 霧非霧 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不多時 去似朝云無覓處 媽媽說灰姑娘有天會變成公主 住平方或皇宮重要的是要知足 如今灰姑娘勤勞不辭辛苦 辛苦后找不到王子的保護 下面是這首歌的地址http://**Cache/HtmlEditorAccessory/2005-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