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徹字開頭的成語
徹上徹下
【拼音】:chè shàng chè xià
【釋義】:徹:貫通。貫通上下。
徹內徹外
【拼音】:chè nèi chè wài
【釋義】:指完完全全。
徹頭徹尾
【拼音】:chè tóu chè wěi
【釋義】:徹:通,透。從頭到尾,全部,十足的意思。
徹心徹骨
【拼音】:chè xīn chè gǔ
【釋義】:徹:通透,徹底。通心透骨。形容疼痛到了極點
徹里徹外
【拼音】:chè lǐ chè wài
【釋義】:①從里到外。②猶言完完全全。
徹里至外
【拼音】:chè lǐ zhì wài
【釋義】:指從里到外。
徹首徹尾
【拼音】:chè shǒu chè wěi
【釋義】:徹:通,透。從頭到尾,全部,十足的意思。
二、以徹開頭的歌詞
一切 - 程壁
詞:北島
一切都是命運
一切都是煙云
一切都是沒有結局的開始
一切都是命運
一切都是煙云
一切都是稍縱即逝的追尋
一切歡樂都沒有微笑
一切苦難都沒有淚痕
一切語言都是在重復
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一切都是命運
一切都是煙云
一切都是沒有結局的開始
一切歡樂都沒有微笑
一切苦難都沒有淚痕
一切語言都是在重復
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一切愛情都在心中
一切往事都在夢中
一切希望都帶著注釋
一切信仰都帶著呻吟
一切爆發都有片刻的寧靜
三、“度”開頭的詩句
【度】嶺方辭國,停軺一望家。……《度大庾嶺》宋之問
【度】其隰原,徹田為糧。……《公劉》詩經
【度】其夕陽,豳居允荒。……《公劉》詩經
【度】其鮮原,居岐之陽,在渭之將。……《皇矣》詩經
【度】溪猶憶處,尋洞不知名。……《羈憧卜山中》盧照鄰
【度】關行照月,乘障坐消煙。……《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徐知仁
【度】雨諸峰出,看花幾路迷。……《奉陪鄭中丞自宣州》劉長卿
【度】嶺情何遽,臨流興未闌。……《瓜洲驛奉餞》劉長卿
【度】門能不訪,冒雪屢西東。……《雪中聞李》韋應物
【度】月影才斂,繞竹光復流。……《玩螢火》韋應物
【度】隙沾霜簡,因風潤綺琴。……《裴端》包何
【度】河飛羽檄,橫海泛樓船。……《信安王幕府詩》高適
【度】堂匪華麗,養拙異考盤。……《營屋》杜甫
四、以爛開頭的詩句
爛醉東風野草花 —— 宋 · 周密《野步》
爛銀霞照通徹 —— 宋 · 丘處機《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
爛嚼紅茸 —— 五代 · 李煜《一斛珠·曉妝初過》
爛熳忽無次 —— 唐 · 韓愈《新竹》
爛漫照前塢 —— 宋 · 陳景沂《楊梅》
爛醉且消除 —— 宋 · 張舜民《賣花聲·樓上久踟躇》
爛柯真訣妙通神 —— 宋 · 蔡州道人《絕句》
爛銀基地薄紅妝 —— 唐 · 徐夤《依韻和尚書再贈牡丹花》
爛漫堆眾皺 —— 唐 · 韓愈《南山詩》
爛若舒朝霞 —— 宋 · 陳翥《西山桐十詠·桐花》
爛漫離披 —— 元 · 吳澄《渡江云·揭浩齋送春和韻》
爛漫游人如繡 —— 宋 · 吳文英《探芳新·吳中元日承天寺游人
爛醉恨無千百場 —— 宋 · 陸游《立夏前二日作》
爛柯人看洞中棋 —— 宋 · 陸游《縱筆》
爛錦年華 —— 宋 · 吳文英《倦尋芳·餞周糾定夫》
爛銀鉤 —— 宋 · 楊冠卿《前調(贈維揚夏中玉)》
爛傾新釀酒 —— 宋 · 梅堯臣《村豪》
爛漫海棠花 —— 宋 · 洪適《好事近·爛漫海棠花
五、是 字開頭的詩句
是離愁 —— 五代 · 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是非成敗轉頭空 —— 明 · 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是氣所磅礴 —— 宋 · 文天祥《正氣歌》是殆有養致然爾 —— 宋 · 文天祥《正氣歌》是處紅衰翠減 —— 宋 · 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是以見放 —— 先秦 · 佚名《漁父》【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煜 【作品】:相見歡 【內容】: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1]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2]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3] 【注釋】:[1]鎖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籠罩.[2]離愁:指去國之愁.[3]別是一般:亦做“別是一番”,另有一種之意.詞名《相見歡》詠的卻是離別愁.此詞寫作時期難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詞中的繚亂離愁不過屬于他宮庭生活的一個插曲,如作于歸宋以后,此詞所表現的則應當是他離鄉去國的錐心愴痛.起句“無言獨上西樓”,攝盡凄惋之神.“無言”者,并非無語可訴,而是無人共語.由作者“無言”、“獨上”的滯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見其孤獨之甚、哀愁之甚.本來,作者深諳“獨自莫憑欄”之理,因為欄外景色往往會觸動心中愁思,而今他卻甘冒其“險”,又可見他對故國(或故人)懷念之甚、眷戀之甚.“月如鉤”,是作者西樓憑欄之所見.一彎殘月映照著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著他視線難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陣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憶?而俯視樓下,但見深院為蕭颯秋色所籠罩.“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還是作者,已無法、也無須分辨,因為情與景已妙合無垠.過片后“剪不斷”三句,以麻絲喻離愁,將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歷來為人們所稱道,但更見作者獨詣的還是結句:“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詩詞家借助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來表現離愁時,或寫愁之深,如李白《遠離別》:“海水直下萬里深,誰人不言此愁古”;或寫愁之長,如李白《秋浦歌》:“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或寫戀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雙溪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或寫愁之多,如秦觀《千秋歲》:“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李煜此句則寫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卻根植于作者的內心深處,無法驅散,歷久彌鮮;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訴諸人們的視覺,而直接訴諸人們的心靈,讀后使人自然地結合自身的體驗而產生同感.這種寫法無疑有其深至之處.《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1、“無言獨上西樓”:“無言”,無盡思緒,無可傾訴;“獨上西樓”:登高問月,無人傾訴、心境落寞的行為觀照;“月如鉤”:寂寞清愁的意象,月圓必缺,載荷著人生的無常之悲.2、“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種著梧桐樹的寂靜庭院為秋色籠罩(梧桐,古有“梧桐樹,三更雨”、“疏雨滴梧桐”等句),“寂寞梧桐”,似有人樹泯合之感;“深院”,庭院深深,音訊隔絕杳無;“清秋”:背景,為通篇充溢的“離愁”愁起之由.全句摹畫了一幅意境朦朧、浸染著哀愁的圖畫.3、“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表現了心宇深處深深的寂寞、萬般的無奈和無法排遣的離愁.4、“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別是一般滋味”指離愁,即“離愁在心頭”之意.如果說前文還用“剪”和“理”的動作對離愁加以形象摹刻,本句則將離愁寫得無可形狀、無以陳述,為更深一層的寫法。
【原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注釋】 淘盡:蕩滌一空。漁樵:漁父和樵夫。
渚:水中的的小塊陸地。【鑒賞】 這是楊慎所做《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的開場詞,后毛宗崗父子評刻《三國演義》時將其放在卷首。
詞的開首兩句令人想到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和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歷史的進程,用后浪推前浪來比喻英雄叱咤風云的豐功偉績。然而這一切終將被歷史的長河帶走。
“是非成敗轉頭空”是對上兩句歷史現象的總結, 從中也可看出作者曠達超脫的人生 觀。“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青山和夕陽象征著自然界和宇宙的亙古悠長,盡管歷代興亡盛哀、循環往復,但青山和夕陽都不會隨之改變,一種人生易逝的悲傷感悄然而生。
下片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白發漁樵的形象,任它驚駭濤浪、是非成敗,他只著意于春風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談笑間,固守一份寧靜與淡泊。而這位老者不是一般的漁樵,而是通曉古今的高士,就更見他淡泊超脫的襟懷,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全詞似懷古,似物志。開篇從大處落筆,切入歷史的宏流,四、五句在景語中富哲理、意境深邃。
下片則具體刻畫了老翁形象,在其生活環境、生活情趣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從而表現出一種大徹大悟的歷史觀和人生觀。此句甚為豪邁、悲壯,其中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獨感,又含高山隱士對名利的澹泊、輕視。
臨江豪邁的英世偉業的消逝,像滾滾長江一樣,洶涌東逝,不可拒,空留偉業。而我認為此句比起東坡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更有悲壯和凄婉之情。
盡管當初英雄們意氣風發,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