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有霞字的古詩詞
1、《天凈沙·秋》 作者:白樸 (元)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譯文:太陽漸漸西沉,已銜著西山了,天邊的晚霞也逐漸開始消散,只殘留有幾分黯淡的色彩,映照著遠處安靜的村莊是多么的孤寂,拖出那長長的影子。
霧淡淡飄起,幾只烏黑的烏鴉棲息在佝僂的老樹上,遠處的一只大雁飛掠而下,劃過天際。 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紅的楓葉、金黃的花朵,在風中一齊搖曳著,顏色幾盡妖艷。
2、《題竹林寺》 作者:朱放 (唐) 歲月人間促,煙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能得幾回過。
譯文:歲月蹉跎于人間,但煙霞美景卻多多地停留在竹林寺附近,沒有因為時過境遷而消散。因為愛這番煙霞和竹林寺有了感情,但是就算心中有深情厚意也不知道今后能否再來欣賞這美景了。
3、《聽鄰家吹笙》 作者:郎士元 (唐) 鳳吹聲如隔彩霞,不知墻外是誰家。 重門深鎖無尋處,疑有碧桃千樹花。
譯文:吹笙的聲音如隔著彩霞從天而來,不知墻外究竟是哪一家。重重大門緊鎖無處尋覓,但心中猜想其中必有千樹的桃花。
4、《晚春江晴寄友人》 作者:韓琮 (唐) 晚日低霞綺,晴山遠畫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鄉時。
譯文:夕陽西下,含山欲墜,天邊的云霞經夕陽映照,色彩斑斕。遠處的青山一抹,就仿佛是美人的翠黛。
春風吹青了河邊的芳草,綠油油的一片,順著河畔延伸開來。現在還不是望鄉思家的時候啊。
5、《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 作者:歐陽炯 (五代)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 水無情。六代繁華, 暗逐逝波聲。
空有姑蘇臺上月, 如西子鏡照江城。 譯文:夕陽斜照著故都金陵,茵綠的春草與江岸連平,晚霞燒紅了江天,大江東去滔滔無情。
當年六朝的繁華,已暗隨江波消逝在濤聲中。只有明月空掛姑蘇臺上,如西子姑娘的妝鏡,照盡六朝的興亡,照著千古江城。
二、帶“霞”字的古詩句
關于"霞"的詩句 1、白道縈回入暮霞(唐·李商隱·《無題》) 2、山色橫侵蘸暈霞(宋·蘇軾·《浣溪沙》) 3、玉碗冰寒滴露華粉融香雪透輕紗晚來妝面勝荷花鬢亸欲迎眉際月酒紅初上臉邊霞一場春夢日西斜 (宋·晏殊·《浣溪沙》) 4、酒紅初上臉邊霞(宋·晏殊·《浣溪沙》) 5、水亭幽處捧霞觴(宋·陸游·《浣溪沙》) 6、飛佩丹霞羽化(宋·辛棄疾·《西江月》) 7、細捧霞觴滟滟金(宋·晏幾道·《鷓鴣天》) 8、細捧霞觴滟滟金(宋·晏幾道·《鷓鴣天》) 9、水底明霞十頃光(宋·辛棄疾·《鷓鴣天》) 10、酒潮霞(宋·無名氏·《鷓鴣天》) 11、霞觴熏冷艷(宋·晏幾道·《臨江仙》) 12、流霞淺酌金船(宋·晏幾道·《臨江仙》) 13、長愛碧闌干影芙蓉秋水開時臉紅凝露學嬌啼霞觴熏冷艷云髻裊纖枝煙雨依前時候霜叢如舊芳菲與誰同醉采香歸去年花下客今似燕雙飛 (宋·晏幾道·《臨江仙》) 14、孤村落日殘霞(元·白樸·《天凈沙 秋》) 15、江海吸流霞(宋·辛棄疾·《水調歌頭》) 16、手捧霞觴玉液(宋·無名氏·《水調歌頭》) 17、霞洞天臺萬疊(宋·無名氏·《滿庭芳》) 18、相對飲流霞(宋·無名氏·《滿庭芳》) 19、同飲霞漿(元·無名氏·《滿庭芳》) 20、風動霞衣香散漫(宋·無名氏·《臨江仙》)。
三、關于霞字的古詩
關于“霞”的詩句有,如下:1;《楚辭·遠游》:“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潄正陽而含朝霞。”
2;蜀 毛熙震 《浣溪沙》詞:“綺霞低映晚晴天。” 3;《文選·左思〈蜀都賦〉》:“干青霄而秀出,舒丹氣而為霞。”
4;晉 曹毗 《臨園賦》:“青霞曳于前阿,素籟流于森管。” 5;南朝 梁 江淹 《恨賦》:“郁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旸。”
6;前蜀 牛嶠 《女冠子》詞:“ 錦江 煙水, 卓女 燒春濃美。小檀霞,繡帶芙 蓉帳,金釵芍藥花。”
7;宋 張耒 《上元都下》詩之一:“淡薄晴云放月華,晚粧新暈臉邊霞。” 8;宋 梅堯臣 《送張子野知虢州先歸湖州》詩:“清甘不楚齒,若酒傾殘霞。”
9;宋 梅堯臣 《次韻景彝三月十六日范景仁家同飲還省宿》:“種桃依竹似仙家,邀對春風共泛霞。” 10;《楚辭·遠游》:“載營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
1、讀音:[xiá] 2、字義:霞本義指日出、日落時天空及云層上因日光斜射而出現的彩色光象或彩色的云。霞分為朝霞和晚霞。
多用于角色或人的名稱。 3、釋義: 1.日出、日落時天空及云層上因日光斜射而出現的彩色光象或彩色的云。
戰國·屈原《楚辭·遠游》:“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潄正陽而含朝霞。” 《文選·左思〈蜀都賦〉》:“干青霄而秀出,舒丹氣而為霞。”
劉逵 注:“霞,赤云也。”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詞:“綺霞低映晚晴天。”
沈從文 《三三》:“ 三三 就非常著急,覺得自己的臉上也像天上的霞一樣。” 2.云,煙云,煙霧。
晉 曹毗 《臨園賦》:“青霞曳于前阿,素籟流于森管。” 南朝 梁 江淹 《恨賦》:“郁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旸。”
前蜀 牛嶠 《女冠子》詞:“ 錦江 煙水, 卓女 燒春濃美。小檀霞,繡帶芙蓉帳,金釵芍藥花。”
3.比喻臉上的紅暈。 宋 張耒 《上元都下》詩之一:“淡薄晴云放月華,晚粧新暈臉邊霞。”
4.指流霞,美酒。 宋 梅堯臣 《送張子野知虢州先歸湖州》詩:“清甘不楚齒,若酒傾殘霞。”
宋 梅堯臣 《次韻景彝三月十六日范景仁家同飲還省宿》:“種桃依竹似仙家,邀對春風共泛霞。”飛蛾名 5.飛蛾名。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方物》:“ 南昌 秋間有一種飛蛾,若今所在麥蛾是也。當七八月之間,皆紛紛墮于 江 中,不究所自來, 江 魚每食之,土人謂之霞。”
通“ 遐 ” 6.通“ 遐 ”。遙遠。
《楚辭·遠游》:“載營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 朱熹 集注:“霞與遐通,謂遠也。”
四、急求帶霞字 詩詞句
湖北來鳳縣仙佛寺花開菊白桂爭妍, 好景留人宜晚天。
霞落潭中波蕩影, 紗籠樹色月籠煙。 舟中曉望 唐 孟浩然 掛席東南望, 青山水國遙。
舳艫爭利涉, 來往接風潮。 問我今何適? 天臺訪石橋。
坐看霞色曉, 疑是赤城標。早梅芳 柳永 海霞紅,山煙翠。
故都風景繁華地。 譙門畫戟,下臨萬井, 金碧樓臺相倚。
芰荷浦溆,楊柳汀洲, 映虹橋倒影,蘭舟飛棹。 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
漢元侯,自從破虜征蠻,峻陟樞庭貴。 籌帷厭久,盛年晝錦,歸來吾鄉我里。
鈴齋少訟,宴館多歡,未周星。 便恐皇家,圖任勛賢,又作登庸計。
一寸金 周邦彥 州夾蒼崖,下枕江山是城郭。望海霞接日,紅翻水面,晴風吹草,青搖山腳。
波暖鳧鷖作。沙痕退、夜潮正落。
疏林外、一點炊煙,渡口參差正寥廓。自嘆勞生,經年何事,京華信漂泊。
念渚蒲汀柳,空歸閑夢,風輪雨楫,終辜前約。情景牽心眼,流連處、利名易薄。
回頭謝、冶葉倡條,便入漁釣樂。
五、含有霞字的惜時詩句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出自
酬樂天詠老見示
朝代:唐代
作者:劉禹錫
原文: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炙為隨年。
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評說
劉禹錫和白居易晚年都患眼疾、足疾,看書、行動多有不便,從這點上說,他們是同病相憐了,面對這樣的晚景,白居易產生了一種消極、悲觀的情緒,并且寫了《詠老贈夢得》一首給劉禹錫(字夢得):“與君俱老矣,自問老何如?眼澀夜先臥,頭慵朝未梳。有時扶杖出,盡日閉門居。懶照新磨鏡,休看小字書。情於故人重,跡共少年疏。唯是閑談興,相逢尚有馀。”
劉禹錫讀了白居易的,寫了《酬樂天詠老見示》回贈:“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身瘦帶頻減,發稀帽自偏。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第一部分分頭兩句:“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意思是說:人誰不顧慮,不怕老,老了又有誰來憐惜你呢?下四句:“身瘦帶頻減,發稀帽自偏。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意思是說:身體消瘦衣帶常常緊縮,頭發稀疏帽子便自動偏斜,為了愛惜眼睛而廢棄書籍不讀了,經常請醫生調理、治療,是為了延年益壽。這一部分是承接白居易原詩而來的,表示了對白居易的“詠老”思想情懷的回應,說明在對“老”的看法上頗有同感。讀來極為親切。
后六句詩意思產生了巨大的轉折,詩情一振而起,“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頭兩句“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是說人老了經歷的事多,理解也深刻透徹,看人也像看山河一樣,一目了然,有很深的洞察力。下兩句“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思考深刻,濃縮著人生的精華;認識全面,充滿著一種辯證思想;感情深摯,表達了詩人對老朋友的真情關愛和真誠勸勉。末兩句“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桑榆,喻日暮。是說:不要說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還可以照得滿天彤紅、燦爛無比呢!這里詩人用一個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托出了一種豁達樂觀、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六、有關“霞”字的詩句,越多越好
【五言詩類】
高歌如芙蓉,霞月披衣裳。[唐 張籍 學仙]
曉渡明鏡中,霞衣相飄飖。[唐 孟郊.送-寄]
朝朝散霞彩,暮暮澄秋色。[隋 薛道衡 重-亭》
水光浮日出,霞彩映江飛。[唐 張均 岳陽晚景]
霞蔚見層巒,花深隱群壑。[明 皇甫涍.將-閣]
霞輝明野色,天影戰波光。[宋 張耒 舟行即事]
草光天際合,霞影水中浮。[南朝 梁 何遜 春-水]
煙霏子晉裾,霞爛麻姑裙。[唐 白居易 和-臺]
霧夕蓮出水,霞朝日照梁。[南朝 梁 何遜 看-婚]
霞景煥馀照,露氣澄晚清。[唐 李百藥 秋-城]
松風引天影,石瀨清霞文。[唐 常建 夢太白西峰]
坐看霞色曉,疑是赤城標。[唐 孟浩然 舟中曉望]
人歸懸想處,霞色自氛氳。[唐 陳師穆 立-云]
曉渡明鏡中,霞衣相飄飖。[唐 孟郊 送-寄]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七六言類】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唐王勃 滕王閣序]
嗚嗚曉角霞輝粲,撫劍當應一長嘆。 [唐李紳 南梁行]
霞衣霞錦千般狀,云峯云岫百重生。 [唐中宗 石淙]]
瓦棟龜魚知客至,水天霞鶩背人飛。 [元洪希文 陪-亭
星光欲沒曉光連,霞暈紅浮一角天。 [宋黃大受 早作]
馳想于沆瀣之虛,寄情于霞虹之表。 [清劉大櫆.海-序]
滿目霞光籠宇宙,潑天波浪滲人魂.[元尚仲賢 柳毅傳書]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晏殊的中秋月]
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咸陽 [唐令狐楚的少年行]
干青霄而秀出,舒丹氣而為霞。[文選?左思.蜀都賦]
金碧簇而霞爛,羅紈開而浪浮。[唐 皇甫松 大隱賦]
若瓊樓之霞蔚,照龍燭于昆丘。[唐 楊系 通天臺賦]
【長短句類】
即長虹之霞采兮,罩蒼龍之云煙。[宋王象祖 壽臺樓賦]
石壁霞衣猶半掛,松風長似鳴琴。[前蜀牛希濟 臨江仙]
兩兩輕舠飛畫檝,競奪錦標霞爛。[宋柳永 破陣樂]
即長虹之霞采兮,罩蒼龍之云煙。[宋王象祖 壽臺樓賦]
爾其縉紳之林,霞蔚而飚起。[南朝梁 劉勰.文心雕龍]
星敷電發,霧變霞蒸。觸景而生態,隨物而賦形。[明申時行的瑞蓮賦]
初疑霡霂,染翰海之霜華;終訝淋漓,變榆關之霞影。[唐王損之的汗血馬賦]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昏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元白樸的送詞]
【春霞詩類】
上月河陽地,芳辰景物華。綿蠻變時鳥,照曜起春霞。
[崔知賢的晦日宴高氏林亭]
羽扇紛朱檻,金爐隔翠華。微風傳曙漏,曉日上春霞。
[耿湋的元日早朝]
始聚終成散,朝歡暮不同。春霞方照日,夜燭忽迎風。
[李端的慈恩寺懷舊]
素卷堆瑤席,朱弦映絳紗。詩題三百首,高韻照春霞。
[楊巨源的題表丈三大夫書齋]
帽壓半檐朝雪,鏡開千靨春霞。小簾沽酒看梅花。夢到林逋山下。
[吳文英的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