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石榴花的詩句
《和石昌言學士官舍十題·石榴花》
年代: 宋 作者: 梅堯臣
春花開盡見深紅,夏葉始繁明淺綠。
只知結子熟秋霖,不識來時有筇竹。
《同張侍御詠興寧寺經藏院海石榴花》
年代: 唐 作者: 皇甫冉
嫩葉生初茂,殘花少更鮮。
結根龍藏側,故欲并青蓮。
《病中庭際海石榴花盛發,感而有寄》
年代: 唐 作者: 皮日休
一夜春光綻絳囊,碧油枝上晝煌煌。
風勻只似調紅露,日暖唯憂化赤霜。
火齊滿枝燒夜月,金津含蕊滴朝陽。
不知桂樹知情否,無限同游阻陸郎。
《千葉石榴花》
年代: 唐 作者: 子蘭
一朵花開千葉紅,開時又不藉春風。
若教移在香閨畔,定與佳人艷態同。
《石榴花》
年代: 宋 作者: 陳景沂
陰霾渺渺接江鄉,登陸猶褰未涉裳。
入晚天容糊水色,拂明云影帽山光。
悶拈昌歜嗟香玉,披讀離騷玩徹章。
最是荷榴兩懷古,對人無語濕紅妝。
《石榴花》
年代: 宋 作者: 董嗣杲
猩巾縐折亞枝紅,獨現精神萬綠中。
帶種歸來傳博望,動人詠處想荊公。
獨風絳彩逃春艷,縈火朱房爍暑空。
別有盆窠培埴異,深黃淺碧不相同。
《和昌言官舍十題·石榴花》
年代: 宋 作者: 司馬光
靈根逐漢臣,遠自河源至。
流離遍中壤,今茲盡苗裔。
畏日助殷紅,凍雨滌濃翠。
宜攜避暑客,花下縱橫醉。
《王母祝語·石榴花詩》
年代: 宋 作者: 王義山
待闕南風欲上場,陰陰稚綠繞丹墻。
石榴已著乾紅蕾,無盡春光盡更強。
不因博望來西域,安得名花出安石。
朝元閣上舊風光,猶是太真親手植。
《詠石榴花》
年代: 宋 作者: 王禹偁
王母庭中親見栽,張騫偷得下天來。
誰家巧婦殘針線,一撮生紅熨不開。
《道旁石榴花》
年代: 宋 作者: 楊萬里
待闕南風欲炷香,東風打并住西堂。
石榴已著乾紅蕾,卻問春歸有底忙。
二、描寫石榴花的句子
詠石榴花
翠綠生煙,猩紅斗秀。
日移花影斜窗牖,天高風淡靜無聲,多情還自徘徊久。
去歲芳叢,憑風漫嗅。
盈盈執手黃昏后。當時月下撫嫣然,榴花曾染紅衣袖。
杜牧
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艷中閑
一朵佳人玉釵上,只疑燒卻翠云鬟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王安石《詠石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
著一“照”字,著一“明”字,而境界全出。
只為歸來晚,開花不及春
七律
神州日暖放新葩,仲夏爭妍染曉霞。
似火紅紅驚蛺蝶,如星點點照天涯。
香魂萬里迎騷客,瑞色千株醉畫家。
滿眼群芳嬌欲滴,江郎獨愛石榴花。
詠石榴花 【宋】【王禹偁】
王母庭中親見栽,張騫偷得下天來。
誰家巧婦殘針線,一撮生紅熨不開。
三、贊石榴花的詩句有那些
五日觀妓 萬楚 西施謾道浣春紗,碧玉今時斗麗華。
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 新歌一曲令人艷,醉舞雙眸斂鬢斜。
誰道五絲能續命,卻知今日死君家。 《詠石榴花》(王安石)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元 馬祖常 《趙中丞折枝石榴》 “乘槎使者海西來,移得珊瑚漢苑栽; 只待綠蔭芳樹合,蕊珠如火一時開。”
這首詩不僅道出了石榴的來源,也描寫了石榴花的優美。 榴花 金元格 山茶赤黃桃絳白,戎葵米囊不入格。
庭中忽見安石榴,嘆息花中有真色。 生紅一撮掌中看,模寫雖工更覺難。
詩到黃州隔千里,畫家辛苦費鉛丹。 庭榴 明楊升庵 移來西域種多奇,檻外緋花掩映時。
不為深秋能結果,肯于夏半爛生姿。 翻嫌桃李開何早,獨秉靈根放故遲。
朵朵如霞明照眼,晚涼相對更相宜。 西園石榴開 宋歐陽修 荒臺野徑共躋攀,正見榴花出短垣。
綠葉晚鶯啼處密,紅房初日照時繁。 最憐夏景鋪珍簟,尢愛晴香入睡軒。
乖興便當攜酒去,不須旌騎搖擁車轅。 榴花 唐韓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青苔落絳英。 山石榴寄元九 唐白居易 閑折兩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
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藥皆嫫母。 石榴歌 蟬噪秋枝槐葉黃,石榴香老愁寒霜。
流霞包染紫鸚粟, 黃蠟紙裹紅瓠房。玉刻冰壺含露濕,斕斑似帶湘娥泣。
蕭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萬粒。 柳宗元 始見白發題所植海石榴 幾年封植愛芳叢,韻艷朱顏竟不同。
從此休論上春事,看成古木對衰翁。 孔紹安 侍宴詠石榴 可惜庭中樹,移根逐漢臣。
只為來時晚,花開不及春。 孫逖 同和詠樓前海石榴二首 客自新亭郡,朝來數物華。
傳君妓樓好,初落海榴花。 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
更宜林下雨,日晚逐行車。 海上移珍木,樓前詠所思。
遙聞下車日,正在落花時。 舊綠香行蓋,新紅灑步綦。
從來寒不易,終見久逾滋。 唐 方干 海石榴 亭際夭妍日日看,每朝顏色一般般。
滿枝猶待春風力, 數朵先欺臘雪寒。舞蝶似隨歌拍轉,游人只怕酒杯干。
久長年少應難得,忍不叢邊到夜觀。 詠石榴 孔紹安 可惜庭中樹,移根逐漢城. 只為來時晚,開花不及春.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 唐 作者:白居易 作品:喜山石榴花開 忠州州里今日花,廬山山頭去年樹。
已憐根損斬新栽,還喜花開依舊數。 赤玉何人少琴軫?紅纈誰家合羅褲? 但知爛熳恣情開,莫怕南賓桃李妒。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作品:題山石榴花 內容: 一叢千朵壓欄桿,剪碎紅綃卻作團。 風裊舞腰香不盡,露銷妝臉淚新干。
薔薇帶刺攀應懶,菡萏生泥玩亦難。 爭及此花檐戶下,任人采弄盡人看?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詠鄰女東窗海石榴 內容: 魯女東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綠水,未足比光輝。 清香隨風發,落日好鳥歸。
愿為東南枝,低舉拂羅衣。 無由共攀折,引領望金扉。
七律·農家樂 作者:鄧柔剛 門前屋后綠油油,四季飄香入畫樓。 桃樹花開紅艷艷,石榴果熟滑溜溜。
芭蕉蔽日垂長吊,金桔滿枝掛彩球。 政策歸心開富路,農家老少樂悠悠。
元稹 四十年前馬上飛,功名藏盡擁僧衣。 石榴園下禽生處,獨自閑行獨自歸。
三陷思明三突圍,鐵衣拋盡衲禪衣。 天津橋上無人識,閑憑欄桿望落暉。
年代:唐 作者:陸龜蒙 作品:奉和襲美病中庭際海石榴花盛發…… 紫府真人餉露囊,猗蘭燈燭未熒煌。丹華乞曙先侵日, 金焰欺寒卻照霜。
誰與佳名從海曲,只應芳裔出河陽。 那堪謝氏庭前見,一段清香染郄郎。
《虞美人·次韻和飄零滄桑上闋》 千重碧樹鶯啼亂,香陌春行倦。紅裙妒殺石榴花,為言客愁無不在天涯。
七絕和漢宮秋詞長詠石榴花 榴花初染火般紅,果實涂丹映碧空。 自古人夸多子貴,如今徒惹恨無窮。
古風五月石榴 楊槐撐華蓋,桃李結青子; 殘紅倦歇艷,石榴吐芳菲。 奇崛梅枝干,清新柳葉眉; 單瓣足陸離,雙瓣更華煒。
熱情染腮暈,柔媚點嬌蕊; 醉入瑪瑙瓶,紅酒溢金罍。 風骨凝夏心,神韻妝秋魂; 朱唇啟皓齒,靈秀瑤臺妃。
山石榴 【唐】杜牧 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艷中閑。 一朵佳人玉釵上,只疑燒卻翠云鬟。
慶清朝榴花 年代:【宋】作者:【王沂孫】 玉局歌殘,金陵句絕,年年負卻薰風。西鄰窈窕,獨憐入戶飛紅。
前度綠陰載酒,枝頭色比舞裙同。何須擬,蠟珠作蒂,緗彩成叢。
誰在舊家殿閣,自太真仙去,掃地春空。朱幡護取,如今應誤花工。
顛倒絳英滿徑,想無車馬到山中。西風后,尚馀數點,還勝春濃。
朱熹《榴花》 窈窕安榴花,乃是西鄰村。墜萼可憐人,風吹落幽戶 王義山《石榴花詩》 待闕南風欲上場。
陰陰稚綠繞丹墻。石榴已著乾紅蕾,無盡春光盡更強。
不因博望來西域。安得名花出安石。
朝元閣上舊風光,猶是太真親手植。 義山另有《石榴》詩一首:「榴枝婀娜榴實繁,榴膜輕明榴子鮮。
可羨瑤池碧桃樹?碧桃紅頰一千年。」 《齊民要術》安石榴第四十一 作者:.[后魏]賈思勰. 陸機曰(一):“張騫為漢使外國十八年,得涂林。
涂林,安石榴也。” 《廣志》曰(二):“安石榴有甜、酸二種(三)。”
《鄴中記》云(四):“石虎苑中有安石榴,子【二】大如盂□,其味不酸。” 《抱樸子》曰(五):“積石山有苦榴(六)。”
周景式《。
四、描寫石榴花的句子
初夏,石榴花開了,粉紅的花朵星星點點的綴滿了整棵樹,恰似紅色的寶石鑲滿綠色的屏,使人想看而又不敢褻玩,就怕破壞這其中的氣氛。
淡淡的花香招引來五彩斑斕的蝴蝶,和勤勞的小蜜蜂,它們伴著石榴花,翩翩起舞,給這靜靜的美增添了活力,動感。石榴花,你曾在美麗的轟轟烈烈,可現在,你卻被無情的秋風吹進泥土里!沒人會來為你的命運感到可悲,因為你的生命本來就很可悲!你不夠謙虛,你不懂得像虛心竹那般低頭!你在枝頭炫耀自己,秋風會把妒忌轉化為力量來摧殘你的身軀!此時的石榴花開得正盛,一簇簇,一團團,一叢叢,每一朵都是一般噴吐的火舌,而整個石榴林就象一匹瑰麗無比的錦緞,我目不暇接地看著這一切,想采一朵石榴花,又怕火舌燒了手,想漫步林中,又怕石榴葉的綠色染了衣服,此時的我簡直有些流連忘返了。
石榴花很美麗。在那茂密的枝葉中掛著一朵朵一簇簇迷人的花朵,那含苞欲放的花,像一位害羞的小泵娘;那半放半合的花像奧運火炬;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那盛開的花,吐蕊怒放,像一團團火焰,多美啊!在翠綠的葉子間,有許多已經開了的小紅燈般的紅花,有的還是含苞欲放的花蕾,還有花骨朵,好像一個個火紅的小葫蘆。
一陣微風吹來,又好像一個個穿紅顏色衣服的小女孩,在微風中翩翩起舞,更像一團團火焰在燃燒著。好美啊!餅了些天,這些石榴花都開了,在綠葉的襯托下好看極了!遠遠地遠遠地望著石榴花,美不勝收,有一種醉了的感覺,深深地呼吸它的芳香,輕輕的輕輕的離開它,不去打擾它的寧靜,不去褻玩它的美。
石榴花的寶石般的美深深地烙在我的心底。欣賞眼前的石榴花,百讀不厭,千賞不煩。
多胞胎連體的,恰似龍鳳胎的四姐弟,人挨人,心連心。單親組的石榴花,不嫌孤獨,更不是寂寥,她在獨放異彩。
參差的樹枝上,無序地羅列著同種族的花兒,有的已經芬芳吐艷,有的還在飽蕊,尤其是那不愿見世面的近似倒葫蘆狀的花蕊,略顯沉著,無聲息的唱著曲兒,彈著琴弦,悠然自得。綠葉映襯,紅花綻放,一片和諧盡收眼底。
滿樹的石榴花開了。啊,這可太美麗了!完全是一棵用香花組成的石榴樹,一朵花就像一顆小星星,300朵花,就是300顆小星星。
它們在綠葉的襯托中,像閃閃發光的小火苗,整個石榴樹仿佛一團燃燒的大火球。石榴花,紅紅的,似火在流淌,世間萬物都是那樣熱烈的展示,高調的運行。
天氣,已經火辣辣的;鮮花,開始紅燦燦的。田野里,麥苗正綠;花池內,百花正妍。
恰在這時,我發現了在辦公室樓下紅火的石榴花。真是花紅點綴,葉綠陪伴,一派生機。
來到奶奶家,一眼就看到那鮮紅的石榴花,襯著嫩綠的葉子,好看極了。我拽起一朵石榴花放在鼻子上聞呀聞,有一股甜甜的、香香的味兒直鉆進鼻孔,甚至于擴散到全身,把每一塊肌膚每一塊骨骼都香酥了。
11、石榴花即沒有玫瑰那樣嬌撫,有桂花那樣清遠,更沒有菊花那樣華貴。可是,石榴花卻默默的為人們無私的奉獻。
秋天的時侯,他會結出一個個紅彤彤的果實,人們就可以摘下來吃了。12、五月的夏,石榴花開,一點點,一串串,一嘟嘟,含著露水,閃著金光。
快活的像小喇叭,快樂的像鈴鐺,開心地撒開紗裙,又舞,又歌,又唱。夏天的孩子爬滿枝頭,盡情的跳,盡情的鬧,生活是多么美好,幸福來自燦爛的陽光。
13、石榴花在六月份開花,石榴花長出花苞時呈大紅色,像一個個火紅的枸杞。剛開花時,萼片包著的花瓣清晰可見,像一個害羞的小女孩,等到萼片長到一定程度,慢慢擴散時,花便全露了出來。
14、在高高的教學樓前,有一片綠油油的大草坪。那里有一棵棵迷人的鐵樹;開滿一朵朵毛茸茸小花的紅絨球。
尤其是那美麗的石榴花,更給草坪增添了幾分漂亮色彩。
五、【落花枝頭中直接描寫石榴花的句子】
詠石榴花 翠綠生煙,猩紅斗秀.日移花影斜窗牖,天高風淡靜無聲,多情還自徘徊久.去歲芳叢,憑風漫嗅.盈盈執手黃昏后.當時月下撫嫣然,榴花曾染紅衣袖.(推薦!)杜牧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艷中閑一朵佳人玉釵上,只疑燒卻翠云鬟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王安石《詠石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著一“照”字,著一“明”字,而境界全出.只為歸來晚,開花不及春七律神州日暖放新葩,仲夏爭妍染曉霞.似火紅紅驚蛺蝶,如星點點照天涯.香魂萬里迎騷客,瑞色千株醉畫家.滿眼群芳嬌欲滴,江郎獨愛石榴花.詠石榴花 【宋】【王禹偁】王母庭中親見栽,張騫偷得下天來.誰家巧婦殘針線,一撮生紅熨不開.。
六、描寫石榴的詩句是什么
石榴 作者:唐·李商隱 榴枝婀娜榴實繁,榴膜輕明榴子鮮。
可羨瑤池碧桃樹,碧桃紅頰一千年。有關石榴詩句:趙中丞折枝石榴元:馬祖常“乘槎使者海西來,移得珊瑚漢苑栽; 只待綠蔭芳樹合,蕊珠如火一時開。”
這首詩不僅道出了石榴的來源,也描寫了石榴花的優美。榴花金:元格山茶赤黃桃絳白,戎葵米囊不入格。
庭中忽見安石榴,嘆息花中有真色。 生紅一撮掌中看,模寫雖工更覺難。
詩到黃州隔千里,畫家辛苦費鉛丹。庭榴明:楊升庵移來西域種多奇,檻外緋花掩映時。
不為深秋能結果,肯于夏半爛生姿。 翻嫌桃李開何早,獨秉靈根放故遲。
朵朵如霞明照眼,晚涼相對更相宜。西園石榴開宋:歐陽修荒臺野徑共躋攀,正見榴花出短垣。
綠葉晚鶯啼處密,紅房初日照時繁。 最憐夏景鋪珍簟,尢愛晴香入睡軒。
乖興便當攜酒去,不須旌騎搖擁車轅。榴花唐:韓愈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青苔落絳英。山石榴寄元九唐:白居易閑折兩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
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藥皆嫫母。石榴歌蟬噪秋枝槐葉黃,石榴香老愁寒霜。
流霞包染紫鸚粟,黃蠟紙裹紅瓠房。玉刻冰壺含露濕,斕斑似帶湘娥泣。
蕭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萬粒。
七、描寫“石榴”的詩句有哪些
《詠石榴》
杜牧
似火山榴映小山,
繁中能薄艷中閑。
一朵佳人玉釵上,
只疑燒卻翠云鬟。
《詠石榴》
梁元帝
涂林應未發,
春暮轉相催。
燃燈疑夜火,
轄珠勝早梅。
《安石榴賦》
潘岳
遙而望之,煥若隋珠耀重淵;
詳而察之,灼若列宿出云間。
千房同膜,千子如一,
御饑療渴,解醒止醉。”
1. 杜牧(公元803-公元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后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
2. 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大杜"。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
3. 石榴(學名:Punica granatum L.)落葉喬木或灌木;單葉,通常對生或簇生,無托葉。花頂生或近頂生,單生或幾朵簇生或組成聚傘花序,近鐘形,裂片5-9,花瓣5-9,多皺褶,覆瓦狀排列;胚珠多數。漿果球形,頂端有宿存花萼裂片,果皮厚;種子多數,漿果近球形,果熟期9-10月。外種皮肉質半透明,多汁;內種皮革質。
4. 性味甘、酸澀、溫,具有殺蟲、收斂、澀腸、止痢等功效。石榴果實營養豐富,維生素C含量比蘋果、梨要高出一二倍。
5. 本草綱目-安石榴
6. 「釋名」若榴(《廣雅》)、丹若(《古今注》)、金罌。
時珍曰∶榴者,瘤也,丹實垂垂如贅瘤也。《博物志》云∶漢張騫出使西域,得涂林安 石國榴種以歸,故名安石榴。又按∶《齊民要術》云∶凡植榴者須安僵石枯骨于根下,即花 實繁茂。則安石之名義或取此也。若木乃扶桑之名,榴花丹 似之,故亦有丹若之稱。傅玄 《榴賦》所謂“灼若旭日棲扶桑”者是矣。《筆衡》云∶五代吳越王錢 改榴為金罌。《酉陽 雜 俎》言∶榴甜者名天漿。道家書謂榴為三尸酒,言三尸蟲得此果則醉也。故范成大詩云∶玉 池咽清肥,三彭跡如掃。
7. 「集解」弘景曰∶石榴花赤可愛,故人多植之,尤為外國所重。有甜、酢二種,醫家惟 用酢者之根、殼。榴子乃服食者所忌
8. 石榴是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在熱帶是常綠樹。樹冠叢狀自然圓頭形。樹根黃褐色。生長強健,根際易生根蘗。樹高可達5-7m,一般3-4m,但矮生石榴僅高約1m或更矮。樹干呈灰褐色,上有瘤狀突起,干多向左方扭轉。
9. 樹冠內分枝多,嫩枝有棱,多呈方形。小枝柔韌,不易折斷。一次枝在生長旺盛的小枝上交錯對生,具小刺。刺的長短與品種和生長情況有關。旺樹多刺,老樹少刺。芽色隨季節而變化,有紫、綠、橙三色。
10. 葉對生或簇生,呈長披針形至長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2-8cm,寬1-2cm,頂端尖,表面有光澤,背面中脈凸起;有短葉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