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霧氣繚繞的古詩
1,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出自宋代:蘇軾《海棠》
白話文釋義:裊裊的東風吹動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里,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回廊。
2,霧失樓臺,月迷津渡。——出自宋代: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
白話文釋義:霧迷蒙,樓臺依稀難辨,月色朦朧,渡口也隱匿不見。
3,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出自宋代:李清照《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白話文釋義:天蒙蒙,晨霧蒙蒙籠云濤。銀河欲轉,千帆如梭逐浪飄。
4,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春遲。——出自宋代:李清照《臨江仙·梅》
白話文釋義:庭院一層層的有好多層,云簇閣樓的窗戶,淡淡的霧氣彌漫在四周,春天卻遲遲不來。
5,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出自唐代:白居易《陰雨》
白話文釋義:今天的山嵐霧靄特別的重,天涯廣闊這里卻是如此的偏僻深遠。聞見灘頭江水帶來的秋意撲面而來,山谷的氣候濕潤,晴天也多像陰天。
二、形容霧氣繚繞的古詩
1,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
——出自宋代:蘇軾《海棠》 白話文釋義:裊裊的東風吹動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里,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回廊。
2,霧失樓臺,月迷津渡。——出自宋代: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 白話文釋義:霧迷蒙,樓臺依稀難辨,月色朦朧,渡口也隱匿不見。
3,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出自宋代:李清照《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白話文釋義:天蒙蒙,晨霧蒙蒙籠云濤。
銀河欲轉,千帆如梭逐浪飄。 4,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春遲。
——出自宋代:李清照《臨江仙·梅》 白話文釋義:庭院一層層的有好多層,云簇閣樓的窗戶,淡淡的霧氣彌漫在四周,春天卻遲遲不來。 5,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出自唐代:白居易《陰雨》 白話文釋義:今天的山嵐霧靄特別的重,天涯廣闊這里卻是如此的偏僻深遠。
聞見灘頭江水帶來的秋意撲面而來,山谷的氣候濕潤,晴天也多像陰天。
三、有關云霧繚繞的詩詞
關于云霧繚繞的詩詞包括:
1、唐代韓翃《宿石邑山中》
原文:
浮云不共此山齊,山靄蒼蒼望轉迷。
曉月暫飛高樹里,秋河隔在數峰西。
譯文:
天上的浮云不能與此山平齊,山巒云霧蒼蒼遠望反更迷離。
拂曉彎月暫時飛隱到高樹里,秋夜的銀河遠隔在數峰以西。
2、唐代王維《終南山》
原文: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譯文:
巍巍的太乙山臨近長安城,山連著山一直蜿蜒到海邊。白云繚繞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靄迷茫進入山中都不見。
中央主峰把終南東西隔開,各山間山谷迥異陰晴多變。想在山中找個人家去投宿,隔水詢問那樵夫可否方便?
3、唐代白居易《陰雨》
原文:
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
望闕云遮眼,思鄉雨滴心。將何慰幽獨?賴此北窗琴。
譯文:
今天的山嵐霧靄特別的重,天涯廣闊這里卻是如此的偏僻深遠。聞見灘頭江水帶來的秋意撲面而來,山谷的氣候濕潤,晴天也多像陰天。
望向帝京但是云遮住了眼,想著故鄉,檐上的雨一滴滴的滴到心里。用什么來安慰我這幽深彷徨的思緒?唯賴這北窗下的琴來解我心中孤獨。
4、宋代李清照《臨江仙·梅》
原文:
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譯文:
庭院一層層的有好多層,云簇閣樓的窗戶,淡淡的霧氣彌漫在四周,春天卻遲遲不來。思念讓容色憔悴,只有在夜晚的夢中才能相聚,向陽的梅枝也到了發芽的時節。
梅花風姿清瘦,南樓的羌笛不要吹奏哀怨的曲調。散發著濃濃的香味的梅花不知道被吹落多少?春日的暖風,別一下就讓時間來到杏花盛開的時節了。
5、宋代李清照《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原文: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譯文:
天蒙蒙,晨霧蒙蒙籠云濤。銀河欲轉,千帆如梭逐浪飄。夢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傳話善意地相邀。殷勤地問道:你可有歸宿之處?
我回報天帝說:路途漫長又嘆日暮時不早。學作詩,枉有妙句人稱道,卻是空無用。長空九萬里,大鵬沖天飛正高。風啊!請千萬別停息,將這一葉輕舟,載著我直送往蓬萊三仙島。
四、寫山上云霧繚繞的句子有哪些
寫山上云霧繚繞的句子有:
1. 我看著前方一片翠綠的山峰,以及之后那純白巍峨的巨大雪山,深綠和雪白從來沒有如此融洽,也許只有大自然能調出如此不同但又匹配的景色,一切云霧繚繞,美得讓人顫抖。然而這種美卻沒有一種霸氣之感,反而覺得十分的柔美神秘。
2. 優美逶迤的山嶺,蜿蜒盤旋,猶如一條正在酣睡的巨龍。俯瞰足下,白云彌漫,環觀群峰,云霧繚繞,一個個山頂探出云霧處,似朵朵芙蓉出水
3. 它巨大的三角形峰體終年積雪,云霧繚繞,從不輕易露出真面目,很多人為了一睹它的真容而無數次的進藏卻也都失望而歸,所以又被稱為“羞女峰”。
4. 巍峨青峰最高山峰上聳立著一棟連綿起伏的殿堂樓閣,其中云霧繚繞輪廓隱約可見,若是登山的樵夫偶然看到,必定認為是上界仙家住所。
5. 泰山的頂峰在云霧繚繞中時隱時現。
6. 云霧繚繞的陡峭山峰,窈窕青影,在霧氣之中若隱若現,纖細的腰肢猶如柳葉般,堪堪盈盈一握,三千青絲隨意用一截淡紫緞帶束著,輕風吹來,青絲飄飄,令得少女有種脫俗的清雅氣質。
7. 危峰兀立,怪石磷峋,峰上云霧繚繞,山徑蜿蜒曲折,十步三轉,緊貼著的就是萬丈懸崖。
8. 正前方,四座高聳入云的山峰,千巖競秀,云霧繚繞,看不清細貌,時而傳來一兩聲獸鳴。
9. 云霧繚繞的深山間,因古里河流淌其中,耄老和孫女在洲渚上種植莊稼。
10. 地處怒山余脈南部、瀾滄江西岸的瀾滄縣,被群山環繞,云霧繚繞處,皆是茶樹。
11. 極目遠望,山浪峰濤,層層疊疊,其間云霧繚繞,一座座山峰如同仙帶飄飄的含羞少女,又若懸在云海之上的島嶼,若隱若現,讓人胸懷開闊,感喟蒼天之神奇。
12. 站在洞口有點大哭的沖動,這里竟然是一個峭壁懸崖,而恰好這個懸崖的正中間有個洞口,下望從這里到地面有十幾米高,上望云霧繚繞有著模糊的山頂。
13. 只見山谷上空云霧繚繞,谷中綠樹蓊郁,古木參天。
14. 這里的景色,云霧繚繞,山勢雄壯,峰巒峭拔,怪石嵯峨,流泉飛瀑,鬼斧神工,茂林修竹,古木參天,奇花異草,山明水秀。
15. 云霧繚繞,重巖疊嶂,林寒澗肅,伴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五、霧海茫茫云霧繚繞丶漫天飛舞的雪花丶詩句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晉·謝道蘊《詠雪聯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唐·韓愈《春雪》;“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宋·呂本中《踏莎行》。
“宮城團回凜嚴光,白天碎碎墮瓊芳。”唐·李賀《十二月樂辭·十一月》;“天街飛轡踏瓊英,四顧全疑在玉京。”
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落盡瓊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無香。”宋·楊萬里《觀雪》;“對瓊瑤滿地,與君酬酢。”
宋·辛棄疾《和廓之雪》。玉 “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開門枝鳥散,一絮墮紛紛。”宋·司馬光《雪霽登普賢閣》;“峴山一夜玉龍寒,鳳林千樹梨花老。”
唐·呂巖《劍畫此詩于襄陽雪中》;“剩喜滿天飛玉蝶,不嫌幽谷阻黃鶯。”元·華幼武《春雪》;“玉花飛半夜,翠浪舞明年。”
宋·蘇軾《和田國博喜雪》。“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唐·高駢《對雪》;“黃昏門外六花飛,困倚胡床醉不知。”宋·樓鑰《謝林景思和韻》;“門前六出花飛,樽前萬事休提。”
元·白樸《天凈沙·冬》。手、掌、席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雪花似掌難遮眼,風力如刀不斷愁。”清·錢謙益《雪夜次劉敬仲韻》;“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唐·李白《北風行》。
六、描寫“霧繚繞山峰”的詩有哪些
1、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漲東海。
出自唐代李白的《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白露見日滅,紅顏隨霜凋。別君若俯仰,春芳辭秋條。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漲東海。散為飛雨川上來,遙帷卻卷清浮埃。
知君獨坐青軒下,此時結念同所懷。我閉南樓看道書,幽簾清寂在仙居。
曾無好事來相訪,賴爾高文一起予。 釋義: 時光過得快啊,就像露水一見太陽就干,紅花一遭霜打就蔫。
自從與君離別以后,仿佛俯仰之間春花就換了秋枝條。泰山頂上夏云嵯峨,山上有山,好像是東海白浪連天涌。
云化飛雨從江面上撲來,卷起浮塵直入你的珠簾帷帳。也知道你此時一定是一個人孤獨地坐在屋里,也知道你此時一定在思念我。
我獨自一人在南樓讀道書,幽靜清閑仿佛在神仙的居所。可惜的是沒有那個喜歡鬧鬧的人提酒來,只能希望你寫篇動人的文章來提提神! 2、有時云與高峰匹,不放松巒歷歷。
出自清代侯文曜的《虞美人·影松巒峰》 有時云與高峰匹,不放松巒歷歷。望里依巖附壁,一樣黏天碧。
有時峰與晴云敵,不許露珠輕滴。別是嬌酣顏色,濃淡隨伊力。
釋義: 一時間云彩與高峰相聚,與峰間青松不明的樣子。望著依偎在另一側巖壁的云彩,一樣的與天交接。
有時候山峰與天氣為敵,不允許有一滴露珠,特別是像酒一樣的顏色,濃淡隨著山崖之力。 3、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出自唐代李白的《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釋義: 一輪明月從祁連山升起,穿行在蒼茫云海之間。浩蕩長風掠過萬里關山,來到戍邊將士駐守的邊關。
當年漢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這些歷代征戰之地,出征將士很少能夠生還。
戍守的士卒眼望著邊城,那盼望歸家的面容多么凄苦悲哀!當此家中高樓上的將士妻子,哀愁嘆息,大概也沒停歇。 4、青山霽后云猶在,畫出東南四五峰。
出自唐代郎士元的《柏林寺南望》 溪上遙聞精舍鐘,泊舟微徑度深松。 青山霽后云猶在,畫出東南四五峰。
(東南 一作:西南) 釋義: 還在溪上航行,就已聽到寺廟的悠悠鐘聲。停船拾階而上,山路蜿蜒穿越著秘密松林。
雨后初晴,山色青翠,白云悠悠飄蕩。眺望西南,四五青峰,更加郁郁蔥蔥,猶若剛剛畫成。
5、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出自唐代王維的《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釋義: 中年以后存有較濃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終南山邊陲。
興趣濃時常常獨來獨往去游玩,有快樂的事自我欣賞自我陶醉。間或走到水的盡頭去尋求源流,間或坐看上升的云霧千變萬化。
偶然在林間遇見個把鄉村父老,偶與他談笑聊天每每忘了還家。
七、描寫湖面霧蒙蒙的古詩句.
1、獨立彌漫灝氣中,倍饒云霧杳重重。
出自:宋代周弼《望太湖》。
譯文:在太湖彌漫在天地間的霧氣中獨自站立,感覺云霧繚繞渺茫無邊。
2、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出自:宋代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譯文:晴天,西湖水波蕩漾,在陽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極了。下雨時,遠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時隱時現,眼前一片迷茫,這朦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賞析:寫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寫了西湖的晴姿雨態。“水光瀲滟晴方好”描寫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蕩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寫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
3、白霧漫空白浪深,舟如竹葉信浮沉。
出自:宋代范成大《十一月大霧中自胥口渡太湖》。
譯文:白霧彌漫在太湖上空,湖水像白色的浪潮一樣深邃,小船像竹葉一樣漂浮在湖面上。
4、湖氣昏昏霧氣漫,泊舟亭下水生寒。
出自:宋代王阜壽《占勝亭》。
譯文:霧氣彌漫湖面,小舟在亭子下面停泊,湖水絲絲寒氣而來。
5、錢塘門外買湖船,霧氣沖云水接天。
出自:宋代王同祖《湖上早行》。
譯文:在錢塘門外,我正想買一條穿過湖面的船。我看到湖面上的薄霧直沖天空,水天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