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煙花柳巷的句子
煙花柳巷紅塵客
時光靜好,與君語;
細水流年,與君同;
繁華落盡,與君老。
——仙楓紅葉《神秘王爺獨寵妃》
燭花搖影,冷透疏衾剛欲醒,待不思量,不許孤眠不斷腸。
茫茫碧落,天上人間情一諾,銀漢難通,穩耐風波愿始從。
——納蘭容若《減字木蘭花》
曾許諾,誓言隨風破,星移斗轉,紫陌殊途,紅塵顛簸。再回首,看不見我,朱顏已凋落;回眸處,過往斑駁,彼岸成大漠。天長地久有時盡,桃花樹下人難依。
某一天你我暮年,靜坐庭前,賞花落,笑談浮生流年。
今夕隔世百年一眠,相攜而過,才知姹紫嫣紅早已看遍。
二、描寫太原的詩詞
送裴相公上原 唐?王建還攜堂印向并州,將相兼權是武侯。
時難獨當天下事,功成卻進手中籌。再三陳乞壚煙里,前后封章玉案頭。
朱架早朝立劍戟,綠槐殘雨看張油。遙知塞雁從今好,直得漁陽已北愁。
邊鋪警巡旗盡換,山城候館壁重修。千群白刃兵迎節,十對紅妝妓打球。
圣主分明交暫去,不須高起見京樓。送狄尚書鎮太原年代:唐 作者:姚合 體裁:五排授鉞儒生貴,傾朝赴餞筵。
麾幢官在省,禮樂將臨邊。代馬龍相雜,汾河海暗連。
遠戎移帳幕,高鳥避旌旃。天下屯兵處,皇威破虜年。
防秋嫌壘近,入塞必身先。中外恩重疊,科名歲接連。
散材無所用,老向瑣闈眠。太原早秋 作者:李白 朝代:唐 體裁:五律歲落眾芳歇,時當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夢繞邊城月,心飛故國樓。
思歸若汾水,無日不悠悠。除夜宿太原寒甚 作者:【于謙】 年代:【明】寄語天涯客,輕寒底用愁。
春風來不遠,只在屋東頭歐陽修地靈草木得余潤,郁郁古柏含蒼煙。并州自古多豪杰,戰爭五代幾百年。
飲馬長城窟行 陳琳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往謂長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原創]七律 我愛汾河景色美藍天白云映碧水,錦鱗嬉戲草魚肥,更有泳者搏巨浪,白鷗灰鸛空中飛。河心綠島柳絲垂,岸邊國槐枝葉翠,游人情侶憑欄眺,盡收美景身心醉 。
:[原創]七律 我愛汾河景色美心醉汾河古渡邊,殘陽如血柳徘徊.細思晉陽多壯士,千古留名歷代傳.而今冬泳寫新史,傲雪紅梅領頭前.莫笑吾輩不燦爛,國盛家旺自坦然!原創]七律 我愛汾河景色美我愛汾河景色美,綠水如蔭魚兒肥。晚渡殘陽水中墜,柳絲隨風惹人輝。
冬泳人兒碟姿躍,七亭再造勇士篇。我輩英豪多壯士,汾河美歌晨光編。
[作者]:元好問[體裁]:五律[年代]:元八月并州雁,清汾照旅群。一聲驚晚笛,數點入秋云。
滅沒樓中見,哀勞枕畔聞。南來還北去,無計得隨君。
《游天龍山》〈一〉為求清凈選林泉,高踞青崖避世閑。無奈禪門香火旺,紅塵滾滾繞群山。
〈二〉松花相簇柳溝深,五月山風透密林。不是春青留不住,只緣好景要更新。
〈三〉幽徑蜿蜒剪翠開,橫崖滯水掛蒼苔。清濯亦愛山泉小,一路潺潺做伴來。
詠太原晉祠難老泉一灣碧玉瀉懸山, 閱歷滄桑千萬年。 鏡面斜侵周柏影, 波光倒映晉祠檐。
張郎塔蘊傳奇事, 不系舟藏莊叟玄。 泉畔清游秋氣爽, 詩脾釀出境澄鮮。
鷓鴣天-謝山西眾友千里龍城來相會, 美酒佳肴香滿堂. 平遙古城驚坐馬, 喬家觀后不逞強. 同窗友,待客忙.情意凝在笑眉上. 黃河滾滾東逝水, 難比師兄義深長.七律.天龍山韻(新韻)群山環抱舞雙龍,萬里松濤蕩碧峰。霧繞云飛鷹展翅,風蕭泉涌雁擊空。
鐘靈圣地高觀境,聚秀瓊閣避暑宮。五帝三皇開物主,晉陽自古露崢嶸。
三、描寫太原的詩詞
送裴相公上原 唐?王建
還攜堂印向并州,將相兼權是武侯。
時難獨當天下事,功成卻進手中籌。
再三陳乞壚煙里,前后封章玉案頭。
朱架早朝立劍戟,綠槐殘雨看張油。
遙知塞雁從今好,直得漁陽已北愁。
邊鋪警巡旗盡換,山城候館壁重修。
千群白刃兵迎節,十對紅妝妓打球。
圣主分明交暫去,不須高起見京樓。
送狄尚書鎮太原
年代:唐 作者:姚合 體裁:五排
授鉞儒生貴,傾朝赴餞筵。麾幢官在省,禮樂將臨邊。
代馬龍相雜,汾河海暗連。遠戎移帳幕,高鳥避旌旃。
天下屯兵處,皇威破虜年。防秋嫌壘近,入塞必身先。
中外恩重疊,科名歲接連。散材無所用,老向瑣闈眠。
太原早秋 作者:李白 朝代:唐 體裁:五律
歲落眾芳歇,時當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夢繞邊城月,心飛故國樓。思歸若汾水,無日不悠悠。
除夜宿太原寒甚 作者:【于謙】 年代:【明】
寄語天涯客,
輕寒底用愁。
春風來不遠,
只在屋東頭
歐陽修
地靈草木得余潤,
郁郁古柏含蒼煙。
并州自古多豪杰,
戰爭五代幾百年。
飲馬長城窟行 陳琳
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往謂長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原創]七律 我愛汾河景色美
藍天白云映碧水,
錦鱗嬉戲草魚肥,
更有泳者搏巨浪,
白鷗灰鸛空中飛。
河心綠島柳絲垂,
岸邊國槐枝葉翠,
游人情侶憑欄眺,
盡收美景身心醉 。
:[原創]七律 我愛汾河景色美
心醉汾河古渡邊,
殘陽如血柳徘徊.
細思晉陽多壯士,
千古留名歷代傳.
而今冬泳寫新史,
傲雪紅梅領頭前.
莫笑吾輩不燦爛,
國盛家旺自坦然!
原創]七律 我愛汾河景色美
我愛汾河景色美,綠水如蔭魚兒肥。
晚渡殘陽水中墜,柳絲隨風惹人輝。
冬泳人兒碟姿躍,七亭再造勇士篇。
我輩英豪多壯士,汾河美歌晨光編。
[作者]:元好問
[體裁]:五律
[年代]:元
八月并州雁,清汾照旅群。
一聲驚晚笛,數點入秋云。
滅沒樓中見,哀勞枕畔聞。
南來還北去,無計得隨君。
《游天龍山》
〈一〉
為求清凈選林泉,高踞青崖避世閑。
無奈禪門香火旺,紅塵滾滾繞群山。
〈二〉
松花相簇柳溝深,五月山風透密林。
不是春青留不住,只緣好景要更新。
〈三〉
幽徑蜿蜒剪翠開,橫崖滯水掛蒼苔。
清濯亦愛山泉小,一路潺潺做伴來。
詠太原晉祠難老泉
一灣碧玉瀉懸山, 閱歷滄桑千萬年。 鏡面斜侵周柏影, 波光倒映晉祠檐。
張郎塔蘊傳奇事, 不系舟藏莊叟玄。 泉畔清游秋氣爽, 詩脾釀出境澄鮮。
鷓鴣天-謝山西眾友
千里龍城來相會, 美酒佳肴香滿堂. 平遙古城驚坐馬, 喬家觀后不逞強. 同窗友,待客忙.
情意凝在笑眉上. 黃河滾滾東逝水, 難比師兄義深長.
七律.天龍山韻(新韻)
群山環抱舞雙龍,萬里松濤蕩碧峰。
霧繞云飛鷹展翅,風蕭泉涌雁擊空。
鐘靈圣地高觀境,聚秀瓊閣避暑宮。
五帝三皇開物主,晉陽自古露崢嶸。
四、關于太原的詩詞
錦繡太原,晉陽故地,并州新府。
北達幽燕,南通秦蜀。襟四塞之要沖,盛衰攸系;控五原之都邑,治亂必據。
表里山河,山右首區。際山枕水,華夏名都。
維我太原,千年輝煌。遠紹《尚書》,初都堯唐。
雄邑崛起,晉水之陽奠基;三家分晉,封建之制濫觴。秦漢設郡,國之屏障。
西晉堅城拒敵,北齊霸府隆昌。隋楊經營,遂成熙熙大都;晉陽誓師,托起煌煌盛唐。
問鼎中原,后唐后晉后漢;融合五族,鮮卑羯羝胡羌。雖趙宋之初,屢抗強兵終遭劫火。
唐明興建,依然四戰之地;金元迭起,實為攻守之場。幸明清相繼,漸振故園又成重鎮。
淹至近代,景從武昌義旗而終結帝制,為共和創立;結成統戰典范而力御外侮,求民族解放。待雄師東來紅旗卷,開啟新章。
維我太原,從來風物殊佳,居然山川形勝。蒼莽呂梁接其西,雄奇太行措其東,黃土沃其野,河汾貫其中。
秀美天龍鐫樸偉石佛,疑是神工;凌霄雙塔護嬌艷牡丹,天若有情。參天周柏,盡閱不滅斯文;傾城侍女,猶聽難老泉聲。
曾照汾川,燈塔熠熠;長掩道窟,龍山蒼蒼。盡染崛(山圍)而秋葉紅,遠映竇祠而寒泉清。
才游崇善寺,又趨純陽宮。浮光躍金,看文瀛迎澤晉陽湖,堪入畫卷;風帆沙鳥,望一碧萬頃汾之水,波撼并城。
菊花黃,國槐壽。至若春夏之交,草木欣榮;秋冬雪月,千里澄明。
瑰奇之勝境,天下播騰。 維我太原,詩人文士歌呼賦詠之所,英雄俊杰戰攻駐守之地。
傳頌臺駘神,汾水安瀾;功推董安于,晉陽肇始。敢竭忠誠,豫讓舍生取義;不辱使命,常惠力和戎狄。
劉恒龍潛以啟盛世,劉琨發憤則思圖治。激賞壁畫,遙想高齊君臣指點天府之城,躊躇滿志;通讀碑銘,盛贊李唐父子直抵封建之巔,嘆為觀止。
最相思王維之南國紅豆,須痛飲王翰之葡萄美酒。欲窮千里,更上層樓仍追王之渙;婦孺皆誦,天長地久總憶白居易。
計安社稷,狄仁杰斗南一人;血灑疆場,楊家將忠良誰敵。稱米芾雙絕書畫,慕傅山獨步學識。
窮究五經,閻若璩皓首真偽辨;笑談三國,羅貫中揮筆風煙起。傳播火種,長念革命先驅高君宇;引領風騷,素仰文學大師趙樹理。
晉商故里富甲,雄視海內;王氏祖地情深,流風百世。江山代有才人出,并州一脈浩然氣。
今我太原,萬千氣象。十里鋼城,工業重鎮承接東西;百里煤海,能源基地援助四方。
出平湖,惟有巨型龍門鎖三峽;衛銀河,試看神威火箭射天狼。黃河之水落并州,高能之電輸京唐。
跨越關山,大路朝天;溝通全球,天涯比鄰。**英才,百年學府奮飛;孵化精品,科技園區爭創。
清徐美而葡萄甜,晉水碧而稻米香。妙絕之面食,神州譽響;佳釀之陳醋,四海名揚。
數驚賓朋,威風鑼鼓鏜鏜;再放奇葩,瑰寶晉劇鏘鏘。華燈競放于長街,霓裳斗艷于曲巷。
家園綠匝,廣廈云翔。節物風流,人情和暢。
安居而樂業,邦興而民康。 錦繡太原,于斯益彰。
滿眼百業勃興,思之前程無量。展旌旗,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之東風勁吹;凝眾志,敢當重任勇于爭先之精神高揚。
上承先人之潛德幽光,自強不息,遞傳千年盛名;下啟來者之聰明睿智,與時俱進,譜寫萬世華章。 美哉!太原!祝三百四十萬人民福祉永保,愿七千平方公里土地豐饒長存。
這個怎么樣?。
五、求:描寫歌詠太原城的詩詞(10首)
太原早秋 李白
歲落眾芳歇,時當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夢繞邊城月,心飛故國樓。
思歸若汾水,無日不悠悠。
并州道中 杜牧
行役我方倦,苦吟誰復聞。
戍樓春帶雪,邊角幕云吹。
極目無人跡,回頭送雁群。
如何遣公子,高臥醉醺醺。
太原送許侍御出幕歸東都
昔隨劉越石,今日獨歸時。
汾水風煙冷,并州花木遲。
荒庭增別夢,野雨失行期。
莫向山陽過,鄰人夜悲笛。
并 州
并州古來稱近胡,山雄氣壯民足儲。
山根晉水發源處,平若皎鑒潛決疏。
漸流漸急不可測,以至虢虢鳴清渠。
豈惟俯可見毛發,況乃了了看龜魚。
下溉平田幾百頃,稻苗(禾罷)(禾亞)曾不枯。
興亡莫問隨水遠, 廟深草樹空扶疏。
伊尹持節過其下,愛此佳趣聊停車。
北望故城無舊物,決(氵奔)草色連丘墟。
已向風前聽好鳥,只為落日聞蒼狐。
晉人頌識漢使美,冉冉青髯似綠蒲。
本詩作者:梅堯臣。
http://**f?ct=335675392&tn=baiduPostBrowser&sc=54894062&z=7107845&pn=0&rn=50&lm=0&word=%CC%AB%D4%AD#54894062
六、描寫煙花柳巷的句子
煙花柳巷紅塵客時光靜好,與君語; 細水流年,與君同; 繁華落盡,與君老。
——仙楓紅葉《神秘王爺獨寵妃》燭花搖影,冷透疏衾剛欲醒,待不思量,不許孤眠不斷腸。 茫茫碧落,天上人間情一諾,銀漢難通,穩耐風波愿始從。
——納蘭容若《減字木蘭花》曾許諾,誓言隨風破,星移斗轉,紫陌殊途,紅塵顛簸。再回首,看不見我,朱顏已凋落;回眸處,過往斑駁,彼岸成大漠。
天長地久有時盡,桃花樹下人難依。某一天你我暮年,靜坐庭前,賞花落,笑談浮生流年。
今夕隔世百年一眠,相攜而過,才知姹紫嫣紅早已看遍。
七、描寫太原的優美詞句
日出太行 月照呂梁汾河流過我可愛的家鄉!~~汾河公園聯: 兩岸景區脈繼唐風晉韻滿川汾水情滋國色龍城 迎澤公園聯: 讀文漪,湖抱龍潭著三晉品古井,亭迷戲曲歌九州 雙塔寺聯: 涵千年靈秀,永祚祈福開富貴蘸十世滄桑,文宣揮筆寫春秋 珠林園聯: 花卉草坪,相映芳容陶藝趣水景雕塑,錯成動靜奪天工 兒童公園聯: 折柳枝,萬字樓前炎孫期就回歸夢聽鐘鼓,文瀛湖畔國父猶播博愛音 唐槐公園聯: 辨碑記,皇宗遙別長安路仰唐槐,國相剛出垂化門 碑林公園聯: 匯汾河古韻,三晉堪稱瑰寶集世紀文明,藝苑無愧奇葩 龍潭公園聯: 九龍噴祥瑞,園島廊臺處處景觀呈錦繡一鼎立春秋,風霜雨雪樁樁故事話龍城 墨藝苑聯; 墨香飄汾岸,南北東西匯此界德藝展迎澤,古今中外籍其中 太原動物園聯: 虎臥青山,巨獸靈禽好薈萃天呈碧水,繁林茂草真自然 太原賦 錦繡太原,晉陽故地,并州新府。
北達幽燕,南通秦蜀。襟四塞之要沖,盛衰攸系;控五原之都邑,治亂必據。
表里山河,山右首區。際山枕水,華夏名都。
維我太原,千年輝煌。遠紹《尚書》,初都堯唐。
雄邑崛起,晉水之陽奠基;三家分晉,封建之制濫觴。秦漢設郡,國之屏障。
西晉堅城拒敵,北劉霸府隆昌。隋楊經營,遂成熙熙大都;晉陽誓師,托起煌煌盛唐。
問鼎中原,后唐后晉后漢;融合五族,鮮卑羯羝胡羌。雖趙宋之初,屢抗強兵終遭劫火。
唐明興建,依然四戰之地;金元迭起,實為攻守之場。幸明清相繼,漸振故園又成重鎮。
淹至近代,景從武昌義旗而終結帝制,為共和創立;結成統戰典范而力御外侮,求民族解放。待雄師東來紅旗卷,開啟新章。
維我太原,從來風物殊佳,居然山川形勝。蒼茫呂梁接其西,雄奇太行措其東。
黃土沃其野,河汾貫其中。秀美天龍鐫樸偉石佛,疑是神工;凌霄雙塔護嬌艷牡丹,天若有情。
參天周柏,盡閱不滅斯文;傾城侍女,猶聽難老泉聲。曾照汾川,燈塔熠熠;長掩道窟,龍山蒼蒼。
盡染崛圍而秋葉紅,遠映竇祠而寒泉清。才游崇善寺,又趨純陽宮。
浮光躍金,看文瀛迎澤晉陽湖,堪入畫卷;風帆沙鳥,望一碧萬傾汾之水,波撼并城。菊花黃,國槐壽。
至若春夏之交,草木欣榮;秋東雪月,千里澄湖。槐奇之勝境,天下播騰。
維我太原,詩人文士歌呼賦詠之所,英雄俊杰戰攻駐守之地。傳頌臺駘神,汾水安瀾;功推董安于,晉陽肇始。
敢竭忠誠,豫讓舍生取義;不辱使命,常惠力和戎狄。劉恒龍潛以啟盛世,劉琨發憤則思圖治。
激賞壁畫,遙想高齊君臣指點天府之城,齷齪滿志;通讀碑銘,盛贊李唐父子直抵封建之巔,嘆為觀止。最相思王維之南國紅豆,須痛飲王翰之葡萄美酒。
欲窮千里,更上層樓仍推王之渙;婦孺皆誦,天長地久總憶白居易。計安社稷,狄仁杰斗南一人;血灑疆場,楊家將忠良誰敵。
稱米芾雙絕書畫,慕傅山獨步學識。窮究五經,閻若璩皓首真偽辨;笑談三國,羅貫中揮筆風煙起。
傳播火種,長念革命先驅高君宇;引領風騷,素仰文學大師趙樹理。晉商故里富甲,雄視海內;王氏祖地情深,流風百世。
江山代有才人出,并州一脈浩然氣。 今我太原,萬千氣象。
十里鋼城,工業重鎮承接東西;百里煤海,能源基地援助四方。出平湖,惟有巨型龍門鎖三峽;衛銀河,試看神威火箭射天狼。
黃河之水落并州,高能之電輸京唐。跨越關山,大路朝天;溝通全球,天涯比鄰。
**英才,百年學府奮飛;孵化精品,科技園區爭創。清徐美而葡萄甜,晉水碧而稻米香。
妙絕之面食,神州譽響;佳釀之陳醋,四海名揚。數驚賓朋,威風鑼鼓鏜鏜;再放奇葩,瑰寶晉劇鏘鏘。
華燈競放于長街,霓裳斗艷于曲巷。家園綠匝,廣廈云翔。
節物風流,人情和暢。安居而樂業,邦興而民康。
錦繡太原,于斯益彰。滿眼百業勃興,思之前程無量。
展旌旗,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之東風勁吹;凝眾志,敢當重任勇于爭先之精神高揚。上承先人之潛德幽光,自強不息,傳遞千年盛名;下啟來者之聰明睿智,與時俱進,譜寫萬世華章。
美哉!太原!祝三百四十萬人民福祉永保,愿七千平方公里土地豐饒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