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詩中含有草.花.樹.風.雨的詩句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
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 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覆春洲:落滿了春天的沙洲。
雜英;各種各樣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洛城:洛陽城。風日:春光風物。
道:說。 唐 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過江來,江南一片春色。
淑氣:春天的和暖氣息。轉綠蘋浪:使水中蘋草轉綠。
四句意謂:彩霞伴著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綠柳把春意帶過了江面,黃鳥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陽光催綠了蘋草。 唐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 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漢陽》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唐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憶山中》 描寫夏天的古詩和描寫夏天的名句 四月維夏,六月徂暑 徂:開始。
《詩經·小雅·四月》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農歷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麥隨風里熟,梅逐雨中黃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寫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涼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軒:窗。 唐·杜甫《夏夜嘆》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
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時已至初夏。 唐·韋應物《游開元精舍》 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嵐:霧氣。
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夏半陰氣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過半,農歷五月半后。淅:風吹拂的樣子。
唐·韓愈《送劉師服》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農歷四月。
慈竹:竹名,亦稱子母竹。如編:象編排起來一樣。
蜃氣:古人以為蜃(大蛤)吹氣可成樓閣虛景,實際是光線穿過不同密度的空氣,經過折射,把遠景顯現在空中的一種幻影,也稱為海市蜃樓。管弦:形容蛙的鳴叫象奏樂一樣。
唐·賈弇《孟夏》 巖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 巖溜句:巖上的泉水瀑布,凌空進發,一片云煙,象是晴天掛起一幅雨簾。林蘿句:林間藤蘿纏繞,濃蔭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涼意。
唐·方干《題報恩寺上方》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一院香 水晶簾:形容映入水中的樓臺倒影象水晶的簾子一樣晶瑩明澈。
唐·高駢《山亭夏日》 墻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唐·張蠙《夏日題老將林亭》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麥氣:麥收時的氣息。花時:花開之時。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 嘉樹:樹的美稱。意謂雛鶯在和風中長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樹下形成了清涼的圓形樹陰。
宋·周邦彥《滿庭芳·夏景》 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 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困人天氣日初長 宋·朱淑真《即景》:“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清風破暑連三日 元·王揮《過沙溝店》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宋·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紅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陸游《初夏絕句》:“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描寫秋天的古詩和描寫秋天的名句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裊裊:形容微風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動。
木葉:枯黃的樹葉。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
燎栗:凄涼。若在遠行:好象人在遠行之中。
戰國楚·宋玉《九辯》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櫚庭:櫚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迢迢:形容夜長。
亭亭:遠貌。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眺:遠望。
平楚:平野。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
兩句寫初秋之景。 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登望》 。
二、形容雨中樹的詩句
1、梅雨過后的季節、夢醒后的黃昏,萬物生靈脫胎換骨,風住,歌聲起,又一個非比尋常的黃昏此處彼地,搖曳生姿。
2、漫步西湖邊,抬望眼,望不盡遠方的美景被云彩遮住了一,天空沉悶,風兒此時竟然無心把玩湖邊的垂柳,柳葉沒有風兒在身邊,無精打采的達拉著,就是一副無靈動的水墨畫。
3、站在湖邊天空忽的開始飄落點點細雨,燕子低空翱翔于湖面上。湖面被雨水下的波光粼粼, 楊柳隨風撫雨,堤岸上依舊游人如織,在夏雨中漫步于西湖岸邊。
4、風來時柳跳舞,雨來時柳絲條上沾滿水珠,雨水清洗柳的發絲,使柳樹更加嫵媚動人。
5、葉兒長大彈奏出沙沙作響的風聲,柳絲條條猶如長發飄飄的女人在風中翩翩起舞,柳絲條條的韻味就像陜北女子,雖然質樸卻也美麗動人,賢惠達理。
6、柳旁邊的桃花鮮艷,那是因為柳綠襯托出的桃紅,柳樹旁邊的百花百草爭艷,那是因為柳樹映照出的美景,河邊的柳樹浪漫的妖嬈多姿,樹上的柳樹不失柳樹之靈氣,
7、路不寬,平整的沙石路兩旁栽滿了青一色的楊柳,撐開著的樹冠像一把把濃綠的傘蓋遮蓋了大半個路面,整條路便如同一道蜿蜒著的綠色長廊。
8、月光透過高大的柳樹照到沙石路上,在路面上投下一團團細碎斑駁的陰影,整個路面便鋪滿了深深淺淺的花紋圖案,如同一卷展開著的長長的水墨畫在地面上浮動。
9、春天光風入柳,夏日避署納涼,秋季水送落花,冬來踏雪尋香,嗅著淡淡的幽香,聽著啾啾的鳥鳴,踏著滿地的綠色,借著晨風的涼爽,讓人流連忘返。
10、清晨珠露滴翠涼風習習,中午鳥語花香撩人心弦,傍晚日夕佳蔭林虛桂靜;晴天色滿林園秀色可餐,月夜波明樹涵瑩潤射目,雨中翠云搖綴萬景天全。
11、迷人的煙波畫船緩緩地行駛在一片綠汪汪的水面上,微風徐來,如鏡的湖水泛起點點粼光,好像鋪金散玉一樣,幾枝荷花含情脈脈卓立水中,給瑩瑩湖水平添了幾分姿色。
12、靜觀小園的湖光山色,領略滴金流翠、鳥語花香的怡人景致,著實讓人陶醉。它既有“池水看破玉,園柳待垂金”、“梅蕊迎人渾欲綻,柳條習地暗偷新”的初春鮮麗,又有“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春光看滿眼,節氣溯從頭”、“玉河新柳正參差”的仲春艷美,
13、站在山頂涼亭下回望,只見眼前白波萬疊,綠葉相依,清渠激戶,雜花滿楹,更有曲橋流水,情絲微動,金閣長廊,雅致出眾,水光山色,渾成一體,處處秀麗,妙趣橫生。
14、那是遼闊無際的紅海灘,是激情澎湃波瀾壯闊的紅色的河流,是美麗無比的爭奇斗艷的大花園,是艷麗的靈動的華美的紅地毯。
15、天空的云朵似飛翔的白鶴,飛舞的白鶴似翩翩的飛蝶,安閑地踱著步的白鶴,好似嬌羞的新娘,幸福地靦腆地徜徉在紅地毯上,美麗極了。
16、漫步在空曠的山野雨霧里,空氣中真真地彌漫著一種濕濕的清香,它能讓你感到飄飄然的,渾身上下都神清氣爽。
17、雨中,馬路上已經變幻出了斑駁陸離的色彩,花花綠綠的雨傘,在雨中高舉晃動、熙攘穿梭,還有那些騎車的人,也都穿上了五顏六色的雨披,在雨中疾馳而過。
18、雨中,花草樹木也在拼命地吮吸著上從天而降的雨露,那些斑斑的雨點,任意的灑落在樹葉上,形成了顆顆晶瑩的水珠,尤其在荷塘中,這些水珠在碧綠如翠的蓮葉上顫抖、滾動,仿佛像是一粒粒晶瑩剔透的珍珠。
19、夏天的雨,喜歡夏天雨后留下來的那種涼爽、潔凈與泥土清香的味道,更喜歡夏天雨后在空中劃下的那道絢麗的彩虹。
20、水滋潤了山,把山養得濃濃綠綠的,充滿著旺盛的生命力與無比的活力,那些山的生靈們便互相雀躍了,山總是綠得蔥蘢,綠得濃郁,樹與草兒仿佛是拼了命地瘋長著,山坡上芊芊莽莽的,擠滿了各類的植物。
三、有關雨和梧桐樹的詩句
1、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2、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3、梧桐落,蓼花秋. 煙初冷,雨才收,蕭條風物正堪愁. 4、悶殺梧桐殘雨,滴相思. 5、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 6、臥聽疏雨梧桐,雨馀淡月朦朧. 7、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8、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 9、槐花雨潤新秋地,桐葉風翻欲夜天. 10、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 11、客來云雨散,鳥下梧桐秋. 12、碧紗秋月,梧桐夜雨,幾回無寐. 13、又見桐花發舊枝,一樓煙雨暮凄凄. 14、雨滴梧桐秋夜長,愁心和雨到昭陽. 15、井上桐葉雨,灞亭卷秋風. 16、鳴鐘竹陰晚,汲水桐花初. 雨氣潤衣缽,香煙泛庭除. 17、風傳刻漏星河曙,月上梧桐雨露清. 18、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19、燈花前、幾轉寒更,桐葉上、數聲秋雨. 20、窗在梧桐葉底.更黃昏雨細. 21、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 22、小雨落梧桐.簾櫳殘燭紅. 23、淚竹斑中宿雨,折桐雪里蠻煙. 24、聽亂颭芰荷風,細灑梧桐雨. 25、桐花半畝,靜鎖一庭愁雨. 26、風撼梧桐雨灑窗.今宵好夜長. 27、霜砧聲急,瀟瀟疏雨梧桐濕. 28、梧桐雨,遠恨不同聽. 29、斷霞收盡黃昏雨,滴梧桐疏樹. 30、可堪疏雨梧桐,空階絡緯,背人處、偷彈珠淚. 31、蕭蕭疏雨滴梧桐,人在綺窗中. 32、梧桐響雨,憶空江寒浪,漁舟沖雪. 33、梧桐葉落候蛩秋.唯有一江煙雨、替人愁. 34、秋聲昨夜入梧桐,雨蒙蒙. 35、梧桐葉上三更雨,別是人間一段愁. 36、雨滴梧桐點點愁,冷催秋色上簾鉤. 37、四壁空圍恨玉,十香淺捻啼綃.殷云度雨井桐凋. 38、桐葉雨聲乾,真珠落玉盤. 39、欹高枕,梧桐聽雨,如是天明. 40、桐葉乍零風不定,半窗疏雨影. 41、悄靜菊花天,洗盡梧桐雨. 42、芙蓉香卸桐陰薄,水窗未雨涼先覺. 43、一枕新涼眠客舍,聽梧桐、疏雨秋聲顫. 44、有沙邊、寒蛩吟透,梧桐秋雨. 45、漫搔首徐吟,微云河漢,疏雨梧桐. 46、伴我枕頭雙淚濕.梧桐秋雨滴. 47、倩誰伴、梧桐疏雨. 48、梧桐雨細,漸滴作秋聲,被風驚碎. 49、萬象正蕭爽,秋雨滴梧桐. 50、閣皂山前梧桐雨,起風檣、露舶無窮意. 51、雪藕調冰花熏茗,正梧桐、雨過新涼透. 且隨分,一杯酒. 52、廉纖梧桐細雨,吹徹玉簫寒. 53、生怕朝來,梧桐過雨,把花神摧折. 54、雨聲乾、桐疏楓冷. 55、疏桐翠井早驚秋,葉葉雨聲愁. 56、秋桐泛商絲雨,恨未回、飄雪垂楊. 57、殷云度雨疏桐落,明月生涼寶扇閑. 58、此情誰會,梧桐葉上疏雨. 59、憶桃李春風,梧桐秋雨.又還過卻,落花飄絮. 60、皓月明樓,梧桐雨葉,一片離愁難翦. 61、向蒹葭極浦,吟篷泊雨,梧桐孤店,醉幘敧風. 62、鄰笛喚將鄉思動,聽秋聲、又入梧桐雨. 63、霎兒間,恨桐招雨,西風葉葉商量. 64、甚竹實風摧,桐陰雨瘦,景物變新麗. 65、風雨怯殊鄉,梧桐又小窗. 66、扇鸞收影驚秋晚,梧桐又供疏雨. 67、梧桐葉上黃昏雨,恨殺無情流水. 68、題得相思字數行,起來桐葉滿紗窗. 秋光欲雨棋聲瀉,粉帳不容花露香. 69、似梧桐葉落,秋雨聲顫. 70、風吹桐竹更無雨,白發病人心到家. 71、別館絲桐清,寒郊煙雨昏. 72、鳥弄桐花日,魚翻谷雨萍. 73、桐花新雨氣,梨葉晚春晴. 74、風吹筍籜飄紅砌,雨打桐花盡綠莎. 75、苔蘚疏塵色,梧桐出雨聲. 76、島桐秋送雨,江艇暮搖煙. 77、桐槿日零落,雨余方寂寥. 78、河風吹鳥迥,岳雨滴桐疏. 79、盡日悠然舴艋輕,小輪聲細雨溟溟. 三尋絲帶桐江爛,一寸鉤含笠澤腥. 80、洛客見詩如有問,輾煙沖雨過桐江. 81、應是曾經惡風雨,修桐半折損琴材. 82、誰識古宮堪恨處,井桐吟雨不勝秋. 83、青桐承雨聲,聲聲何重疊. 84、秋雨五更頭,桐竹鳴騷屑. 85、南國清和煙雨辰,刺桐夾道花開新. 86、梧桐四更雨,山水一庭風. 87、轆轤曉轉素絲綆,桐聲夜落蒼苔磚. 涓涓吹溜若時雨,濯濯佳蔬非用天. 88、砌下梧桐葉正齊,花繁雨后壓枝低. 89、井邊桐葉鳴秋雨,窗下銀燈暗曉風. 90、梧桐雨畔夜愁吟,抖擻衣裾蘚色侵. 91、雨雪霏霏天已暮,金鐘滿勸撫焦桐. 92、暗澹小庭中,滴滴梧桐雨. 93、殘年何異,雨打衰桐,風撼狂花. 94、疏雨梧桐客里秋,往事起新愁. 95、云月淡幽窗,黃昏微雨,窗外梧桐共人語. 96、幾點梧桐夜雨,一天霜月砧聲. 97、想桐君山水,正睡雨,聽淋浪. 98、子陵灘釣得虛名,幾度桐江春雨. 99、桐花快落春風老,梅子微酸晚雨晴. 100、臥聞疏響梧桐雨,獨詠微涼殿閣風. 101、苜蓿花催春事去,梧桐葉送雨聲來.。
四、帶有"樹"的詩句20句
1、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
2、竹樹日已滋,軒窗漸幽興。
3、莫辨啼猿樹,徒看神女云。
4、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5、閬苑有書多附鶴,女床無樹不棲鸞。
6、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7、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8、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9、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10、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11、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12、妝成對春樹,不語淚千行。
13、啼鶯綠樹深,語燕雕梁晚。
14、階樹含斜日,池風泛早涼。
15、離亭隱喬樹,溝水浸平沙。
16、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17、看花若有情,倚樹疑無力。
18、山樹落梅花,飛落野人家。
19、遙江大船小于葉,遠村雜樹齊如蔬。
20、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
系吾系作者同出處啊?
http://***
衣度搜索就得啦!
五、帶有樹的詩句帶有花的詩句帶有山的詩句帶有水的詩句帶有雨的詩句帶
青門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長安新柳
【唐】陳光
九陌云初霽,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邊春。
色淺微含露,絲輕未惹塵。一枝方欲折,歸去及茲晨
古風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
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古風----李白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錢塘江上客歸遲,落花流水青春暮。--向滈
流水落花都莫問,等取,榆林沙月靜邊塵。--王質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 。唐 錢起《春郊》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唐 韓愈《晚春》
六、帶有樹字的詩句有哪些
東風夜放花千樹 —— 宋 ·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 唐 ·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 唐 ·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 唐 · 賀知章《詠柳 / 柳枝詞》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 宋 · 楊萬里《小池》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 漢 · 曹操《觀滄海 / 碣石篇》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 唐 · 孟浩然《過故人莊》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 唐 · 韓愈《春雪》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 元 · 王冕《墨梅》
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 元 · 王冕《墨梅》
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跡 —— 元 · 王冕《墨梅》
昨夜西風凋碧樹 —— 宋 · 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 唐 ·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 魏晉 · 曹操《短歌行》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 唐 · 崔顥《黃鶴樓 / 登黃鶴樓》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 唐 · 韋應物《滁州西澗》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 宋 ·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仙人垂兩足,桂樹作團團 —— 唐 · 李白《古朗月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 宋 · 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 先秦 · 屈原《離騷》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 唐 · 高駢《山亭夏日》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 唐 · 王績《野望》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 魏晉 ·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 唐 ·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 —— 宋 · 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府吏還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風寒,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 —— 漢 · 佚名《孔雀東南飛 /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 漢 · 佚名《孔雀東南飛 /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六曲闌干偎碧樹,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 —— 五代 · 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 唐 ·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 宋 · 歐陽修《畫眉鳥》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 宋 · 梅堯臣《魯山山行》
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 宋 · 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 —— 唐 · 王之渙《送別》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林村傍溪橋 —— 唐 · 張謂《早梅》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 唐 · 惠能《菩提偈》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 五代 · 李煜《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 唐 · 劉禹錫《秋詞二首》
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 —— 唐 ·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一樹五更寒 —— 清 · 納蘭性德《臨江仙·寒柳》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 唐 · 劉禹錫《秋風引》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 唐 · 韓愈《晚春二首·其一》
中庭多雜樹,偏為梅咨嗟 —— 南北朝 · 鮑照《梅花落》
換得東家種樹書 —— 宋 · 辛棄疾《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黃鶯百舌正相呼,玉樹后庭花帶雨 —— 唐 · 牛殳《琵琶行》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 唐 · 李賀《李憑箜篌引》
七、帶有樹字的古詩
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 唐 ·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 唐 ·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3,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 唐 · 賀知章《詠柳 / 柳枝詞》
4,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 宋 · 楊萬里《小池》
5,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 唐 ·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6,東風夜放花千樹 —— 宋 ·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7,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曹操:《觀滄海》)
8,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9,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10,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崔顥:《黃鶴樓》)
11,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2,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13,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14,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
15,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白樸《天凈沙。秋》)
八、有雨的詩句
文天祥《過伶仃洋》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隱《夜雨寄北》 寫雨態、雨景的詞 “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宋·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水漾半壕,花簇全城,煙雨掩映,千家萬戶都在朦朧之中,寫出了密州(州治在今山東諸城縣)一帶春雨朦朧的景色。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綠。”(五代前蜀·韋莊《謁金門》)用“染”字連綴“春雨”與“新綠”,對春雨之下小溪的描繪,生動貼切。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宋·秦觀《好事近·夢中作》)春天行于山路,細雨飄灑,使花平添嫵媚;花為雨所拂動和滋潤,更使滿山春色動人。
“月朧朧,一樹梨花細雨中。”(宋·陳克《豆葉黃》)春天的夜晚,陰云罩月,灑下一陣細雨,一樹梨花沾滿雨露,顯得詩意盎然。
“小樓忽灑夜窗聲,臥聽瀟瀟還淅淅,濕了清明。”(清·鄭燮《浪淘沙·暮春》)寫清明時節,夜間窗前被雨打而發聲,淅淅瀝瀝的春雨,讓作者心境難平,浮想聯翩。
“忽聞疏雨打新荷,有夢都驚破。”(元·盍西村《越調小桃紅·臨川八景·荷塘雨聲》)雨打新荷,聲聲入聞,驚破作者好夢,豈能不報怨? 借雨寫離愁別緒,堪稱詞的一大特色。
如五代南唐李璟的《浣溪沙》下闕:“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接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莫,接天流。”
以丁香花蕾在雨中愁苦不堪,喻指作者憂愁結心,無法解脫。宋李清照的《聲聲慢》下闕:“……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以黃昏的細雨擊打梧桐,極力渲染愁思之深、相思之苦。
宋賀鑄《青玉案》下闕:“……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以煙草、風絮、梅雨等一連串落漠迷離的景物,形容多得難以捉摸的滿腹閑愁。
宋李重元《憶王孫·春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寫出了黃昏之時,院落中雨打梨花的傷感之情。
宋呂渭老《一落索》:“秋風有意染黃花,下幾點凄涼雨。”秋風蕭瑟,黃花滿地,秋雨凄凄,怎能不生悲涼之情。
元人貫云石的《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孤館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秋雨打梧桐、芭蕉,一聲聲,一點點,都似敲打在游子的心頭,足見愁思之深沉。
借雨表達情懷的詞句也不都是離愁別恨,也有寄托豁達開朗性格和堅定情感的。如宋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呤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一蓑煙雨任平生”,不避風雨,一任自然,含蓄地表現出不計榮枯得失,經得起挫折磨難的豁達心境。
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參橫斗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著一“解”字,賦予苦雨終風以生命,它如此憐憫詩人的凄苦處境,了解詩人渴望晴天的心意,竟戛然而止,讓陽光普照。
宋王灼《減字木蘭花》:“飛霞半縷,收盡天風和雨。”寫雨霽天晴,火紅的晚霞把一天的凄風苦雨都收盡,心境也為之明亮爽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