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一年四季之景的詩詞
春: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夏: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出處蛙
秋: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秋色館池靜,雨聲云木涼。
高臺秋色晚,直望巳凄然。況復歸風便,松聲入斷弦。
冬: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朔風瑞雪飄飄,暖閣紅爐,酒泛羊羔。如飛柳絮,似舞胡蝶,亂剪鵝毛。銀砌就樓臺殿閣,粉妝成野外荒郊。
二、寫出古人描寫四季之景的詩句
春風春雨花經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宋?黃庭堅《次元明韻寄子由》
滿眼不堪三月喜,舉頭已覺千山綠
宋?辛棄疾《滿江紅》 (描寫春天的)
描寫夏天的古詩和名句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宋?趙師秀《約客》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宋?陸游《初夏絕句》
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宋?陸游《初夏絕句》
描寫秋天的
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描寫荷葉在秋風中向東傾斜,暗寓傷秋的情緒。
府?杜牧《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冬天:
寒天催日短,風浪與云平
唐?杜甫《公安縣懷古》
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中
唐?韓翃《褚主簿宅會畢庶子錢員外郎使君》(一作張繼詩)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唐?韓愈《李花二首》:“當春天地爭奢華,洛陽園苑尤紛拏。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三、急需一年四季詠花的詩詞~
春
詠芙蓉
南朝·梁·沈約
微風搖紫葉,
輕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綠,
待我泛紅光.
桃花
春入桃園絡繹開,
嬌羞越女粉紅腮。
香蹊時望武陵客,
笑口欲說陶令懷。
迎春花
一自東風破雪冰,
金英舒袖便相迎。
迎將春到非私己,
百卉欣聽嗩吶鳴。
夏
采蓮曲
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秋
唐·黃巢《詠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冬
雪 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
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四、夏秋冬四季之景的詩句,并寫出詩句的解釋,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注釋] 1.碧玉:碧綠色的玉。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綠的柳葉。
2.妝:裝飾,打扮。 3.絲絳:絲線編成的帶子。
這里形容隨風飄拂的柳枝。 [簡析] 這是一首詠物詩,通過贊美柳樹,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無限熱愛。
詩的前三句都是描寫柳樹的。首句“碧玉妝成一樹高”是寫整體,說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
用“碧玉”形容柳樹的翠綠晶瑩,突出它的顏色美。第二句“萬條垂下綠絲絳”是寫柳枝,說下垂披拂的柳枝猶如絲帶萬千條,突出它的輕柔美。
第三句“不知細葉誰裁出”是寫柳葉,突出柳葉精巧細致的形態美。三句詩分寫柳樹的各部位,句句有特點。
而第三句又與第四句構成一個設問句。“不知細葉誰裁出?”——自問;“二月春風似剪刀。”
——自答。這樣一問一答,就由柳樹巧妙地過渡到春風。
說裁出這些細巧的柳葉,當然也能裁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創造力的象征。
這首詩就是通過贊美柳樹,進而贊美春天,謳歌春的無限創造力。 秋: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釋] 1.九月九日:指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
2.憶:想念。 3.山東:指華山以東作者家鄉蒲州。
4.異鄉:他鄉、外鄉。 5.為異客:作他鄉的客人。
6.逢:遇。 7.倍:格外。
8.登高: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 9.茱萸(zhū yú ):一種香草。
古時重陽節人們插戴茱萸,據說可以避邪。 冬: 別董大 高 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注釋] 1.董大:唐玄宗時著名的琴客董庭蘭。
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稱“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 [簡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送別的對象是著名的琴師董庭蘭。
盛唐時盛行胡樂,能欣賞七弦琴這類古樂的人不多。崔玨有詩道:“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
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終憐得董庭蘭。”這時高適也很不得志,到處浪游,常處于貧賤的境遇之中(他在《別董大》之二中寫道:“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但在這首送別詩中,高適卻以開朗的胸襟,豪邁的語調把臨別贈言說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兩句“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用白描手法寫眼前之景:北風呼嘯,黃沙千里,遮天蔽日,到處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變成了黃色,本來璀璨耀眼的陽光現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輝一般。大雪紛紛揚揚地飄落,群雁排著整齊的隊形向南飛去。
詩人在這荒寒壯闊的環境中,送別這位身懷絕技卻又無人賞識的音樂家。 后兩句“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是對朋友的勸慰:此去你不要擔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個不知道你董庭蘭啊!話說得多么響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滿著信心和力量,激勵朋友抖擻精神去奮斗、去拼搏。
〔作者簡介] 高適(700?-765),唐代詩人。字達夫,一字仲武。
渤海蓨(xiu)(今河北滄縣)人,曾做過散騎常侍。有《高常侍集》。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劉長卿 日 暮 蒼 山 遠, 天 寒 白 屋 貧。 柴 門 聞 犬 吠, 風 雪 夜 歸 人。
[注釋] 1.芙蓉山:地名。 2.蒼山:青山。
3.白屋:貧家的住所。房頂用白茅覆蓋,或木材不加油漆叫白屋。
4.犬吠:狗叫。 -----------------------------------------------------------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簡析】本詩妙在自然,創造出一種不尋常的藝術境界,突現了詩人的抑郁心情和傲睨一切的性格。
五、帶梅和雪的詩句
梅和雪的詩句:
1、只恐江南春意減,此心元不為梅花。—— 劉因《觀梅有感》
2、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數枝爭發。—— 張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3、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柳宗元《早梅》
4、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 晏幾道《臨江仙身外閑愁空滿》
5、人間離別易多時。—— 姜夔《江梅引丙辰之冬予留梁溪》
6、歡意似云真薄幸,客鞭搖柳正多才,鳳樓人待錦書來。—— 晏幾道《浣溪沙二月春花厭落梅》
7、倚東風,一笑嫣然,轉盼萬花羞落。—— 辛棄疾《瑞鶴仙賦梅》
8、笛奏梅花曲,刀開明月環。—— 李白《從軍行》
9、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柳宗元《早梅》
10、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無限。—— 馮延巳《鵲踏枝梅落繁枝千萬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