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關飲食的詩句
1、《問劉十九》唐 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白話:綠色的螞蟻,爬上剛燒熱的白酒,酒放在紅色的小火爐上。晚上的時候,看天氣,好像馬上要下雪了,你是否能夠陪我去飲一杯酒。
2、《江上漁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入風波里。
白話:江上,人來人往,但是我唯獨愛鱸魚的鮮美,你看江上那一葉扁舟,在江上的風波中,進進出出,想到的都是故鄉的味道。 3、《惠州一絕》宋 蘇軾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 白話:羅浮山下,可以顯示四季的春天景色,盧橘和楊梅,依次開了起來,每天都可以吃三百粒的荔枝,沒有辜負自己可以一直可以作為一個嶺南人。
4、《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唐 杜牧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白話:長安城往回望,可以看見絲繡堆積成山,山上的門依次打開,一輛快馬趕到,妃子開始笑了起了,沒有人知道是因為遠方的荔枝送了過來。 5、《釵頭鳳·紅酥手》陸游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白話:紅色的豬腳,黃色的酒,滿城的春色開始爬上了城墻上的柳樹。
二、形容“食物清淡”的句子有哪些
1、食淡衣粗:shí dàn yī cū
解釋:吃清淡食物,穿粗布衣服.形容生活清寒儉樸.
2、云淡風輕:yún dàn fēng qīng
解釋:微風輕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氣晴好.
3、恬淡無為:tián dàn wú wéi
解釋:心境清靜自適而無所營求.
4、恬淡寡欲:tian dan gua yu
解釋:恬淡:安靜閑適,不求名利;寡:少;欲:欲望.心境清靜淡泊,沒有世俗的欲望.
5、黯淡無光:àn dàn wú guāng
解釋:黯淡:同“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
6、暗淡無光:àn dàn wú guāng
解釋: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
7、慘淡經營:cǎn dàn jīng yíng
解釋:慘淡:苦費心思;經營:籌劃.費盡心思辛辛苦苦地經營籌劃.后指在困難的的境況中艱苦地從事某種事業.
8、交淡若水:jiāo dàn ruò shuǐ
解釋:指道義上的往來.
9、平淡無奇:píng dàn wú qí
解釋:奇:特殊的.指事物或詩文平平常常,沒有吸引人的地方.
10、恬淡無欲:tián dàn wú yù
解釋:心境清靜淡泊,沒有世俗的欲望.
三、形容清淡的詩句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
青山不厭三杯酒,長日惟消一局棋。——李遠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趙師秀
縱使山僧真厭客,淡然相對有維摩。——趙蕃
因過竹院聞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李涉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唐·劉長卿
醉翁之際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北宋·歐陽修
真趣淡然居物外,忘機多是隱天臺。——劉滄
去留無意,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觀天上云卷云舒。——范文瀾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蘇軾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
四、有哪些詩詞是關于飲食文化的
比如杜甫,什么吃的都愛寫進詩里,比如吃個魚加飯: “無聲細下飛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蔥。
偏勸腹腴愧年少,軟炊 香飯緣老翁。”在《贈衛八處士》里,杜甫又描述了吃粱飯、剪韭菜吃 的情景。
春天的韭菜吃起來嫩而無怪味,端的好。杜甫詩云: “問答乃未已,驅兒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傳聞他窮困時,在草堂用四道菜招待岑參:一是韭菜上 擺倆蛋黃,二是青盤子里一溜蛋白,三是豆腐,四是清湯浮 蛋殼。
配詩四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 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李白也有許多諸如“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之類的詩句,但寫得沒杜甫那么家常。
孟浩然的詩里會提到鄉間的雞肉米飯:“故人具雞黍,邀 我至田家。”范仲淹有詩:“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辛棄疾也提過鱸魚好,用了張翰當年鱸魚莼菜羹的典故: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宋玉在《招魂》中提過稻粢穡麥、肥牛之腱。蘇軾寫過許多關于吃食的文章,比如著名的打油詩《豬 肉頌》:“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 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貴者不肯吃, 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后來他在海南時,琢磨房東請他吃雞和酒:“明日東家當祭灶,只雞斗酒定膪吾。”《紅樓夢》里寫螃蟹的詩就懶得列了,如此這般的小段子 是數不勝數的。
明清之后,士大夫喜歡把什么事都寫進詩里, 列都列不完的,我列的這些,也只是意思一下而已。
五、形容食物美味的詩句
山暖已無梅可折,江清獨有蟹堪持。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
蜀人貴芹芽膾,雜鳩肉為之。
秦烹惟羊羹,隴饌有熊臘。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東門買彘骨,醢醬點橙薤。蒸雞最知名,美不數魚鱉。
初游唐安飯薏米,炊成不減雕胡美。大如莧實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滿屋。
鱸肥菰脆調羹美,(麥喬)熟油新作餅香。自古達人輕富貴,倒緣鄉味憶回鄉。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六、描寫美食的詩句
1、《江上漁者》 宋代: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譯文:江上來來往往的人只喜愛鱸魚的味道鮮美。
看看那些可憐的打魚人吧,正駕著小船在大風大浪里上下顛簸,飄搖不定。 2、《漁歌子》 唐代: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譯文: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而飽滿。
漁翁頭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 3、《游山西村》 宋代: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譯文:不要笑農家臘月里釀的酒濁而又渾,在豐收嶼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豐繁。
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艷忽然眼前又出現一個山村。 吹著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經接近,村民們衣冠簡樸古代風氣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還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閑游,我一定拄著拐杖隨時來敲你的家門。 4、《上元竹枝詞》 清代: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 譯文:香甜的桂花餡料里裹著核桃仁,用井水來淘洗像珍珠一樣的江米,聽說馬思遠家的滴粉湯圓做得好,趁著試燈的光亮在風里賣元宵。
5、《過故人莊》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譯文:老朋友預備豐盛的飯菜,要請我到他好客的農家。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蒼青的山巒在城外橫臥。
推開窗戶面對谷場菜園,手舉酒杯閑談莊稼情況。等到九九重陽節到來時,再請君來這里觀賞菊花。
七、關于飲食文化的古詩詞有哪些
1.《寒食日即事》
唐代: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2.《寒食野望吟》
唐代: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3.《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宋代:李清照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沉水裊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
海燕未來人斗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濕秋千。
4.《寒食》
唐代: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5.《小寒食舟中作》
唐代:杜甫
佳辰強飲食猶寒,隱幾蕭條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云白山青萬余里,愁看直北是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