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著急回家的詩句有哪些
1. 《漁歌子·柳垂絲》
五代:李珣
柳垂絲,花滿樹,鶯啼楚岸春天暮。棹輕舟,出深浦,緩唱漁郎歸去。
罷垂綸,還酌醑,孤村遙指云遮處。下長汀,臨深渡,驚起一行沙鷺。
2. 《水調歌頭·游覽》
宋代:黃庭堅
瑤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無數,枝上有黃鸝。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云深處,浩氣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紅露濕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謫仙何處?無人伴我白螺杯。我為靈芝仙草,不為朱唇丹臉,長嘯亦何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歸。
3.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4. 《次北固山下》
唐代: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5. 《秋思》
唐代: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二、形容馬上就要回家的激動心情的詩句有哪些
1、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白話譯文:老夫想要縱酒高歌,結伴春光同回故鄉。我的心魂早已高飛,就從巴峽穿過巫峽,再到襄陽直奔洛陽。
2、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唐?李白《早發白帝城》
白話譯文:早晨才辭別了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一天時間就回到了千里之遙的江陵。只聽見兩岸山間猿啼的聲音連續不停,輕快的小舟已經從重重疊疊的高山峻嶺中的江面駛過了。
3、家在錢塘江上住。花落花開,不管年華度。——宋?司馬槱《黃金縷·家在錢塘江上住》
白話譯文:我的家就在繁華的錢塘江畔,花開花落,任憑歲月流逝擋不住我回家。
4、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渡漢江》
白話譯文:越走近故鄉心里就越是膽怯,不敢打聽從家那邊過來的人。
5、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清?蔣士銓《歲末到家》
白話譯文:愛子之心是沒有窮盡的,最高興的事莫過于能及時的回家。縫制寒衣的針腳密密麻麻地,家書里的字跡墨痕猶如新的一樣。
三、表達想回家卻不能回家的詩句
夜雨寄北[作者] 李商隱[全文]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唐·孔紹安《落葉》 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
翻飛未肯下,猶言憶故林。唐·宋之問《題大萸嶺北驛》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處,應見嶺頭梅。
唐·王 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李 白《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唐·李 白《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唐·高 適 《除夜作》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天又一年。
唐·杜 甫《螢 火》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陽飛。未足臨書卷,時能點客衣。
隨風隔幔小,戴雨望林微。十月清霜重,飄零何處規。
唐·杜 甫《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行人,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且未休兵。
唐·戴叔倫 《題稚川山水》松下矛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
唐·李 益 《行 舟》柳花飛入正行舟,臥引菱花信碧流。聞道風光滿楊子,天晴共上望鄉樓。
唐·李 益 《夜上受降城聞笛》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唐·張 籍 《秋 思》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宋·王安石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中間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一剪梅·舟過吳江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四、【形容回家喜悅心情的詩詞】
古人言近鄉情怯,談到回家,想到的都是些傷感的詩詞,比如賀知章的《回鄉偶書》,詩經《采薇》里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兮,雨雪霏霏”,宋之問《渡漢江》中的“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漢樂府中的“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如果非要找一首喜悅的,那就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吧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遺),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愿,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五、形容歸家的心情的詩句有哪些
1、詩句: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出自:唐代·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釋義: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卻已經疏落。
2、詩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出自:唐代·宋之問《渡漢江》
釋義:越走近故鄉心里就越是膽怯,不敢打聽從家那邊過來的人。
3、詩句: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出自:唐代·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釋義:劍外忽然傳來收薊北的消息,剛剛聽到時涕淚滿衣裳。
4、詩句: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出自:唐代·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 早寒有懷》
釋義:思鄉的眼淚在旅途流盡,看歸來的帆在天邊徜徉。
5、詩句: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禁兮仰天悲。
出自:魏晉·張翰《思吳江歌》
釋義:離家三千里,想回未能回。思念家鄉的愁和恨,怎么也壓抑不住,只能向天悲嘆!
六、形容“回家心切”的詩詞有哪些
1、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
____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2、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____李覯《鄉思》 3、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____杜甫《春望》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____張九齡《望月懷遠》 5、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____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6、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____杜甫《月夜憶舍弟》 7、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
____張九齡《西江夜行》 8、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____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9、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____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0、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____馬戴《灞上秋居》 11、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____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 春夜洛陽城聞笛》 12、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____王安石《泊船瓜洲》 13、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
此心安處是吾鄉。____蘇軾《少年游·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14、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____宋之問《渡漢江》 15、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____納蘭性德《長相思·山一程》 16、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____杜甫《春望》 17、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____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18、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____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 子規》 19、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____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形容回家心切的名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欣賞: 渡漢江 作者:宋之問 年代:唐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 不敢問來人。 這首詩是宋之問從瀧州(今廣東羅定縣)貶所逃歸,途經漢江(指襄陽附近的一段漢水)時寫的一首詩。
這是久離家鄉而返歸途中所寫的抒情詩。詩意在寫思鄉情切,但卻正意反說。
寫愈近家鄉,愈不敢問及家鄉消息,擔心聽到壞的消息,而傷了好的愿望。語極淺近,意頗深邃;描摹心理,熨貼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
前兩句追敘貶居嶺南的情況。貶斥蠻荒,本就夠悲苦的了,何況又和家人音訊隔絕,彼此未卜存亡,更何況又是在這種情況下經冬歷春,捱過漫長的時間。
作者沒有平列空間的懸隔、音書的斷絕、時間的久遠這三層意思,而是依次層遞,逐步加以展示,這就強化和加深了貶居遐荒期間孤孑、苦悶的感情,和對家鄉、親人的思念。“斷”字“復”字,似不著力,卻很見作意。
作者困居貶所時那種與世隔絕的處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難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歷歷可見,鮮明可觸。這兩句平平敘起,從容承接,沒有什么驚人之筆,往往容易為讀者輕易放過。
其實,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這個背景,下兩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參考資料 中文網:http://**mingju/*?p=1&c=%E6%8A%92%E6%83%85&t=%E6%80%9D%E4%B9%A1。
七、表達想回家卻不能回家的詩句
夜雨寄北
[作者] 李商隱
[全文]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唐·孔紹安
《落葉》 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翻飛未肯下,猶言憶故林。
唐·宋之問
《題大萸嶺北驛》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處,應見嶺頭梅。
唐·王 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李 白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唐·李 白
《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唐·高 適 《除夜作》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天又一年。
唐·杜 甫
《螢 火》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陽飛。未足臨書卷,時能點客衣。
隨風隔幔小,戴雨望林微。十月清霜重,飄零何處規。
唐·杜 甫
《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行人,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且未休兵。
唐·戴叔倫 《題稚川山水》
松下矛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
唐·李 益 《行 舟》
柳花飛入正行舟,臥引菱花信碧流。聞道風光滿楊子,天晴共上望鄉樓。
唐·李 益 《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唐·張 籍 《秋 思》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宋·王安石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中間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一剪梅·舟過吳江
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
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渡與泰娘橋,
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
銀字笙調,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