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相似的詩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王勃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羅隱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木春。
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昔我往兮,楊柳依依。今我來斯,雨雪霏霏。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去年元月夜,花市燈如晝。月上柳稍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月夜,花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年攜手處,游遍芳叢。
二、有哪些形容“相似”的詩句
1.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
——宋代:賀鑄《半死桐·重過閶門萬事非》
釋義:再次來到蘇州,只覺得萬事皆非。曾與我同來的妻子為何不能與我同歸呢?
2.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唐代: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釋義:回來物是人非,我像爛柯之人,只能吹笛賦詩,空自惆悵不已。
3.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明代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釋義: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
4.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宋代: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釋義:春去夏來,花開花謝,亙古如斯,唯有傷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腸百結,一想到這些,還沒有開口我就淚如雨下。
5.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唐代劉希夷《代悲白頭翁》
釋義:年年歲歲繁花依舊,歲歲年年看花之人卻不相同。
6.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唐代趙嘏《江樓舊感 / 江樓感舊》
釋義:我還記得我們曾經一同來望月,而如今同來的你們又在哪勾留?要知道這江樓水光相接的風景,和去年所見一樣幽美一樣輕柔。
7.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唐代李白《將進酒》
釋義:你難道看不見那年邁的父母,對著明鏡悲嘆自己的白發,早晨還是滿頭的黑發,怎么才到傍晚就變成了雪白一片。
8.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唐代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釋義:忽然間宛如一夜春風吹來,好像是千樹萬樹梨花盛開。
9.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唐代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釋義:沉舟側畔,千帆競發;病樹前頭,萬木逢春。
10.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唐代崔顥《黃鶴樓 / 登黃鶴樓》
釋義:昔日的仙人已乘著黃鶴飛去,這地方只留下空蕩的黃鶴樓。
三、形容兩個事物差不多的成語
大同小異、相差無幾、如出一轍、千篇一律、一模一樣
一、大同小異
【解釋】:大體相同,略有差異。
【出自】:戰國·莊周《莊子·天下》:“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
【譯文】:大同與小異同,這就是小異同;萬物都同完全不同,這就叫做大同異。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用于比較
【近義詞】如出一轍、求同存異、小異大同、云泥之別、并行不悖、神肖酷似、相差無幾
【反義詞】天懸地隔、天差地別、迥然不同、天淵之別、迥乎不同、天壤之別、大相徑庭
二、相差無幾
【解釋】:彼此沒有多大差別。
【出自】:先秦·李耳《老子》:“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何若?”
【譯文】:只有他和阿,從生到死相去幾何?好的和壞,相去怎么樣?
【近義詞】八九不離十、未達一間、不相上下、并無二致、大同小異
【反義詞】截然不同、天壤之別、大相徑庭
三、如出一轍
【解釋】:轍:車輪碾軋的痕跡。好像出自同一個車轍。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
【出自】:宋·洪邁《容齋隨筆》卷十一:“此四人之過,如出一轍。”
【譯文】:這四個人的過錯,如出一轍。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言論和行動等
【近義詞】如同一口、大同小異、千篇一律、一模一樣、別有風味、墨守成規
【反義詞】背道而馳、獨出心裁、獨辟蹊徑、別具一格、不拘一格、眾口難調、獨具匠心
四、千篇一律
【解釋】:一千篇文章都一個樣。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辦事按一個格式,非常機械。
【出自】:南朝梁·鐘嶸《詩品》卷中:“張公雖復千篇,猶一體耳。”宋·蘇軾《答王庠書》:“今程試文字,千人一律,考官亦厭之。”
【譯文】:張公雖然又千篇,還是一種風格而已。“宋.蘇軾《答王學校書》:“現在考試文字,千人一律,考官也滿足的。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貶義
【近義詞】照貓畫虎、如出一轍、千人一面、老生常談、規行矩步、如法泡制、一成不變
五、一模一樣
【解釋】:樣子完全相同。
【出自】: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今日抬頭一看,卻見他黃著臉、禿著頭,就和前日夢里揪他的師姑一模一樣,不覺就懊惱起來。”
【示例】:這兩件衣服從顏色到款式雖然~,但質量卻有很大差別。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人或物
【近義詞】如出一轍、大同小異、毫無二致、毫發不爽、千篇一律、一模二樣
四、形容“相同”的詩句有哪些
1. 形容相同的詩句:
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⑴
城闕輔三秦⑵,風煙望五津⑶。
與君離別意⑷,同是宦游人⑸。
海內存知己⑹,天涯若比鄰⑺。
無為在歧路⑻,兒女共沾巾⑼。
3. 我聞琵琶已嘆息, 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識。 ——白居易
4. 贈妓云英-羅隱
鐘陵醉別十余春⑴,重見云英掌上身⑵。
我未成名卿未嫁⑶,可能俱是不如人
5. 《武陵春》——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
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
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舟
載不動許多愁
6. 唐代崔顥《黃鶴樓 / 登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五、描寫思想感情相類似的古詩
本知人心不似樹,何意人別似花離。 ——蕭子顯
不知何處吹蘆菅,一夜征人盡望鄉。 ——李益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王維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李商隱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人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望采納!
六、形容兩個事物差不多的成語
大同小異、相差無幾、如出一轍、千篇一律、一模一樣一、大同小異【解釋】:大體相同,略有差異。
【出自】:戰國·莊周《莊子·天下》:“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譯文】:大同與小異同,這就是小異同;萬物都同完全不同,這就叫做大同異。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用于比較【近義詞】如出一轍、求同存異、小異大同、云泥之別、并行不悖、神肖酷似、相差無幾【反義詞】天懸地隔、天差地別、迥然不同、天淵之別、迥乎不同、天壤之別、大相徑庭二、相差無幾【解釋】:彼此沒有多大差別。【出自】:先秦·李耳《老子》:“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何若?”【譯文】:只有他和阿,從生到死相去幾何?好的和壞,相去怎么樣?【近義詞】八九不離十、未達一間、不相上下、并無二致、大同小異【反義詞】截然不同、天壤之別、大相徑庭三、如出一轍【解釋】:轍:車輪碾軋的痕跡。
好像出自同一個車轍。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
【出自】:宋·洪邁《容齋隨筆》卷十一:“此四人之過,如出一轍。”【譯文】:這四個人的過錯,如出一轍。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言論和行動等【近義詞】如同一口、大同小異、千篇一律、一模一樣、別有風味、墨守成規【反義詞】背道而馳、獨出心裁、獨辟蹊徑、別具一格、不拘一格、眾口難調、獨具匠心四、千篇一律【解釋】:一千篇文章都一個樣。指文章公式化。
也比喻辦事按一個格式,非常機械。【出自】:南朝梁·鐘嶸《詩品》卷中:“張公雖復千篇,猶一體耳。”
宋·蘇軾《答王庠書》:“今程試文字,千人一律,考官亦厭之。”【譯文】:張公雖然又千篇,還是一種風格而已。
“宋.蘇軾《答王學校書》:“現在考試文字,千人一律,考官也滿足的。【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貶義【近義詞】照貓畫虎、如出一轍、千人一面、老生常談、規行矩步、如法泡制、一成不變五、一模一樣【解釋】:樣子完全相同。
【出自】: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今日抬頭一看,卻見他黃著臉、禿著頭,就和前日夢里揪他的師姑一模一樣,不覺就懊惱起來。”【示例】:這兩件衣服從顏色到款式雖然~,但質量卻有很大差別。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人或物【近義詞】如出一轍、大同小異、毫無二致、毫發不爽、千篇一律、一模二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