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些古詩詞中含有“蓬”字
無題
李商隱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薰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無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菩薩蠻
李煜
蓬萊院閉天臺女,畫堂晝寢人無語。拋枕翠云光,繡衣聞異香。
潛來珠鎖動,驚覺銀屏夢。臉慢笑盈盈,相看無限情。
2. 哪些古詩詞中含有“蓬”字
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2.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3.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4.行宮
元稹
寥落古行宮,
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
閑坐說玄宗。
5. 宮詞
朱慶余
寂寂花時閉院門,美人相并立瓊軒。
含情欲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
6. 閨怨
王昌齡《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7. 飲湖上初晴后雨-若把西湖比西子8.青裙縞袂於潛女,兩足如霜不穿屨。觰沙鬢發絲穿檸,蓬沓障前走風雨。--蘇軾
9.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不問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杜甫
3. 描寫蓬萊閣的詩句
蓬萊詩選 蓬萊鎮 [宋]駱賓王 旅客春心斷,邊城夜望高。
野樓疑海氣,白鷺似江濤。 結綬疲三入,承冠泣二毛。
將飛憐弱羽,欲濟乏輕舡。 賴有陽春曲,窮愁且代勞。
海上書懷 蘇軾 郁郁蒼梧海上山,蓬菜方丈有無間。 舊聞草木皆仙藥,欲棄妻弩守市闊。
雅志未成空自嘆,故人相對若為顏。 酒醒卻憶兒童事,長恨雙鳧去莫攀。
登蓬萊閣觀讕亭 柳倩 波涌千層逐浪翻,無端獨自莫憑欄。 海風拂拂催人老,長島遙遙落日殘。
眾嶼橫陳安水域,峰山縱列屬仙班。 蓬萊無限風光好,仙閣回眸更壯觀。
無題 王丙乾 碧海萬頃層層浪,丹崖雄俊步步高。 蓬萊瓊閣風光美,神州處處好河山。
無題 張平化 蓬萊勝景譽人間,美景奇聞任暢談。 海市蜃樓皆幻影,勤耕巧織即神仙。
無題 吳建賢 日落沙明天倒開,波搖石動各縈回。 輕舟汛月隨云轉,疑是山陰雪后來。
題蓬萊閣 歐陽中石 高閣建礎立丹崖,半在塵寰半入霞。 天后常邀云外客,神凡同泛仙搓。
蓬萊閣聯想 王德海 十億元元賽神仙,丹崖連水水連天; 取經域外興華夏,引進云梯攬月旋。 到得蓬萊期海市,精神物欲欲兩全; 云云龍 悠悠夢,天外當知別有天。
望 海 [宋]蘇軾 東海如碧環,西北卷登萊。 云光與天色,直到三山回。
我行適仲冬,薄雪收浮埃。 黃昏風絮定,半夜扶桑開。
叁差太華頂,出沒云濤堆。 安期與羨門,乘風安在哉? 茂陵秋風客,勸爾麾一杯。
帝鄉不可期,楚些招歸來。 海市詩 〔宋〕蘇軾 予聞登州海市舊矣,父老云:“常見于春夏,今歲矣,” 予到官五日而去,以不見為恨,禱于海神廣德王之焉,乃作此詩。
東方云海空復空,群仙出沒空明中。 欲構孤亭撐絕頂,煙霞深處可能攀。
蕩搖浮世生萬象,豈有貝閾藏珠宮。 心知所見皆幻影,敢以耳目煩神工。
歲寒水冷天地閉,為我起蟄鞭魚龍。 重樓翠阜出霜曉,異事驚倒百歲翁。
人間所得容力取,世外無物誰為雄。 率然有請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窮。
潮陽太守南遷歸,喜見石廩堆祝融。 自言正直動山鬼,豈知造物哀龍鐘。
信眉一笑豈易得,神之報汝亦已豐。 斜陽萬里孤鳥沒,但見碧海磨青銅。
新詩绔語亦安用,相與變滅隨東風。 韜深處 [明]戚繼光 小筑漸高枕,憂時舊有盟。
呼樽來揖客,揮鏖坐談兵。 云護牙簽滿,星含寶劍橫。
封侯非我義,但愿海波平。 凱歌 [明]戚繼光 萬眾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與義兮,氣沖斗牛。 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
干犯軍法兮,身不自由。 號令明兮,賞罰信。
赴水火兮,敢遲留!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 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
無題 [明]戚繼光 南北馳驅報主情,江花邊月照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放舟蓬萊閣下 [明]戚繼光 三十年來續舊游,山川無語自悠悠。 無題 臧克家 秦皇漢武,塵寰欲壑未滿,縹緲覓三山。
神仙夢幻,空余史跡斑斑。海市蜃樓,現實活鮮,今朝勝往昔兩千年。
中外游侶,登上蓬萊高閣,頓眼闊心寬。 新開港口,看吞吐萬國船。
天青水藍,人間換了,向遺 蹤尋詩趣盎然。
4. 含柘字的詩句
1.唐 溫庭筠《清明日》--?柘彈何人發,黃鸝隔故宮 2.唐 耿湋《送王秘書歸江東》——回首望知音,逶迤桑柘林……唯馀江畔草,應見白頭吟。
3.唐 韓愈《縣齋有懷》——“惟思滌瑕垢,長去事桑柘。” 4.唐 高適《同群公題張處士菜園》——耕地桑柘間,地肥菜常熟。
為問葵藿資,何如廟堂肉。 5.唐 儲光羲 《田家即事》——桑柘悠悠水蘸堤,晚風晴景不妨犁……生時樂死皆由命,事在皇天志不迷。
6.唐朝 李端《春游樂》——柘彈連錢馬,銀鉤妥墮鬟……明朝若相憶,云雨出巫山。 7.唐代 李白 《五月東魯行答汶上君 (君一作翁)》——五月梅始黃,蠶凋桑柘空……此去爾勿言,甘心為轉蓬。
8.唐代 趙嘏《代人贈杜牧侍御 宣州會中》——郎作東臺御史時,妾長西望斂雙眉……坐來情態猶無限,更向樓前舞柘枝。 9.唐朝 白居易《和同州楊侍郎夸柘枝見寄》——細吟馮翊使君詩,憶作余杭太守時。
君有一般輸我事,柘枝看校十年遲。 10.唐代 白居易《看常州柘枝贈賈使君》——莫惜新衣舞柘枝,也從塵污汗沾垂。
料君即卻歸朝去,不見銀泥衫故時。 11.唐代 王維 《至滑州隔河望黎陽憶丁三寓》——隔河見桑柘……時聞行路傳。
12.唐朝 杜荀鶴《山中寡婦》——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發焦.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后尚征苗。 13.唐代 張演《社日》——鵝湖山下稻梁肥,豚柵雞棲對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14. 唐 王建 《宮中三臺詞》——“日色柘袍相似,不著紅鸞扇遮。”
15.唐 沉亞之 《淮南都梁山倉記》——“今待汝訪山求材然后用,何異乎柘杓滂流之語耶?” 16. 唐 章孝標 《柘枝》——“柘枝初出鼓聲招,花鈿羅衫聳細腰。” 17. 唐 馮贄 《煙花記?柘彈》——“ 陳 宮人喜於春林放柘彈。”
18. 唐 虞世南 《琵琶賦》——“木瓜貞柘,盤根錯節,或錦散而花開,或絲縈而綺結。” 19. 唐 王建 《宮詞》——“閑著五門遙北望,柘黃新帕御牀高。”
20. 唐 杜甫 《戲作花卿歌》——“ 綿州副使著柘黃,我卿掃除即日平。” 21. 宋 梅堯臣 《挾彈篇》——“手持柘彈 霸陵 邊,豈惜金丸射飛鳥。”
22. 宋 蘇軾 《書韓干》——“歲時翦刷供帝閑,柘袍臨池侍三千。” 23.元朝 王惲《過沙溝店》——高柳長涂送客吟,暗驚時序變鳴禽……搖鞭喜人肥城界,桑柘陰濃麥浪深。
24. 元 歐陽玄 《陳摶睡圖》——“ 陳橋一夜柘袍黃,天下都無鼾睡床。” 25.元 顧瑛 《天寶宮詞寓感》——“娣妹相從習歌舞,何人能制柘黃衣。”
26. 元 張養浩《寨兒令?綽然亭獨坐》--楊柳風微,苗稼云齊,桑柘翠煙迷 27.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三?柘》——“其木染黃赤色,謂之柘黃,天子所服。” 28. 《警世通言》——柘因零落難重舞,蓮為單開不并頭。
29.清 吳偉業 《贈妓朗圓》——“輕靴窄袖柘枝裝,舞罷斜身倚玉床。” 30.清 黃宗羲《鄭蘭生八十壽序》——“先生沉名於桑柘,弋者何慕。”
? 31.清 周亮工《樵川城中》--“林邊桑柘好,何地認烽煙。”? 32.南朝 梁 何遜 《擬輕薄篇》——“柘彈隨珠丸,白馬黃金飾。”
33.南朝 陳 顧野王 《陽春歌》——“銀鞍俠客至,柘彈婉童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