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念母親的詩句
1、【游子吟】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2、【別老母】清代: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譯文: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干了。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3、【思母】宋代:與恭 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譯文:我多少次坐在花下吹簫,銀河紅墻對我來說是那樣的遙遠。眼前的星辰已不是昨夜的星辰,我為了誰在風露中佇立了整整一夜呢?纏綿的情思已盡如抽絲的蠶繭,宛轉的心已經像被剝的芭蕉。
回想起她十五歲時在那月圓之夜的情景,可嘆我手中的這杯酒竟已無法消除心中的憂愁。 4、【燕詩示劉叟】唐代:白居易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譯文:想想你們是乳燕的時代,也同樣遠走高飛,拋棄父母那時父母多么掛念,今天你們應有體驗! 5、【歲暮到家 】 清代: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譯文:愛子之心是沒有窮盡的,最高興的事莫過于游子及時歸來。
縫制寒衣的針腳密密麻麻地,家書里的字跡墨痕猶如新的一樣。看見兒子瘦了母親心疼,呼叫著我細問旅途的艱難。
母親啊,兒子已經愧對您了,不會忍心訴說漂泊在外所受的風塵。 擴展資料: 詩文賞析 1、【游子吟】 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
然而對于孟郊這位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游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于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此詩描寫的就是這種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的,卻是詩人深沉的內心情感。
開頭兩句“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用“線”與“衣”兩件極常見的東西將“慈母”與“游子”緊緊聯系在一起,寫出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通過慈母為游子趕 制出門衣服的動作和心理的刻畫,深化這種骨肉之情。
母親千針萬線“密密縫”是因為怕兒子“遲遲”難歸。偉大的母愛正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自然地流露出來。
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飾,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最后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作者直抒胸臆,對母愛作盡情的謳歌。
這兩句采用傳統的比興手法:兒女像區區小草,母愛如春天陽光。兒女怎能報答母愛于萬一呢?懸絕的對比,形象的比喻,寄托著赤子對慈母發自肺腑的愛。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在宦途失意的境況下,詩人飽嘗世態炎涼,窮愁終身,故愈覺親情之可貴。“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蘇軾《讀孟郊詩》)。
這首詩,雖無藻繪與雕飾,然而清新流暢,淳樸素淡中正見其詩味的濃郁醇美。 2、【別老母】 詩的第一句“搴帷拜母河梁去”,即掀開門簾,告訴老母,兒就要起程動身了。
但因為是游幕謀生,(游幕是指舊時知識分子離開本鄉到外地尋求教學或投向官府求職)這種告別是無一定目的的,所以只能說河梁去。一方面是老母難離,另一方面因生活所迫又不得不離,這種既難舍又無奈情景,暗示了作者極為痛苦的心情。
詩的第二句“白發愁看淚眼枯”在即將告別老母外出的時候,作者沒有直抒胸臆,表達對老母難分難舍的情感,而是著筆于老母此時的情狀:白發蒼蒼,愁容滿面,凄切悲涼,欲哭無淚。還容得著說嗎?一切傷心,都隱藏在老母的這張面孔之中,離不得舍不得,卻不得不離,不得不舍。
這種情感的磨難,真令人寸腸欲斷,撕肝裂肺。至此,誰能不為之動容呢? 詩的第三句“慘慘柴門風雪夜”,轉入了告別老母的時空環境,作者用“柴門”“風雪夜”兩個最簡單的詞兒,極其概括典型地告訴人們,在那種環境下,一個不能掌握自己命運的人的凄楚難熬。
作者在另外的地方也有過貧窮潦倒的描述,如“全家都在秋風里,九月衣裳未剪裁”,如果說那還只是一種對貧愁的感嘆,那末“柴門”“風雪夜”則是此時此地,此情此景了。 風雪因柴門而更為肆虐,柴門因風雪而更為難忍,此時向老母告別,除了“慘慘”還有什么可說呢?最后,作者集愧疚,自責,痛恨于一身,發出了“此時有子不如無”的感慨。
這種感慨是極為凝重的,它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愛母之心,戀母之情,而變成了對那個時代的正義控訴,對所有無依,無靠,無助老者的深切同情,對天下不孝子女的嚴厲譴責,這是由個人情感到整體理念的升華,它從生育學角度告誡世人,養子無用,不如不養。因此,《別老母》詩,比起那些愛母,敬母的直描作品,更具感染力和普遍性。
成為愛母作品中不朽的絕唱。 3、【思母】 與恭出家之后未久,其父見背,唯留老母貧苦獨守。
恭公雖系出家之人,亦不能有負。
2.悼念母親的詩句有哪些
1、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十五》宋 王安石
2、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誰氏子》唐 韓愈
3、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母別子》唐 白居易
4、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別老母》清 黃仲則
5、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慈母愛》元 楊維楨
6、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游子吟》唐 孟郊
7、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墨萱圖》元 王冕
8、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歲末到家》 清 蔣士銓
9、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短歌行》唐 王建
10、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除夜作》唐 高適
11、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唐 孟浩然
12、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燕詩示劉叟》唐 白居易
13、在生本求多子孫,及有誰知更辛苦。——《代北州老翁答》唐 張謂
14、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蓼莪》佚名
15、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沈園二首》陸游
3.思念母親的詩句
思念母親的詩句:
1、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 唐.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2、提出西方白帝驚,嗷嗷鬼母秋郊哭。 —— 唐.李賀《春坊正字劍子歌》
3、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 唐.王建《短歌行》
4、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 清.蔣士銓《歲暮到家》
5、父母皆艱辛,尤以母為篤。 —— 唐.徐熙《勸孝歌》
6、父憐母惜摑不得,卻生癡笑令人嗟。 —— 唐.盧仝《示添丁》
7、鎮時賢相回人鏡,報德慈親點佛燈。 —— 唐.李洞《感恩書事寄上集義司徒相公》
8、一間茆屋何所直,父母之鄉去不得。 —— 唐.王建《古從軍》
9、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 唐.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10、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 —— 唐.李白《豫章行》
11、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 清.蔣士銓《歲暮到家》
12、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 —— 詩經《小雅·蓼莪》
13、父兮母兮,進阻且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 —— 西漢.王昭君《怨詞》
14、明朝甑復空,母子相持哭。 —— 南宋.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15、無父何?無母何恃? —— 詩經《小雅·蓼莪》
16、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 唐.王建《渡遼水》
17、兒身將欲生,母身如在獄。 —— 唐.徐熙《勸孝歌》
18、四歲而孤,母鄭,守節自誓,親誨之學。 —— 宋.歐陽修《畫地學書》
19、袴襦砧動地,父母歌闤闠。 —— 唐.貫休《上孫使君》
20、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 詩經《小雅·蓼莪》
21、父母吞聲哭,禽鳥亦為啼。 —— 唐.孟郊《堯歌》
22、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 唐.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23、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 清.黃景仁《別老母》
24、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 唐.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25、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 唐.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26、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 —— 唐.孟浩然《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
27、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 清.蔣士銓《歲暮到家》
4.悼念母親的詩句
思念逝去母親的詩句
1、懷念逝去的母親
燈光渾濁
您笑在墻上
我痛在心里
泛黃的照片
微笑著慈愛的面容
如水的溫柔
一滴清淚籬落
書箋兩行
一個母親 一個我
樹搖曳著風的舞姿
一片落葉 塵埃泥土
一朵花 盛開枝頭
歲月無情
母親在地里長眠
我在這世上光明
2、相思
娘眠古息山,子落岳陽田。
千里兩相望,無時不淚漣。
3、西江月
風送金幡銀練,云乘仙鶴神騋。
清明時節向天開,雨漫邊庭湘岱。
游子一心傷別,相思千里成災。
惟將饗酒岳陽臺,北向娘親叩拜。
4、懷念母親
棘人遠在異鄉客, 訣別娘系已五期。
淮岸濮山空繾綣, 巴陵湘水共傷悲。
西風回轉相愁絕, 血雨冰心同淚飛。
今跪地門三叩首, 連天春草也凄凄。
5、南山祭母
秋雨連綿近月半, 四城八鎮水成泛。
南來遷客行難通, 北往騷人眉不展。
我去南山饗酒來, 竹鳴孤冢把娘喊。
風鴉知意同相悲, 恨滿長天腸寸斷。
6、懷念母親
夜雨瀟湘燈火昏, 清明時節鹒(gēng) 聲聞。
傷魂最是家千里, 淚看高堂少一人。
7、思母
霜隕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5.想念母親的詩句
作者:袁戈 相思
娘眠古息山, 子落岳陽田。 千里兩相望, 無時不淚漣。
虞美人·端午節憶母
去年端午全家悅,做妹家中客。 玉盤錦食對瑤醇,午賞端陽夜 賞月臨門。
而今又把菖蒲貼,少個人來也。 獨把離觴到黃昏,夢到南山 深處見娘親。
懷念母親
棘人遠在異鄉客, 訣別娘系已五期。 淮岸濮山空繾綣, 巴陵湘水共傷悲。 西風回轉相愁絕, 血雨冰心同淚飛。 今跪地門三叩首, 連天春草也凄凄。
清明節
人在清明遠故土, 巴陵湘水共凄楚。 天公有淚滿瑤池, 化作飄飄萬里雨。
西江月
風送金幡銀練,云乘仙鶴神騋。 清明時節向天開,雨漫邊庭湘岱。 游子一心傷別,相思千里成災。 惟將饗酒岳陽臺,北向娘親叩拜。
懷念母親
夜雨瀟湘燈火昏, 清明時節鹒(gēng) 聲聞, 傷魂最是家千里, 淚看高堂少一人。
6.寫思念母親的詩句和名言名句
1、唐代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2、黃景仁的《別老母》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3、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 杜甫《石壕吏》
4、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 —— 李商隱《瑤池》
5、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 王安石《十五》
6、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 —— 王冕《墨萱圖·其一》
7、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