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描寫眉毛的有關詩句
1、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唐代:溫庭筠
譯文:懶得起來,畫一畫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遲遲。
2、湖光照儂雙畫眉,鬢邊照見一莖絲。——明代宋元禧《西湖竹枝》
譯文:湖面反射的光線照應著你以眉筆修飾眉毛,鬢角的毛孔都看見了。
3、湔裙夢斷續應難,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臨江仙·寒柳》清代:納蘭性德
譯文:夢里又見當年和她幽會的情景,遂將愁思寄給西風,可是,再強勁的西風也吹不散我眉間緊鎖的不盡憂愁。
4、湖上女兒柳葉眉,春來能唱黃鶯兒。——元代楊維楨《冶春口號七首》
譯文:湖邊的美女長者柳葉一般的眉毛,在春天唱著歌好像黃鶯一樣美妙。
5、柳葉眉間發,桃花臉上生。——唐代徐賢妃《賦得北方有佳人》
譯文:眉毛就像剛發芽的柳葉,臉龐好像盛開的桃花。
6、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宋代:蘇軾
譯文:世上萬事恍如一場大夢,人生經歷了幾度新涼的秋天?到了晚上,風吹動樹葉發出的聲音,響徹回廊里,看看自己,眉頭鬢上又多了幾根銀絲。
2.帶有畫眉的詩句
1.畫 眉 鳥 - 歐陽修
百囀千聲隨意移,
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
不及林間自在啼。
2. 朱慶馀[唐]
洞房昨夜停紅燭,
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
畫眉深淺入時無
3.南歌子 宋-歐陽修
鳳髻金泥帶,
龍紋玉掌梳。
走來窗下笑相扶,
愛道“畫眉深淺入時無”。
弄筆偎人久,
描花試手初。
等閑妨了繡功夫。
笑問:“鴛鴦兩字怎生書?”
4.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登徒子好色賦并序》
蛾眉曼睩,目騰光些。靡顏膩理,遺視矊些。--楚辭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碩人》
云髻峨峨,修眉聯娟。《洛神賦》
人言柳葉似愁眉,更有愁腸似柳絲。--白居易
小頭鞋履窄衣裳,青黛點眉眉細長。--白居易
尊前百計見春歸,莫為傷春眉黛蹙。--馮延巳
瑟瑟羅裙金縷腰,黛眉偎破未重描。--和凝
今朝畫眉早,不待景陽鐘。--李賀
畫眉勻臉不知愁,殢酒熏香偏稱小。--晏幾道
微云一抹遙峰,冷溶溶,恰與個人清曉畫眉同。--納蘭性德
大恨畫眉長。猶言顏色淺。--江洪
青黛畫眉紅錦靴,道字不正嬌唱歌。--李白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百囀千聲隨意移,
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
不及林間自在啼。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帶畫眉二字的詩句:
1.畫 眉 鳥 - 歐陽修
百囀千聲隨意移,
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
不及林間自在啼。
2. 朱慶馀[唐]
洞房昨夜停紅燭,
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
畫眉深淺入時無?
3.南歌子 宋-歐陽修
鳳髻金泥帶,
龍紋玉掌梳。
走來窗下笑相扶,
愛道“畫眉深淺入時無”。
弄筆偎人久,
描花試手初。
等閑妨了繡功夫。
笑問:“鴛鴦兩字怎生書?”
4.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登徒子好色賦并序》
蛾眉曼睩,目騰光些。靡顏膩理,遺視矊些。--楚辭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碩人》
云髻峨峨,修眉聯娟。《洛神賦》
人言柳葉似愁眉,更有愁腸似柳絲。--白居易
小頭鞋履窄衣裳,青黛點眉眉細長。--白居易
尊前百計見春歸,莫為傷春眉黛蹙。--馮延巳
瑟瑟羅裙金縷腰,黛眉偎破未重描。--和凝
今朝畫眉早,不待景陽鐘。--李賀
畫眉勻臉不知愁,殢酒熏香偏稱小。--晏幾道
微云一抹遙峰,冷溶溶,恰與個人清曉畫眉同。--納蘭性德
大恨畫眉長。猶言顏色淺。--江洪
青黛畫眉紅錦靴,道字不正嬌唱歌。--李白
朱慶馀《閨意獻張水部》賞析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3.描寫眉眼的詩句
水是眼波橫 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 眉眼盈盈處----(宋)王觀:《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喚起兩眸清炯炯——周邦彥《蝶戀花.早行》
兩臉夭桃從鏡發,一眸春水照人寒—崔玨《有贈》
白發垂不剃,青眸笑更深—僧貫休《天臺老僧》
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陶淵明《閑情賦》
美目盼兮 ——詩經《碩人》
波湛橫眸,霞分膩臉——張先《踏莎行》
喚起兩眸清炯炯——周邦彥《蝶戀花.早行》
困酣嬌眼,欲開還閉——蘇軾《水龍吟》
游子乍聞征袖濕,佳人才唱翠眉低.--《鷓鴣》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
骨重神寒天廟器,一雙瞳人剪秋水——李賀的唐兒歌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林黛玉,
回眸一笑百媚生——楊貴妃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芙蓉如面,秋水為神——《東周國列志
昔日橫波目,今為流淚泉
4.帶有“畫眉”的詩句
洞房昨夜停紅燭,
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
畫眉深淺入時無?
這是中唐時期的朱慶馀先生寫的一首詩,名叫《近試上張水部》,朱慶馀在臨近考試前,寫此詩獻給當時的水部員外郎張籍,以求走后門。《唐詩紀事·卷四十六》記載:“慶馀遇水部郎中張籍知音。(籍)索慶馀新舊篇什,留二十章置之懷袖,而推贊之。時人以籍重名,皆繕錄諷詠,遂登科。慶馀作《閨意》一篇以獻。”朱慶馀最后被張籍賞識,與寶歷二年(公元826年)登進士第。雖然是為仕途而作,由詩中惟妙惟肖的語言就可以想見,朱先生定也是位風流才子
歐陽修——《畫眉鳥》
百囀千聲隨意移,
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
不及林間自在啼。
[注釋]
①隨意移:自由自在地在樹林里飛來飛去。
②樹高低:樹林中的高處或低處。
③金籠:鑲金的鳥籠。
[解說]
作者來到樹林里,看到畫眉鳥在開滿紅紅紫紫山花的枝頭自由自在地飛翔,聽到它們在高高低低的樹梢上盡情愉快地唱歌,不由得感慨到 :如果把它們鎖起來,即使是鎖在金籠里,它們也不會唱出這樣美妙的歌聲了。因為自由是生活愉快的先決條件。鳥是這樣,人不也是這 樣嗎?
[今譯] 這才知道把畫眉鳥鎖在金籠里聽它啼叫,遠不如讓它在樹林里自由地歌唱。
[賞析] 本篇借詠畫眉以抒發自己的性靈,詩題一作《郡齋聞百舌》。畫眉、百舌,都是聲音婉轉的鳴禽,詩人在《啼鳥》詩中也寫過“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曉催天明。黃鸝顏色已可愛,舌端啞咤如嬌嬰。”可見他對“林間自在啼”多么欣賞,這兒以“鎖向金籠”與之對比,更見出詩人掙脫羈絆、向往自由的心理。詩人本在朝為官,后因黨爭牽連,貶為知州知縣,此兩句大概有所寄托。
運用了對比手法:前兩句(寫自由自在,任意翔鳴的畫眉)與后兩句(寫陷入囚籠,失去了自由的畫眉)構成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