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證明自己是清白的詩
《竹石》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石灰吟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揚子江
文天祥
幾日隨風北海游,
回從揚子大江頭。
臣心一片磁針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卜算子
嚴蕊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2.被人懷疑表明自己清白的詩有哪些
這樣的詩歌舉不勝舉,舉例兩則:
一、1、石灰吟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2、這首詩表明了于謙解釋是粉身碎骨也要堅持真理,這同時也說明了堅持真理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3、具體賞析如下:
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閑”。“烈火焚燒”,當然是指燒煉石灰石。加“若等閑”三字,又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還象征著志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閑。第三句“粉身碎骨渾不怕”。“粉身碎骨”極形象地寫出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粉,而“渾不怕”三字又使我們聯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
二、1、揚子江
文天祥
幾日隨風北海游,
回從揚子大江頭。
臣心一片磁針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2、這首詩表明了文天祥對國家的忠貞,以及他的堅定意志。
3、補充解釋這首詩的寫作背景:
文天祥在贛州知州任上,以家產充軍資,起兵抗元,入衛臨安,不久任右丞相,赴元軍談判被扣留,拘押北行。后脫險南歸,率兵抗擊元軍。景炎元年(1276),他在從南通往福州擁立端宗以力圖恢復的途中,作《揚子江》一述志。景炎三年(1278),他因兵敗被俘,堅持了四年的獄中斗爭,終以不屈被害。
3.關于死亡的詩句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文天祥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
顧我于今歸去也,白云堆里笑呵呵——袁枚
身中清白人誰信,世上功名鬼不知-——袁崇煥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
千古艱難唯一死——曹操
一歲春回即一死,為君零落終如此。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元好問
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生平未報國,留作忠魂補。——楊繼盛(明)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陸游
江東弟子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杜牧
彭殤徒自異,生死終無別。不如學無生,無生即無滅。——白居易
如殘葉濺血在我們腳上,生命偈是死神唇邊的笑。——李金發《有感》
夜臺渺渺魂歸處,差勝人間嘆路窮。——潘崇體(清)
誤落人間七十年,今朝重返舊林泉。嵩山道侶來相仿,笑指黃花白鶴前。——嚴我斯(清)
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有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它鄉。——唐伯虎
如此江山怒不平,中原無主倍增愁 ——蔣翊武(打響武昌起義第一槍的戰時總司令)
4.有什么成語可以證明自己的清白如果有個人
明,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濁,黃檗:渾濁。
行濁言清】清,不作濁富】寧愿清白而遭受貧困,為人正直不阿。說的是清白好話:渾濁,過得硬。
同“飲冰食蘗”。指考核官吏政績得失。
拳頭上立得人。澡身浴德】修養身心:清高。
飲冰食檗】喝冷水:潔白的玉?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清白無辜:考核官吏政績。比喻善惡忠佞,為人清白,獨自覺醒,就不象未做官時那樣清白了。
拳頭上立得人。形容人言行不一:昏暗。
含冰茹檗】檗。考績幽明】考績,沒有過錯。
飲冰茹蘗】指生活清苦。冰清玉潔】象冰那樣清澈透明,過得硬。
平白無辜】指清白無罪。舊指做了官的人。
寧可清貧。同“飲冰食檗”,決不污濁而享受富貴,象玉那樣潔白無瑕。
清廉正直】清白廉潔;幽。獨清獨醒】獨自清白,為人清白;濁。
形容生活清苦。說的是清白好話:清高。
比喻人的操行清白(多用于女子)。冰魂素魄】形容清白純潔的品質,作風正派。
形容人言行不一,指低下,指低下。三清四白】指非常清白:清白,比喻清白的人:比喻出仕。
形容生活清苦白璧青蠅】白璧:比喻佞人,十的是污濁壞事。出山泉水】出山,作風正派,為人清白,胳膊上走得路】比喻為人清白。
何罪之有】即“有何罪”。青蠅。
言清行濁】清,使純潔清白,十的是污濁壞事,有什么罪呢。冰壸秋月】比喻人品德清白廉潔,胳膊上走得馬】比喻為人清白,吃苦味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