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很累很累的詩句有哪些
1、“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
【原文】:《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 辛棄疾(宋) 枕簟溪堂冷欲秋,斷云依水晚來收。紅蓮相倚渾如醉,白鳥無言定自愁。
書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風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
【譯文】:躺在竹席上,浮云順水悠悠,黃昏的暮色將它們漸漸斂收。紅艷艷的蓮花互相倚靠,科像姑娘喝醉了酒,羽毛雪白的水鳥安閑靜默,定然是個獨個兒在發愁。
與其像殷浩朝天空書寫“咄咄怪事”發泄怒氣,不如像司空圖尋覓美好的山林安閑,自在去隱居,一座山丘,一條谷壑,也是風流瀟灑。我不知而今衰損了多少精力,連上樓都無心無力。
2、“昏昏此身何所似,恰似芭蕉驟雨中。” 【原文】:《武陵春》 謝逸(北宋) 莫道煩愁誰人懂,世間負累幾處同?昏昏此身何所似,恰似芭蕉驟雨中。
【譯文】:請不要說我的煩惱憂愁有人懂,這個世界上像我這樣沉重的負擔,勞累的身心又有幾人同樣遇到過?我的身體昏昏沉沉的,像什么呢?就像那被暴雨蹂躪的芭蕉葉一樣啊。3、“孰云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原文】:《夢李白二首·其二》 杜甫(唐代)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云網恢恢,將老身反累。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譯文】:天上浮云日日飄來飄去,遠游的故人卻久去不歸。夜晚我屢屢夢中見到你,可知你對我的深情厚意。
分別是你總是神色匆匆,總說能來相見多么不易。江湖上航行多險風惡浪,擔心你的船被掀翻沉沒。
出門時搔著滿頭的白發,悔恨辜負自己平生之志。高車麗服顯貴塞滿京城,才華蓋世你卻容顏憔悴。
誰能說天理公道無欺人,遲暮之年卻無辜受牽累。即使有流芳千秋的美名,難以補償遭受的冷落悲戚。
4、“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原文】:《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林則徐(清代) 出門一笑莫心哀,浩蕩襟懷到處開。
時事難從無過立,達官非自有生來。風濤回首空三島,塵壤從頭數九垓。
休信兒童輕薄語,嗤他趙老送燈臺。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于戍卒宜。
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譯文】:我離家外出去遠行,無論到哪里,都會敞開寬闊的胸懷。
我們要樂觀曠達,心里不要難受悲哀。世上的大事、國家的大事,是很難從沒有過錯中成功的,就連高官達貴也不是天生得來。
回想廣東那轟轟烈烈的禁煙抗英,我蔑視英國侵略者。從今以后,我將游歷祖國大地,觀察形勢,數歷山川。
不要理會那般人幸災樂禍、冷嘲熱諷,鄙棄那些“趙老送燈臺”之類的混話。我能力低微而肩負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盡。
一再擔當重任,以我衰老之軀,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撐了。5、“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
【原文】:《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 辛棄疾(宋代) 枕簟溪堂冷欲秋。斷云依水晚來收。
紅蓮相倚渾如醉,白鳥無言定自愁。 書咄咄,且休休。
一丘一壑也風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
【譯文】:躺在水邊閣樓的竹席上,清冷冷好似涼秋,片片的浮云順水悠悠,黃昏的暮色使它們漸漸斂收。紅艷艷蓮花互相倚靠,簡直像姑娘喝醉了酒,羽毛雪白的水鳥安閑靜默,定然是獨個兒在發愁。
與其像殷浩朝天空書寫“咄咄怪事”發泄怨氣,倒不如像司空圖尋覓美好的山林安閑自在地去隱居,一座山丘,一條谷壑,也是風流瀟灑多逸趣。我不知而今衰損了多少精力,只覺得近來上樓懶登梯。
2.形容心累的詩句
1、《春盡》
唐代:韓偓
惜春連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見酒痕。
細水浮花歸別澗,斷云含雨入孤村。
人閑易有芳時恨,地迥難招自古魂。
慚愧流鶯相厚意,清晨猶為到西園。
譯文:惜別傷春連日來酒醉昏昏,醒來之后衣裳上全是酒痕。細水上漂著落花流入另澗,陰云帶雨飄入那遠處孤村。閑居無聊恨芳時白白流去,異地千里難招來古人精魂。最感激流鶯掀轉深情厚意,每當清晨還特意飛到西園。
2、《群鶴詠》
南北朝:蕭道成
八風儛遙翮,九野弄清音。
一摧云間志,為君苑中禽。
譯文:迎著八面來風張開巨大的羽翼,在九天之上自由自在鳴叫飛翔的鶴。因為失去羽翼不能再翱翔九天,只能成為帝王園囿中的玩物。
3、《奉答李和甫代簡二絕句》
宋代:黃庭堅
山色江聲相與清,卷簾待得月華生。
可憐一曲并船笛,說盡故人離別情。
夢中往事隨心見,醉里繁華亂眼生。
長為風流惱人病,不如天性總無情。
譯文:黃昏時分,山色清幽,江聲寂靜,卷起白天遮陽的簾子,等待東方一輪明月冉冉升起。突然江邊并排停泊的兩只船上,傳來悠揚的笛聲,仿佛吹笛人在向遠方的朋友訴說離別的情懷。
往事歷歷在目,在夢中還隨心可見,那些榮華富貴都是醉鄉亂眼中的幻像而已。長期以來都是因為耿介不屈的性格惹了這么多煩心事。還不如天性無情,那樣就不會有這樣的痛苦了。
4、《金字經·樵隱》
元代:馬致遠
擔挑山頭月,斧磨石上苔。且做樵夫隱去來。
柴,買臣安在哉?空巖外,老了棟梁材。
譯文:當明月掛上了山頭,挑著柴擔一步步走下山崗;在長滿苔蘚的石上,把斧子磨得鋒亮。姑且做個樵夫,去隱居在山鄉。打柴,那打柴的朱買臣如今又在何方?空山深處,埋沒了棟梁高材,一年年老去了時光!
5、《跋子瞻和陶詩》
宋代:黃庭堅
子瞻謫嶺南,時宰欲殺之。
飽吃惠州飯,細和淵明詩。
彭澤千載人,東坡百世士。
出處雖不同,風味乃相似。
譯文:蘇子瞻被貶官到嶺南,當宰相的想要把他殺死。他飽吃了惠州的飯,又認真地和了淵明的詩。陶彭澤是千古不朽的人物,蘇東坡也是百代傳名的賢士。蘇的出仕與陶的歸隱,情況雖有不同,但兩人的風格和情味,卻是多么相似啊。
3.形容“很累”的詩句有哪些
1、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出自清代林則徐的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意思是:我能力低微而肩負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盡。
一再擔當重任,以我衰老之軀,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撐了。 林則徐抗英有功,卻遭投降派誣陷,被道光帝革職,發配伊犁,效力贖罪。
他忍辱負重,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被發配到新疆伊犁。詩人在古城西安與妻子離別赴伊犁時,在滿腔憤怒下寫下此詩。
這句詩從字面上看似乎心平氣和、逆來順受,其實心底卻埋藏著巨痛,細細咀嚼,似有萬丈波瀾。 2、織婦何太忙,蠶經三臥行欲老。
出自唐代元稹的《織婦詞》。 意思是:織婦為什么忙呢,原來蠶種三臥之后就要老了。
此詩作于元和十二年(817),為《樂府古題》十九首之一。 雖然屬于“古題”,卻合乎白居易對新樂府的要求。
即“首句標其目”,開宗明義;“其辭質而徑”,見者易諭;“其事核而實”,采者傳信;“總而言之,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 此詩以荊州首府江陵為背景,描寫織婦被剝削被奴役的痛苦。
全篇僅一百一十字,卻由于層次豐富,語言簡練,顯得義蘊深厚,十分耐讀。 3、久為簪組累,幸此南夷謫。
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溪居》。 意思是:很久來為公務所累,幸好被貶謫到南方少數民族地區。
這首詩是柳宗元貶官永州時在愚溪之畔筑屋而居時的作品。 詩歌表面是寫在此生活的愜意自適,其實是強寫歡愉,將被貶的郁憤之情隱晦寫出。
4、孰云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出自唐代杜甫的《夢李白二首·其二》。
意思是:誰能說天理公道無欺人,遲暮之年卻無辜受牽累。 《夢李白二首》這兩首詩是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流寓秦州時所作。
李白與杜甫于天寶四載(745年)秋,在山東兗州石門分手后,就再沒見面,但彼此一直深深懷念。 杜甫流寓秦州,地方僻遠,消息隔絕,只聞李白流放,不知已被赦還,仍在為李白憂慮,不時夢中思念,于是寫成這兩首詩。
5、子規啼徹四更時,起視蠶稠怕葉稀。 出自宋代謝枋得的《蠶婦吟》。
意思是:杜鵑鳥于四更時分啼徹窗外,喚醒養蠶婦人起身關照蠶寶寶們,擔心著這幾天桑葉不夠影響了蠶寶寶吐絲結繭。 這首詩用以表達蠶婦之辛苦,將玉人和蠶婦置于同一時間內,因身份不同而苦樂不均的情況。
但評論亦認為和歌女對比起不到辛辣諷刺之效果,玉人歌舞并非自己縱情享樂,亦為身不由己。 詩人謝枋得(1226-1289年),南宋進士,江西信州弋陽人,字君直,號疊山,別號依齋,擔任六部侍郎,聰明過人,文章奇絕。
學通“六經”,淹貫百家,帶領義軍在江東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國,作品收錄在《疊山集》。 擴展資料: 詩,又稱詩歌,是一種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并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
詩句,就是組成詩詞的句子。詩句通常按照詩文的格式體例,限定每句字數的多少。
中國最早的詩句為律詩結構,格律要求嚴格,比如先秦時期的詩一般每句四言律詩,見于《詩經》。 后發展為五言或七言律詩,見于唐詩。
宋元經濟文化進一步發展后,詩句內容逐漸擴充和演繹,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后期,詩句演變成沒有了字數的限制的自由體詩歌。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詩句。
4.表達心累又無奈的詩句
1、望江南·梳洗罷
唐代: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譯文:梳洗完畢,獨自一人登上望江樓,倚靠著樓柱凝望著滔滔江面。上千艘船過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沒有出現。太陽的余暉脈脈地灑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著,思念的柔腸縈繞在那片白蘋洲上。
2、端午即事
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鬢發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譯文:五月五日是端午節,你贈與我了一枝艾草。死者卻看不見,新結交的知己卻在萬里之外。往日能夠為國盡忠的人,現在已經白發蒼蒼。我想要從屈原那里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較遠。
3、花影
宋代:蘇軾
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掃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譯文:亭臺上的花影一層又一層,幾次叫童兒去打掃,可是花影怎么掃走呢?傍晚太陽下山時,花影剛剛隱退,可是月亮又升起來了,花影又重重疊疊出現了。
4、卜算子·不是愛風塵
宋代:嚴蕊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譯文:我自己并不是生性喜好風塵生活,之所以淪落風塵,是為前生的因緣(即所謂宿命)所致花落花開自有一定的時候,可這一切都只能依靠司其之神東君來作主。該離終須要離開,離開這里又如何能待下去。若能將山花插滿頭,不需要問我歸向何處。
5、點絳唇·感興
宋代: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舊稱佳麗。水村漁市。一縷孤煙細。
天際征鴻,遙認行如綴。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
譯文:雨綿綿,恨意難消,云層層,愁緒堆積,江南景色,依舊被稱為上好美麗。水邊村落,湖畔漁市,裊裊升起一縷孤零零的炊煙,那么淡,那么細。一行長途跋涉的鴻雁,在那水天相連的遙遠的天際,遠遠望去,款款飛行,好似列隊首尾連綴。回想平生事業,此時此刻,凝視征鴻,誰理會我憑欄遠眺的含意!
5.形容心累的詩句
1、《春盡》 唐代:韓偓 惜春連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見酒痕。
細水浮花歸別澗,斷云含雨入孤村。 人閑易有芳時恨,地迥難招自古魂。
慚愧流鶯相厚意,清晨猶為到西園。 譯文:惜別傷春連日來酒醉昏昏,醒來之后衣裳上全是酒痕。
細水上漂著落花流入另澗,陰云帶雨飄入那遠處孤村。閑居無聊恨芳時白白流去,異地千里難招來古人精魂。
最感激流鶯掀轉深情厚意,每當清晨還特意飛到西園。 2、《群鶴詠》 南北朝:蕭道成 八風儛遙翮,九野弄清音。
一摧云間志,為君苑中禽。 譯文:迎著八面來風張開巨大的羽翼,在九天之上自由自在鳴叫飛翔的鶴。
因為失去羽翼不能再翱翔九天,只能成為帝王園囿中的玩物。 3、《奉答李和甫代簡二絕句》 宋代:黃庭堅 山色江聲相與清,卷簾待得月華生。
可憐一曲并船笛,說盡故人離別情。 夢中往事隨心見,醉里繁華亂眼生。
長為風流惱人病,不如天性總無情。 譯文:黃昏時分,山色清幽,江聲寂靜,卷起白天遮陽的簾子,等待東方一輪明月冉冉升起。
突然江邊并排停泊的兩只船上,傳來悠揚的笛聲,仿佛吹笛人在向遠方的朋友訴說離別的情懷。 往事歷歷在目,在夢中還隨心可見,那些榮華富貴都是醉鄉亂眼中的幻像而已。
長期以來都是因為耿介不屈的性格惹了這么多煩心事。還不如天性無情,那樣就不會有這樣的痛苦了。
4、《金字經·樵隱》 元代:馬致遠 擔挑山頭月,斧磨石上苔。且做樵夫隱去來。
柴,買臣安在哉?空巖外,老了棟梁材。 譯文:當明月掛上了山頭,挑著柴擔一步步走下山崗;在長滿苔蘚的石上,把斧子磨得鋒亮。
姑且做個樵夫,去隱居在山鄉。打柴,那打柴的朱買臣如今又在何方?空山深處,埋沒了棟梁高材,一年年老去了時光! 5、《跋子瞻和陶詩》 宋代:黃庭堅 子瞻謫嶺南,時宰欲殺之。
飽吃惠州飯,細和淵明詩。 彭澤千載人,東坡百世士。
出處雖不同,風味乃相似。 譯文:蘇子瞻被貶官到嶺南,當宰相的想要把他殺死。
他飽吃了惠州的飯,又認真地和了淵明的詩。陶彭澤是千古不朽的人物,蘇東坡也是百代傳名的賢士。
蘇的出仕與陶的歸隱,情況雖有不同,但兩人的風格和情味,卻是多么相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