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關徐州的詩詞
大風歌
作者:劉邦 年代:漢代
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垓下歌
作者:項羽 年代:秦代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彭城懷古
作者:薩都剌 年代:元代
古徐州形勝,消磨盡,幾英雄。想鐵甲重瞳,烏騅汗血,玉帳連空,楚歌八千兵散,料夢魂應不到江東。空有黃河如帶,亂山起伏如龍。
漢家陵闕起秋風,禾黍滿關中。更戲馬臺荒,畫眉人遠,燕子樓空。人生百年如寄,且開懷,一飲盡千鍾。回首荒城斜日,倚欄目送飛鴻。
徐州
作者:陳基 年代:元代
日上彭城獨倚樓,關河迢遞水空流。不因躍馬江東去,安得歌風沛上游。
草帶虞姬亡日淚,山余亞父病時愁。如何舞罷鴻門劍,不向咸陽一少留。
徐州
作者:邵大業 年代:清代
龍吟虎嘯帝王州,舊是東南最上游。青嶂四圍迎面起,黃河千折挾城流。
炊煙歷亂人歸市,杯酒蒼茫客倚樓。多少英雄談笑盡,樹頭一片夕陽浮。
過徐州
作者:郁達夫 年代:民國
紅羊劫后幾經秋,沙草牛羊各帶愁。獨倚車窗看古壘,夕陽影里過徐州。
2.徐州最出名的是什么
徐州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
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4℃,年降雨量866毫米,無霜期200--220天, 日照2100--2400小時。
熱量多于華北,光能優于蘇南。地形以平原為主,低山和丘陵地相間,海拔19-45米,沂河、沭河、京杭大運河、古黃河穿境而過,駱馬湖、微山湖分布在南北兩緣。
歷史文化名城徐州,襟山帶水,物產豐饒,遠古時代便是先民繁衍生息的理想場所,成為最早出現人類文明曙光的地區之一,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名勝古跡,人文景觀遍布境內。
彭祖 徐州古稱彭城,肇源于彭祖。相傳彭祖是黃帝的后裔。
彭祖是著名老壽星,活了八百歲,善于導引氣功養生,也善于烹調,被稱為我國烹飪鼻祖。據說他關于烹調雉羹,進奉給堯帝受封而建立大彭氏國。
市南郊有占地520畝的公園,命名為彭園,內有漢白玉石雕彭祖像,建有彭祖祠和大彭閣,成為海外彭氏后裔來徐尋根祭祖的活動場所。劉邦 徐州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劉邦的故鄉,其出生頗有神話色彩,傳說劉邦之母避雨于橋遏龍而孕,其受娠地龍霧橋就在今天豐縣城東北的梁樓村。
劉邦兒時避亂遷到沛城以北三里左右的地方落戶。故當地有“豐生沛養漢劉邦”的說法。
劉邦在三十歲時,在沛縣治東一里的泗水上岸上擔任分管治安的泗水亭長。八年的亭長生涯對劉邦意義重大,在此期間,他先后結識了蕭何、曹參、樊噲等一批人,這些人在他后來的政治活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公元前209年7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桿起義,9月,劉邦在泗水河畔宣誓起義。此后,劉邦的勢力不斷壯大,經過八年的戰爭,抗暴秦、誅逆楚,終于建立了統一的大漢王朝。
高祖十年,劉邦親征平叛而歸,途經沛縣故里,在沛宮大擺酒席,宴請父老鄉親。還挑選了一百二十名青少年,組成合唱團,以助酒興。
酒酣之時,劉邦擊筑高歌,自賦詩道: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兒童亦隨之唱和。歌罷,高祖揮劍起舞,萬分傷感。
對沛縣父老說:游子思故鄉,我雖定都長安,但百年之后我的魂魄還要回歸故里。 高祖離沛后,沛人為顯揚帝威,請金石良匠將《大風歌》摹刻上石,并筑百尺高臺,立碑于臺上。
《大風歌》碑相傳為東漢蔡邕所書,歷經兩千余年的風風雨雨,流傳至今。項羽與戲馬臺 項羽(公元前232--前202年),名籍,下相人。
身長八尺,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公元前209年起兵吳中,聯合義軍,翦滅暴秦。
公元前206年建都彭城,自立為西楚霸王,號令天下。在楚漢戰爭中,兵敗垓下,自刎烏江。
其像成于1987年夏,高285厘米,頂盔貫甲,足踏巖石,迎風而立,顯得十矜持、威嚴、剛愎、剽悍。 戲馬臺,是歷史文化名城徐州現存最早的古跡之一,公元前206年,蓋世英雄項羽滅秦后,自立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于城南里許的南山上,構筑崇臺,以觀戲馬,故名戲馬臺。
歷代在臺上營建了不少建筑物,諸如臺頭寺、三義廟、名宦祠、聚硅書院、聳翠山房、碑亭記等。五里三諸侯 在徐州,特別是沛縣一帶。
一提到“五里三諸侯”,當地的父老鄉親便神采飛揚,津津樂道。所謂“三諸侯”是指漢初的安國侯王陵、絳侯周勃、汝陰侯灌嬰,他們的故居皆在今徐州沛縣安國鄉境內,三地成品字形,相距均五里,故稱“五里三諸候”。
王陵、周勃、灌嬰都是漢初重臣,為劉邦奪取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又為鞏固漢政權出了大力,都官到丞相。這只是個代表性的說法,秦初,徐州一帶藏龍臥虎,人才輩出,風云人物、王候將相何止這三人!據統計,劉邦稱帝后,封侯143人,其中徐州沛籍就有23人,如蕭何、曹參、昌、樊噲等。
蘇東坡 徐州市區慶云橋東,故黃河南岸大堤上,矗立著一座雙層飛檐的黃色高樓,歇山抱廈,光彩熠熠,這便是新修復的黃樓。 歷史上的黃樓,是900年前徐州知州蘇軾率領徐州軍民戰勝洪水之后,于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八月在徐州城東門之上建造的。
熙寧十年(1011年)四月,蘇東坡由密州(山東諸城)調任徐州知州。蘇軾在徐州一年又十一月,為徐州人民做了不少好事,也寫下了許多描繪徐州風土人情的名篇佳作。
蘇軾到達徐州不過三個月,黃河泛濫,大水逼到徐州。蘇軾親荷畚鍤,布衣草屨,結廬城土,過家不入。
在他的組織、指揮和影響下,軍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終于避免了大水灌城的慘禍。蘇軾“以身帥之,長城存亡”而戰勝洪水的壯舉,受到朝廷的獎諭,也深得徐州人民的感激與敬重。
蘇軾為了防止大水對徐州的威脅,一方面筑堤固岸,一方面加高城樓,元豐元年二月,動工在城東門檔水要沖處建造了二層高樓,因為“水受制于土”,所以涂上黃土,取名黃樓,含有“土實勝水”的意義。九月九日重陽節,蘇荔大宴賓客,舉行典禮,奏樂慶賀黃樓落成,他高興地寫下《九月黃樓作》一詩留作紀念。
從此黃樓成為徐州富有歷史意義的名勝古跡。 除黃樓外,徐州還留有許多與蘇東坡有關的古跡和動人的傳說,有同樣是治水工程的云龍湖蘇堤;東坡酒醉而臥,如今刻滿詩詞題賦的“東坡石床”;蘇軾與云龍山隱士張山人共飲抒懷的放鶴亭;得名于蘇軾《快哉此風賦》的快哉亭;黃河故道中的“現紅島”,。
3.有關徐州的詩詞成語
一、有關徐州詩詞歌賦,很多,下面摘取一些徐州有名的景點和歷史名人相關的
江城子.別徐州
作者:蘇軾 年代:宋代
天涯流落思無窮,既相逢,卻匆匆。攜手佳人,和淚折殘紅。為問東風馀幾許?春縱在,與誰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歸鴻,去吳中。回首彭城,清泗與淮通。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
自江陵之徐州路上寄兄弟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岐路南將北,離憂弟與兄。關河千里別,風雪一身行。
夕宿勞鄉夢,晨裝慘旅情。家貧憂后事,日短念前程。
煙雁翻寒渚,霜烏聚古城。誰憐陟岡者,西楚望南荊。
燕子樓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一)
滿床明月滿簾霜,被冷燈殘拂臥床。
燕子樓中霜月夜,秋來只為一人長。
(二)
鈿暈羅衫色似煙,幾回欲著即潸然。
自從不舞霓裳曲,疊在空箱十一年。
(三)
今春有客洛陽回,曾到尚書墓上來。
見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不成灰。
永遇樂
作者:蘇軾 年代:宋代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涼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云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漢。
燕子樓
作者:文天祥 年代:宋
自別張公子,嬋娟不下樓,遂令樓上燕,百歲稱風流。我游彭城門,來吊楚王闕。問樓在何處?城東草如雪。蛾眉代不乏,埋沒安足論。因何張家妾,名與山川存?自古皆有死,忠義長不沒。但傳美人心,不說美人色。
登快哉亭
作者:陳師道 年代:宋代
城與清江曲,泉流亂石間。夕陽初隱地,暮靄已依山。
度鳥欲何向,奔云亦自閑。登臨興不盡,稚子故須還
劉向墓
作者:胡儼 年代:明代
十年封事遺編在,三尺荒丘宿草摧。
鴻寶浪傳誰見得,藜燈一去不重來。
乾隆行宮聯
作者:愛新覺羅.弘歷 年代:清代
戶外一峰秀;階前眾壑深。
名園依綠水;野竹上青霄。
游戲馬臺
作者:文天祥 年代:宋代
九月初九日,客游戲馬臺。
黃花弄朝露,古人化飛埃。
今人哀古人,后人復今哀。
世事那可及,淚落茱萸杯。
游云龍山作
作者:愛新覺羅.弘歷 年代:清代
彭城駐輦厪河防,咫尺云龍戲馬旁。
本意原非是山水,偷閑聊復訪蘇張。
翠峰夏首關林葉,綠野風清泛麥芒。
底事今來艱迥句,為民籌濟為民傷。
二、徐州名人寫的一些詩詞歌賦,以下都是耳熟能詳的歷史名人,還有很多就不勝枚舉了
劉邦:
《大風歌》
大風起兮云飛揚 ,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項羽:
力拔山兮氣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何如?
蘇東坡:有很多,《定風波》《水調歌頭》。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李煜 代表作有《虞美人》,《破陣子》,《浪淘沙》,《相見歡》等。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4.跪求帶“徐州”二字的詩句
彭城雜詠
作者:葉道源 年代:清代
高城遠納萬山秋,獨倚危欄起暮愁。
風卷旌旗班馬靜,天連烽火陣云流。
關河不鎖征人夢,帷幄誰深大將謀。
千古興亡爭戰地,莫將蕞爾視徐州。
登云龍山晚眺偶成
作者:陶澍 年代:清代
青山兩岸抱徐州,也比金陵枕石頭。
霸氣久隨偃王盡,城名猶為老彭留。
關津有險當淮泗,鄉里無情斗項劉。
斜日云龍閑眺望,古今何限水東流。
鎮河鐵牛
作者:佚名 年代:清代
河清門外水悠悠,萬里長堤臥古牛。
青草繞前難下口,長鞭任打不回頭。
風吹遍體無毛動,雨濕周身似汗流。
莫向函關跨老子,國朝賴爾鎮徐州。
彭城懷古
作者:薩都剌 年代:元代
古徐州形勝,消磨盡,幾英雄。想鐵甲重瞳,烏騅汗血,玉帳連空,楚歌八千兵散,料夢魂應不到江東。空有黃河如帶,亂山起伏如龍。
漢家陵闕起秋風,禾黍滿關中。更戲馬臺荒,畫眉人遠,燕子樓空。人生百年如寄,且開懷,一飲盡千鍾。回首荒城斜日,倚欄目送飛鴻。
過徐州
作者:郁達夫 年代:民國
紅羊劫后幾經秋,沙草牛羊各帶愁。
獨倚車窗看古壘,夕陽影里過徐州。
5.徐州有哪些名人
歷史名人
古彭徐州,歷史悠久,地杰人靈。龍飛之地,將相之鄉。猛士如風,謀士如云;文人騷客,藝術大家。數不勝數;民族英雄,革命英烈,彪炳史冊。歷代徐州籍的開國皇帝就有數人之多。 除劉邦外,南朝宋武帝劉裕,南唐烈祖李昪, 沛縣歌風臺
后梁太祖朱全忠等都是徐州籍。 徐州籍的王侯將相更是層出不窮。劉姓諸侯王遍及漢朝各地,自不必細說。單就隨劉邦征戰功成丶裂土分封的異姓侯就有 20多人。如“五里三諸侯”的安國侯王陵、絳侯周勃、潁陰侯灌嬰,蕭何、曹參、周昌、樊噲、夏侯嬰等。東漢末年,被譽為江東第一謀士的彭城人張昭。東晉驍將劉牢之,清初狀元李蟠,清雍正宰相李衛,清乾隆名相劉墉……都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中國楹聯第一人的劉孝綽,世稱“劉三娘”的南朝才女劉令嫻,“蘇門六君子”之一陳師道,清初文學評論家張竹坡,分別獲得1914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質獎、銀質獎的畫家王琴舫和李蘭,被稱為“詩書畫”三絕藝術家的清末民初教育家錢食芝,被譽為“民初四大書法家”之一的張伯英,國畫大師李可染,當代著名山水畫家袁振西,還有在解放戰爭中烈士宋綺云與徐林俠及其兒子小蘿頭宋振中。其他還有清史專家蕭一山、雕塑理論家王子云、國畫名家蕭龍士、人民音樂家馬可、指揮家胡德風,書法家馮亦吾,“四小名旦”之一許翰英,臺灣作家張曉風等。 徐州千百年來,無數風流人物,群星薈萃,實在難以盡述。 以下僅介幾位: 徐州十大歷史名人:彭祖(堯舜)、徐偃王(西周)、項羽(秦末)、劉邦(西漢)、解憂公主(西漢)、張道陵(東漢)、劉裕(南朝)、李煜(南唐)、李蟠(清)、李可染(現代); 九朝帝王徐州籍:楚霸王項羽定都彭城、漢高祖劉邦豐生沛長、東吳大帝孫權生于徐州下邳、南朝宋武帝劉裕彭城人、南唐烈祖李昪徐州人、南朝齊高帝蕭道成祖籍徐州蘭陵、南朝梁武帝蕭衍祖籍徐州蘭陵、后梁太祖朱全忠原徐州碭山人、明太祖朱元璋世家徐州沛縣等。 五里三諸侯:安國侯王陵、絳侯周勃、潁陰侯灌嬰。 徐州四大才子:劉安、劉向、劉孝綽、劉知幾。 徐州詩詞雙璧:詩豪劉禹錫、詞皇李煜。 徐州二遺民:閻爾梅、萬壽祺。 徐州近現代八大家:書法家張伯英、軍事家徐樹錚、雕塑理論家王子云、雕塑家劉開渠、歷史學家蕭一山、畫家李可染、音樂家馬可、經濟學家高鴻業。
6.徐州的歷史和那些有名的人物
三國時,曹操遷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稱徐州。魏晉南北朝各代曾設彭城國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
古彭徐州,歷史悠久,地杰人靈。龍飛之地,將相之鄉。猛士如風,謀士如云;文人騷客,藝術大家。數不勝數;民族英雄,革命英烈,彪炳史冊。歷代徐州籍的開國皇帝就有數人之多。 除劉邦外,南朝宋武帝劉裕,南唐烈祖李昪,南沛縣歌風臺朝齊高帝蕭道成,梁武帝蕭衍,后梁太祖朱全忠等都是徐州籍。
徐州籍的王侯將相更是層出不窮。劉姓諸侯王遍及漢朝各地,自不必細說。單就隨劉邦征戰功成丶裂土分封的異姓侯就有 20多人。如“五里三諸侯”的安國侯王陵、絳侯周勃、汝陰侯灌嬰,蕭何、曹參、周昌、樊噲等。東漢末年,被譽為江東第一謀士的彭城人張昭。東晉驍將劉牢之,清初狀元李蟠,清雍正重臣李衛……都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徐州還哺育出一代代文人騷客、藝術大家。漢初彭城諷諫詩人韋孟,主持編寫《淮南子》的淮南王劉安,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及文學家劉向,和劉向的兒子劉歆,東漢道教創始人張道陵,西晉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南朝編著《世說新語》的劉義慶,寫出中國第一部史學評論專著《史通》的盛唐劉知幾,在徐州度過了23個春秋,自稱是其故園的大詩人白居易,同是唐朝最重要的詩人之一的劉禹錫,堪稱一代詞宗南唐后主李煜。“蘇門四學士”之一陳師道,清初文學評論家張竹坡,被譽為畫壇“江北第一人”的清末畫家李蘭,被稱為“詩書畫”三絕藝術家的清末民初教育家錢食芝,被譽為“民初四大書法家”之一的張伯英,國畫大師李可染,雕塑大師劉開渠。還有在解放戰爭中烈士宋綺云與徐林俠及其兒子小蘿頭宋振中。其他還有清史專家蕭一山、雕塑理論家王子云、國畫名家蕭龍士、人民音樂家馬可、指揮家胡德風,書法家馮亦吾,“四小名旦”之一許翰英等等。
7.古詩徐州西澗的全詩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這首詩描寫了富有詩情畫意的,深樹黃鸝,春潮晚雨,等一系列自然景物,表現了詩人的生活情趣 最后一句中有一個動詞用得極秒,成為煉字的子典范,這首詩描寫了富有詩情畫意的【徐州景色】,深樹黃鸝,春潮晚雨【澗邊幽草】等一系列自然景物,表現了詩人【自甘寂寞,恬淡閑適】的生活情趣 最后一句中有一個動詞用得極秒,成為煉字的子典范,請找出,并品味其妙處: 【“橫”這個字用的妙,“舟自橫”寫出了當時船只的隨意停泊,也寫出了當時作者的心情是進退兩難的:當時想要辭官隱退,卻又被逼無奈又無法辭官,寫出了詩人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