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贊美蘆花的詩句
1. 候蛩凄斷,人語西風岸。月落沙平江似練,望盡蘆花無雁。--宋代.張炎《清平樂·候蛩凄斷》
譯文:蟋蟀哀鳴欲斷魂,秋風蕭瑟秋江岸,人與秋蟲共鳴。冷月落沙洲,澄江如彩絹,千里蘆花望斷,不見歸雁行蹤。
2. 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五代.李煜《望江南·閑夢遠》
譯文:美麗的蘆花深處橫著一葉孤舟,悠揚的笛聲回蕩在灑滿月光的高樓。
3. 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宋代:戴復古《江村晚眺》
譯文:一對白色水鳥停在江水旁。聞得有人來,就警覺地飛入蘆葦叢中。
4. 從君翠發蘆花色,獨共南山守中國。--唐代.李賀《官街鼓》
譯文:任由您翠黑的頭發變作蘆花般模樣,只有鼓聲與終南山一起廝守京城,日久天長。
5. 折蘆花贈遠,零落一身秋。--宋代.張炎《八聲甘州·記玉關踏雪事清游》
譯文:折一枝蘆花寄贈遠方故友,零落的蘆花呵透出一身的寒秋。
6. 想伴侶、猶宿蘆花,也曾念春前,去程應轉。--宋代.張炎《解連環·孤雁》
譯文:料想自己的伴侶還棲宿在蘆花中,他們是否正惦念我在春前,會轉程從舊路飛回北邊。
7. 八月九月蘆花飛,南溪老人重釣歸。--唐代.張志和《漁父》
譯文:八九月蘆花滿天飛,南溪老人垂釣回來。
8. 笛聲依約蘆花里,白鳥成行忽驚起。--宋代.潘閬《酒泉子·長憶西湖》
譯文:最難忘的是,一陣悠揚的笛聲隱隱約約地從蘆花蕩里傳長時, 驚動了棲息在那里的白鷺, 它們倏地成群飛起,排列成行。
9. 幾代生涯傍海涯,兩三間屋蓋蘆花。--宋代.郭震《宿漁家》
譯文:世代在海邊生活,幾間小屋上面覆蓋著雪白的蘆花。
10. 惟有南來無數雁,和明月、宿蘆花。--宋代.鄧剡《唐多令·雨過水明霞》
譯文:只有那些南方飛來的無數大雁,和明月一起住在蘆花洲里。
2.贊美蘆花的詩詞
《蘆花》
(唐)雍裕之
夾岸復連沙,枝枝搖浪花。
月明渾似雪,無處認漁家。
《蘆花》
(唐)羅鄴
如練如霜干復輕,西風處處拂江城。
長垂釣叟看不足,暫泊王孫愁亦生。
好傍翠樓裝月色,枉隨紅葉舞秋聲。
最宜群鷺斜陽里,閑捕纖鱗傍爾行。
《蘆花動》
(唐)耿湋
連素穗,翻秋氣,細節疏莖任長吹。
共作月中聲,孤舟發鄉思。
《贈漁父》
(唐)杜牧
蘆花深澤靜垂綸,月夕煙朝幾十春。
自說孤舟寒水畔,不曾逢著獨醒人。
《贈江客》
(唐)白居易
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鴻聲急欲霜天。
愁君獨向沙頭宿,水繞蘆花月滿船。
3.贊美秋天蘆花的詩句
《同兒曹賦蘆花》年代: 金 作者: 吳激天接蒼蒼渚,江涵裊裊花。
秋聲風似雨,夜色月如沙。澤國幾千里,漁村三兩家。
翻思杏園路,鞭裊帽檐斜。《蘆花》年代: 明 作者: 徐勃江畔洲前白渺茫,蕭蕭摵摵斗秋光。
輕風亂播漫天雪,斜月微添隔岸霜。半夜雁群清避影,數聲漁笛淡吹香。
瓊枝玉樹分明見,愁絕懷人水一方。《蘆花》年代: 宋 作者: 錢易深溪高岸罩秋煙,颯颯江風向暮天。
凝潔月華臨靜夜,一叢叢蓋釣魚船。《蘆花》年代: 宋 作者: 董嗣杲冗花焦葉裊風漪,亂展江鄉白渺彌。
兩岸水枯鷗宿處,一天雪袞雁銜時。羌兒削管吹邊遠,淮俗編簾障屋危。
豈特絮氈堪御凍,津頭拾取作薪炊。《蘆花》年代: 唐 作者: 羅鄴如練如霜干復輕,西風處處拂江城。
長垂釣叟看不足,暫泊王孫愁亦生。好傍翠樓裝月色,枉隨紅葉舞秋聲。
最宜群鷺斜陽里,閑捕纖鱗傍爾行。《蘆花》年代: 唐 作者: 雍裕之夾岸復連沙,枝枝搖浪花。
月明渾似雪,無處認漁家。
4.贊美蘆葦花的詩句有哪些
一、《江村晚眺》宋代:戴復古 江頭落日照平沙,潮退漁船閣岸斜。
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譯文:江邊上空的夕陽籠罩江邊沙灘。
潮水退了,漁船傾斜著靠在岸邊。一對白色水鳥停在江 水旁。
聞得有人來,就警覺地飛入蘆葦叢中。二、《江村即事》唐代:司空曙 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 譯文:垂釣歸來,卻懶得把纜繩系上,任漁船隨風飄蕩;而此時殘月已經西沉,正好安然入睡。
即 使夜里起風,小船被風吹走,大不了也只是停擱在蘆花灘畔,淺水岸邊罷了。三、《唐多令·蘆葉滿汀洲》 宋代:劉過 安遠樓小集,侑觴歌板之姬黃其姓者,乞詞于龍洲道人,為賦此《唐多令》。
同柳阜之、劉 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陳孟參、孟容。時八月五日也。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
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 頭,故人今在否?舊江山渾是新愁。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譯文:蘆葦的枯葉落滿沙洲,淺淺的寒水在沙灘上無聲無息地流過。
二十年光陰似箭,如今 我又重新登上這舊地南樓。柳樹下的小舟尚未系穩,我就匆匆忙忙重回故地。
因為過不了幾 日就是中秋。早已破爛不堪的黃鶴磯頭,我的老朋友有沒有來過?我眼前滿目是蒼涼的舊江山,又平添了 無盡的綿綿新愁。
想要買上桂花,帶著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遙一番。但卻沒有了少年時那 種豪邁的意氣。
四、《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宋代: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譯文: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已經滿 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游到江河里來了。
大雁北飛,就像要回到北方家鄉的人那樣,但是由于依戀,差一點掉了隊。還沒有飛到北方 時,就已經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風雪了,還是再在江南渡過半月的春光時節吧。
五、《琵琶行》唐代:白居易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譯文:秋夜我到潯陽江頭送一位歸客,冷風吹著楓葉和蘆花秋聲瑟瑟。
我和客人下馬在船上餞別設宴,舉起酒杯要飲卻無助興的音樂。酒喝得不痛快更傷心將要分別,臨別時夜茫茫江水倒映著明月。
忽聽得江面上傳來琵琶清脆聲;我忘卻了回歸客人也不想動身。尋著聲源探問彈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許久卻遲遲沒有動靜。
我們移船靠近邀請她出來相見;叫下人添酒回燈重新擺起酒宴。千呼萬喚她才緩緩地走出來,懷里還抱著琵琶半遮著臉面。
轉緊琴軸撥動琴弦試彈了幾聲;尚未成曲調那形態就非常有情。弦弦凄楚悲切聲音隱含著沉思;似乎在訴說著她平生的不得志;她低著頭隨手連續地彈個不停;用琴聲把心中無限的往事說盡。
輕輕地攏,慢慢地捻,一會兒抹,一會兒挑。初彈《霓裳羽衣曲》接著再彈《六幺》。
大弦渾宏悠長嘈嘈如暴風驟雨;小弦和緩幽細切切如有人私語。嘈嘈聲切切聲互為交錯地彈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盤。
琵琶聲一會兒像花底下宛轉流暢的鳥鳴聲,一會兒又像水在冰下流動受阻艱澀低沉、嗚咽斷 續的聲音。好像水泉冷澀琵琶聲開始凝結,凝結而不通暢聲音漸漸地中斷。
像另有一種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時悶悶無聲卻比有聲更動人。突然間好像銀瓶撞破。
5.贊美蘆葦的詩詞有哪些
1,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出自先秦:佚名《蒹葭》
白話文釋義:大片的蘆葦青蒼蒼,清晨的露水變成霜。
2,摧折不自守,秋風吹若何。暫時花戴雪,幾處葉沉波。體弱春風早,叢長夜露多。江湖后搖落,亦恐歲蹉跎。——出自唐代:杜甫《蒹葭》
白話文釋義:蒹葭面對摧殘不能夠保全自我,又被瑟瑟秋風吹著該怎么辦。只是在極短的時間里盛開花朵,很快葉子就會沉入水中。在形體柔弱的時候春風拂過都嫌來得早,在生長成密叢時夜里的寒露又多了。即使衰敗后花葉搖落,還擔心歲月虛度。
3、風飄細雪落如米,索索蕭蕭蘆葦間——出自唐:白居易《浦歲暮對酒送王十五歸京》
譯文:風刮著,雪像小米一樣落下,蘆葦間淅淅索索
4、蕙蘭秋露重,蘆葦夜風多——唐:許渾《江樓夜別》
譯文:蕙蘭秋天露水多,蘆葦蕩夜里風大。
5、關河萬里寂無煙,月明空照蘆葦——宋: 曹豳《西河 和王潛齋韻》
譯文:關河萬里寂靜無人,明月直射蘆葦蕩。
6.贊美蘆花的詩句
候蛩凄斷,人語西風岸。
月落沙平江似練,望盡蘆花無雁。--宋代.張炎《清平樂·候蛩凄斷》 譯文:蟋蟀哀鳴欲斷魂,秋風蕭瑟秋江岸,人與秋蟲共鳴。
冷月落沙洲,澄江如彩絹,千里蘆花望斷,不見歸雁行蹤。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五代.李煜《望江南·閑夢遠》 譯文:美麗的蘆花深處橫著一葉孤舟,悠揚的笛聲回蕩在灑滿月光的高樓。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
--宋代:戴復古《江村晚眺》 譯文:一對白色水鳥停在江水旁。聞得有人來,就警覺地飛入蘆葦叢中。
從君翠發蘆花色,獨共南山守中國。--唐代.李賀《官街鼓》 譯文:任由您翠黑的頭發變作蘆花般模樣,只有鼓聲與終南山一起廝守京城,日久天長。
折蘆花贈遠,零落一身秋。--宋代.張炎《八聲甘州·記玉關踏雪事清游》 譯文:折一枝蘆花寄贈遠方故友,零落的蘆花呵透出一身的寒秋。
想伴侶、猶宿蘆花,也曾念春前,去程應轉。--宋代.張炎《解連環·孤雁》 譯文:料想自己的伴侶還棲宿在蘆花中,他們是否正惦念我在春前,會轉程從舊路飛回北邊。
八月九月蘆花飛,南溪老人重釣歸。--唐代.張志和《漁父》 譯文:八九月蘆花滿天飛,南溪老人垂釣回來。
笛聲依約蘆花里,白鳥成行忽驚起。--宋代.潘閬《酒泉子·長憶西湖》 譯文:最難忘的是,一陣悠揚的笛聲隱隱約約地從蘆花蕩里傳長時, 驚動了棲息在那里的白鷺, 它們倏地成群飛起,排列成行。
幾代生涯傍海涯,兩三間屋蓋蘆花。--宋代.郭震《宿漁家》 譯文:世代在海邊生活,幾間小屋上面覆蓋著雪白的蘆花。
惟有南來無數雁,和明月、宿蘆花。--宋代.鄧剡《唐多令·雨過水明霞》 譯文:只有那些南方飛來的無數大雁,和明月一起住在蘆花洲里。
7.贊美蘆葦的詩詞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釣罷歸來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縱然一夜風吹去, 只在蘆花淺水邊.
【江村晚眺】
戴復古
江頭落日照平沙,潮退漁船閣岸斜.
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
【青溪主客歌】
汪崇亮
野王手奏淮淝捷,門外歸來有旌節.伸眉一笑紫髯秋,袖中猶挾柯亭月.
山陰主人載雪舟,掀篷系纜青溪頭.平生耳熱欠一識,若為牽挽行云留.
一聲橫玉西風里,蘆花不動鷗飛起.馬蹄依舊入青山,柳梢浸月天如水.
【詠蘆葦】
余亞飛
淺水之中潮濕地,婀娜蘆葦一叢叢;
迎風搖曳多姿態,質樸無華野趣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