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古代詩人排名
詩歌是詩人一時靈感寫成的。
一代有一代之詩,一國有一國之詩,一人有一人之詩,不同的人,對于不同的詩句,理解起來,亦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以,詩無達詁說,經常被奉為詩壇圭臬。
我愿意以以朝代來論詩人,我認為他們才當時第一流的詩人(無排名):一、春秋時期 代表作《詩經》,代表人物,尹吉甫、孔子。《詩經》作者大多佚名,尹吉甫是《詩經》的采風者、編纂者,是中華詩祖,而孔子是修訂者。
他們二人對中華詩歌的貢獻最大,是奠基者,所以寫在這里。二、戰國時期 代表人物:屈原。
代表作《離騷》、《九章》、《九歌》等。可以會有人問為什么沒有宋玉?,他是優秀的辭賦家,基本沒什么詩作 ,非要列,莊子等人也能列入,莊子的作品可比詩都美。
三、秦朝時期 代表人物:周文(周章),代表作《吳江夜泊·去魄如秋水》、《游韜光庵與沈千秋分韻作》、秋日泛舟懷友》。周文可能大家不熟悉,秦末農民起義軍將領。
他是中國最早的五言詩(也有專家說班固的《詠史》是第一首文人五言詩)和七言詩的創作者,作品中質量較高。四、兩漢時期 代表人物:曹操、曹植、曹丕、蔡文姬(準一流)。
代表作有《古詩十九首》(作者佚名,五言詩之冠)、《碣石篇》、《龜雖壽》、《觀滄海》、《白馬篇》、《雜詩集》、《七哀詩》、《燕歌行》、《胡笳十八拍》等。“三曹”和后世的“三蘇”,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有名的兩大文學世家。
單論詩歌成就,三曹要高于三蘇中兩蘇的。曹丕是當時七言詩的開創者,也是當時的高峰,而曹植和曹操是五言詩的高峰。
曹丕在詩方面,可能沒有曹操和曹植出名,但在文學史上貢獻上,絕對大于他們的,是他從政治和方學兩方面合力推出了“建安七子”,七子中,王粲的詩歌水平較高,但算不得一流,故不在列,另外漢武帝劉徹詩作也不錯,但不屬一流,不在列。單列出《胡笳十八拍》是因為長篇騷體敘事詩在當時是絕對的高峰,說蔡文姬是準一流詩人,因為她拿出手的作品并不多,算不上合格的詩人。
至于五言《悲憤詩》有作者有爭議,故不列出。三曹,連迅翁都贊嘆:天三明月三分,二分獨屬曹家 五、魏晉南北朝 代表人物:阮籍、嵇康、陸機、陶淵明(超一流,屈原以后,最傳大的詩人之一)、鮑照(李白的偶像)、謝靈運(山水詩開創者)、庾信(承前啟后,繼往開來之人)。
代表作阮步兵《幽憤詩》、嵇叔夜《幽憤詩》(四言詩高峰)、陸機《百年歌》(七言成熟作)、陶淵明《田園詩集》、《形神影》(五言高峰)等,鮑照《扶風歌》、《擬行路難》。謝靈運《登池上樓》、庾信《詠懷》。
這四百年間,是中國歷史最黑暗的四百年,軍閥混戰,族群侵并、政權頻繁傾覆,生靈涂炭。這一切,跟漢末的宦官、外戚、士族有關,正是這樣的亂世,文學的發展倒是百家齊放,巍巍壯觀。
六、隋唐時期 隋基本沒有一流詩人,像盧思道、楊素、薛道衡等都是北朝時期的詩人,邊塞詩有一些,質量不高,倒是隋煬帝楊廣的詩作不錯,算不得一流,故不列,以下只列唐代一流詩人:代表人物:初唐四杰、陳子昂、張九齡、王翰、賀知章、張旭、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王昌齡、王之渙、岑參、高適、白居易、李商隱、杜牧、李賀、柳宗元、韓愈、劉長卿、李益、劉禹錫、孟郊、賈島、溫庭筠等。代表作:太多了,不列了,這些詩人我們都熟悉。
另外,沒列進來的,相較其它時代,都算一流詩人了。唐朝特別是盛唐中、晚期,是中國詩歌的高峰,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這個時期一樣,有這么多的詩人和詩歌產生,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找不到這樣的現象,稍值一提的只有“拉美文學大爆炸“(只是小說方面)。
七、兩宋時期 兩宋主要是詞的發展,詞是詩的變體,可能有朋友說既然詞算到詩里面,那賦為什么不算,楚辭后,賦一般是歸為散文類。代表人物:李煜、晏殊、歐陽修、仲淹、柳永、晏殊、蘇軾、秦觀、黃庭堅、王安石、岳飛、李清照、周邦彥、辛棄疾、陳亮、陳師道、陳與義、陸游、范成大、楊萬里、姜夔、吳文英、文天祥。
上述人物中,大多既作詞,也作詩。宋詞是宋代詩人的另辟蹊徑的最成功的嘗試,因為唐未,詩的音律發展已經到達高峰,要是繼續五、七言這種句法中去探尋新境地已不通可能,而詞這一體裁,本來是為了配合音樂而創作的歌辭,能真正體現詩的音樂和藝術美,被宋代詩人找到了,并發揚光大。
詞大約從隋朝就開始有了,唐時期有一些優秀作品,但真正達到空前繁榮的,就是在宋朝。另外,宋詩的發展,不論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達到另一個高度,宋詩有自己的特點,偏議論化和散文化,唐詩主抒情,而宋詩主梳理。
錢鐘書曾總結道:“唐詩多以豐神情韻擅長,宋詩多以筋骨思理見勝” 宋詩繁榮期有兩次,第一次是北宋中期的的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黃庭堅四大家,另一次是南宋初年的“中興四大詩人”――楊萬里、范成大、陸游、尤袤,另外,南宋末的文天祥也是宋詩發展的最后一次高潮期。八、金元時期 代表人物:楊維楨、元好問、張養浩、虞集、楊載、范梈、揭傒斯、劉因、趙孟頫、陳孚、徐再思、白樸、馬致遠、王冕、王實甫、鄭光祖、關漢卿 、楊。
2. 唐代的十大詩人排名及代表作
第十 陳子昂
初唐的詩歌大部分還沿用著前人浮糜的筆風,唐人詩歌至陳公方真正大變。他開啟了后來的李白杜甫,也影響了盛唐乃至以后的眾多詩人。我將他排進前十只要考慮了他對后人的影響,當然也因為他確實留下了一些絕唱。
代表作的是《感遇》詩38首
第九 杜牧
杜牧和李商隱是晚唐詩人的代表,詩至晚唐,已經明顯走了下風,不如前人的大氣。但“小李杜”的出現卻使晚唐出現了一片詩歌的新的景象。可就寫詩的藝術性和對文字的駕御力,杜牧還是遜于李商隱的。但就整個唐朝來說,能比他強的,恐怕也不多了。
著有《樊川文集》。
第八 王昌齡
以絕句馳名大唐的王昌齡,詩歌或是渾壯有力,或是暗喻深情,筆法的彰弛是很少有對手的。他的絕句在唐朝和李白齊名,可以說是唐人絕句的絕頂人物之一。放眼大唐,能在絕句上與王昌齡一爭高下的,恐怕也只有李白一人。所以我將他列在第八。
作品有《王昌齡集》。《出塞》
第七 李商隱
作為晚唐詩人的第一代言人,他的詩歌水平是不容別人說二話的。特別是他自開一派詩風,其詩令人百思而百得。絕句和律詩上有著極高的造詣,其詩歌給唐詩開了一片洞天。我將其排在了第七。
作品收錄在《李義山詩集》。有多首《無題》詩
第六 孟浩然
雖然常有人把他和王維放在一起,但要是真論起來,他和王維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但其文風自然,筆法不食煙火,對文字的駕御能力是唐人少有的。就其對詩歌的影響力確實是少有人能比,基于此,我還是將他排進了前六名。
代表作《春曉》
第五 崔灝
也許我將他排在這里會有很多人不服氣,但是就其在詩歌上的真正成就來說,崔灝確實在孟浩然李商隱之上。
能和杜甫在其看家本事上律詩上一較高下的,唐人中僅有崔灝一人。雖然王昌齡也能在李白擅長的絕句上一爭高下,但是李白真正縱橫詩壇的卻是古風,也就是古體歌行。崔灝一首《黃鶴樓》令李白都不得不嘆“眼前有景題不得”,也讓杜甫雖然律詩眾多,卻始終不能拿得“第一律詩”的稱號。就此一點,已經是李商隱、孟浩然比不了的。況且崔灝極長長篇古體歌行,在盛唐能在這方面強于崔灝的,也只有李白杜甫二人而已。所以我將他排在第五。
代表作《黃鶴樓》
第四 白居易
以詩歌的水平而論,白居易和王維是不分高下的。但是在白王之間,我更偏愛王維。所以只能將白居易放在王維后面了。白居易是中唐第一詩人,也是新樂府詩的代表,長于長篇敘事,深受杜甫影響。其詩歌的藝術水平,放眼大唐,能真正壓過他的,也只有李白和杜甫了。
代表作《長恨歌》
第三 王維
王維是多才多藝的詩人,眾體皆善,其山水詩在唐朝可以說是沒有對手。他的詩歌意境深遠,筆法如出水芙蓉,又盡帶蟬性。只可惜,他對自己的才華沒有好好開發,否則他也許真能和李白杜甫一爭高下。但歷史不能假設,所以他還是落在了李杜之下。
代表作《山居秋暝》
第二 杜甫
詩圣,代表作“三吏三別”
第一李白
詩仙,不用說了吧。代表作《夢游天姥吟留別》《俠客行》
希望對樓主有幫助
3. 宋詞出現了哪些有名的詞人
到晚唐五代,詞的藝術水平有了發展,出現溫庭箱、李煜這樣一些詞人。
詞至宋代,達到鼎盛時期。宋初沿襲五代詞風,風格典雅,措辭華美,但內容單調,形式上多短調小令。
宋詞到柳永為之一變。柳永是宋詞婉約派的代表人物,他所作的詞內容主要反映都會里的下層人物,形式上常用長調慢詞,音律婉轉,便于歌唱。
到了蘇軾,又重開風氣。他是宋詞豪放派的創始人,詞風豪放,提高了詞的意境,解放了詞在內容和形式上的束縛。
宋詞到南宋發展到高峰,許多作者出于反對金兵侵略的義憤,寫出了反映時代精神的優秀詞章。其中突出的代表人物是辛棄疾,他的詞發揚了豪放風格,反映了廣闊的社會生活,形式解放,達到詩、詞、散文合流的境界。
現存宋詞,搜集得最完備的是唐圭璋編的《全宋詞》。
4. 古代名詩
中國古代十大著名詩詞 第十名 杜牧 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四, 多少樓臺煙雨中。 評論:幾個王朝的興衰! 第九名 李清照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 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 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栽(應該使提手旁的栽,打字時找不到,抱 歉)!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 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評論: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古代女詩人,她的代表作。
第八名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騷更短,渾欲不勝簪。
評論:現實主義詩人的哀唱! 第七名 柳永 蝶戀花 佇倚危樓風細細,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瀾意?擬把 疏狂圖一醉,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評論:王國維所說“學之三境界”中最廣位流傳的。
周杰倫新專輯中的 《發如雪》也引用了“伊人憔悴”。 第六名 李煜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評論:著名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的題記。
第五名 蘇軾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厥,今夕是何年?我與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倚 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園?人有悲歡離合,約有陰晴圓 缺。
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評論:被王菲翻唱之后就紅遍大江南北。
第四名 李白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斤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芩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綴玉何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流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虐。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無花馬,千金裘,呼二將出換美酒,與爾通銷萬古愁。
評論:浪漫主義詩人的豪情壯志! 第三名 辛棄疾 丑奴兒 少年不是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 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評論:“少年不是愁滋味”,青少年必知! 第二名 李商隱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春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使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未探看。 評論:小學時就知道的教師節賀卡必備內容! 第一名 岳飛 滿江紅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 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 雪。
臣子恨,何時滅!架長車踏破、賀然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 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厥。
5. 世界十大詩人排名
恣意評價一下諸位的答案,得罪處望海涵
首先問題要十位世界詩人排名,補充問題還好,免去了必須排名的尷尬
大家熟悉世界詩歌嗎?zd魯迅,徐志摩,郭沫若的成就有李白高嗎?
本人也只是對世界詩歌略知一二,只是覺得大家回答問題要對文本歷史和詩歌藝術負責,不要信手拈來幾個人名就往這里發
介于個人所了解的世界詩歌知識有限,只能為提問者提供幾個參考意見
1,荷馬
2,莎士比亞內
3,泰戈爾
4,歌德
5,拜倫
6,惠特曼
7,普希金
8,埃斯庫羅斯
9,波德萊爾
10,李白
排名不分先后,一般提到世界詩歌有容個不成文的小規矩就是把中國詩人先排除在外,這里補充就李白,希望中國詩歌與世界詩在相互融合的過程中相得益彰
6. 宋十大詞人
一說: 1、辛棄疾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宋]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貍祠下, 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2、蘇軾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宋]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3、周邦彥 《蘇幕遮·燎沈香》[宋] 周邦彥 燎沈香,消溽暑。
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
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4、姜夔 《鷓鴣天·憶昨天街預賞時》[宋] 姜夔 憶昨天街預賞時。柳慳梅小未教知。
而今正是歡游夕,卻怕春寒自掩扉。 簾寂寂,月低低。
舊情惟有絳都詞。 芙蓉影暗三更后,臥聽鄰娃笑語歸。
5、秦觀 《鵲橋仙·纖云弄巧》[宋] 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度 通:渡)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6、柳永 《雨霖鈴·寒蟬凄切》[宋] 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7、歐陽修 《蝶戀花·海燕雙來歸畫棟》[宋] 歐陽修 海燕雙來歸畫棟。簾影無風,花影頻移動。
半醉騰騰春睡重。綠鬟堆枕香云擁。
翠被雙盤金縷鳳。憶得前春,有個人人共。
花里黃鶯時一弄。日斜驚起相思夢。
8、吳文英 《浣溪沙》[宋] 吳文英 秦黛橫愁送暮云。越波秋淺暗啼昏。
空庭春草綠如裙。彩扇不歌原上酒,青門頻返月中魂。
花開空憶倚闌人。 9、李清照 《聲聲慢·尋尋覓覓》[宋]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10、晏幾道。 《鷓鴣天·碧藕花開水殿涼》[宋] 晏幾道 碧藕花開水殿涼,萬年枝外轉紅陽。
升平歌管隨天仗,祥瑞封章滿御床。 金掌露,玉爐香,歲華方共圣恩長。
皇州又奏圜扉靜,十樣宮眉捧壽觴。
7. 中國古代詩詞文十大風流人物要求古代文人,有排名,簡介,重大事
1。
李白--中國人最為熟知的偉大詩人入選理由:人盡皆知,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一瀉千里,寄興無端的盛唐氣象,是文學史上不可復制與模仿的神話。生平:( 701年2月8日-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 , “詩俠”之稱。 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
代表作品: 《望廬山瀑布》,《臨終歌》,《江上吟》,《蜀道難》 2。蘇軾--始開詞境的千古文豪入選理由:以詩為詞的第一人,提高詞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詩詞文章書畫皆絕。
生平:(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人稱其為“蘇東坡”。漢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時為眉山城)人,祖籍欒城。
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詞人、詩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詞人代表。 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也是中國數千年歷史上被公認文學藝術造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其散文與歐陽修并稱歐蘇;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名列“蘇、黃、米、蔡”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 3。
杜甫--憂國憂民,一代詩史入選理由:其詩具有極高史學價值,亦有極高藝術價值。生平:(712~770) 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
世稱杜工部、杜拾遺,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一生寫詩1400多首,詩藝精湛,被后世尊稱為“詩圣”。
4。白居易--天長地久有時盡,詩名綿綿無絕期入選理由:新樂府運動倡導人,其注重寫實的是個理論具有重要地位。
生平:(772年~846年),漢族,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是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唐代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5。辛棄疾--金戈鐵馬,一懷國恨入選理由:以文為詞,為宋詞發展帶來巨大改革,“辛派詞人”在南宋詞壇影響巨大。
生平:(1140。5。
18-1207。10。
3),南宋愛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軒,因此自號“稼軒居士”。
漢族,歷城(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遙墻鎮四風閘村)人。辛棄疾存詞600多首。
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斗精神是辛詞的基本思想內容。 他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豪放派詞人、愛國者、軍事家和政治家。
6。李煜--春花秋月,后主遺恨入選理由:王國維先生評價:“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
生平:著名的有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漢族,在位時間(961-975),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蓮峰居士。 彭城(今江蘇徐州)人。
史稱李后主。開寶八年,國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
后為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
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詩。
被稱為“千古詞帝”。7。
納蘭性德--和淚泣血的真情人入選理由:愛情詩詞包含真情,歷來為人吟詠稱頌。宋代之后,詞史上的第一人。
生平: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康熙十二年進士。 大學士明珠長子。
他淡泊名利,善騎射,好讀書,擅長于詞。蘭詞初名《側帽》,后名《飲水》,現統稱納蘭詞。
8。李清照--羞煞須眉的巾幗詞客入選理由:女性詞人中的佼佼者,其作品傳誦千古,為人民熟知與喜愛。
生平:李清照(1084。 2。
5-1155。4。
10)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濟南章丘人,婉約派代表詞人。清照創詞“別是一家”之說,創“易安體”,為宋詞大家。
詞集名《漱玉集》,今本皆為后人所輯。9。
劉永--才子詞人,白衣卿相入選理由:首開慢詞體制,以俚俗語言入詞,對宋詞改革創新貢獻巨大。 “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生平:(約987年-約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北宋詞人,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鈴》。原名三變,字景莊。
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
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 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許。
10。李商隱-- 朦朧濃麗,恍若仙境入選理由:愛情詩為其一絕,千百年來被傳誦不休,后世“西昆體”等皆以李商隱為宗。
生平:晚唐著名詩人。 擅長駢文寫作,詩作文學價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
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