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詞10首并加以賞析
往下看看!!字數超了 菩薩蠻① 【唐】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 寒山一帶傷心碧。
暝色入高樓, 有人樓上愁。 王階空佇立, 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歸程, 長亭更短亭。 【作者】 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綿州(今屬四川江油)人。
唐玄宗時供奉翰林。后賜金放還,漫游各地。
安史亂中,曾入永王磷府,因磷敗而以“附逆” 罪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東還,晚年飄泊東南一帶,卒于當涂(今屬安徽)。其 詩與杜甫并為唐一代之冠,享譽甚隆。
宋本《李太白集》不載其詞。《尊前集》 收錄“李白詞”十二首,然頗多偽托。
【注釋】 ①近水楊寧益《零墨新箋》考證《菩薩蠻》為古緬甸曲調,唐玄宗時傳入中國,列于教坊曲。變調,四十四字,兩仄韻,兩平韻。
【品評】 宋初《尊前集》及稍后的文學《湘山野錄》、楊繪《時賢本事曲子集》,都載有傳為李白所作的這首《菩薩蠻》。黃^誑《唐宋諸賢絕妙詞選》且將此詞推為“百代詞典之祖”。
然自明胡應麟以來,不斷有人提出質疑,認為它是晚唐五代人作而托李白的。這場爭議至今仍繼續。
這是一首懷人詞,寫思婦盼望遠方行人久候而不歸的心情。開頭兩句為遠景。
高樓極目,平林秋山,橫亙天末,凝望之際,不覺日暮。“煙如織”是說暮煙濃密,“傷心碧”是說山色轉深。
王建《江陵使至汝州》詩:“日暮數峰青似染,商人說是汝州山”。薛濤《題竹郎廟》詩:“竹郎廟前多古木,夕陽沉沉山更綠。”
多言晚山之青,可以參看。這兩句全從登樓望遠的思婦眼中寫出,主觀色彩很重,而行人之遠與佇望之深,盡在其中。
“暝色”兩句為近景,用一“入”字由遠而近,從全景式的平林遠山拉到樓頭思婦的特寫鏡頭,突出了“有人樓上愁”的人物主體,層次井然。下片玉階佇立仰見飛鳥,與上片登樓遠望俯眺平楚,所見不同,思念之情則一。
“宿鳥歸飛急”還意在反襯行人 滯留他鄉,未免戀戀不返。末句計歸程以卜歸期。
庚信《哀江南賦》有“十里五里,長亭短亭”之語。詞中著一“更”字加強了連續不斷的以至無窮無盡的印象。
征途上無數長亭短亭,不但說明歸程遙遠,同時也說明歸期無望,以與過片“空佇立”之“空”字相應。如此日日空候,思婦的離愁也就永無窮盡了。
結句不怨行人忘返,卻愁道路幾千,歸程迢遞,不露哀怨,語甚醞藉。韓元吉《念奴嬌》詞云,“尊前誰唱新詞,平林真有恨,寒煙如織。”
可見南宋初這首《菩薩蠻》猶傳唱不絕。 漁歌子①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② 桃花流水鱖魚肥。
③ 青箬笠,④ 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作者】 本名龜齡,字子同,金華(今屬浙江)人。
生卒年不詳。唐肅宗時待詔翰林。
后因事被貶,絕意仕進,隱居江湖間。自號玄真子,又號煙波釣徒。
著書亦名《玄真子》。 【注釋】 ①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又名《漁父》。
分單調、雙調二體。單調二十七字,平韻,以張氏此調最為著名。
雙調,五十字,仄韻。 ②西塞山:即道士磯,在湖北大冶縣長江邊。
③鱖(音貴)魚:俗稱“ 花魚”、“桂魚”。 ④箬笠:用竹篾編成的斗笠。
【品評】 此詞在秀麗的水鄉風光和理想化的漁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愛自由、愛自然的情懷。詞中更吸引我們的不是一蓑風雨,從容自適的漁父,而是江鄉二月桃花汛期間春江水漲、煙雨迷蒙的圖景。
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而這既體現了作者的藝術匠心,也反映了他高遠、沖澹、悠然脫俗的意趣。
此詞吟成后,不僅一時唱和者甚眾,而且還流播海外,為東鄰日本的漢詩作者開啟了填詞門徑,嵯峨天皇的《漁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詞為藍本改制而成。又,舊注都以西塞山在湖州,恐非是。
張氏《漁歌子》詞共五首,分詠西塞山、釣臺、松江、雪溪、青草湖,泛言江湖漁釣之樂,其地都不在湖州。當依陸游 《入蜀記》所說,西塞山即鄂州的道士磯:“磯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漁父辭》所謂‘西塞山前白鷺風’者。”
蘇軾謫居黃州時,曾游其地,有云:“元真語極清麗,恨其曲度不傳,加其語以《浣溪沙》歌之。”(徐俯《鷓鴣天》詞跋,見《樂府雅詞》卷中)蘇軾《浣溪沙》詞:“西塞山前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
散花洲即在長江之中,與西塞山相對。徐俯《鷓鴣天》詞:“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镢魚肥。
朝廷若覓元真子,晴在長江理釣絲。”亦以西塞山在長江邊。
憶江南①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②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③ 能不憶江南。
【作者】 772-846 ,字樂天,太原(今屬山西)人。唐德宗朝進士,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遺,后貶江州(今屬江西)司馬,移忠州(今屬四川)刺史,又為蘇州(今屬江蘇)、同州(今屬陜西大荔)刺史。
晚居洛陽,自號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其詩政治傾向鮮明,重諷喻,尚坦易,為中唐大家。
也是早期詞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對后世影響甚大。 【注釋】 ①據《樂府雜錄》,此詞又名《謝秋娘》,系唐李德裕為亡姬謝秋娘作。
又名《望江南》、《夢江南》等。分單調、雙調兩體。
單調二十七字,雙凋五十四字,皆平韻。 ②諳(音安):熟悉。
③藍:藍草。
2. 唐詩宋詞各十首
感遇十二首(其一)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十二首(其四) 孤鴻海上來,池潢不敢顧。 側見雙翠鳥,巢在三珠樹。
矯矯珍木巔,得無金丸懼?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惡?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隴西成紀,隋末遷居中亞的碎葉城。
李白一生絕大部分時間是在玄宗統治的盛唐即開元、天寶年間度過的。在李白流傳下來的九百多篇詩中,大部分鮮明的表現了他對封建貴權的輕蔑,對腐朽政治的揭露和對人民疾苦的同情,對祖國壯麗山川的贊美。
同時也由于封建統治思想的嚴重影響,李白的不少作品往往流露道家人生如夢、及時行樂和儒家“窮則獨善其身”的消極情緒。李白是我國唐代與杜甫并稱的偉大詩人,他的詩歌各體俱佳,而其中又以七言歌行與七言絕句最為擅長。
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古風(其一)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戰國多荊榛。 龍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 揚馬激頹波,開流蕩無垠。
廢興雖萬變,憲章亦已淪。 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
圣代復元古,垂衣貴清真。 群才屬休明,乘運共躍鱗。
文質相炳煥,眾星羅秋旻。 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絕筆于獲麟。 古風(其十五) 燕昭延郭隗,遂筑黃金臺。
劇辛方趙至,鄒衍復齊來。 奈何青云士,棄我如塵埃。
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 方知黃鵠舉,千里獨徘徊。
子夜四時歌:秋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子夜四時歌:冬歌 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
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 長干行 妾發初復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觸,猿鳴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春思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旁,屏風九疊云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障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
夢游天姥吟留別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 怳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金陵酒肆留別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長相思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行路難三首之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
3. 誰有宋詞10首,越少越好
李煜詞全集 浣溪沙 紅日已高三丈透, 金爐次第添香獸, 紅錦地衣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 酒惡時拈花蕊嗅, 別殿遙聞簫鼓奏。 玉樓春 晚妝初了明肌雪, 春殿嬪娥魚貫列。
鳳簫吹斷水云閑, 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風誰更飄香屑, 醉拍闌干情味切。
歸時休放燭花紅, 待踏馬蹄清夜月。 更漏子 金雀釵,紅粉面, 花里暫時相見。
知我意,感君憐, 此情須問天。 香作穗,蠟成淚, 還似兩人心意。
珊枕膩,錦衾寒, 覺來更漏殘。 (一題溫庭筠作) 菩薩蠻 花明月黯籠輕霧,今霄好向郎邊去! 衩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 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又 蓬萊院閉天臺女,畫堂晝寢人無語。 拋枕翠云光,繡衣聞異香。
潛來珠鎖動,驚覺銀屏夢。 臉慢笑盈盈,相看無限情。
又 銅簧韻脆鏘寒竹,新聲慢奏移纖玉。 眼色暗相鉤,秋波橫欲流。
雨云深繡戶,來便諧衷素。 宴罷又成空,魂迷春夢中。
喜遷鶯 曉月墜,宿云微, 無語枕邊倚。 夢回芳草思依依, 天遠雁聲稀。
啼鶯散,余花亂, 寂寞畫堂深院。 片紅休掃盡從伊, 留待舞人歸。
長相思 云一〔纟咼〕,玉一梭, 澹澹衫兒薄薄羅, 輕顰雙黛螺。 秋風多,雨相和, 簾外芭蕉三兩窠, 夜長人奈何! 一斛珠 晚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
向人微露丁香顆, 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衷”中換邑)殘殷色可, 杯深旋被香醪〔氵宛〕。
繡床斜憑嬌無那, 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子夜歌 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縹色玉柔擎,醅浮盞面清。 何妨頻笑粲,禁苑春歸晚。
同醉與閑平,詩隨羯鼓成。 后庭花破子 玉樹后庭前,瑤草妝鏡前。
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圓。 莫教偏, 和月和花,天教長少年。
(或為馮延巳作) 漁父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又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蝶戀花 遙夜亭皋閑信步, 乍過清明,早覺傷春暮。
數點雨聲風約住, 朦朧澹月云來去。 桃李依依春黯度, 誰在秋千笑里低低語? 一片芳心千萬緒, 人閑沒個安排處。
(一題李冠作) 更漏子 柳絲長,春雨細, 花外漏聲迢遞。 驚塞雁,起城烏, 畫屏金鷓鴣。
香霧薄,透重幕, 惆悵謝家池閣。 紅燭背,繡幃垂, 夢長君不知。
(一題溫庭筠作) 柳枝 風情漸老見春羞, 到處芳魂感舊游; 多謝長條似相識, 強垂煙穗拂人頭。 清平樂 別來春半, 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 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 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遠還生。 阮郎歸 呈鄭王十二弟 東風吹水日銜山,春來長是閑。
落花狼籍酒闌珊,笙歌醉夢間。 佩聲悄,晚妝殘,憑誰整翠鬟? 留連光景惜朱顏,黃昏獨倚闌。
采桑子 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徘徊。 細雨霏微,不放雙眉時暫開。
綠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 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
搗練子令 深院靜,小庭空, 斷續寒砧斷續風。 無奈夜長人不寐, 數聲和月到簾櫳。
搗練子 云鬢亂,晚妝殘, 帶恨眉兒遠岫攢。 斜托香腮春筍嫩, 為誰和淚倚闌干? 三臺令 不寐倦長更,披衣出戶行。
月寒秋竹冷,風切夜窗聲。 采桑子 轆轤金井梧桐晚, 幾樹驚秋。
晝雨新愁。 百尺蝦須在玉鉤。
瓊窗春斷雙蛾皴, 回首邊頭,欲寄鱗游, 九曲寒波不溯流。 長相思 一重山,兩重山, 山遠天高煙水寒, 相思楓葉丹。
鞠花開,鞠花殘, 塞雁高飛人未還, 一簾風月閑。 (一題鄧肅作) 謝新恩 秦樓不見吹簫女,空余上苑風光。
粉英金蕊自低昂。 東風惱我,才發一襟香。
瓊窗□(原缺)夢留殘日,當年得恨何長! 碧闌干外映垂楊。 暫時相見,如夢懶思量。
又 櫻花落盡階前月,象床愁倚薰籠。 遠似去年今日,恨還同。
雙鬟不整云憔悴,淚沾紅抹胸。 何處相思苦?紗窗醉夢中。
又 庭空客散人歸后,畫堂半掩珠簾。 林風淅淅夜厭厭。
小樓新月,回首自纖纖。 春光鎮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窮? 金窗力困起還慵。
一聲羌笛,驚起醉怡容。 又 櫻桃落盡春將困,秋千架下歸時。
漏暗斜月遲遲,在花枝。 徹曉紗窗下,待來君不知。
(以下缺十二字) 又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 又是過重陽,臺榭登臨處,茱萸香墜。
紫鞠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 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
臨江仙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輕粉雙飛。 子規啼月小樓西, 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別巷寂寥人散后,望殘煙草低迷。 爐香閑裊鳳凰兒。
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 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沉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離別歌。
垂淚對宮娥。 虞美人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
憑闌半日獨無言, 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燭明香暗畫樓深, 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 又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望江南 閑夢遠,南國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淥,滿城飛絮滾輕塵, 忙殺看花人! 又 閑夢遠,南國正清秋。
4. 找找思鄉的宋詞(10首)
《菩薩蠻·天涯客里秋容晚》
年代: 宋 作者: 張元干
天涯客里秋容晚。妖紅聊戲思鄉眼。一朵醉深妝。羞渠照鬢霜。開時誰斷送。不待司共花。有腳號陽春。芳菲屬主人。
《滿江紅·芳景無多》
年代: 宋 作者: 吳潛
芳景無多,又還是、亂紅飛墜。空悵望、昭亭深處,家山桃李。柳眼藥心都脫換,蜂須蝶翅難沾綴。謾相攜、一笑競良辰,春醪美。
金獸爇,香風細。金鳳拍,歌云膩。盡秦簫燕管,但逢場爾。只恐思鄉情味惡,怎禁寒食清明里。問此翁、不止四宜休,翁歸未。
《更漏子·寶香瓶》
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
寶香瓶,桐葉卷。蕩水痕微還遠。思鄉信,覺春遲。野梅初見時。上潮風,臨晚渡。人欲過西江去。吹寒管,隴云低。江南花未知。
《思鄉嶺》
年代: 宋 作者: 王珪
曉人燕山雪滿旌,歸心常與雁南征。
如何萬里沙塵外,更在思鄉嶺上行。
《思鄉味戲成》
年代: 宋 作者: 鄭清之
隔籬野圈犉眠犢,帶雨村舂雞喚雛。
旋熟黃梁留客住,滿篘白酒倩人沽。
未諳旅況三分在,早覺藜腸一半枯。
寄語吾鄉譜鮮子,莫教辜負脆皮鱸。
《讀柳子厚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望鄉之》
年代: 宋 作者: 鄭剛中
茅屋三間書掩扉,遮藏足得訟前非。
雨馀燕踏竹梢下,風動蝶隨花片飛。
閑自鉤簾通野色,時因酌酒見玄機。
思鄉化作身千億,底事柳侯深念歸。
5. 宋詞兩大流派的開創者分別是誰
詞興起于晚唐,發展于五代,繁榮于兩宋
既要考鼻祖,怎么可能找出宋代詞人來。..
豪放派當然是范仲淹
婉約派是溫庭昀
以上兩人皆是晚唐詩詞皆工的人物。
五代的李煜年代還略早些,
其他大晏小晏,秦觀,柳永大致是一個時期,
略晚南宋偏安后婉約詞作當推李清照;
豪放派蘇軾較早,其實蘇軾也是官場失意,算不得就豪放;南渡偏安后,大量的豪放詞人涌現,比如張孝祥,比如朱敦儒,比如陳亮,那些詞作才叫振聾發聵。亂世才能出這樣的詞人。
此后有個集大成者的辛棄疾。但是他的詞用李清照詞論的說法是“故實”得過了份,而且開始有散文化傾向。
6. 求10首古詩10十首宋詞(課外)
右晚春田園雜興
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蜒蛺蝶飛。
《秋風引》
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堤上行》
劉禹錫
酒旗相望大堤頭,
堤下連檣堤上樓。
日暮行人爭渡急,
槳聲幽軋滿中流。
《金陵酒肆留別》
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霜月》
李商隱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夢澤》
李商隱
夢澤悲風動白茅,楚王葬盡滿城嬌。
未知歌舞能多少,虛減宮廚為細腰。
《宜對亭》
葉紹翁
講罷閑來立矮闌,袈裟衣薄翠光寒。
請師莫起云屏想,只作當年面壁看。
《煙村》
葉紹翁
隱隱煙村聞犬吠,欲尋尋不見人家。
只於橋斷溪回處,流出碧桃三數花。
宋詞:
《玉樓春》
歐陽修
別后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蝶戀花》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踏莎行》
歐陽修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清平樂》
晏殊
春來秋去。往事知何處。燕子歸飛蘭泣露。光景千留不住。
酒闌人散忡忡。閑階獨倚梧桐。記得去年今日,依前黃葉西風。
《浣溪沙》
晏殊
宿酒才醒厭玉卮,水沉香冷懶熏衣,早梅先綻日邊枝.
寒雪寂寥初散后,春風悠揚欲來時,小屏閑放畫簾垂.
《臨江仙》
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臨江仙》
李煜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輕粉雙飛。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別巷寂寥人散后,望殘煙草低迷。香爐閑裊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洞仙歌》
蘇軾
冰肌玉骨, 自清涼無汗。 水殿風來暗香滿。 繡簾開, 一點明月窺人, 人未寢, 欹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 庭戶無聲, 時見疏星渡河漢。 試問夜如何? 夜已三更, 金波淡,玉繩低轉。 但屈指西風幾時來, 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定風波》
柳永
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臥。暖酥消,膩云享單。終日懨懨倦梳裹。無那!恨薄情一去,音書無個。早知恁么,悔當初、不把雕鞍鎖。向雞窗、只與蠻箋象管,拘束教吟課。鎮相隨,莫拋躲。針線閑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
《鶴沖天》
柳永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云便,爭不恣游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7. 10首唐詩 10首宋詞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送別 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聞,白云無盡時。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題大庾嶺北驛 宋之問 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音。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宋詞--蘇軾 卜算子 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浣溪沙 蔌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昭君怨 誰作桓伊三弄,驚破綠窗幽夢。新月與愁煙,滿江天。
欲去又還不去,明日落花飛絮。飛絮送行舟,水東流。
減字木蘭花 春月 春庭月午,搖蕩香醪光欲舞。步轉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輕云薄霧,總是少年行樂處。不似秋光,只與離人照斷腸。
浣溪沙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
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浣溪沙 照日深紅暖見魚,連溪綠暗晚藏烏。黃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雖未慣,猿猱聞鼓不須呼。歸家說與采桑姑。
李清照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點絳唇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欄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點絳唇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有人來,襪鏟金釵溜,和羞走。
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浣溪沙 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鐘己應晚來風。
瑞腦香消魂夢斷,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時空對燭花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