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詞中的小令詞是什么概念啊,介紹一下,宋
慢詞的介紹:
慢詞是宋詞的主要體式之一,它與小令一起成為宋代詞人最為常用的曲調樣式。慢詞的名稱從“慢曲子”而來,指依慢曲所填寫的調長拍緩的詞。《詞譜》卷十慢詞“蓋調長拍緩,即古曼聲之意也。”“慢曲子”是相對于“急曲子”而言的,慢與急是按照樂曲的節奏來區別的。
宋初的詞主要是小令。在柳永以后,長篇的慢詞才開始流行。
“慢曲子”又稱“慢遍”,王建《宮詞》說:
“巡吹慢遍不相和,暗里看誰曲較多。”《詞源》卷下說:“慢曲不過百余字,中間抑揚高下,丁、抗、掣、曳,有大頓、小頓、大住、小住、打、掯等字。真所謂‘上如抗,下如墜,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鉤,累累乎端如貫珠’之語,斯為難矣。”顯然,由于曲調變長、字句增加、節奏放慢,與小令相比慢詞在音樂上的變化更加繁多,悠揚動聽。于是,這也就適宜表達更為曲折婉轉、復雜變化的個人情感。
柳永的貢獻:
唐五代時期,詞的體式以小令為主,慢詞總共不過十多首;到了宋初,詞人擅長和習用的仍是小令。與柳永同時而略晚的張先、晏殊和歐陽修,僅分別嘗試寫了17首、3首和13首慢詞,慢詞占其詞作總數的比例很小;而柳永一人就創作了慢詞87首、調125首,是第一個大量創制慢詞的人。柳永大力創作慢詞,從根本上改變了唐五代以來詞壇上小令一統天下的格局,使慢詞與小令兩種體式平分秋色,齊頭并進。
柳永還是兩宋詞壇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據統計,在宋詞880多個詞調中 ,屬于柳永首創或首次使用的就有一百多個。詞至柳永,體制始備,令、引、近、慢、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等長調短令,日益豐富。形式體制的完備,為宋詞的發展和后繼者在內容上的開拓提供了前提條件。
柳永的生平: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時學習詩詞,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離開家鄉,流寓杭州、蘇州,沉醉于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進京參加科舉,屢試不中,遂一心填詞。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余杭縣令、曉峰鹽堿、泗州判官等職,以屯田員外郎致仕,故世稱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 也是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柳永大力創作慢詞,將敷陳其事的賦法移植于詞,同時充分運用俚詞俗語,以適俗的意象、淋漓盡致的鋪敘、平淡無華的白描等獨特的藝術個性,對宋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2. 宋詞中的小令詞是什么概念啊,介紹一下,宋詞中有什么
詞中的小令:詞中按各詞調的字數多少分別稱之為“小令”、“中調”或“長調”.有的以58字以內為小令,59字到90字為中調,91字以上為長調;有的主張62字以內為小令,以外稱“慢詞”,都未成定論.詩是沒有小令的吧?只有詞、曲才有小令.詞是一種詩歌藝術形式,是中國古代詩體的一種,亦稱宋詞、曲子詞、詩余、長短句.始于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在宋代達到其頂峰.一開始伴曲而唱,所以寫詞又稱作填詞、倚聲.后來逐漸獨立出來,成為一門專門的詩歌藝術. 詞牌,也稱為詞格,是填詞用的曲調名.詞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節奏.這些旋律、節奏的總和就是詞調.詞與調之間,或按詞制調,或依調填詞,曲調即稱為詞牌,其通常根據詞的內容而定.宋后,詞經過不斷的發展產生變化,主要是根據曲調來填詞,詞牌與詞的內容并不相關.當詞完全脫離曲之后,詞牌便僅作為文字、音韻結構的一種定式。
3. 介紹幾種宋詞中的小令
1、菩薩蠻
張先
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湘波綠。 纖指十三弦,細將幽恨傳。
當筵秋水慢,玉柱斜飛雁。 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
2、醉垂鞭
張先
雙蝶繡羅裙,東池宴初相見。朱粉不深勻,閑花淡淡春。
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亂山昏,來時衣上云。
3、青門引
張先
乍暖還輕冷,風雨晚來方定。 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樓頭畫角風吹醒,入夜重門靜。 那堪更被明月,隔墻送過秋千影。
4、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池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5、浣溪沙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6、清樂平
晏殊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 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 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7、清樂平
晏殊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窗濃睡。
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干。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
8、采桑子
歐陽修
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蒙蒙,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9、訴衷情
歐陽修
清晨簾幕卷輕霜,呵手試梅妝。都緣自有離恨,故畫作遠山長。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傷。擬歌先斂,欲笑還顰,最斷人腸。
10、生查子
晏幾道
關山魂夢長,塞雁音書少。兩鬢可憐青,只為相思老。
歸傍碧紗窗,說與人人道:“真個別離難,不似相逢好。”
11、浣溪沙
秦觀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12、清平樂
趙令[田寺]
春風依舊,著意隋堤柳。
搓得鵝幾黃欲就,天氣清明時候。
去年紫陌青門,今宵雨云魂。
斷送一生憔悴,只消幾個黃昏。
13、菩薩蠻
陳克
赤闌橋盡香街直,籠街細柳嬌無力。
金碧上青空,花晴簾影紅。
黃衫飛白馬,日日青樓下。
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塵。
14、菩薩蠻
陳克
綠蕪墻繞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
蝴蝶上階飛,烘簾自在垂。
玉鉤雙語燕,寶[上秋下瓦]楊花轉。
幾處簸錢聲,綠窗春睡輕。
15、卜算子
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16、浣溪沙
賀鑄
不信芳春厭老人,老人幾度送馀春,惜春行樂莫辭頻。
巧笑艷歌皆我意,惱花顛酒拼君[目真],物情惟有醉中真。
17、浣溪沙
賀鑄
樓角初消一縷霞,淡黃楊柳暗棲鴉,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歸洞戶,更垂簾幕護窗紗,東風寒似夜來些。
18、憶王孫
李重元
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
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19、憶秦娥
范成大
樓陰缺,闌于影臥東廂月。
東廂月,一天風露,杏花如雪。
隔煙催漏金叫咽,羅幃黯淡燈花結。
燈花結,片時春夢,江南天闊。
20、
好事近
韓元吉
凝碧舊池頭,一聽管弦凄切。
多少梨園聲在,總不堪華發。
杏花無處避春愁,也傍野煙發。
惟有御溝聲斷,似知人嗚咽。
4. 介紹幾種宋詞中的小令
1、菩薩蠻 張先 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湘波綠。
纖指十三弦,細將幽恨傳。 當筵秋水慢,玉柱斜飛雁。
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 2、醉垂鞭 張先 雙蝶繡羅裙,東池宴初相見。
朱粉不深勻,閑花淡淡春。 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
昨日亂山昏,來時衣上云。 3、青門引 張先 乍暖還輕冷,風雨晚來方定。
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樓頭畫角風吹醒,入夜重門靜。
那堪更被明月,隔墻送過秋千影。 4、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池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5、浣溪沙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6、清樂平 晏殊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 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 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7、清樂平 晏殊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窗濃睡。
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干。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
8、采桑子 歐陽修 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蒙蒙,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9、訴衷情 歐陽修 清晨簾幕卷輕霜,呵手試梅妝。都緣自有離恨,故畫作遠山長。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傷。擬歌先斂,欲笑還顰,最斷人腸。
10、生查子 晏幾道 關山魂夢長,塞雁音書少。兩鬢可憐青,只為相思老。
歸傍碧紗窗,說與人人道:“真個別離難,不似相逢好。” 11、浣溪沙 秦觀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12、清平樂 趙令[田寺] 春風依舊,著意隋堤柳。
搓得鵝幾黃欲就,天氣清明時候。 去年紫陌青門,今宵雨云魂。
斷送一生憔悴,只消幾個黃昏。 13、菩薩蠻 陳克 赤闌橋盡香街直,籠街細柳嬌無力。
金碧上青空,花晴簾影紅。 黃衫飛白馬,日日青樓下。
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塵。 14、菩薩蠻 陳克 綠蕪墻繞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
蝴蝶上階飛,烘簾自在垂。 玉鉤雙語燕,寶[上秋下瓦]楊花轉。
幾處簸錢聲,綠窗春睡輕。 15、卜算子 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16、浣溪沙 賀鑄 不信芳春厭老人,老人幾度送馀春,惜春行樂莫辭頻。
巧笑艷歌皆我意,惱花顛酒拼君[目真],物情惟有醉中真。 17、浣溪沙 賀鑄 樓角初消一縷霞,淡黃楊柳暗棲鴉,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歸洞戶,更垂簾幕護窗紗,東風寒似夜來些。 18、憶王孫 李重元 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
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19、憶秦娥 范成大 樓陰缺,闌于影臥東廂月。
東廂月,一天風露,杏花如雪。 隔煙催漏金叫咽,羅幃黯淡燈花結。
燈花結,片時春夢,江南天闊。 20、好事近 韓元吉 凝碧舊池頭,一聽管弦凄切。
多少梨園聲在,總不堪華發。 杏花無處避春愁,也傍野煙發。
惟有御溝聲斷,似知人嗚咽。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宋詞中的小令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