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燕子和大雁對話是一句話
卜算子
作者: 吳文英
涼掛曉云輕,聲度西風小。井上梧桐應未知,一葉云鬟裊。“來雁帶書遲,別燕歸程早。”頻探秋香開未開,恰似春來了。
雁門胡人歌
朝代:唐代
作者:崔顥
原文:
高山代郡東接“燕,雁”門胡人家近邊。
解放胡鷹逐塞鳥,能將代馬獵秋田。
山頭野火寒多燒,雨里孤峰濕作煙。
聞道遼西無斗戰,時時醉向酒家眠。
旅館聞雁別友人
作者: 趙嘏
路繞秋塘首獨搔,背群燕雁正呼號。
故關何處重相失,碧落有云終自高。
旅宿去緘他日恨,單飛誰見此生勞。
行衣濕盡千山雪,腸斷金籠好羽毛。
2.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題
小題1:(6分)“巧”字分別寫出了海棠的姿態之巧和顏色之巧:花瓣薄如蝶翅,輕盈有致;花朵雖小,卻猩紅如染,鮮艷嬌美。(3分)“巧”也寫出了海棠的精神氣韻,在天公“眷顧”之下,展現“百種千般”美好的那種率性、盡情的狀貌。(3分)
小題2:(5分)欲揚先抑,(1分)上闋“道是”句是揚,下闋“道是”句是抑,抑揚之間流露出詞人對大自然風雨摧殘花事的不滿,(2分)以曲折之筆含蓄地表達了自己才不見用,遭受壓抑的愁苦情懷,流露出對當權者壓制迫害人才的不滿。(2分)
小題1:
試題分析:此題要反復品讀“片片蝶衣輕,點點猩紅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種千般巧”,找出關鍵詞:輕、紅、惜。圍繞著題目的要求“巧”,運用聯想和想象,對這幾個關鍵詞進行仔細琢磨、推敲。如“輕”巧妙的點出了海棠的姿態之輕盈;“紅”從顏色上,形象的寫出了海棠的嬌美;“惜”巧妙的寫出了海棠氣韻。
小題2:
試題分析:此題要在整體把握詩歌的大意基礎上,結合著注釋來了解詩的寫作背景,詩歌的寫作背景關系著詩人情感的基調。對如何理解詩歌兩處“不惜”“果惜”的關系,要從結果上來看,“不惜”的結果是“百種千般好”,“果惜”的結果是“雨洗風摧”,所以,是欲揚先抑的關系。作者通過描寫大自然風雨摧花,由此聯想到了自己也像海棠花一樣,遭受壓抑,以這種含蓄的描寫表達自己對統治者壓制迫害人才的不滿。
3.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1)擬人,當朋友歸去時,路上的山水都對他顯出特別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仿佛變成了他所思念的人的流動的眼波;而山巒也似乎是他們蹙起的眉峰了。
比喻,反用“眉峰”“眼波”比喻山水。“眼波橫”是熱淚盈眶,“眉峰聚”是愁眉緊鎖,用來描繪送別所見的自然山水,折射詩人惜別深情,情感動人。
(2)兩層,既指友人所去浙東的秀麗山水,又描繪了送別時脈脈含情的神態,表現了對友人的深情。“眉眼盈盈處”,這句詩妙在一語雙關,含而不露,天衣無縫。(主觀題意對即可)
4.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小題
小題1:①該句將“愁”巧妙地拆分為“心上秋”,既突出季節為“秋”,又委婉地表明了內心因離別而愁。②明月之夜不敢登樓,是因為登高懷遠,望月思人,月明之夜,更讓人增添愁苦,表達了月夜思鄉懷人而又充滿矛盾的心理。
小題2:①借景抒情。往事如夢,花落成空,美好年華如流水,表達了時光易逝的感慨。②對比(反襯)。“燕歸客留”,人不如物,更突出了無法歸家的哀愁。③擬人。詞人責備垂柳不能留住親友,卻總是纏留自己的行舟,表達了對親友的思念。
試題分析:
小題1:起筆寫羈旅秋思,釀足了愁情。從字面看,“愁”字是由“秋心”二字拼合而成,“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兩句一問一答,緊扣主題“秋思離愁”。秋雨初停,天涼如水,明月東升,正是登樓納涼賞月的好時候。“都道晚涼天氣好”,可謂人云亦云,而“有明月,怕登樓”,才是游子真實獨特的心理寫照。“月是故鄉明”,望月是難免會觸動鄉思離愁的。這三句沒有直說愁,卻通過游子心口不一的描寫把它充分地表現了出來。
小題2:吳文英的這首《唐多令》寫的是羈旅懷人。下片寫客中孤寂的感嘆。“垂柳”是眼中秋景,而又關離情別事,寫來承接自然。“縈”“系”二字均由柳絲綿長思出,十分形象。“垂柳不縈裙帶住”一句寫的是其人已去,“裙帶”二字暗示對方的身份和彼此之間的關系;“謾長是、系行舟”二句是自況,意思是自己不能隨去。羈旅異鄉,又成孤零,本就有雙重悲愁,何況離自己而去者又是情侶呢。可見篇首“離人”二字具有更多一重含意,是離鄉又逢離別的人啊,其愁也就更不堪了。伊人已去而自己仍留,必有不得已的理由,卻不明說(也無須說),只是埋怨柳絲或系或不系,無聊至極,卻又耐人尋味。“燕辭歸、客尚淹留”句與此三句,又形成比興關系,情景相映成趣。
5. 【古代詩歌閱讀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各題
(1)此題考查了“煉字”.答題模式:解釋該字在句中的語表義和語里義;展開聯想和想像,把這個你認為“好”的字還原句中描摹景象;點出該字表達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樣的意境.作答時注意“濕”“迷”的兩層含義,既是景的特點,又是人物心情的體現.(2)分析詩歌的表現手法,作答時先指出手法,然后結合詩句內容具體分析手法的運用,最后點明效果及情感.“起舞聞雞”化用祖逖的典故“聞雞起舞”;“潮落秋江冷”是融情于景,分析時抓住“冷”.答案:(1)“濕”字描寫地面濃重的風露水氣使行云也充滿濕氣而顯得厚重凝滯,(1分)突出了外在環境的潮濕,陰冷,(1分)表現了作者凄涼和沉重的心情.(1分)②“迷”字描寫水面迷霧的霧氣使歸舟迷失了航向,(1分)烘托出朦朧,迷茫的氛圍,(1分)表現了作者內心的迷惘.(1分)(2)①化用祖逖的典故,(1分)表現作者胸懷大志,而報國之志難以實現,內心悲憤無奈(1分)②寓情于景,(1分)描寫江湖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的表達了作者面對國勢衰退內心的悲涼,(1分)寄寓了濃郁的愛國情感.(1分)參考譯文:我獨自搖蕩著一葉小舟在靜夜里歸來,爽風夜露,我沾濕了衣服,行云舒卷;沙溪上,飄浮著淡淡的霧氣,使小舟迷失了歸路.我枕著小舟,抬眼望去,那深遠的天宇上,銀河橫亙,月華明朗,北斗七星閃爍在靜穆的蒼山頂上.歷史長河悠悠流轉,唯有那茫茫蒼天永存,在這個多災多難的時代,人生境況是如此悲涼.心中沉悶極了,只說一醉方休罷了,不料醉中也揮舞起寶劍來;沙溪的潮水退下去了,深夜的秋江變得更加凄清寒冷.賞析:“風露濕行云,沙水迷歸艇,”一起句,詞人就用“風”“露”“云”“水”“艇”幾個字,淋漓地描繪出了一幅夜間泛舟歸來清幽、靜逸的畫面,顯然是環繞著歸艇來“布景”的.接下來就引出艇上之人了:“臥看明河月滿空,斗掛蒼山頂.”小艇既已迷失航路,人也好借此機會躺上一躺,于是,枕著小舟,抬眼望去,那深遠的天宇上,銀河橫亙,月華明朗,北斗七星閃爍在靜穆的蒼山頂上.這一句所織成的意境與前句緊承,依然是悠然閑適,但卻顯出博大的氣勢.宇宙的遼闊,星月的永恒,常會引出人們的千古思緒:“萬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到此句,著一“悲”字,則前面的“靜”非“靜”,“閑”也非“閑”了.此處詞人思古撫今,大有唐代詩人陳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情懷.歇拍二句是:“起舞聞雞酒未醒,潮落秋江冷.”張元干在《賀新郎?寄李伯紀丞相》中也有“誰伴我,醉中舞”之句,與此同一機杼.這里詞人借用起舞聞雞的典故,既回映上文思古之心,又抒寫了自己壯志難酬的幽怨.全詞就在這一腔愁苦難遣之情中使抒情達到高峰時戛然而止,但那韻外之味卻裊裊綿延不絕.這首詞在形式上,上片寫景,下片抒情,但上下片卻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系:景色清麗寓幽懷獨抱;意象闊大襯悲壯情懷.景為情設,情由景生,又一次展示了張元干“長于悲憤”的詞風.。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宋詞吳文英卜算子涼掛曉云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