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祝孩子成長的經典詩詞有哪些
1、《聞行簡恩賜章服喜成長句寄之》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吾年五十加朝散,爾亦今年賜服章。
齒發恰同知命歲,官銜俱是客曹郎。
[予與行簡俱年五十始著緋,皆是主客郎官。]
榮傳錦帳花聯萼,彩動綾袍雁趁行。
[緋多以雁銜瑞莎為之也。]
大抵著緋宜老大,莫嫌秋鬢數莖霜。
2、《長兄冬夕遞宿偶成長句上寄》
年代: 宋 作者: 宋祁
絳幘雞人唱夜籌,宿廬遙忖道山頭。
夢思園吏成羈寢,書掩冤家倦對讎。
雨閣氣昏蓮蔕并,燭簾光動蒜條鉤。
孤吟一夕懷康樂,廣陌黎明望紫騮。
3、《吉老受秋租輒成長句》
年代: 宋 作者: 黃庭堅
黃花事了綠叢霜,蟋蟀催寒夜夜床。
愛日捃收如盜至,失時鞭撲奈民瘡。
田夫田婦肩頳擔,江北江南稼滌場。
少忍飛糖瞇君眼,要令私廩上公倉。
4、《十月七日夜夢中作兩長句覺而忘之別成長句視》
年代: 宋 作者: 晁說之
冬來羇旅更迢迢,撫枕燈殘百感饒。
饑鼠翻空疑有鬼,驚烏誤曉尚中宵。
詩成與夢俱零落,劍出低眉亦寂寥。
無分京華居老境,江湖高隱幸相招。
5、《菩薩蠻·蓂留四葉書云后》
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
蓂飛八葉書云后。此日孫枝秀。
愛他風味似吾人。都是筆頭能篆、又能文。
青青兩鬢年方壯。兒女俱成長。
要添福壽與榮華。教取一庭蘭玉、共成家。
2. 祝孩子成長的經典詩詞
1.《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作者:金 元好問 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
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 譯文:海棠枝間新長出的綠葉層層疊疊的,小花蕾隱匿其間微微泛出些許的紅色。
一定要愛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要輕易地盛開,姑且讓桃花李花在春風中盡情綻放吧! 2.《冬夜讀書示子聿》 作者:南宋 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譯文:古人做學問是不遺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
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3.《竹石》 作者:清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譯文:咬定了青山就毫不松懈,樹根卻在破碎的巖石之中。
任憑各方來的風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擊打,它們仍然堅定強勁。隨那東南西北風猛刮,也吹不倒它。
4.《勸學》 作者:唐 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譯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時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時為什么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5.《白鹿洞二首·其一》作者:唐 王貞白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譯文:專心讀書,不知不覺春天過完了,每一寸時間就像一寸黃金珍貴。并不是道人過來嘲笑,周公的精義孔子的思想教導投入鉆研中。
拓展資料: 元好(hào)問(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 ),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 。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
金末至大蒙古國時期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 元好問自幼聰慧,有“神童”之譽 。
金宣宗興定五年(1221年),元好問進士及第。正大元年(1224年),又以宏詞科登第后,授權國史院編修,官至知制誥 。
金朝滅亡后,元好問被囚數年。晚年重回故鄉,隱居不仕,于家中潛心著述。
元憲宗七年(1257年),元好問逝世,年六十八。 元好問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文壇盟主,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后的橋梁,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他擅作詩、文、詞、曲。其中以詩作成就最高,其“喪亂詩”尤為有名;其詞為金代一朝之冠,可與兩宋名家媲美;其散曲雖傳世不多,但當時影響很大,有倡導之功。
有《元遺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參考資料: 元好問-百度百科。
3. 男孩成長的詩詞
利于男孩成長的八首古詩:
一. 珍惜生命教育
《長歌行》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二. 親情觀念教育
《游子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三. 愛惜糧食教育
《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四. 勤奮頑強教育
《蜂》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五. 時間觀念教育
《明日》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六. 友情交際教育
《別董大》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七. 進取精神教育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八. 堅強意識教育
《梅花》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4. 寄予兒子成長詩詞
王君飛舄仍未去,
興發會能馳駿馬。
徐衍入海誠為愚,
徐國灘聲上下洪。
佩金鳴玉斗光輝,
紅英撲地滿筵香。
祝堯嘉氣靄樓臺,
磊磊落落桃花結。
磊落紫香香亞樹,
健劍刜鐘鉛繞指。
康莊猶自劍棱棱,
快劍長戟森相向。
樂游春苑望鵝毛,
每恨蒹葭傍芳樹。
一雙淚滴黃河水,
天河漫漫北斗粲。
王旅千萬人,
興悼今如此。
亮無責報心,
徐榻君恒設。
佩里作芬芳,
紅衫艷織成。
祝史告年豐,
磊磊石子岡。
磊落見異人,
健兒勝腐儒。
康樂謝賢昆,
快意且為樂。
樂聚南宮宴,
每憶椒房寵。
一朝辭此地,
天喜時相合。
5. 感慨兒女長成的古詩詞有哪些
感慨兒女長成的古詩詞有: 1、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2、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白居易《長恨歌》 3、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 4、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納蘭性德《木蘭花》 5、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6、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蘇軾《蝶戀花·春景》 7、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柳永《雨霖鈴》 8、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晏幾道《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9、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晏幾道《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 10、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納蘭性德《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 11、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姜夔《踏莎行·自沔東來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 12、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王維《相思》 13.見人初解語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
一夜嬌啼緣底事,為嫌衣少縷金華。——韋莊《與小女》 14.晝出耕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范成大 《四時田園雜興》 15.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黃庭堅《牧童》 古往今來,諸多名人和有識之士,為了教育下一代,精心撰寫出許多含義雋永、情真意切的家教對聯。 父母總是期望兒女能成才,有所作為的,為此,明代作家馮夢龍在《醒世恒言》中說:“種田不熟不如荒,養兒不孝不如無。”
但如何使兒孫能健康成長呢?清代林則徐提出了讓兒孫自強自立,不能有所依賴的主張。他寫了訓子對聯曰:“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損其過。”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訓子聯”最感人肺腑:“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詩人這首絕筆聯抒發的愛國主義精神 與岳母給岳飛刺背上刺:“精忠報國”相映成輝。 清代詩人蔣心余有教子聯曰:“寶貴無常,爾小子勿忘貧賤;圣賢可學,我清門但讀讀書。”
他將這幅對聯掛在祖宗牌兩旁,要子孫孫永遠記取不忘。 教育家陶行知很重視對孩子的教育,他常勸孩子要少年勤奮學習,莫誤好時光。
他寫了一首訓子聯曰:“人生天地間,各自有秉賦,蹉跎悔歧路,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多少白發翁,寄語少年人,莫將少年誤。” 革命老人吳玉章撰寫一幅教子聯,掛在堂前:“創業難,守業亦難,明知物力維艱,事事莫爭虛體面;居家易,治家不易,欲自我身作則,行行當立好楷模。”
切不可追求虛榮奢侈講排場;做長輩的人要以身作則,身教重于言傳,處處做出好樣子,成為后輩效仿的楷模。 現代作家老舍曾給女兒寫過一幅對聯:“勞逸要安排健康多福,油鹽休浪費勤儉持家。”
此聯充分體出了老一輩對兒女的無比關心和希望。 這些情真意切的教子對聯,底蘊厚重韻味長,或提導為人處事,或勉勵勤奮求學,或促其養德積善,皆給后人樹立了典范。
少年兒童天真自然,猶如一張白紙,染于黑則黑,染于紅則紅。這話值得人們認真深思和細細品味。
6. 形容一轉眼孩子長大的古詩詞
1、《回鄉偶書》 唐代 賀知章
其一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白話譯文
我年少時離開家鄉,到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鬢角的毛發卻已斑白。
家鄉的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我。他們笑著詢問我:這客人是從哪里來的呀?
2、《四時田園雜興》南宋 范成大
節選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白話譯文
白天鋤地,夜晚搓麻,農家男女都各司其事。
小孩子不懂得種田織布之事,卻也學著大人在桑樹陰下種瓜。
3、《贈衛八處士》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
節選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發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白話譯文
人生旅途常有別離不易相見,就像參星商星實在難得相遇。
今夜又是一個什么吉日良辰,讓我們共同在這燭光下敘談。
青春壯健年少歲月能有多少,轉瞬間你我都已經兩鬢如霜。
昔日往來的朋友一半已去世,我內心激蕩不得不連聲哀嘆。
沒想到我們已分別廿個春秋,今天還能親臨你家里的廳堂。
相分別是你還沒有結婚成家,倏忽間你的子女已成幫成行。
4、《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北宋 歐陽修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風清。憂患凋零,老去光陰速可驚。
鬢華雖改心無改,試把金觥。舊曲重聽,猶似當年醉里聲。
白話譯文
十年前,酒席宴上我是客人。春風得意前途亮。如今好友相繼離去,憂愁疾患催人朽。想起了往事,倍覺光陰流轉如此迅速。鬢發雖已經變成了白色,但是我的心沒改變,如今在酒席前仍把酒杯端起。舊曲重聽心里覺著耳熟,就好似當年醉里聽。
5、《歲暮歸南山》唐代 孟浩然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白話譯文
不再在朝廷宮門前陳述已見,返歸終南山我那破舊的茅屋。
沒有才能才使君主棄我不用,又因多染病痛朋友與我離疏。
白發漸漸增多催人慢慢老去,歲暮已至新春已經快要臨近。
心懷愁緒萬千使人夜不能寐,松影月光映照窗戶一片空寂。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回鄉偶書二首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四時田園雜興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贈衛八處士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歲暮歸南山
7. 祝愿孩子茁壯成長的古詩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出自《勸學》,作者顏真卿,朝代唐。
原文: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譯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奮學習,到老了后悔讀書少就太遲了。
擴展資料:
“三更燈火五更雞”是指勤勞的人、勤奮學習的學生在三更半夜時還在工作、學習,三更時燈還亮著,熄燈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雞就叫了,這些勤勞的人又得起床忙碌開了。第二句學習要勤奮,要早起表達了年少學習時應該不分晝夜學習,通過努力學習才能報家報國,建功立業。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寫的是年輕的時候不好好學習到了年紀大了,在想要學習也晚了。句子中“黑發”,“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辭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通過對比的手法,突出讀書學習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學習。
這首詩深入淺出,自然流暢,富含哲理。核心是“黑發早勤學,白首讀書遲”。作為有志氣的人,要注意抓緊時間讀書學習修身養性,最好的讀書時間是在三更五更,晨讀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堅持,才能真正學到報國興家立業的本領。
從學習的時間這一角度立意,勸勉年輕人不要虛度光陰,要及早努力學習,免得將來后悔。詩人是從學習的意義,作用和學習應持的態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們重視后天學習,以加強自身的行為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