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漫步古詩苑串詞,不要詩詞
一剪唐宋時光,我們漂浮在詩詞的深邃中,不知道此岸和彼岸的距離有多遠,一陣微雨,就可撩人情思,一片落花,就可催人淚下,所以,才會有那么多的牽懷纏繞,那么多的愁緒難消,漫步古詩詞,讓我們一同體味古人的離愁別續……那么多的經年往事,隨著難掩的離愁流淌而出,秋流到春,春流到夏,那一紙錦繡上,唱出了春夏秋冬的思緒,任人品味……一花一世界,一葉一乾坤,在時光的阡陌上,古人們邂逅了柔軟的風,含蓄的花,純潔的雪,皎潔的月,更留下了無數千古絕唱……最動人是山水情,山光水色間有詩人題詞,才子賦詩,讓我們跟隨第四小組的腳步,同文人墨客共同流連在自然之間……詩人因景而寫下傳世名篇,名勝因詩而聞名天下,走過悠悠詩壇,我們一同見證那舊時歲月……沾著霧氣,漾著柔波,我們踏入瀟然一夢,最后,讓我們懷著對詩文的無限熱愛,走進古詩中的花鳥蟲魚……剛剛寫的,望采納。
2. 帶窗字的唐詩宋詞有哪些
清明 王禹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暮春即事 葉采 雙雙瓦雀行書案,點點楊花入硯池。
閑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初夏睡起 楊萬里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初夏 朱淑真 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
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山中雜詩 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子夜秋歌 南北無名 秋風入窗里,羅帳起飄揚。
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寒夜 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感舊 黃仲則喚起窗前尚宿醒,啼鵑催去又聲聲。
丹青舊誓相如札,禪棍經時杜牧情。別后相思空一水,重來回首已三生。
云階月地依然在,舊逐空香百遍行。滿江紅 辛棄疾 敲碎離愁,紗窗外,風搖翠竹,人去后,吹簫聲斷,倚樓人獨,滿眼不堪三月暮,舉頭已覺千山綠,但試把一紙寄來書,從頭讀。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章,何時足,滴羅襟點點,淚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楊只礙離人目,最苦是,立盡月黃昏,欄干曲。晚風 楊萬里 晚風不許鑒清漪,卻許重簾到地垂。
平野無山遮落日,西窗紅到月來時。 玉樓春 李清照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未,不知蘊藉幾多香,但見包藏無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干愁不倚,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滄浪靜吟 蘇舜欽 獨繞虛亭步石矼,靜中情味世無雙。 山蟬帶響穿疏戶,野蔓盤青入破窗。
雨過偶書 王安石 霈然甘澤洗塵寰,南畝東郊共慰顏。 地望歲功還物外,天將生意與人間。
霽分星斗風雷靜,涼入軒窗枕簟閑。 清平樂 李白 禁闈清夜, 月探金窗罅。
玉帳鴛鴦噴蘭麝, 時落銀燈香□。 雙燕離 李白 雙燕復雙燕,雙飛令人羨。
玉樓珠閣不獨棲,金窗繡戶長 相見。 靜夜思南鄉子 送雪 夜雪白窗欄,姍姍起時聽雪嘆。
星耀時生晨時死,該怨,人生不過此短暫。勸雪莫要哀,汝死應有后人在。
況汝尸骨成滄海,應笑,汝曾握有一夜白。 窗 宋 丁謂 玉女潛窺久,偷兒竊覘頻。
綺疏環禁掖,青瑣近嚴宸。 靜聽翰音異,遙觀列岫新。
好開虛白室,云母若冰輪。 羃窗 宋 周獻甫 薄紙新糊就,悠然一室清。
有風寒不到,無月夜能明。 暫隔前山色,時敲落葉聲。
凍蠅可憎汝,鉆撲漫營營。 窗前 宋 趙崇嶓 窗前尋丈地,種得一株梅。
明月清風我,紅塵不復來。 小窗 宋 趙崇嶓 小窗風定曲肱眠,骨冷魂清夢易圓。
蝴蝶不飛花自落,海棠枝下月娟娟。 晚窗 宋 張至龍 風約鐘聲落耳根,歸鴉點點不成群。
前山野燒青煙起,散滿空中作暮云。 窗底 宋 張煒 日炙虛窗暖欲春,窗前椒蕾破梅英。
朦朧困眼看書倦,驀聽蜂兒撲紙聲。 雪窗 宋 張孝伯 先生原是山中客,僅能揚雄一區宅。
窮冬十日不出門,群玉峰前看三白。 誰將名字落人間,丹陛入對天開顏。
江城作牧多暇日,猶有余力窮躋攀。 膏肓不除泉石念,勝處何如眼中見。
四明風月豈無情,要是歲寒心不變。 晴檐初晃云母光,庭中已休雁鶩行。
玲瓏元不礙達觀,下視萬物俱清涼。 天窗 宋 張耒 鑿屋分將一尺明,坐令隔幌見簾屏。
任從世界傾盆雨,只要蕭蕭數點聲。 詠窗 宋 張繼先 無意殷勤遮皓月,有心特地隔紅塵。
從茲虛室長生白,占得桃源洞里春。 窗上 宋 張榘 窗上月朦朧,香蕓鼻觀通。
了無梅竹影,猛省在舟中。 窗樹 宋 詹初 雨過窗前樹,天然生意新。
枝條枯昨日,萌蘗長今晨。 根本原無改,濡滋自有神。
靜看微物理,應識養心真。 北窗 宋 葉茵 八面玲瓏靜向陰,靜中時現定中身。
解傳佛祖從前意,便是羲皇向上人。 背日一檐渾不暑,依山百卉若為春。
未逢惠遠相招致,厭殺浮生有劫塵。 窗間 宋 許志仁 秋香爛熳入屏帷,金粟樓臺富貴時。
曉起旋收花上露,窗間閑寫夜來詩。 西窗 宋 徐太玉 十日書窗九日扃,春晴無處不閑行。
瓶花落盡無人管,留得殘枝葉自生。 窺窗 宋 吳潛 后園梅樹老槎牙,初放枝頭一兩花。
便是春光先漏泄,其如暮景已橫斜。 西湖處士吟情在,東里先生心事賒。
清足亭前無限好,五更魂夢定還家。 蓬窗 宋 吳晦之 小室瀟然一釣蓬,主人閑散似漁翁。
有時風雨驚殘夢,如在松江煙浪中。 東窗 宋 文同 叢榆落碎鈿,蔓柳撲輕綿。
麗畹暗紅霧,曲堤橫翠煙。 嘉樹正陰合,好禽新晤圓。
東窗日已滿,猶托隱囊眠。 午窗 宋 王同祖 破千幽禽驚客夢,隔窗疏雨喚離愁。
浮云行喪知何益,早悟莊周蝶夢休。 西窗 宋 王曼之 西窗枕寒池,池邊老松樹。
渴猿下偷泉,見影忽驚去。 開窗 宋 汪若楫 草色侵書綠,依山多得陰。
月高猿掛樹,驚起夜棲禽。 李商隱《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 旅次寄湖南張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戶漫流聲,竹影當窗亂月明。
歸夢不知湖水闊,夜來還到洛陽城。
3. 唐詩宋詞心得各5篇
悠悠中華,上下五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文化燦爛,縱橫千里,詩之國度,詞之故鄉。唐詩宋詞,任我飛翔! 詩由情生,詞為愁作:愛恨情愁,生離死別,閨婦思君,慈母愛兒,游子遠行,故人重逢。
一杯淡酒,西出陽關,海內知己,天涯比鄰,望斷江水,孤帆過盡。 李有太白,浪漫豪邁。
欲渡黃河,將登太行,行路之難,歧路猶在。長風破浪,濟得滄海,抽刀斷水,舉杯消愁。
仰天大笑,豈做蓬蒿?不為權貴,催眉折腰。力士脫靴,賜金放還,浮云流水,美酒相伴。
杜有子美,憂國憂民,生不逢時,國亡家破。妻離子散,家書難求,感花濺淚,恨鳥驚心。
無邊落木,蕭蕭而下,不盡長江,滾滾而來。安得廣廈,大庇寒士,風雨不動,茅屋獨破。
壯志未酬,孤獨左右。 游子陸游,一心報國,收拾河山,北定中原。
山重水復,柳暗花明,鐵馬冰河,夢中才來。東風也惡,桃花吹落,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人也空瘦,淚痕消透,驛外梅花,零落依舊。 詞有蘇軾,豪放曠達,仕途坎坷,陰雨難測。
三次遭貶,兩下南蠻,流放離京,心系家園。幾時明月,把酒問天,瓊樓玉宇,何處勝寒?君王豈知,百姓冷暖,白堤之后,蘇堤再造,為民謀福,名垂千古,蘇門三士,流芳百世。
千里嬋娟,離合悲歡,陰晴圓缺,自古難全。十年生死,茫茫難忘,幽夢還鄉,塵面如霜,柔腸寸斷,為情所傷。
大江東去,浪花淘盡,風流人物,赤壁周郎。人生如夢,早生華發,嘆古傷今,人月難圓。
讀 詩 上海 王俊愉 我手頭上有三本《唐詩三百首》,其中兩本還是近兩年剛出爐的精品,雪白的紙張,新穎的裝幀,精美的印刷……然而我卻是不大去觸摸的。因為它們奪目的外表讓我覺得少了一份唐詩的凝重與古雅。
與之相較,我更喜歡中華書局1957年版的舊本。褐黃的紙張,豎排的版本,帶著一種古裝書的氣息,顯得簡樸而厚重。
蘅塘退士編選的唐詩,作者面廣,流派紛呈,體裁眾多,因而就多方面地反映了那個時代多姿多彩的社會生活和人們的復雜感情。唐詩可以讓我透過書頁窺見長安城那車水馬龍、如真似幻的繁華,看見未央宮中長裙如風,搖曳生姿的宮女。
一首唐詩就像一幅工筆的花鳥,寫意的山水,散透的人物畫卷,靈氣而耐看,將氣質的華麗隱于樸素的文字之后,簡單的表達,勾勒的卻是耐人尋味的意境。 物換星移,世事變遷,歷史一去不返,時間在銷蝕著一切,盛唐的遺跡漸漸地消亡了,不變的只有華美的詩句。
卷帙浩繁的唐詩就成了那個時代的縮影,當它被寫在紙面上,便有了不朽的生命,可以連接古今,訴說興衰。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仍可以在忙中偷閑之時,獨處僻靜之角,捧一本《唐詩三百首》,在清茗的氤氳煙氣和書香之中,傾聽那自遠古而來卻清晰的聲音,讓心也隨同它飛越大川深谷。
我們可以看到唐詩在潯陽江頭琵琶女傷感的眼睛中停留,在霓裳羽衣舞的奢華中掠過,在哀鴻遍野的戰場上空徘徊,在妙絕天下的名山大川中漫步……唐詩是歷史的沉淀,時代的產物。歷史上如果少了唐代,今天我們的中華文學就將缺失最亮麗的瑰寶。
可以想像,如果沒有了張繼“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意境,今天的寒山寺鐘聲將索然無味;如果沒有了杜牧“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那心力交瘁的憂郁,今日的秦淮河可能就少了一份醉人的韻味;沒了“我愿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的柔情,今夜的星空將黯然失色;同樣,若沒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的豪放,今朝的美酒就顯得寡然無味。唐詩就是詩化了的中國,幾乎凝結了我們中國人所有的情感,讀唐詩恰似與古人的一次情感對話,你可以在一剎那間抽離都市的繁華,在詩句壘起的世界里尋找一種別樣的心境,靈魂的樂土。
然而,詩人們的意境我們又真正了解幾分呢?張繼的寒山寺是他滄桑人生和失意心境的統一,而今,寒山寺的鐘聲至多寄托著人們新年的祝禱;秦淮河在詩人的筆下是繁華掩蓋不住的蒼老,千百年來揮之不去的哀怨,而今,秦淮河卻流光溢彩,歌舞升平,游人如織。對于寒山寺,張繼的失意是沒有了,然而,秦淮河的憂郁又存幾分呢?詩是不變的,人卻變了,于是心境就和人一起變了。
在今天標新立異的現代生活中,與唐詩競爭的對手可謂太多太強了。人們會敲擊電腦鍵盤,在網上搜集各種信息,肯讀李杜詩集的人卻越來越少;人們可以目不轉睛地關注股市的漲跌,卻不屑翻閱詩詞典籍。
于是,他們疏遠了王維的秋,岑參的雪,于是,他們時而浮躁,時而沉悶。 其實,在古人的唯美和今人的高速之間,唐詩豐富的內涵和深遠的意境應該是一劑很好的調節劑,這種難得的文化瑰寶不應只屬于那個古老而又華麗的時代。
如果你有閑暇時間而又無謂虛擲,為何不靜下心來讀幾頁唐詩?在杜甫的月亮下,李白的山水邊,王維的田園中,你會感受到一份寧靜和安詳,你會感到自己的心靈得到了凈化和升華,在物質和精神的兩極間保持寧靜和平衡。 簡評 身處市場經濟洶涌澎湃的大潮中,面對物欲橫流的花花世界,作者卻在靜心捧讀《唐詩三百首》,暢游于杜甫的月亮下、李白的山水邊、王維的田園中,這是怎樣一種寧靜與安詳、古雅與凝重、靈性與趣味?這。